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8100000010

第10章 糖尿病保健向生活习惯要效果(2)

首先,要跟人多交流,不要凡事自己憋在心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你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应该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我们可以多和别人聊天,也可以多和病友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对控制和战胜糖尿病有很积极的作用。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一方面对糖尿病的了解多了,会消除悲观、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从与别人交流中,也会得到乐趣和安慰。

其次,学会转移注意力。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时,一定要从烦恼中跳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使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对血糖的控制是很有益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不管是读书、钓鱼还是看肥皂剧,只要它能让你忘情投入并且得到乐趣,都有助于调节灰暗的心态。

再次,大家还要注意安排好自己的居住环境。可能居住的位置我们自己不能选择,但是小环境还是可以自己做主的。糖尿病患者在室内装修时要尽量避免红色,因为红色容易让人兴奋,而颜色柔和的卧室,对稳定情绪最有帮助了。

说起稳定情绪,大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要更加豁达、宽容和大度些,不为一得一失而情绪激动,不要为了生活中的一点小事情就大发雷霆或者生闷气。让自己拥有平稳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稳定病情。

最后,主动追寻快乐。如果说以上都是客观或者被动地拒绝不良情况,那么现在我们要主动追寻快乐了。闷闷不乐是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我们应多尝试着让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笑声和幽默,全家人一起欣赏令人捧腹的戏剧和电影是个不错的主意。让自己的生活被欢笑声填满,我们也就没有太多苦闷了。

在这里我特别想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对身体不会有很严重的影响。它的存在,只不过是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用一个积极的心态拥抱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才能更好地战胜它。大家一定要切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疾病的必要条件。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自己得了这种病,就认为以后的生活过不下去了。越是这样,你越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心理调整,助你控制血糖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当讲这句话的时候,我都会有沉重的使命感和愧疚感。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找到能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不过,糖尿病也是一种可以被控制好的疾病。我相信只要患者能面对现实,正视它,科学地对待它,那么血糖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就能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所以我经常会跟患者强调,大家一定要做到精神放松。我在和很多糖尿病患者交谈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问我:“医生,我的病情严重吗?”我总是肯定地告诉他们:不论病情有多重,只要你科学地对待它,千方百计把血糖、血压和压脂降下来,疾病就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不论病情如何轻,如果听之任之,不认真规范地治疗,血糖、血压和压脂控制不好,糖尿病的并发症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最后会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

我问过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生活的感触,听到最多的词语是“麻烦”。的确,糖尿病既需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按时服药,又需要进行血糖、尿糖的检查等,确实很麻烦。但“麻烦”是病情的需要,正因为有了这些“麻烦”,才确保了病情的稳定。糖尿病患者要克服“麻烦”心理,不要把治疗糖尿病的一些手段和方法看成是“额外负担”。如果不“麻烦”,饮食不控制,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糖控制不好,一旦并发症产生了,便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到那时再看,现在的“麻烦”便会是微不足道的。其实把观念转变一下,把现在的“麻烦事”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也就不觉得麻烦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习惯的。

在我乡下老家,那里的老人们总是说“能吃能喝不是病”,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糖尿病就是能吃能喝、吃出来、喝出来的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尽管在刚患糖尿病的三五年,甚至十来年,很少有人致残或危及生命,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从血糖升高的第一天起,糖尿病的并发症就可能已经开始在酝酿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的时候,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在没有到这一程度前有效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大家一定要避免出现侥幸甚至逆反心理。既然我们都知道控制饮食、忌烟限酒是治疗糖尿病重要的方面,那就不要存在“偶尔抽一支烟没关系”“多吃一次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往往有第一次,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不管什么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和自我管理都是没有错的,也是必要的。糖尿病患者多多运动,在提高自身抵抗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可是我知道有些患者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形:当他们的行为被限制以后,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平常你未必那么爱吃水果,现在得了糖尿病要限制吃水果,你反倒特别想吃了。但理解不代表认同,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出现的心理。

我们还要努力克服的,是麻痹思想。对于毅力不强的患者来说,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地制订了一系列“健康康复计划”,可是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自己对疾病重视的程度也会逐渐降低,饮食控制也开始不严格了,自我监测也不认真了,开始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药不按时吃,血糖也不查,甚至又像没得糖尿病时一样,一切听之任之不管不顾,或者血糖高了就吃药,低了就不管不顾。这样只能导致血糖的波动或升高,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克服这些麻痹思想,始终保持对疾病的重视。中国有句俗话叫“久病成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大家要做个有心人,更多地学会观察病情,了解病情,掌握治疗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要知道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情绪的自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长期的磨炼,只要时时刻刻有这种“自控意识”,就一定会有收益。比如,我们要避免家庭矛盾,不要大事小事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生气,要心胸开阔,大事多商量,小事不计较;工作上的事情也要看淡一些,不要过分看重名利地位。我们任何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碰上不顺心的事,尤其是在评职称、涨工资、工作调动不顺利时,更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而情绪的波动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如果把“身体健康”放在这些问题之上,对不顺心的事置之度外,对“名利”淡然处之,就能把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减小到最低。

总而言之,我们凡事看开点、看淡点,不要事事生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原来生活是这么的幸福甜蜜,在快乐中你更会发现,血糖竟然控制住了。

赶走抑郁,莫给血糖雪上加霜

如果我们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那么这个“感冒”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最致命的一击。糖尿病合并抑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自杀等不测事件;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躁动,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后果相当严重。

我们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识到,血糖的调节不仅与内分泌因素(胰岛素和升糖激素)有关,还与精神因素有关。要知道当我们的心态处于稳定的状态时,与血糖调节密切相关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这样就使参与血糖调节的内分泌激素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下,这样血糖才易被控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反之则可因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的紊乱而致血糖显著波动。特别是当人生气、发怒、焦虑和烦躁时,交感神经系统占据绝对优势,它刺激能够升高血糖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的分泌,结果就使血糖直线上升,即使常规用降糖药也无法使其降至正常,由此而加重病情。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复发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64%的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一次抑郁发作。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抑郁,对于血糖的控制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悲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增高的呢?

其实很容易理解,首先,面对一种需要终身服用药物的疾病,我相信至少在最初阶段,没有人能一下子接受这个事实。加之患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经常监测血糖,长期服药,甚至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这一切都必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即使是正常人,如果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烦琐的事情,也会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更何况原本就身体抱恙的糖尿病患者?他们面对的时候心理压力会更大,悲观情绪会更重。

其次,如果患者平时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在5~10年内是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的,这在增大患者压力的同时,也使人产生恐惧、悲观和焦虑的情绪。

最后,长期治疗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会剧增。

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时,皮质醇分泌亢进,大量的皮质醇会降低葡萄糖的利用,并拮抗胰岛素,使血糖升高,发生恶性循环,让他们的心情更加抑郁。

从具体人群来看,我们发现,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女性受情绪影响的波动更大,患上抑郁的概率比男性要高。而且,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承担的来自家庭、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压力也较大,其患病率也要高于其他年龄组。同样,糖尿病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更大,抑郁的患病率更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应该更加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且及时治疗。

在抑郁症出现的早期,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失眠、便秘、腹胀、食欲下降、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心前区疼痛等症状,还会出现诸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表现,而且,服止痛药也没有效果。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者亲友中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状况时,一定要警惕糖尿病抑郁的发生。

身体上的感冒,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并且可能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心灵上的“感冒”却不能单靠药物来治疗,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靠亲人、朋友的关心、呵护和鼓励。

生活中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我们如果退一步想想,往往就会海阔天空。我经常劝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患者,患糖尿病不是好事,但是,患糖尿病要比患其他许多疾病良性得多,只要好好治疗,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做到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完全可以享受正常的人生。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不仅是控制糖尿病的需要,更是保持健康的需要。或许,因为患了糖尿病,因为坚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使我们避免了患其他严重的疾病。

“根治”之说不可信,理性对待保健品

保健品不可盲目相信

我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已经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了,一直以来都是口服降糖药,加上自身也很注意,血糖控制得还可以。

可是两个月前他来医院找我的时候,血糖明显升高了。原来,他在一位新认识朋友的介绍下,得知了一种新研发的保健品,据说吃了不仅能降糖,而且还能治愈糖尿病。老人家半信半疑:自己十几年的糖尿病可以治愈?糖尿病不是不能痊愈吗?

虽然明知道这些道理,可最终还是康复的迫切愿望占据上风,想想自己虽然吃口服药能降糖,可是平时总要忌口。再说了,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当然最好不吃药。如果真的能治愈糖尿病,那就不用终身服药了。于是,他立即拨打了朋友给的电话号码,在推销员的劝说下,老人家买了3个疗程的保健品,共花费5000多元,虽然是俩月的退休工资,但是因为听说能治愈糖尿病,他咬咬牙最终义无反顾地买了。

不过,虽然买是买了,可他心里毕竟是有些怀疑的。在试用的前几周,他每天都监测血糖,发现在自己服用保健品的这段时间,血糖确实是降下来了,他非常高兴。可是没过多久,他发觉血糖突然间又飙上去了,餐后血糖达到了23mmol/L,这让老人一下子紧张起来,急忙赶到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出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如果不及时到医院救治,很可能有生命危险,这让老人家以及家人着实紧张了一把。

我在本书的开篇就明确地告诉了大家:现在糖尿病还不能治愈。虽然各国医学家在不断努力,但目前还是没有一种成熟的、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所以患者不要对此抱有任何幻想,如果碰到降糖广告说能根治糖尿病,就一定是骗人的。

还有些广告说患者不用终身服药,其实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是慢性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血糖平稳。

我们曾经对一些保健品进行过化验,发现在这类产品中多少都有一些西药成分。而这些产品通常要求患者短期内大量服用,因此短时间内西药起作用后,患者不控制饮食,血糖也不会立刻升高。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短期降糖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保持血糖稳定。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切记,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部分,是服用任何产品都不能代替的。

糖尿病患者莫要保健过了头

●理性对待中药保健品

相信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要是打胰岛素,是不是会有毒副作用?”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宽裕,用国产猪胰岛素的患者,常常会担心自己由于用的胰岛素不好而引起其他的副作用。我在接诊的时候,就发现过很多患者有诸如此类的担心。

还有一些患者,出于种种无知和担忧,他们竟然擅自做主,自己改变药量甚至停药,自行去购买一些宣称“纯天然中药,具有显著降糖作用”的保健品来代替药品治疗。从一名医生的角度,我很担忧,因为现在各种中药保健品良莠不齐,加上很多患者没有鉴别能力,往往会适得其反。

其实,如果你相信中药的话,那你一定知道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中药根本不可能快速降糖,中药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在于调理。所以提醒大家,纯中药不可能快速降糖,如果你服用的中药能够快速降糖,我只能说里面一定含有降糖西药。

同类推荐
  •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本书针对40岁左右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介绍了生理健康、运动保健、饮食健康、性爱保健、美容与健康、减肥与健康、按摩保健、心理保健、医疗保健等内容。
  • 大众快乐处方

    大众快乐处方

    作者杜宣新先生是一位科普工作者,自然医学研究员。在职期间,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科普作者,省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本溪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他大力倡导快乐健康法的研究与普及,善于把高深的医学知识用科普的语言进行诠释,从而使该书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可满足各类读者不同口味的多种需求。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更严重的是每天还在增加数以万计的新的年轻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有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知识性和趣味性,是本书的两大特色。数字,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明确;使养生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知道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数字,会使我们在养生保健中,少走很多弯路,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幸福安乐的目的。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很多与健康有关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生动有趣,既让读者得到实用的健康常识,又能体会到某种生活的情趣。
  •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本书是一位知名老中医的坐诊实录,收集了老中医40余年来的诊断中医偏方,这些偏方经过无数患者验证,行之有效,可以说面面俱到,非常适合家用。也许伴随你多年的皮肤问题,经过几样简单的食材,即可轻松化解;也许伴随你父母多年的老顽疾经过几副中药的调理,即可治愈;也许,你的孩子感冒、发烧,书中几个简单的小偏方,你随意选一个即可巧妙地化解……一本超实用,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偏方书籍。一本书,一个中医院到自家门口。
热门推荐
  • 逍遥主上妃:逍遥在天下

    逍遥主上妃:逍遥在天下

    现代少女浪逍逍莫名穿梭到她看的小说中去,并变成了一个废柴炮灰女孩浪吟吟。从此为了生存拼死拼活!修炼,驯兽,练丹,赚钱,防不轨之人......分分钟可以杀死她一大群脑细胞!某天她的小苹果手机“说”道:“恭喜您!您已完成所有任务,请在一分钟内回信,否则回不去现代了。”浪逍逍那个欢喜啊!正在打字时,被一群不同的生物阻止。其中的白衣帅哥冷静地一巴掌把小苹果碎成两半,连着将浪逍逍的念想碎了一地......
  • 这就是爱情

    这就是爱情

    爱情有千万种,或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偏偏谢杰与亮晶晶两人的感情却是无从猜透,他们的爱情从何时,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反正最后,这样的两个人相爱并走在了一起。本来以为从此以后便可以过上简单幸福的日子,偏偏一个人闯入他们的视线,从此两人剪不断理还乱,到底是回忆里的那个人重要,还是应该珍惜眼前的那个人,生活对于他们的考验从未停止。当一切风轻云淡,相爱的人最终走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兄弟缘之四

    兄弟缘之四

    幸福的人未必幸福,不幸的人未必不幸!
  • 厨色农家

    厨色农家

    一觉醒来,精装修的小公寓没了,整天抱着的手机也没了!有的只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草房子,还有一二三四,四个萝卜头!外加一个……灵堂。杨散散有些郁闷,刚才明明是美男!怎么一会儿功夫这画面就变成这样了?(新人~写的不怎么好,请多多见谅~)
  • 赴冯翊作

    赴冯翊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综穿之异世轮回

    综穿之异世轮回

    本想抱着旁观者的身份看着一篇知道剧情的现实版电影,却没想到自己也深陷其中,越来越深……
  • 化书

    化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蛙的逆袭

    青蛙的逆袭

    逆袭,这两个字总是充满激情与热血。青蛙,这两个字却是代表底层与艰辛。当两个字组结合,将会是一篇怎样的华丽诗歌?周俞,这个典型的山村青蛙,辞了工作,毅然投入新型网游战歌里,将会掀起一场怎么样的江湖风暴?华丽逆转的背后,又是如何的孤独与悲凉,一个小人物,一个悲愤逆袭的故事,人生不过长百年,问君能否陪我大醉三万六千场?你我绕床弄青梅,捧心肝。
  • 打工仔修仙记

    打工仔修仙记

    他在快递公司是一个临时工,当过KTV的服务生。做过汽修工………。他和其他打工仔没什么两样,被艰苦的生活所逼,不得不时时刻刻防备着被老板炒掉。但他的前世确实一头受困的麒麟,今生必须担负着拯救天下苍生重担。兄弟们,为我们这天下最牛的打工仔欢呼吧!
  • 首席前夫找上门

    首席前夫找上门

    她被姐姐设计,错误的出现在他的面前,被他误解成——贪慕虚荣的女人!在药物的作用之下,她根本不能为自己辩解,只能任由其摆布。事后,她终于如愿嫁给了他,却不知,正是生活苦难的开始。白天她是配合他大秀恩爱的首席夫人,夜晚,则只能想办法满足他的洁癖心理。一场豪门交易,彼此沉沦,欲罢不能。及至他终于发现,她才是他的“天使”,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三年后,命运再度将她送到他面前,还带着一个“缩小版”的自己,凌潇然不由怒气冲天:“该死的女人,你敢带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