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一旦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就意味着市场上联邦基金利率将会朝着美联储确定的目标运动。假设市场流动性趋紧,银行在美联储的准备金需求增加,就会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对联邦基金利率产生向上的压力,美联储为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就必须买入债券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供给,使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水平。
经过反复的操作后,美联储的这种公开市场操作方法就能够产生告示效应,即只要中央银行公布了利率目标,市场就能够通过投资者的活动自发调节利率水平,使其达到这一目标,而无须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实际的干预。
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最大的参加者,美联储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调节同业拆借利率的能力的,它只能够调节自己的拆借利率,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联邦基金利率。其作用机制是,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只要使其低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那么商业银行就会停止向同业进行拆借,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就转向美联储进行拆借,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就将随之向美联储提供的拆借利率运动。
如果美联储提高拆借利率,或是当时市场资金比较短缺,那么联邦基金利率本身就承受上升的压力,所以它必然随着美联储的拆借利率一起上升。假如是在市场资金比较宽松的情况下,美联储想提高拆借利率,向美联储拆借的商业银行就会转向其他商业银行,听任美联储的拆借利率目标停留在高位。但是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国债,吸纳商业银行过剩的超额准备,造成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紧张,这样就迫使市场上的联邦基金利率与美联储的拆借利率同步上升。
这样反复多次进行操作,市场就会相信美联储有这样干预市场利率的能力,因此就能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只要美联储提高自己的拆借利率,整个市场上供求的关系就会自发进行变动,既然美联储能够直接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至于之后是否要辅之以其他操作手段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例如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市场上联邦基金利率接近6%左右,美联储被迫买入240亿美元的国库券,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目的是要让联邦基金利率回到美联储已经确定的5.25%的目标。
2007年8月10日,美联储再度买入价值380亿美元的国库券,以维持联储基金利率的目标。但是,此时美联储没有改变联储基金利率的目标,就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维持不变。
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联储基金利率的目标确定为4.75%,降息50个基点。这是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采取的第一次降息行动。从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12月16日,联储连续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由5.25%下调至0.00%至0.25%之间,这实际上等于是启动了零利率政策。但美联储为了保持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基本稳定,不断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对冲的操作,将救援释放的货币同步回收。
由此可见,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政策性货币工具,几乎主导了美元的发行和回收。
小知识——量化宽松货币
政策
是指当中央银行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受到限制,难以向金融市场增加流动性并使实体经本·伯南克
本·伯南克,美国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2002年被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6年2月1日接任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2009年12月,伯南克当选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
珍妮特·耶伦
珍妮特·耶伦,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及经济学教授,第十八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耶伦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二位“女副总”,现任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成为了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门人,也成为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罗沃尔克之后的首位民主党主席。
济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可以考虑定量地向政府或者企业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以提高市场主体对未来的信心,改变其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促进经济复苏。这一思想是由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现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共同提出的,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在次贷危机当中,美联储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引导短期利率下降、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的途径,在短期内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帮助恢复市场流动性。
贴现率:美元的价格
贴现率是美联储对银行机构贷款的短期利率。作为“银行的银行”,当银行需要现金时,美联储通常贷款给银行。银行在需要贷款时,可以在当地的地方储备银行从贴现窗口申请到资金。美联储提供三种不同类型的贷款:初级、次级和季节性信贷。贴现率水平通常在整个系统都是一致的,并且必须由理事会批准。理事会为了减少货币供应量将会提高贴现率,为了鼓励信贷则会降低贴现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贴现窗口是美联储给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借钱的一个窗口,是美联储直接向存款机构提供流动性货币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贴现窗口分为三类:一级或初级账户(primaryaccount),二级或次级账户(secondaryaccount)和季节性账户(seasonalaccount)。
一级账户主要是向经营状况稳健良好的存款机构提供短期(通常是隔夜)贷款,贴现率一般就是指一级账户的贴现率。
信用等级较低的存款机构可以向二级账户申请贷款,二级账户的贴2现率高于一级账户。季节性账户的主要针对对象是中小型存款机构,尤其是资金需求存在较大季节性波动的小型金融机构,他们缺少进入全国性货币市场融资的渠道,需要得到帮助来解决一年中由于季节性波动引起的资金困难。
信用等级高的商业银行一般可以靠抵押的方式从美联储获得直接贷款,贷款利率一般为联邦基金利率加100个基点。在通常的情况下,存款机构只有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才通过贴现窗口借款。贴现窗口的地位不如公开市场操作。
2003年,美联储明确规定把贴现率从低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0.5%提高到超过1%,再贴现率的变动只能影响那些符合再贴现资格的商业银行,再通过它们的超额准备余额影响同业拆借利率,因为能够获得再贴现资金的商业银行有限。仅仅从理论上讲,这些资金不能拆出牟利,这就阻断了再贴现率下降的扩张性效应。
假如再贴现率上升,愿意还款的商业银行不一定会有很多,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的紧张也比较有限,其紧缩性效应也难以完全作用到位。在这个意义上,美联储的再贴现调节手段受限制因素较多,远不及调节联邦基金利率那样直接有效。
金融危机发生前,商业银行由于担心向美联储再贴现会引起市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怀疑,所以贴现窗口的交易额很低,每天平均为2亿美元。
2007年8月危机发生后,日平均贷款额也仅为10亿左右。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对贴现利率进行了调整,自2007年底至2008年底,美联储累计下调贴现利率575个基点,并将贴现利率同联邦基金利率间的差距由100个基点下调至25个基点。
此外,美联储在危机恶化之前还曾多次放宽可接受贴现票据的范围,以帮助受困的金融机构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这些票据的范围包括政府债券、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外国政府债券、资产抵押债券、商业地产抵押债券、住房抵押债券和住房抵押结构化债券等。
由于在正常情况下,非银行间市场a(如商业票据市场或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是美国家庭和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而向金融机构贷款还不能直接解决这些市场的流动性减少的问题。所以美联储扩充接受的抵押品的范围对提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意愿,进一步帮助非银行间金融市场恢复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
a银行间市场,是指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以及金融机构货币保值增值的作用;非银行间市场则刚好相反。
法定准备金:牵一发而动全身
法定准备金是银行按要求存放在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理事会在法律规定的具体限额内对法定准备金水平的设定进行管理。单家银行按照在银行交易账户上的货币数量来计算准备金。理事会可以通过增加法定准备金来减少货币量。相反,理事会可以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而增加货币数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国家。1935年美联储获得了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权利,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式成为了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之一。通常来说,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存款机构以现金或存款形式,提取吸收存款中的一定比例放入中央银行的账户,来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及资金清算需要。商业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必须上缴的准备金与吸收的存款之间的比例即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影响商业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进而影响其可以放贷的资3金额度,并通过货币乘数影响商业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所能派生的存款和创造的货币,最终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因此,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之则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向银行体系供给准备金的方法有两种:
1.通过贴现窗口提供贷款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通过贴现窗口获得的准备金称为借入准备金,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吸收存款型金融机构提供准备金,美联储决定机构获得贴现窗口贷款的规则和贷款的利率贴现率,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取决于吸收存款型金融机构主动借入,当然它也受美联储规定的贴现率水平和获得贴现窗口贷款的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而言,银行仅仅在用完所有其他正常渠道的资金后,才会通过贴现窗口贷款满足流动性的需求,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对这种资金供给渠道的使用。此外,虽然美联储会为贴现窗口贷款者的身份严格保密,但大多数银行仍然担心使用贴现窗口贷款会被其他市场主体获知,因为使用这种贷款是银行本身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表现。
因此,通过贴现窗口供给的借入准备金数量通常只占准备金总供给的很小一部分;2.非借入准备金。虽然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取决于种种因素,且大多数因素不在美联储的日常控制之下,但美联储仍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控制准备金的供给。当美联储通过纽约分行市场操作室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时,用准备金交换债券,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就增加;相反,当美联储通过纽约分行市场操作室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时,用债券换回准备金,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就会减少。换句话说,美联储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而调整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增加或减少吸收存款型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准备金余额。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在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可以同时对所有存款性机构产生影响,这一点是具有平等性的。此外,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具有很强的影响,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力度大、可以迅速而直接地到达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工具,而且中央银行具有调节的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不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金融工具而言威力较大,一旦实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强的影响,这容易造成经济动荡,因此不适用于日常操作,只限用于非常时期,例如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来应对市场巨变。
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增加受困金融机构收入并提高市场效率,美联储于2008年10月6日宣布,改变以往对准备金不支付利息的政策,开始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
这项声明让存款机构可以按日从美联储获得存款准备金的利息,按照规定,向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比同期联邦基金平均利率低10个基点,可以用来弥补存款机构的机会成本;对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比联邦基金利率低75个基点,但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做是为了为联邦基金市场利率的波动设置一个下限。
目前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均为0.25%。
对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做法,一方面增加了美联储账上的存款,另一方面也为其货币政策的操作增加了一种新的手段。经过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美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直线增长,达到历史最高值。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操作,应该说美联储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上已经没有太多可操作空间。
美联储不印刷纸币或铸造硬币,但它的一大作用就是保证每个地区对现金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当然,这也就关系到美元的投放与纸币的销毁。
在支付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美联储必须维持整个支付体系的健康运转,以确保银行系统的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