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锡林见苏合神色庄重,知道他确将自己的教诲铭记在心,不由微微颔首,显然对苏合的表现极为满意。
“既然要传你身法,自然要把这身法的由来细细说与你听。要说身法还得先从八卦图说起,这八卦图又称八卦太极图,乃是五帝之一的青帝所创,青帝又称伏羲,是我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但世人谣传太极是北宋陈抟(tuán)所创,真真是愚昧至极。
要知八卦的中心便是太极图,如若太极真乃陈抟所创,那陈抟岂不是生于伏羲之前,再不济也是和伏羲同代,只有这样,伏羲的八卦图才有可能引入太极图。然事实却是我天一门开山祖师风纪吾和陈抟同属北宋,且二人乃是至交好友。嘿嘿,这些谣传岂不可笑吗?
当年祖师和陈抟共同参悟伏羲八卦太极图,二人每有所得便向对方倾囊相授,结果陈抟指点宋太祖创下大宋河山,成为一代奇人。
而风纪吾祖师爷则闭关两年耗费无数心血将我天一门内功心法成功融入太极八卦图的妙理之中,最终才创造出此身法,后来师祖为了后人能铭记伏羲的恩德,便从‘太极八卦’四字中取‘八极’二字,又因为此身法施展起来犹如游龙戏水一般,故将此身法命为‘八极游龙’,这便是八极游龙身法的由来,你记着点,别让人家问住,你这身法为何如此叫法呀?啊哟,对不住,这个可不知道。
要真是如此,可就把你爷爷的老脸和天一门的千年来的脸面全都丢尽了。”倪锡林缓缓捋着雪白长胡说道。
苏合哈的一声,笑了出来,心想爷爷以往可不像今天这样,谈吐很是诙谐。不过笑归笑,苏合还是暗暗把爷爷的话记在心中了。
倪锡林道:“之前没有传你内功,自然便没法传你身法,现在你内功已有根基,身体也不像以往那般笨重,正好是习练身法的好时机。看到那九九八十一根木桩没有,你可不要轻视,它们是照着八卦太极图的妙理进行排列的,就连桩与桩之间的间距都有讲究。想学会八极游龙身法,没有这些个木桩可不行。我便先教你跑木桩。”
苏合道:“这个我会,我看爷爷你以前跑过的。”
倪锡林道:“你会?学得几势路子,就算会了吗?差得远呢!你要是真的懂了跑木桩的奥妙,这身法你也就会了一半了。”苏合小脸儿胀得通红,低头不敢再说。
倪锡林脚尖轻点,身体便陡然拔高,轻飘飘地落在了一根木桩上。拉开架式,将跑桩功使了出来,苏合不敢怠慢,瞪大眼睛盯紧爷爷的一双脚。
苏合开始便已抓住了关键,跑桩跑桩,自然得用脚跑,既是用脚,那么先迈哪只脚后迈哪只脚,先踩哪根木桩后踩哪根木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见倪锡林绷直左脚,突然向前,踩在了左前方第二根木桩上,接着转身同时迈出右脚踩在了左脚所踩木桩的左后方第一根木桩上,接着……
倪锡林脚下逐渐加速,步法变换越来越快,在八十一根木桩上愈奔愈急,到了最后只能看到木桩上的残影倏(shū)忽左,倏忽右,乍一看好似到了木桩尽头,下一刻却又出现在中间,他整个人如同游龙在八十一根木桩的范围内似流光般来回穿梭。
苏合刚开始还能看清倪锡林的动作,后来越是仔细看越是看不清,最后眼花缭乱,眼泪直流,甚至产生阵阵晕眩感。
苏合只得闭上眼睛,在脑中缓缓回放开始时倪锡林的脚下动作,不知不觉竟沉浸其中,脚下也止不住地跟着脑海中倪锡林的动作模仿起来。脑中回放到一半,记忆突然中断,苏合无论如何也记不起后面的动作了,脚下自然也跟着停了下来。
在苏合闭眼模仿的时候,倪锡林便停了下来,静静地在一旁审视苏合的动作,看到苏合停下动作,便知他已到极限,不过在短短时间便能记住这么多动作也是殊为不易了。何况他年纪尚轻,这就更为难得了。
“合儿,你仔细看看这木桩的排列,有没有感觉它像个什么?”倪锡林循循善诱道。
像什么?苏合心中喃喃自语,挠着后脑勺,蹙(cù)着小眉头边观察边想。突然,苏合双眸一亮,原来是灵光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骤然出现在苏合的脑海中,“爷爷,我知道了,这些木桩看起来就像个棋盘,是不是这样?”
“哈哈哈,合儿真聪明,这些木桩的确像个棋盘,或者确切地说,它们更像是象棋的棋盘。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如果把楚河汉界拿掉的话?”
“是的是的,没有了楚河汉界,那么楚王和汉王的地盘就连成一个整体了,这八十一根木桩正好就成了棋盘网格的八十一个节点。”苏合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说。
倪锡林哈哈大笑,一把将苏合抱了起来,笑道:“乖孙儿,说的对头!爷爷之前教过你下象棋,你把爷爷踩过的木桩,象棋上各个棋子摆放的位置,各个棋子能走的位置这三者对应起来记忆,就显得容易多啦。我再跑几遍木桩,你照我教你的法子去尝试记忆,看看效果如何。”
倪锡林说完将苏合放下来,运起轻功掠向木桩,开始跑桩。与之前不同,倪锡林故意放慢了速度,使苏合的眼睛能跟上自己的步法。倪锡林连跑三遍,苏合就用爷爷所教的方法,联想着记忆了三遍。这三遍下来,苏合感觉爷爷传自己的方法果真有效,自己竟能勉强能记住。
倪锡林对苏合的悟性非常有信心,感觉苏合记的差不多了,便从木桩上跳下来,让苏合自己上去练一练跑桩。
苏合走到起始的那根木桩前,三米的木桩对只有五岁的苏合来说就如同巨人一般,苏合感受到一种压力,就是这种压力使得自己心中没了信心,回头看了看倪锡林,想要问问自己该怎样上去。
倪锡林好像未卜先知一般,“将内力注入足底涌泉穴,屈膝踏地,跳上木桩。”
催动丹田的灵力冲入双足涌泉穴,然后双腿弯曲,用力向木桩顶端跳去。苏合只觉自己身轻如燕,耳边呼呼生风,还没仔细体会,下一刻就站在了木桩上,但是由于姿势有些许偏差,故而苏合立足不稳,在木桩上摇摇晃晃,看起来十分危险。
倪锡林忙提醒道:“双臂平展,双腿绷直,将内力自涌泉撤出,再注入大敦、太白、太冲、太溪、昆仑五穴位内。”
苏合连忙照做,原本摇摇晃晃的身体顿时稳如泰山,苏合只觉自己脚底恍如磁石紧紧地吸附在木桩上。而此时的苏合就像倾斜的十字架,唯有双腿仿佛和木桩融为一体,稳稳地支撑着身体。腰腹稍稍一用力,原本倾斜的身体马上恢复笔直状。
苏合抬起袖口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水,然后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跑桩。把整个木桩当成一个棋盘,把自己看成一颗棋子,仿佛玩跳棋一般在木桩上来回跳跃,苏合不知不觉已经将整个木桩跑完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苏合又有几次险些从三米高的木桩上跌下来,倪锡林在一旁看得揪心不已,每当准备出手营救时,苏合却总能自己调整过来。虽然浑身已被汗水打湿,却不曾发出一丝声音,性格坚毅如此,当真举世罕见!
成功跑完一圈桩,心中压力逐渐消失,感到自己对灵力的控制也有了很大进步,也不用时刻担心自己会从桩子上掉下来摔疼屁股,苏合重新找回了信心。
俗话说,打铁须得趁热。一遍两遍三遍,苏合跑桩的速度一次快过一次。每跑一次桩,苏合对灵力的掌控就纯熟一分,以致于后面苏合玩心大起,故意像喝醉了酒一般东倒西歪地跑桩。
倪锡林见苏合在桩上耍起了醉拳,也是忍俊不禁,心道:“到底还是孩子啊,干什么都不忘记玩耍。这样倒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对于灵力的掌控能力能更上一层楼,不过我还得再给他加把火,光顾自己玩有什么意思。”
想到这,倪锡林朝正在木桩上玩的不亦乐乎的苏合喊道:“乖孙儿小心,暗器来了!!”
苏合玩得正开心,只听到倪锡林的喊声,却没听清喊什么,只得忙里偷闲砖头望向倪锡林,哪知道刚刚转头却见一黑影迎面飞来,苏合下意识地后仰躲过黑影,待那黑影落在地上才看个清楚,那黑影原来是一颗练实(注:竹子60-100年才会开花,之后结的果实就是练实)。
苏合刚想说话,三颗练实呈品字型又奔袭过来,无奈之下,苏合只得直接趴下,双手撑住前方的木桩,险而又险地躲了过去。
当三颗练实擦身而过时,苏合双臂使力,以双脚为中心,身体后仰,重新站在木桩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前面的木桩掠去。果不其然,苏合刚刚离开木桩,两颗练实便从脑后急速飞过,练实带起的风甚至将苏合的几丝长发吹得飞舞起来。
倪锡林就以这种方式激发苏合的潜力,让他快速成长。偶尔故意用特殊手法打疼苏合,更是能让其发疯似的在木桩上来回奔走。
或后仰,或前倾,或侧身,苏合一心多用,跑桩的速度越来越迅疾,躲练实的身法也愈发的干脆成熟。最后,倪锡林使用一般的暗器手法已经难以击中苏合,而想击中苏合就得用更厉害的暗器手法,但是这样极易伤到苏合,加上天色已晚,正巧又看到苏合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倪锡林干脆终止了今天的修炼。
毕竟苏合今天修炼已经极为用功了,看着苏合那如同蒸熟的龙虾一般的小脸,倪锡林心中很是心疼。
今晚就把那老鳖熬汤给孙儿补补,可不能累坏了,倪锡林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