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同说话一样,都是“以声传情”的活动,二者都遵循许多共同的用声规律。朗读可以帮助人们“正音”、“练声”、“练耳”(边读边听或聆听别人的朗读),提高人们的“用声”水平。可以说,各种适用于朗读的表达技巧,同样适用于说话;一切适合于说话的用声规律,也为朗读所遵循。
“训练目标”
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朗读目的、朗读材料体裁和朗读材料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不同语速、语调的朗读,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一、朗读的要领
朗读是一门艺术,涉及声学、美学、文学、语言学、修辞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朗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以声传情、创造性地再现原作的过程。因此,成功的朗读,应注意掌握如下要领:
(一)掌握朗读内容
朗读首先要做的工作的是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即理解和掌握朗读的内容。也就是要认真阅读材料,充分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熟读作品,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结构、基本特点,理解和把握作品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弄懂弄通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有时还要通过对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意图等的了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熟悉作品,是朗读得以成功的基础。有些朗读者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朗读完了,还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或者只把朗读的成功,归之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一两个朗读招式,这显然是错误的想法。
(二)明确朗读目的
朗读目的就是朗读者通过朗读过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明确朗读目的,是指朗读者在朗读前,必须明确自己通过朗读,要获得什么样的效果。如语文教师朗读课文,就必须明确通过朗读,是让学生熟悉课文,注意重点的字、词、句、段,还是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意境,等等。不同的朗读目的,决定着朗读者对朗读设计的选择。“内明于心”方能“外达于人”,只有明确了朗读目的,才能获得良好的朗读效果。如果目的不明,心中没谱,可能会把一篇悼词读得令人发笑,或者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读得使人昏昏欲睡。这样,势必影响朗读的效果。
(三)分清朗读对象
分清朗读对象,是朗读过程的必要环节。一般来说,听众是朗读的唯一交流对象,而听众是有血有肉,有情绪、有反应的。听众的情绪和反应,一般取决于朗读的内容和朗读者的表达水平,体现在听众的表情和整体的情绪波动上。朗读者除了要研究作品、确定朗读目的外,还必须对朗读的对象有所了解,具体包括对听众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心理特征、情感取向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具体体现在对朗读目的的考虑、技巧的考虑及必要的表情、动作的运用上去。有的朗读者,面对文化层次较高的听众,读得浅显亲切,而面对文化层次不高的听众,则读得深沉含蓄,这便是朗读对象意识不强的体现,是不恰当的举措。
(四)把握朗读技巧
把握朗读技巧,即是解决“怎样读”的问题。这是在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作品的感受,酝酿情绪,寻找合适的表达技巧,对听众实现朗读目的的最后环节。
朗读一篇作品,就好像写作一样,应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大处着眼”,首先要给朗读确定一个基调。一般而言,一篇作品在其思想内容、风格样式方面,总会有较为统一的情调,我们称为作品的基调,即朗读基调。朗读基调与作品基调是大致一样的,它应该是作品的“情”与朗读的“声”的和谐统一。朗读的作品基调,一般可分为欢快型、庄严型、颂赞型、祈愿型、哀怨型、激动型、贬斥型、痛惜型等。而每种基调都有深浅强弱之分,都是各种复杂细腻情感的综合体现。因此,一定要在反复体会原作的基础上确定朗读的基调,切不可简单从事。
“小处落笔”,即要重视细节,突出重点。朗读基调确定以后,还要具体研究某一段、某一层、某一句或某些词语怎样读。整体由局部构成,只有一篇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读法解决了,作品的朗读设计方告完成。当然,一篇作品的朗读,并非每字每句都重要,推敲细节部分的朗读,关键是要扣“文眼”或“诗眼”,即抓住重点段、重点句或重点词语。有的作品,结构较复杂,思想内容较丰富,或传情达意较含蓄,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句话或一两个字,朗读者必须细心体味,反复揣摩,切不可漏掉。遇到这些需要响鼓重锤敲的地方,朗读者就应特别用情、造情。好的细节处理的效果,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响既出,群响毕至”。这样的朗读,方可使整体和谐,以达到使朗读过程波澜起伏,有山地有平川的效果,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几种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
同是文学作品,因体裁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作品的意蕴韵味也会各有不同。所以,成功的朗读,还要具体研究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朗读技巧的差异。
(一)诗歌的朗读
诗歌感情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韵和谐,常是人们朗读的首选之作。读诗如品茶,都强调“出味”。朗读诗歌,应把诗味读出来,主要把握两点:
(1)深入体味,力求读出诗歌的意境。诗歌以抒情见长。但诗歌的抒情,是通过创造意境来表达的。所谓意境,是指通过形象、景物画面体现出来的富有某种情调意味的境界或氛围,它是诗歌的思想情感与其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即“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如何把握诗歌的意境呢?主要是紧扣诗人的情思,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意境的表达,即是为诗人代言,代替作者描绘事物,写景抒情。或高山大川,或鸟兽虫鱼;或激烈壮怀,或缠绵悱侧,声声息息都是肺腑之言。朗读者只要把身心投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与诗人一起吟哦,便能意境全出。
(2)把握节奏和音韵,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诗是分行的,即使是不分行的,也讲究节奏和韵律。一定的节奏韵律,与人的生理、心理、生活、情感的自然节奏是一致的,因而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可以替代、记录、描写和抒发人的思想情感。诗歌的节奏,是诗人情怀的写照。因此,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如同唱歌要合乎节拍,跳舞要“踩住音乐”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
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应注意把握下面几点:
第一,读好诗歌的音步。所谓音步,即是诗句中的语音停顿单位,一般由一个实词或一个词组为一个音步。如五言诗为三个音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七言诗为四个音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现代白话诗也有音步,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分别是三个音步和四个音步。音步的大小不一,跨度不一,诗句在延续过程中就会产生错落有致的节奏。具体到一首诗来说,音步行进的速度和停歇的时间应该是多少,要视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而定。
第二,读好诗中对称呼应的词句。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有一组间隔对应反复的句子:“我们对着……喊:周—总—理—”。还有几处连续反复的句子,如:“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朗读前一种句子时,诗句中的字、词、句间的间隔时间宜大致相同,而朗读后一种句子时,要注意造成音步中急徐轻重的差别。诗歌中由对偶、排比或起承转合造成的许多类似的情况,都要加以注意。
第三,注意读出诗歌的内在节奏。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即使不论它的长短参差的诗句所构成的优美音步、韵律,其内容也是很有节奏的,诗人通过“我”在雨巷中的低吟徘徊,抒发了一种浓重的失望、寂寞、感伤、彷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流露,是通过“我”的期望,“她”的到来,走近,又飘远……这样一种情景来表达的,其过程本身就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这就是诗的内在节奏。作品内容在铺垫、转换、承接、呼应过程中,也呈现出节奏性。
此外,还要读出音韵美,主要是读好诗歌的韵脚。通过诗行韵脚的一致性,造成整首诗和谐共鸣的音韵美。而对于格律诗来说,除了突出韵脚外,还要注意音步间的平仄音位关系。
(二)散文和散文诗的朗读
散文是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章。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即散文取材广泛,联想丰富,组织材料,结构成篇,十分自由,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即指散文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要表达某种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的表达要求明确集中。因此,散文的朗读,要注意抓住其“形散神聚”的特点。
要读出散文的特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1)突出主线。散文都有一条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的主线,它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事、理等,但更多的,则是作者所要抒发宣泄的思想感情。以具体的人、物、景、事、理为线索,较容易发现。而以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为线索,则需要分析才能获得。所以,散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研究作品的线索,尤其应重视对作品抒情线索的摄取。主线明确了,散文的层次、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容易把握,这样,朗读就能够做到语气贯通,脉络分明。有的朗读者只是机械地抒情,刻板地制造情感的大起大落,或只把用情的重心放在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的句子上,使朗读的语流、情感的变化缺乏统一性、方向性,这是主线不明的表现。
(2)显意因势利导。散文的立意多是通过作品中的人、事、物、景、理等的具体描述展现出来的,它与作品中的人、事、物、景、理,是一种“情”与“景”的关系。所以,散文的朗读,要注意透过作品的人、事、物、景、理,显示作品的立意。当然,有的散文,有直接揭示主意的“点题句”,这些句子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朗读这些语句时,没有必要响鼓重锤,着意突出。有的朗读者,忽视立意的具体性,在读到那些“点题句”时,往往语势突兀,故作多情,本来想引起听众注意,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却往往适得其反,给人以肤浅做作、强加立意的感觉。其原因便是忽视了散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造势(即创造氛围)的作用。好的散文朗读是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怀,受到作品立意的感染,而没有强加立意的感觉。
(3)表达细腻。散文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或社会生活内容,总是丰富细腻的,往往通过细致的叙述与描写来具体展现。对此,朗读者要深入体味,准确表达。首先,叙事部分要读得舒展,尤其是要注意把语句“化开”,根据内容发展线索,读得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切忌读得紧紧巴巴,仓促平淡;其次,描写要实在。朗读描写语句不宜故作多情,自我陶醉,只需把握生活图景的真实性,让听众自己去体味;最后,议论抒情要顺其自然。不需刻意突出,也不能轻描淡写。朗读人物描写部分,不必改变音色模拟人物的音容笑貌,方言土语,只需注意人物的精神境界、性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本音范围内稍加语气变化便可。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两种文体特征的文学作品。散文诗的朗读,既要注意突出其抒情线索,读出其“形散神聚”的特点,又要注意表达其意境美。散文诗还较多运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所以,朗读时也要注意点染得体,表达细腻。
(三)小说的朗读
小说,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典型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一个短篇,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一部长篇,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乃至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反映。因此,小说的朗读,要研究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力求读出小说的“生活味”。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立意这个核心,去再现小说的生活画面。小说描写生活是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的。否则,叙述故事,描写人物,选取细节,以及如何叙述、描写,就缺乏选材的依据。所以,朗读小说,首先要研究其主题思想,然后从主题思想出发,去把握小说的情节、画面的表达。有的朗读者不明白这一点,以为小说的朗读,就是追求热闹和生动,往往陷入到具体的情节或场面、细节中去。结果,热闹是热闹了,生动是生动了,但不够深刻,因为它脱离了作品的实际。当然,中心明确了,不一定就能读得真切。这里还有一个具体感受、深入体会的问题。朗读者还要深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具体把握、强化爱憎。朗读者只有把自己理解和体味到的感受融入到小说的形象当中,并以合乎逻辑地想象对其进行补充,才能把小说的生活画面准确丰富细致地展现出来。
(2)抓住人物、情节、环境这些基本要素,去完成小说生活画面的再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于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它是鲜明、集中且极富个性的。要读好人物形象,主要是读好人物的语言。一般来说,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情绪和心理,去处理人物的语言。朗读音色的变化,只求“神似”,不求“形似”。不要把朗读当成演戏。只需在自己的本色语言范围内,通过音色和语气的变化,显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即可。
情节一般包含着作者的意趣。情节的朗读,要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其次要在一定的基调范围内,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虚实的变化,体现出情节推进的节奏感和运动感来。通过加大情节要素之间的对比度和鲜明度,来明旨显意。情节的朗读,不必带上夸张、渲染的评书色彩,因为那已属于表演而非朗读了。
小说的环境,对于人物的遭遇、处境、心理、性格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环境描写部分,应力求表现其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四)几种实用文体作品和文言文的朗读1.记叙文的朗读记叙文的朗读类似于散文的朗读。首先,要把握好记叙文的叙事线索,这样朗读起来才不会像一盘散沙,主要是读好记叙文的诸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其次,要以事明理,以事感人,读好记叙和描写部分,读出作品的立意。
2.议论文的朗读
议论文的朗读,主要是读好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朗读,语气要肯定,态度要明朗;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引论与结论,要主次分明,首尾呼应。其次,论据的朗读,语调要平实。由论点过渡到论据,再由论据回到论点时,语势要稍慢,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观点之间,要稍微停顿。最后,论证的朗读,要读出其逻辑推论的力量。为此,必须认真研究议论文的推理方式,把握议论文中论点之间、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整篇议论文的朗读,要富有气势,做到重音坚实。
3.说明文的朗读
说明文的朗读,要重点突出说明的对象、顺序及说明方法。整个说明文的朗读,语调要朴实、自然,节奏变化不宜太大。即使是朗读带有叙述、描写成分的说明文,也要注意平实。
4.文言文的朗读
文言文的朗读,第一,要扫除文字障碍,并理解、翻译原文。文言文的字音,除个别明确知其古音读法的文字外,一般读音应以普通话语音为准。对文言文的字句,都要弄懂弄通。要能够边读边“译”,使每个句子、每个词,都能形成对应的白话文。这样才能获得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使朗读的声音带上作品的思想感情色彩。第二,要放慢速度,拓开词语。文言文的朗读,总体上应讲究平稳、舒缓,不宜大起大落。如此,才能疏通词句,便于表露不易见之于文字的意蕴,显出字字珠玑。拓开词语,即适当拉开词语间的读音距离,一般以二到四个音节一顿为宜。第三,吐字发音必须字字清晰,重音突出,对重要词语,还应加强音势,读得重些。第四,语助词的音节适当拉长,这样,一可以舒缓语气,二有利于听者把握文章句读。第五,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文言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往往讲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吟诵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因此,文言文的朗读,要注意把握其音韵特色,读出其音韵美来。
此外,朗读绕口令,也可以提高用气发声的能力。朗读绕口令,既要有兴趣,又要有耐心。先要慢读、轻读,对特别拗口的地方反复读,直到顺口以后,才逐渐加快速度,放声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