一天,10岁的韦斯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棒球。忽然一不小心将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上,车窗玻璃顿时碎了一地。
小伙伴们都恐慌极了,害怕遭到责备。便一哄而散地跑回了家。韦斯没有跑,他想了想,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
听韦斯说明了情况后,邻居原谅了他,但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韦斯的父母。回到家,韦斯告诉父亲,自己有一些靠替人送报纸赚来的钱,愿意拿出来赔偿邻居的损失。
于是第二天,父亲陪同韦斯再次来到了邻居家。邻居清楚了父子俩的来意后,笑着说:“孩子,你如此诚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弃掉了。”
韦斯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逃跑,而是主动承认了错误,不仅是他因此得到了一辆汽车,而更因为他从中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
所谓诚实,对于孩子而言,主要表现就是敢于承认错误,绝不欺骗别人,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如果孩子小时候做不到这些,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形成不守信用的习惯。这会使他们很难立足于人际交往中,甚至会一步步踏上坑、蒙、拐、骗、偷的犯罪之途。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小的时候非常顽皮。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而又小巧锋利的斧头。小乔治高兴极了!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也能砍倒小树吧?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小乔治打算在它身上试试自己的小斧头。
于是,他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不一会儿,樱桃树就倒在了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就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
小乔治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父亲揍啦!可他从来都不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倒的。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够不够锋利。”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并没有打他,而是把他抱起来,对他说:“孩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颗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假话!因为你的诚实,爸爸原谅你,但下不为例!”
通常情况下,孩子说谎大多不含恶意,多是因为内心不安,或是在以往的经验中,意识到承认错误或说实话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心中害怕,才会选择撒谎。其实,如果家长处理这类问题时,能保持冷静的态度,消除孩子的顾虑,那么孩子就没必要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还有很多家长虽然答应不会惩罚孩子,但是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还是会遭到父母的批评,甚至打骂。家长总认为这样是为孩子好,让他记住教训,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了。其实,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当孩子犯了过错,如实向父母承认以后,父母的态度,应该与对待孩子说谎时有明显的区别。错误自然要批评,因为这种批评是让孩子明是非,辨善恶,是对他的人生负责。但需要注意是,父母不但不能由于孩子承认过错而加重责罚,还要对孩子敢于认错的行为予以表扬。夸他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因为错误可以原谅,但说谎是不能宽恕的。孩子敢于承认错误,就表示他们战胜了自己,父母的赏识能让他们继续坚持诚实的品质。同时,对孩子勇于改正错误也极有好处。
如果孩子认错之后能获得父母的谅解,进而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那么,孩子就会把诚实当成一种习惯。因此,父母应该时刻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如果面对孩子的过错,不能让自己马上平静下来的话,可以选择过几分钟待情绪稍加稳定之后再与孩子交谈。
父母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教育可以借助实例、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诚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诚实的人会有什么收获,说谎会带来什么恶果。让孩子明白诚实可以获得信赖;而虚伪和谎言只会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