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生存教育法则14
交际能力与成功紧密相连。对孩子来说,缺乏朋友伴生着各种负面情绪,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当孩子产生了交友障碍,家长应该从侧面进行支援。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占85%。”想要开发孩子的社交能力,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孩子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小朋友、老师相处融洽,那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被接受、被喜欢的,从而便会更快乐、开朗、自信。
交到真正的朋友是生活成功的最好象征。没有孩子喜欢孤独,缺少朋友的孩子总是比其他的人更容易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对于成长十分不利。对于孩子来说,大部分友谊是基于共同的活动、兴趣和价值观逐渐发展起来的。对某些人来说,在其一生中,友谊似乎都是很容易地就自然开始和发展了,几乎不费什么劲。然而,如果搬家或转校,或随着成长改变了兴趣,孩子就会难以交到朋友。当然,有些孩子只是因为害羞才交不到朋友的。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朋友不多,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想办法交到新朋友。当然,父母仅仅做到帮孩子想办法就够了,实际怎么去交朋友则取决于孩子自己。父母的任务只是选择一个好的时机和孩子谈谈,鼓励他对此进行决策,然后只要起到推动作用就行了。父母需要做到下面两点:
1.以能树立起孩子自信心的方式逐渐谈起这个话题;
2.积极倾听来帮助孩子想办法交到朋友。
谈论为什么没有朋友是一件让人感到很难受、很尴尬的事,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孩子对此很敏感,你不确定他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就等他主动提出这个话题吧。
你也可以先和孩子谈论怎样做一个好朋友、怎样做不是好朋友这样的通常话题,然后间接地引申出这个话题,要特别注意孩子具有的品质并充分地表扬这些品质。例如,如果孩子说好朋友是忠诚的,就回忆具体什么时候他表现出忠诚这一品质了。这些赞扬能使孩子得到鼓舞,使他们自信于自己身上有可以付出的东西,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具有的可以用来交友或说是“更好地认识他人”的品质。这样的谈话能帮助孩子从一个人的世界中走出来,让他有愿望结交更多的朋友。如果谈话时孩子看上去很不舒服,就先转移话题,改天再试着谈起。
当说到和同龄人的关系时,孩子们往往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也会自己努力去调整自己,建立友谊。
友谊是自然地发生和发展的。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想出有可能碰到潜在朋友的地方和情况。除了这些以及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外,父母最好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建立友谊。
当然,倘若孩子非常内向而且畏惧与人交流,那么父母可能就要多做一些功课了。为了孩子们不会在交朋友时局促不安,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具体的社交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导孩子友好地向别人发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不可以?”当孩子与别人争抢玩具时,父母要耐心引导,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办法,学会说服别人与自己分享玩具。
另外,父母还应该教孩子用文明语言与他人交流。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行吗”、“你先玩,我后玩”等语言,使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待人热情主动,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
创设情境也是父母们能够用来帮助孩子交朋友的好方法。对于孤僻的孩子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多种社交机会和条件。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门,或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当交往的机会到来时,家长要学会藏在孩子的身后,比如,家里来了客,要让孩子参与接待;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与不同的亲戚朋友交流、玩耍;购物时,让孩子试着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他人正确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