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涵想周末跟同学一起去探望生病的同学宁宁,大家说好了,要每人出十块钱给宁宁买些水果。可思涵向妈妈要钱的时候,却被妈妈拒绝了。思涵害怕自己的友情受到伤害,也怕同学说自己小气。他把自己平时攒的钱都拿了出来,可还是不够。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二天,放学回来,思涵对妈妈撒谎说,老师给复印了学习资料,要收6元的复印费。从妈妈那里得到了钱,凑够了去看宁宁的经费。
孩子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就会换种方式,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要分析孩子的需要,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
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了他的需要以后,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将来才能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
如果父母不善于判断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可以请教老师或其他的家长,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避免盲目行动,给孩子“可乘之机”。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同时,父母还可以讲讲信义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多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们的缺点,这样,孩子会不断强化不良的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品格,进而影响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