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举措虽然扩大了公债的购买量,但另一方面因为贷款量的增加,导致信用货币膨胀,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16-1920年间,货币总供给量增加了大约75%,消费品价格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1918年物价指数较1914年上涨65.5%;到了1920年更是比1914年上涨91.7%。
美国大陆债券。
为了抑制战时公债发行过程中因过度信贷造成的通货膨胀,联邦政府决定减少公众及商业银行公债持有量。于是美联储开始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收购政府公债,以减少信贷货币的数量。这种做法客观地实现了另一种方式的“货币创造”——在公开市场的条件下,美联储购买政府公债的对象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公众,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了货币数量;相反的,美联储如果出售公债,则会减少货币数量。
因此,美联储可以通过对政府公债的买卖方式,实现对经济体中货币数量的控制,进而实现对金融体系的调节。这一做法的积极作用,在一战期间的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了解,并在后期成为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的市场操作”。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纽约街头的美国国债钟。
惨痛的失误:咆哮时代之后的大萧条
在那个被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Twenties)”的繁荣时期,美联储依靠“逆向操作”来平复商业周期。美联储担心1929年股市崩盘及其后的过度投机行为,未能消除因银行恐慌不断加剧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急剧收缩。由于美联储的分散化特性以及出于保护黄金储备安全的需要,美联储难以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咆哮的20年代”,是指北美地区(含美国和加拿大)的20世纪20年代。在这短短的10年里,发生了无数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件,因此许多人将其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多彩的年代”。
在一战的阴云即将散去的时刻,美国士兵开始陆续从欧洲前线归国,这些人是拉开“咆哮时代”序幕的主力军。这一时期,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新式艺术开始在北美地区传播,女权运动兴起,尽管1929年的灾难终结了活跃的氛围,但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创造,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民众的消费欲望开始膨胀,人们的生4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常常会把这种战火结束后的集体化热情称之为“战后综合征”。
言归正传,一战结束之后,美联储为了解决战争融资所造成的通胀问题,进行过阶段性的利率上调,如1919年1月和12月,部分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将利率调升至4.0%-4.3%;1920年1月末至2月初,全国联邦储备银行将利率统一调整为6.0%,利率升幅最高达到了4.0%,这是美联储成立以来单次升幅最大的利率调整。
然而就在公开利率上调之后的不久,美联储竟然连续降低了再贴现率a。1920年5月至1月间,美联储再贴现率从7%下调至4.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从联邦储备银行得到更多的贷款金。由此可见,美联储a再贴现率,即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进行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要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直接增加了货币的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简单地讲,贴现率或再贴现率越高,得到的抵押贷款就越少,反之得到贷款就越高。
在咆哮的20年代,禁酒令施行期间,许多商店被迫关门。
应对战后通胀的临时计划在战后不久便发生了转变,政策目标由解决通胀转为振兴经济。贷款金的增加,得到了工商界的广泛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企业家的强心剂,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依然如此。
美联储自1920年至1928年间,持续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通过上调贴现率来抑制货币的供应量。这场长达8年的宽松,如果放在今时今日,它所带给人们的后果将不亚于引爆一枚核弹。
美国学者默里·罗斯巴德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纽约地区储备银行有效的为提供给股票市场的同业拆借确定了利率,在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货币委员会的合作中,美联储的政策是为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以使银行能够随时准备着向股市提供贷款——如前所述,同业拆借利率要比战前及高峰时期的利率低得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场持续8年的宽松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后果。
如果说这种长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直接推动股价的上涨,那么至少也是间接地导致了1927年美国股价大幅攀升的局面。当时各类股票的涨幅均达到了20%以上,投资机构以及中小股民对此欣喜万分,但对于那些老资格的金融家以及有真才实学的经济学家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经过8年的宽松刺激,经济过热让美国患上了热病,终于,在1927年12月底和1928年初,美联储看到了危机的征兆,决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
1928年10月斯特朗a去世,这起事件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b看作是联邦储备系统此后未能继续采取反周期c政策的重要原因。
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成这一观点,因为从斯特朗生前的政策主旨上看,a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b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c即反经济上涨的紧缩政策。
他并不是愿意采取强有力的反周期政策的决策者。撇开斯特朗个人不论,联储系统在1928年下半年购买了超过3亿美元的承兑汇票,这一标志性举措,说明美联储将带领美国重返宽松时代,一时间乐观情绪充斥了几乎所有的市场。到1928年12月末,美国货币供给总量已经达到了730亿美元的可怕数字,这是自1920年5月实施宽松政策以来的最高值。
1928年3月之后,美国股价在18个月内再度上涨了一倍,由于股价过高,许多中小股民即使倾囊而出也买不起一股,只能通过共同基金a购买这些正在疯涨的股票。
20世纪20年代,共同基金风靡美国,波士顿一度被誉为“共同基a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1929大萧条期间美国街头景象之一。
金之都”。据一些文献的记载,1926年至1928年3月,美国投资基金公司数量达到80多家,总资产高达70多亿。然而繁华的背后风险正在涌动,当时美国平均工资水平并不高,贷款是消费金的主要来源,低利率政策使贷款消费成本变得极低,炫耀性消费大行其道,薄弱的消费基础和社会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为未来的经济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1929年3月,胡佛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1任总统。事实上胡佛早已为“不断增长的投机浪潮”充满担忧,但为了获得选票,他必须强调自己将保持“柯立芝时代的兴盛”,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到总统候选人谈及紧缩,无论是市民还是企业家。然而这些人却不知道,此时此刻,一场遍及美国、波及世界,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即将来临。
1929年10月2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注定被1929大萧条期间美国街头景象之二。
载入史册——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险些成为金融灰烬。
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此时成为了恐惧与愤怒的代名词:1929年9月至1932年7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89%,同期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净值下跌83%;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一度濒临破产;1929年中至1930年末,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从平均溢价50%左右,降低至折价25%以下a,加上不可变现的约束,基金额券已形同废纸。
从极度繁荣到瞬间崩溃,大梦初醒的人们在一个接一个噩耗中不得不接受现实——“咆哮的20年代”已经结束。
a例如一张100元的有价证券,过去需要花费150元才能购买到手,而如今仅仅需要25元即可。
1929大萧条期间美国街头景象之三。
1929年9月3日,持续四年的股票上涨期似乎走到了尽头,很多股票投机商还刚刚从佛罗里达回来,很快就看到了相关的数据,悲观论调开始蔓延。10月7日,收音机里传来了金融市场交易将要征收保证金的消息,很多投机者看到了信贷收缩的信号,他们的储蓄甚至房产很可能会因此而失去。
10月9日,星期一,股票下跌的消息通过私下渠道开始广为传播,这是第一次下跌。10月12日,周四,部分股票价格直线下跌,再也没有人会购买股票,很多人的账户因为无法满足保证金的要求被强制平仓。
10月19日,星期二,那些正在表现良好甚至正在上涨的股票开始被人们大量抛售。
根据加尔布雷斯的记载,股市恐慌从10月24日持续至10月29日,总共持续了五天的时间,到了10月29日这天,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暴跌,所有的股票都被不计代价地抛售出来,整个交易所陷入了无秩序的混乱当中,开盘后的半小时里,交易量达到了300万股,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交易量达到了800万股,当天收盘时,交易量已经达到了1641.3万股,成为美国金融历史上交易量最多的一天。正是这一天,华尔街多位著名人物相继自杀,人们将这天作为大萧条的起点,此后一直到了11月13日,股票指数从452点下降至224点。
一直到1933年7月,美国股市终于走至最低点。股票市值蒸发了740亿美元,与股市高涨的1929年9月相比,83%的财富蒸发一空。
股市崩盘仅仅是经济下滑的开始,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的迅速萎靡。尤其是农业方面,在整个一战之后的美国,农业萧条始终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大萧条时期的农业在前期多年萧条的基础上总产值再度下降了33%,实际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动,总产值的下降是源于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所至,农产品的下跌在1931年之前并不具有毁灭性,到了1931年后,由于迟迟没有价格回升的迹象,大量农场主开始了破坏性销毁农产品的活动,更为严重的是,由于20世纪20年代多次出台的对农业的补贴和优惠贷款法案,使得农业领域的负债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冰点,意味着这些负债难以偿还,美国的农业生产将成规模的凋零萎缩。
此外,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在1927年以后出现了大幅的下滑。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1930年的银行业挤兑更是令房地产行业雪上加霜,总体建筑投资水平在三年间下降了73%,私人部门的建筑投资额在1929年到1933年期间总计萎缩了80%,到1934年才有所回升,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房地产投资额才逐渐达到1927年最高点的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下滑,银行业恐慌在1933年大规模地爆发,这次恐慌直到“银行假期”即全国银行暂时停业才得以终止。由此,美国脱离了金本位制,国会也提出建立银行存款保险以及在联邦储备体系内建立集中的货币管理权力机构。这些改革措施带来货币扩张,由此启动了第一阶段的复苏。
一战后重建的国际金融机制a,加剧了全球既有的结构性通货紧缩,造成金融危机的连续扩散。由于英国缺乏充足的黄金储备,只凭汇兑信誉和对外贸易顺差保持支付平衡,经不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1928年,美国的高利率和证券投机使大量外国资本流向美国证券市场,国际贷款受到影响。法国以黄金结算外贸顺差引起的资本还流则加剧了国际贷款的紧张形势。英国无力弥补美法退出对外贷款所形成的缺口,导致国际信贷普遍紧缩,资金缺乏且形式不断恶化。
a即国际金本位机制,一种以黄金为本位通货的金融体系。
目前,主流的观点以1929年9月到10月期间发生的美国股市大崩盘作为大危机的标志性起点。但实际上从整个国际经济角度来看,危机早已经浮出了水面。欧洲的证券市场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崩溃,德国股市崩盘发生在1927年,英国发生在1928年6月,法国则是在1929年2月,而加拿大在美国股市崩盘的时候还刚刚开始高涨,维也纳的股票市场是在1931年才开始崩溃。
美国证券市场崩溃后,欧洲的贷款形势一度随外资撤出纽约市场而有所缓和,但随即又因物价的持续下跌以及国际范围内a的通货紧缩而面临紧张。
1931年欧洲金融市场爆发了扩散性金融危机。1931年5月,奥地利挤兑存款的浪潮波及到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等国;7月初,德国的银行危机迫使美、英、法决定让德国延期偿还贷款3个月;7月下旬,英国的挤兑风潮使得经济体在短短两个月内流失了至少2亿英镑的黄金储备,英国政府被迫于9月21日宣布脱离金本位,国际金本位体系正在崩溃。这场金融恐慌在波及整个欧洲后回过头迅速转向了美国,1932年6月美国也流失了近20亿美元的黄金。
在危机面前,各国起初各自求生,采取以邻为壑的措施与政策。在金融方面,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的相关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放弃金本位,形成了英镑集团。1931年至1932年,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奥地利、阿根廷、希腊、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拉脱维亚、丹麦、爱沙尼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罗马尼亚、日本和巴拉圭等国施行外汇管制,法国则因其黄金储备充足而坚持施行金本位,并从1931年9月起连续将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到1931年12月中旬,法国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a主要指国际金本位体系成员国。
换走共计3.5亿美元以上的黄金。与此同时,比利时、瑞士跟荷兰等国的银行也相继向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提出将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的要求,美国金融体系因此陷入了恐慌,黄金流失达到7.55亿美元,自此,战后重建的国际货币体系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彻底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