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40年,已经官复原职的安禄山接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朝廷已派出御史中丞张利贞前来河北道各州县“采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正月初一,大唐皇帝李隆基下诏擢升原平卢兵马使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一个胡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大唐的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祖国的边陲,为了国家的平安与社稷的发展而抛洒热血、贡献青春。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明明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啊。
这要是搁在今天,那就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请他一起蹲坑,奥巴马约他在白宫共进晚餐,国家主席邀他在中南海打太极呀!
(一)
正当安禄山积蓄力量、重新崛起的时候,他的贵人张守珪却出事儿了。
张守珪手下有两名悍将,其中一个是幽州的守将,叫做白真陀罗;另一个是平卢的守将,名叫乌知义。这两个人啊平时就有点儿积怨,从来都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尤其是那个白真陀罗,心胸极为狭窄,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他非要将之激化为敌我矛盾。陀罗兄就想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法子来迫害乌知义。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假传圣旨,命令乌知义所部攻击奚族余孽,想借奚人之手除掉乌知义。万般无奈之下,乌知义只好出军。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惨败而归。
张守珪十分欣赏乌知义,这次事变之后,他就主动大包大揽,想要替乌知义把这件事情摆平。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张守珪谎报了军情,说乌知义出击奚族,大胜而归。
朝廷就觉得很蹊跷了,怎么,白真陀罗说乌知义大败而归,你张守珪又说他大胜而归,这也差得太远了吧!于是,玄宗就派亲信太监——内常侍牛仙童前来幽州调查此事。张守珪用重金贿赂了牛仙童,让他把失败的责任推到白真陀罗的身上。白真陀罗鸡没偷着,反搭上了小命儿。牛仙童回去以后,当然就替张守珪圆了这个谎。
本来呢,事情到了这里,也就算是结束了。
谁知第二年(开元二十七年即公元739年)六月,牛仙童在和其他太监唠嗑的时候,无意中说漏了嘴。他的同事们一听,气得不得了。好啊,你拿了那么多钱,居然也不分给大家一点儿,眼红病发作之下,就把老牛给告发了。
玄宗不听则已,一听气得龙鼻子都歪了。当即下令处决牛仙童,由另一名宦官杨思勖负责行刑。杨思勖本来就嫉妒牛仙童嫉妒得要死,这下可逮着机会了。他将牛仙童“缚于格,箠惨不可胜,乃探心,截手足,剔肉以食,肉尽乃得死”。唉,这些缺斤少两的家伙果然是变态,居然用如此残忍的手段虐待同类,简直就是灭绝人性啊!
张守珪当然也不能幸免了,玄宗念在他护边有功,下诏贬张守珪为括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县)刺史。张守珪的后背本来就长了个疮,又气又怕之下,毒疮崩裂,不久就死在了任上。可惜啊,一代名将就这么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谁都没有料到,笑到最后的居然就是当初处境最为危险的乌知义。虽然他大败而归,但那都是被白真陀罗给陷害的,与他无关;虽然张守珪采取“非常”措施袒护他,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本人知情啊。有了这两条原因,乌知义可就高枕无忧了。张守珪被玄宗一个大脚丫子给踢到括州之后,乌知义就接替他做了幽州节度使。乌知义早先就是安禄山和窣干的上司,他对这两人的印象也十分不错。有了他的扶持,安禄山的地位日渐稳固。
开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40年,已经官复原职的安禄山接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朝廷已派出御史中丞张利贞前来河北道各州县“采访”。
采访?没错,就是采访!
不过啊,这里的“采访”实际上是“考查”的同义语,与今天新闻传媒意义上的“采访”大不相同。说白了吧,所谓的“采访”制度,其实就是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理政治军的成绩进行考核评定的制度。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或者影响这些地方官员未来的仕途。由此可见,这采访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可是件顶顶重要的事情。
张利贞即将莅临河北道检查指导工作的消息传来,河北一道各州县的官员马上行动起来,身在平卢的安禄山也不例外。
不久之后,张主考官率领的调研工作组就来到了平卢。为了款待好这位天使张大人,安禄山把血本儿都拿出来了。他一边巧言献媚,大施马屁神功,一边“慷慨”解囊。今天送金,明天送银,后天送美女,把个张利贞伺候的是浑身没一处不熨帖。
收人家的手软,用人家的嘴短,张大人回到长安以后,就在玄宗的面前极力地盛赞安禄山的才能。本来呢,玄宗因为四年前的那件事儿,对这个安禄山就有点儿印象。可巧,一听说这安禄山居然以戴罪之身屡立新功,把平卢治理得井井有条,玄宗就别提有多开心,这充分地证明了朕当初的决定是多么得伟大、多么得光明、多么得正确啊。
经过这档子事儿之后,玄宗对安禄山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他已经把安禄山列入了后备干部的队伍。是啊,未来大唐边境的安危就教给小安这些人了。他当即降旨提拔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兵马使。这兵马使可是节度使之下的最高职武官,如果把节度使比作是司令员的话,那么兵马使就相当于今日的参谋长了。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朝廷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行政区划改革了。经过近一年的争吵和斟酌,新的行政区划改革终于在这一年的年终新鲜出炉了。这次改革涉及全国,影响深远。具体到河北道,主要是从幽州节度中分出平卢,单独作为一个节度。谁将会成为第一任平卢节度使呢?玄宗李隆基有自己的打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正月初一,大唐皇帝李隆基下诏擢升原平卢兵马使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根据司马光大爷所著的《资治通鉴》的记载:“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这样,安禄山就把东北地区的军事、行政、经济、交通和外交等大权统统地抓入了手中,一跃而成为大唐帝国的方面大员、封疆大吏。
玄宗为什么要在正月初一发布这道命令呢?
原因很简单,这一天是安禄山三十九周岁的生日。
(二)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的正月,安禄山第一次以节度使的身份入朝奏对。
其实呢,对于长安这座城市,安禄山已经不陌生了。
是的,这是他第三次进京了。城市还是从前的那个城市,但是心情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份心情了。这可正是“年年岁岁城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啊!
想当年,他第一次进京是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那一年,他正值而立之年,奉节度使张守珪之命,入京奏事。当时,他只是张守珪手下一个籍籍无名的捉生将。满朝文武有哪个会把他放在眼里呢?是啊,遇人轻我,必我无可重之处。第二次的情况更加糟糕,三年后,他因为兵败的事情入京受审,张九龄那个老头儿非要取他的项上人头,关键时刻居然是大唐的皇帝跳出来救了他一命。哎呦,那个落魄啊,现在想想眼睛都发红,整日里呆在天牢当中,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生怕一闭眼,不睁眼,一生就过去了。哎呀,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
这不,一转眼,又是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他第三次入京,只不过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不起眼的安禄山了,而是大唐帝国的方面要员安禄山。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有的时候,河东与河西的转换也许只需要六年,甚至更少。
安禄山再一次见到了玄宗。两人相见,免不了要彼此打量一番。
唐玄宗明显要比六年前老多了,形容略显枯槁,眼中无神,面色微微泛青。很明显,这是纵欲过度的症状。人们都说,皇帝自从纳了杨氏为妃之后,耽于酒色,荒淫无止。如今看来,人言未必不可信啊。就在安禄山暗自嘀咕的时候,李隆基也在打量着安禄山。好小子,几年不见,居然吃这么胖了,这还是人嘛,肚子居然比朕经常打的马球还要圆呐!
这几年,安禄山的马屁神功更是日益精进,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今日见着玄宗,正好试一试功力。
安禄山清了清嗓子,煞有介事地向唐玄宗禀奏了这么一件奇事儿……
说是在去年的七月,营州境内发生了一场罕见的蝗灾。蝗虫那叫个多啊,遮天蔽日,劈头盖脸。眼见着,庄稼就要被啃光了。万般无奈之下,身为一方父母官的安禄山只好设坛焚香,向上天祷告,如果我安禄山心术不正,不忠于自己的皇帝,就让蝗虫吃掉我的心;如果我没有欺骗上天,就请神祗赶快把蝗虫驱散吧。(去年七月,部内生紫方虫食禾苗,臣焚香告天曰:臣若不行正道,事主不忠,食臣心;若不欺正道,事主竭诚,其虫请便消化,启告必应。)
玄宗和一众大臣听得是聚精会神。
安禄山故弄玄虚地问玄宗,陛下,您猜接下来怎么着了?
玄宗忙问道,是啊,怎么着了,老天爷显灵了吗?
安禄山嘿嘿一笑,陛下真是洪福齐天啊。臣这话音刚落,就见这天边啊呼啦啦地飞过来一群青身红头的大鸟。这些怪鸟见了蝗虫就是一顿啄,不一会儿就把那些蝗虫给吃了个一干二净。(时有羣鸟食其虫,其鸟赤头而青色。)
玄宗哈哈大笑,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这安禄山是在奉承自己呢。呵呵,也难为他了,连奉承话都说得这么有故事性。说到底,也是为了博自己开心啊。玄宗一个高兴,当时就加封安禄山为骠骑大将军。
封赏完安禄山之后,玄宗就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窣干。这不看不要紧啊,一看吓一跳。哎哟。朕滴个天神啊,这也太丑了吧。玄宗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冷气,早就听人传言说窣干奇丑无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丑。
当然了,玄宗可不是一般的昏君,“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知道,这个窣干虽然丑的要命,但是却是个智谋过人、不可多得的将才。玄宗马上命人赐座,他关心地问窣干多大了,窣干回答说四十岁。玄宗高兴地抚着窣干的后背说道,好好干,前途不可限量,我很看好你哟。(卿贵在后,当大器晚成。)
玄宗不知道,这句话谁说都合适,惟独由他来说是大大的不合适。这位窣干后来果然是大富大贵,只不过他的富贵是以一种令玄宗极为不高兴的方式获得的。当然了,皇帝可是金口玉言,他当即升迁窣干为大将军,兼北平太守,并且赐给了他一个汉族名字。
这个名字在十年后将名动天下,让无数唐朝兵将闻之丧胆。
这个名字赫然就是:史思明。
(三)
在玄宗李隆基看来,这个在别人眼中傻里傻气的胡儿安禄山恰恰就是他一直想要的那种人:
首先,此人在政治方面绝对合格,值得信赖。一个胡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大唐的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祖国的边陲,为了国家的平安与社稷的发展而抛洒热血、贡献青春。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明明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啊。尤其是对玄宗,他更是知寒知暖、知冷知热。自打有了这个安禄山之后,玄宗就感觉像是穿了一件贴心小棉袄,是那么得畅快,那么得舒心啊!
其次,此人的军事本领十分过硬,可担重任。他生于边疆,长于边疆,战斗在边疆,拥有丰富的对敌作战经验。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努力,大唐帝国的东北边陲才能保持安宁稳定的状态,玄宗才能放心地在西北方向对吐蕃(这里念bō,不念fān)和大食(阿拉伯)用兵。是的,安禄山就像是一道钢铁长城一般屹立在帝国的东方,守卫着大唐的安全。
什么叫股肱之臣?什么叫心腹干将?又忠诚又能干,这样的人他就是股肱之臣,就是心腹干将。安禄山正是这样的人。
安禄山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次进京居然会盘桓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呆到第二年(天宝三载即公元744年)的三月份,玄宗才肯放他走。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玄宗实在是太喜欢他了。放眼百官群臣,即便煊赫如李林甫之辈,都不能随意地面见玄宗。而安禄山——这个常年在边境吃沙子的边官,他居然就做到了。起初,只要他请求面见玄宗,玄宗就一定会批准。到了后来,即便是他不想见玄宗,玄宗都会下诏请他入宫,君臣且饮且谈,一玩儿就是大半天。
他来了,他看见,他征服,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奇迹!每次读史到此,小玉感慨丛生之下,总会不由得轻声哼唱:镜子,镜子,告诉我,安禄山到底有什么?
安禄山临走的时候,李隆基又狠狠地慷慨了一次。他下诏由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和河北采访使。这样,安禄山就成为了平卢和范阳两大军分区的司令员。虽然都是节度,但是平卢和范阳可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的。首先,范阳下辖九个州,平卢则只有两个州,范阳的管辖范围要比平卢大得多得多;其次,平卢节度使麾下只有三万七千五百士兵,而范阳节度使手下的人马则高达九万;除此之外,河北一道官员的任免和升降大权全都落入了“禄山之爪”。
由此可见,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是高度的信任。他老人家金口这么一开,安禄山一下子就把半个东北地区抓在了手里。这时的老安已经是封疆大吏中的封疆大吏、方面大员中的方面大员了。就这样,玄宗都嫌不够,在安禄山即将离京赴范阳就职的时候。李隆基还特意降旨,命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诸司侍郎、御史中丞等群官到鸿胪寺亭为安禄山践行。
领导的器重和信任,让安禄山同志十分感动,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地工作,以更加卓越的成绩回报首长的提携。到任以后,安禄山成天琢磨着如何干好工作,再立新功。应该说,安禄山同志想要干好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很强。但是十分之不巧,当时的客观情况并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就在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春三月,契丹首领李怀秀率领部众投降了唐朝。唐玄宗任命李怀秀(一说李怀节)为松漠府(今辽宁省阜新、彰武一带)都督,封崇顺王,还把外孙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嫁给了他。奚族首领李延宠听说了这个消息就眼红了,也着急忙慌地向唐朝递上了降表。李隆基十分开心,打了十几年的冤家如今先后内附,当真是省了不少力气啊,要官嘛我们大唐多得是,要女人我们大唐更多。没关系,朕任命你为饶乐府(今北京房山区城关镇饶乐府村一带)都督,封怀信王,再把外甥女宜芳公主杨氏送给你做老婆。
边疆不打仗了,那我该去哪里寻找功劳呢?老安犯了愁。不过,不久之后,他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小子,俺的官爵名禄、荣华富贵都出在你们的身上,打了这么多年。如今你们却突然从良了,让老子去哪里升官发财啊,老子不干!
于是,安禄山多次主动出击,屡屡进犯这两个部落。他的残暴行为彻底地激怒了李怀秀和李延宠。两人都把这笔账算在了李隆基的头上,便于当年九月先后杀掉了公主,举兵反唐。
虽说安禄山的侵略是造成二李反唐的主要原因,但是玄宗的热脸蛋确实是结结实实地贴在了人家的冷屁股蛋儿上。官位,被人家给抛弃了;女人,被人家给杀掉了,丢人啊丢人!玄宗的脸就是大唐的脸,玄宗受辱也就是大唐受辱。好在安禄山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二李虽然声势整得挺大,但是经不住老安几顿暴扁,就被打跑了。
契丹和奚族总算是被平定了,大唐帝国的尊严得到了维护。玄宗在嘉奖令中高度地赞扬了安禄山,“顷者契丹负德,潜怀祸心,(安禄山)乃能运彼深谋,果枭渠帅,风尘攸静,边朔底宁。不示殊恩,孰彰茂绩。”
玄宗的嘉奖让安禄山忘乎所以,他调动幽州、云中、平卢、河东等地兵马十多万,又用奚人作向导,进攻契丹,打算彻底铲除这个祸患。契丹本来是服了软了,可是一瞅安禄山这个架势,就怒了,你丫个混球,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整啊,好啊,你来嘛,谁怕谁!双方在潢水南(亦作潢河,黄水,饶乐水,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展开决战,关键时刻,奚族临阵倒戈,安禄山吃了一个大大的败仗,死伤数千人马。
这下,仇是越结越深了,打这以后,老安和两蕃就结下了梁子,双方相互攻击。可惜,老安最终都没有摆平契丹。契丹却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五代和北宋的心腹大患。
造孽啊,安禄山!
(四)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正月,安禄山因平定两蕃叛乱有功,受诏入京面圣。
区区一道嘉奖令是不足以表彰安卿的丰功伟绩的。就算安禄山答应,玄宗自个儿都不能答应,怎么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呢?李隆基当朝宣布,加封安禄山为御史大夫。
这还不算够,朝会结束之后,李隆基还命内侍高力士私下约见安禄山。各位,您想想,这是什么待遇啊?这要是搁在今天,那就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请他一起蹲坑,奥巴马约他在白宫共进晚餐,国家主席邀他在中南海打太极呀!您说说,安禄山他们家的祖坟是怎么选址的?风水怎么就那么好呢?
按照唐代的宫廷礼仪,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臣子都要向国君行礼;如果储君刚好也在,也要向他施礼。今天的这个情形正是这样,为了让未来的继承人看看帝国钢铁长城的庐山真面目,玄宗把太子李亨也拉来了。几位亲信大臣按照官阶资历依次向玄宗和太子李亨施礼。
轮到老安的时候,出问题了。只见他老人家对玄宗三跪九叩之后,就大大咧咧地站在了一旁,压根就没理会太子李亨。他这一站不要紧啊,这屋里的气氛可就不对劲了。全场是一片肃穆,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大家都被眼前的这幕意外给雷懵了。这个安禄山,简直就是个雷懵星嘛!
玄宗也被搞得是一头雾水。自打他从娘胎里出来,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突发情况。这个这个这个胡人,真是行不惊人死不休,别的大臣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呗,偏偏整了这么一出。再看一旁的太子李亨,脸上早已挂满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众大臣则是心态不一。幸灾乐祸的人当然是有的,嘿嘿,没文化真可怕,这个傻胡儿,这下闯祸了吧,玩完儿了吧?也有人在为安禄山担忧,完了,完了,这么失礼的举动,陛下完全可以治你个不敬之罪。
到底是在皇帝身边搞服务业的,在这个极其尴尬的关键时刻,玄宗的贴身内侍高力士悄悄地往前蹭了几步。他估摸着这个胡人,八成是不通礼法,不知道皇帝身边的这个年轻人是谁。出于好意,他小心地提醒安禄山,这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赶快下拜啊!
虽然高力士是小声小声再小声,但是当时屋内实在是太静了,这句话还是清清楚楚地传入了众人的耳鼓当中。众人都假装没听见,就等着这个胡人赶快自我补救,好结束眼下这种尴尬的情形。行了,别犯傻了,高力士都告诉你那个年轻人是谁了,赶快拜吧,众人心里都默默地嘀咕着。
只见安禄山左右地瞧了瞧众人,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众人早就急得不行了,你丫的,这是干啥呢,快点儿拜啊。终于,安禄山大嘴一咧,冒出了一句:“敢问陛下,皇太子是什么官职”。
此言一出,众人当场被雷得死去活来。直以为这厮不知道皇帝身边的年轻人是太子,岂料他错得更加离谱,居然发出了千古一问:“皇太子究竟是个什么东东?(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
安禄山,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啊?按说应该是假傻,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这委实是有点儿荒诞;可是,你看他一副不耻上问、虚心求教的样子,好像又是真得不懂。
不管怎样,反正全场的人都笑翻了。玄宗当时正在举杯喝酒,听到了这句话,当时就狠狠地呛了一口,甜酒喷了一桌子。他一边用力地咳嗽,一边放声地大笑,连眼泪都笑出来了。台下众人不论男女全都笑作一团,有笑得背过气又背过来的,有笑得肚子抽筋的。自打唐朝建国以来,宫中还从来没有这么得不成体统过呢。
再看安禄山,黑黢黢的脸上居然还隐隐地泛出两片酡红,一副懵懂无知的可爱模样,还不时地用手搔搔脑袋,一个劲儿嘿嘿地傻笑。许久,玄宗才抚着微微作痛的肚子,指着李亨对安禄山说道,朕百年之后,就该由他来接替我的位置。(是储君。朕百岁之后,传位于太子。)
安禄山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赶紧倒头下拜。诚惶诚恐地说道,微臣该死,心中只装着陛下,居然不知道太子是何等人物,真正是罪该万死啊!(臣愚,痹贿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
他这话刚一出口,堪堪忍住了笑声的玄宗又是一顿狂笑,这个胡儿真是傻得太可爱了……
安禄山一看大家又笑了,也不好意思地搔着头傻笑着。然而,在他的内心中,还有一个声音在阴测测地笑着,嘿嘿,效果达到了,我真是太有才了。
列位,安禄山已经是大唐帝国数一数二的方面大员了,他怎么会蠢到连太子是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的地步呢?不错,这就是一个局,一个精心设计的局。从一开始,他就谋划好了,不是为了忽悠众人,而是为了狠狠地拍玄宗的龙屁。他这辈子,拍过很多的屁股,但那些都是马的屁股。只有这一个,只有这一个是龙的屁股。因为,拍好这个龙屁所带来的利益远远要比前面所有马屁带来的利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他之所以敢于兵行险招、公然装傻讨好,就是因为他已经吃透了玄宗这个人,断定好大喜功的李隆基肯定会吃他这一套。事实果然证实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俗语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如果玄宗不是一个好大喜功、自以为是的人,以安禄山之精明,他是不会(其实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做这样的滑稽秀的。
也许,“安史之乱”的发生从这一刻起就被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