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自从上了五年级后,学习成绩就一直下降,妈妈非常着急,于是就对刘涛说:“涛涛,如果你下次考试能进入班级20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上海玩。”
刘涛听了妈妈的话后异常兴奋,学习非常努力,最终考试成绩进入了班级前20名。当他把成绩单拿给妈妈时,妈妈非常高兴,但却对当初的许诺只字不提。
几天后,刘涛终于忍不住了。于是问妈妈:“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上海呀?”谁知妈妈却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了!”刘涛一听就急了,半撒娇半生气地说:“干嘛不去了?我就要去!”妈妈冷冷地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下次吧,快写作业去吧。”刘涛不依不饶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早就答应我了,不能说话不算数。”
刘涛这一嚷嚷,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是妈妈,我说不去就不去。你嚷嚷什么?”刘涛伤心地大哭起来,说:“我都已经跟同学们说要去上海了,还说会给他们带好吃的、好玩的。现在又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只会吹牛的。”
可刘涛的妈妈还是不为所动,见刘涛不依不饶,妈妈发火了,给了刘涛一个耳光,还大骂他不懂事。刘涛伤心透了,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学习上也丧失了动力。
后来,刘涛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他的妈妈做了沟通之后,他的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孩子许诺。
刘涛妈妈的出发点是希望给孩子增添一点学习的动力,然而,妈妈为自己的“爽约”寻找理由,却使承诺带来的精神鼓舞化为乌有。
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不仅仅是简单地兑现某个诺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意识。
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父母并没有信守“承诺”的习惯。他们常常会对孩子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却很少有兑现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做法习以为常,就会不把诺言当回事,也就不再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了。而且,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失信行为而对他们产生怀疑和埋怨的心理,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给孩子开“空头支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正确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能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从而形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假使父母确实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时,应该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