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又是一年。郭玉凤整天在娘家里也觉得无趣,自己现在没有了收入,儿子翁山上学也需要花费,总不能都依靠弟弟。
翁山现在已经十三岁了,今年要上中学了。他每天下学以后就看着妈妈练武,到后来就央求妈妈教他武功。郭玉凤觉得让孩子学点武艺也好,至少可以在危难的关头护身。于是就把自己所学的尽数传授给他。这翁山也很有天分,摆的架势都很到位。
翁山放暑假以后,郭家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发生了点矛盾。郭玉凤觉得在娘家呆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憋闷,就决定带着儿子到外面转转。
翁山听妈妈说要带自己外出旅游很是高兴,孩子都有跟随大人到外面玩耍的天性。于是娘两匆匆地准备了一下,郭玉凤依旧扮做男人,穿一身黑色的衣裤。第二天两个人就上路了。
因为是第一次带着儿子到外面,郭玉凤决定先带他到峨眉山看看。毕竟峨眉山是附近最有名的风景区,郭玉凤去过几次,现在依旧对那里的风景恋恋不忘。
郭玉凤带领着儿子踏上旅途。先坐车再步行,终于到达了娥眉山角下。当时天色已经晚了,郭玉凤想寻找客栈住下来。这时看到一个和尚站在路口,口里叨念着:“阿弥佗佛。施主要到那里去?”
郭玉凤看那和尚,身上穿着袈裟,光头上打着几个黑点,那半闭半睁的双眼里透着一种狡黠。郭玉凤一眼就认出来,这人就是那个半目方丈。不知道他今天怎么没在寺庙里修行,一个人堵在路口要做什么。
“半目师傅近来可好?”郭玉凤恭敬地问。
半目和尚哈哈大笑:“我知道夫人驾到,特意在这里迎接夫人。”
郭玉凤很是不解:“我现在来到这里,就连我的家人都不知道,师傅如何能算到我会来这里呢?”
半目老和尚说:“不是我特别关注夫人。去年秋天我曾经带领僧众到贵府为令堂大人超度,当时夫人忙于丧事,对我的到来并没有留意。那时我就知道了夫人拒绝了和前夫和好,依旧留在娘家。我也听说夫人的弟弟和弟妹,很是希望夫人能和前夫复婚。这样我就猜测夫人在娘家呆得时间如果太长,肯定要出差错。
“我也听到过夫人的儿子叫您妈妈,知道他明年要上中学了。这样我就猜想:到了明年秋天,在夫人儿子升学之即,夫人娘家里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这样夫人一定会带着儿子外出,这第一站很有可能就是这里。所以我在两天前就在这里等候夫人,果然就真见到了夫人呢。”
郭玉凤闻言对半目和尚甚是佩服:“师傅天机妙算,莫非诸葛复世不成?既然师傅这么能掐会算,那么师傅算算我的未来,该是如何呢。”
半目和尚道:“什么能掐会算,我只不过就事情的脉络猜测它的发展罢了。就是这种猜测也不见得全能应验,毕竟许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
“那师傅就猜测一下我的将来会是怎么样。”
“这也是天机吧,怎么能够泄露?”半目和尚满脸狡黠。“眼下还是请夫人到山上庙宇里暂时歇息几天,有什么事情等以后再说吧。”
郭玉凤正想明天带领翁山上山玩耍观看景致,现在有人请他们娘两马上上山,这正合娘两的心意。于是娘两在半目和尚的带领之下步行上山,不一会三个人已经到达寺庙门前。
庙里的和尚见方丈带领客人前来,急忙上前问候。半目方丈安排好郭玉凤母子,并叫人送饭菜与母子二人。
郭玉凤娘两经过长途跋涉,觉得有些劳累。吃过晚饭洗浴以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郭玉凤带领儿子翁山,在娥眉山上尽情完耍很是开心。寺庙里的和尚也都认识郭玉凤,知道她不但武功高深,还曾经为了抗漳救国,只身深入土匪巢穴;最后分化瓦解了土匪,带领众匪到达集结地点。后来这些土匪整编为正式军队,成为了抗漳力量。所以对她都非常的敬重。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郭玉凤觉得总不能老是呆在和尚庙里,想要离开这里到别处去。但是该到那里去?自己全没主意。半目老和尚看穿了郭玉凤的心思,那天他到郭玉凤住的房间里,问她:“夫人这些日子过得怎样,觉得是否开心?”
郭玉凤闻言半晌无语。最后长叹:“开心与否并不重要,只是总不能就这样下去吧。”
半目方丈说:“那夫人以后有何打算?想要到那里去?”
郭于凤摇了摇头,无话可说。
半目方丈说:“我知道夫人不想再回家中。现在夫人已经离婚,婆家是不能去了;娘家也不想去,那该怎么办呢?现在夫人已经不再年轻,身体又曾经遭受过多次伤害,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周游天下仗义而为了。只能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找些事情做,有了自己的收入,母子二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郭玉凤听了半目方丈的话,觉得他说得很对。“那师傅说我该到那里,做些什么呢?”
方丈说:“如今什漳已经投降,内战必然再起。我看北方民族军的天下昌明,解放区民主自由。你如果想换个环境,不如远走高飞,就到北方城市去,那里我有个朋友,名叫郑家国,你可以去找他,让他为你安排些事情做。”
半目方丈的话让郭玉凤茅塞顿开。忙问方丈:“师傅说得很对,到那城市该怎么走?我到那里怎么找到这个郑家国先生呢?”
半目方丈说:“既出巴峡穿巫峡,再到襄阳向洛阳。杜甫的诗已经告诉你怎么走了。我给你写封书信,等到那里遇到他交给他就是了。”
郭玉凤接过书信。“那我怎么能找到他呢?”
半目和尚说:“我也和他很长时间没了联系,只是知道他还在那里,只能你到那里以后自己去寻找吧。还有,此行需要的盘缠我想你一定不够。你曾经送给寺庙一块金子,本当这时退还给你,但是这么大的金子怕你在路上也难花,所以还是给你些现金为好吧。”
方丈说罢把钱放在书案上,说了声告辞走出了房间。
郭玉凤拿着书信,看着方丈转身而去。心想这老和尚想得还满周到,只是没有告诉她如何去找这书信的接收人,也只好到那里再说了。郭玉凤把半目方丈的书信好。
第二天郭玉凤和儿子就告辞了寺庙里的众僧,母子取路北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