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200000090

第90章 清(4)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清朝皇帝150多年的扩建,使5000多亩的园林成为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园内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为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次日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也装走了很多金银财宝。可恶的是他们将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砸得粉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海兰泡惨案

1900年7月,沙俄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以“护路”为名,从五路大举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惨案”。海兰泡是黑龙江畔的一个村庄,近四万人,半数以上是中国人。1900年7月初,沙俄当局通知海兰泡的居民,中俄两国要打仗,要把他们送过江去,7月15日下午,俄军突然封锁黑龙江,扣留全部船只,不准中国居民过江。7月16日,沙俄军队强行将数千名中国居民,关到了警察署。凡抵抗的全被杀死,由于关押人数太多,晚上警察又将部分居民们带到江畔的一个木材厂院子里。第二天,俄兵将第一批3000名中国居军押往海兰泡北六英里的黑龙江边,掉队的都被砍死。当时河流湍急,但俄兵强迫中国人下水渡河,下水的立即沉溺,不敢下水的遭到俄军的射击和砍杀,半小时后岸上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16日至21日,俄军在海兰泡共进行了4次大屠杀,夺去6000多名中国人的生命。

租界

租界是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贸易的一定区域,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侵略的据点。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块“租界”,是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强迫上海地方官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划定的。从1843年起的近60年间,英、法、美、德、俄、日等13个国家先后在我国十几个通商口岸开辟了30多个租界。

租借地

租借地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将其划定的地区强行“租借”,租期一般在25年至99年之间。近代中国第一块“租借地”出现在胶州湾(今青岛)。1897年德军攻占胶州湾,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其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租界”或“租地”条约,掀起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的高潮。

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等。

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后,为了解决内忧外患的社会局面,清政府统治集团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其中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内容有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开设现代学馆等。洋务运动是封建开明官僚士大夫倡导发动的、旨在谋求富国强兵以巩固自己统治的改良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由于洋务运动本身既不可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可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最终无可避免走向失败。

轮船招商局

1872年12月,李鸿章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第二年正式成立,性质为官商联办。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牛庄、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日本横滨和神户、新加坡等地。它承运漕粮,兼揽商货。成立时买轮船3只,1877年增加至33只。但由于管理腐败,又受洋商航运业排挤,经过几次整顿仍连年亏损。1909年,改为官督商办,归邮传部管辖。

福州船政学堂

船政就是国家造船的机构,因创立在福州马尾,故称福州船政、马尾船政,船政的倡办者是时任闽浙总督的洋务派代表左宗棠。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在招收学生、聘用教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参考西方军事教育的体制,与传统封建教育特点不同。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先河。而福州船政对中国近现代造船业和海军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其中一项就是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学堂于8月3日被下令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校长,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入大学堂,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行开学典礼,各个方面开始步入正轨。大学堂首先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即是现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

清代帮会

清代的帮会产生于康雍乾盛世。帮会成员一般是社会底层的广大穷苦百姓,以歃血誓盟为结拜形式,具有活动保密、成员互助的组织特点,嘉庆时期不断发展壮大,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侵入使帮会组织迅速发展到顶峰,成为清末的一股公开势力。

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四月,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使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四月二十二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18省举人响应,1200多人连署。五月二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由于举人都坐公车,所以这次上书请愿就被称作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逐渐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但变法仅到9月21日就被慈禧太后废止,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变法的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富强昌盛。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不但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也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新法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在戊戌政变中,支持新法的官员被杀和流放。戊戌变法失败。

强学会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全国掀起维新运动。同年8月,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入会千人,学会每隔数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主旨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号召国人发愤图强。在翁同龢、孙家鼐的支持下,又附设“强学书局”,刊行《中外纪闻》,翻译西方和日本书籍,宣传维新主张。一些官僚见学会势盛,也纷纷表示“资助”,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12月初,强学会在上海发展,刊行《强学报》。1896年1月,光绪帝在慈禧太后的逼迫下,下令封闭了强学会。

《中外纪闻》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刊有一篇论文,长篇则分期连载,除转载广学会和其他报刊外,撰文未署名,实际作者是梁启超和麦孟华。北京强学会成立以后,《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和汪大燮为主笔。《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正式刊行,双日刊,木活字印刷,每册注明出版年月,无编号,封面有紫红色“中外纪闻”四字。《中外纪闻》发刊一个月零五天,强学会遭强行封闭,即停刊。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初刊于1891年,康有为在书中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多出自刘歆伪造,所以叫作“伪经”;是新莽一朝之学,所以又叫作“新学”。《新学伪经考》旨在动摇和破坏封建守旧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观念,打击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所以说,它是一部披着“经学”外衣的维新变法理论著作。

十二局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将十二局定为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和武备局。

保国会

保国会是一个爱国团体,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是主要发起人。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成立,第一次会议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到会成员一百多人。会上,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即“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议定了《保国会章程》30条。保国会在北京、上海设立两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后来,保国会又在北京嵩云草堂、贵州会馆召开过两次会议。

五大臣出洋

1905年,清政府派镇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位大臣去国外考察宪政。9月24日,他们从北京前门火车站乘车出发。开车前,革命党人吴樾揣着炸弹潜入车内,打算把他们全部炸死,但因火车猛烈摇动引起炸弹爆炸,吴樾被炸死,载泽、绍英受伤。改由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接替徐世昌和绍英,于12月11日启行。载泽、李盛铎、尚其亨去英、法、日、比等国考察,戴鸿慈、端方去美、德、意、奥等国考察。1906年夏秋季,五人先后回国,以事先请梁启超、杨度在东京写好的有关宪政的文章为基础,草拟“考察宪政报告”,向慈禧太后复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

帝后党争

帝后党争是以光绪为中心的帝党和以慈禧为中心的后党之间的权力争斗,帝党主要成员有翁同龢等官僚士绅;后党主要成员有李鸿章、荣禄、刚毅等握有军政实权的重臣大吏。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帝党主战,后党主和。甲午战后,帝党倾向变法图强,与维新派结盟;后党则顽固守旧,阻挠新政。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党争趋于白热化。但帝党手中无实权,注定失败。八月初六,后党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捕杀维新党,惩办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僚。

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设立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设咨议局。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为首的责任内阁。但是13名阁员中,9名满族中7名皇族,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实质就成了加强皇族权力的骗局。立宪派的多数人对此很失望,都转投革命军。

清末新政

1900年后,帝国主义加强侵华,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危在旦夕。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从1901年起陆续推行“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顿吏治。2.经济方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军事方面,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创办巡警。4.文化教育方面,改革学制,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三项内容。5.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清末新政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近代化改革运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在具体操作中显得敷衍和拖沓、流于形式,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式,“新政”并不能清政府度过危机。

收回利权运动

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铁路、采矿及其他权益,欺压工农群众,阻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904年9月8日,湘、鄂、粤三省人民要求废除与美国合兴公司所订的粤汉铁路条约。以此为开端,中国资产阶级发起了收回利权运动。1905年粤汉铁路被夺回,1906年广东人民集议废除广九路约,山东、河北、江苏三省要求废除津镇铁路草约。最终导致了十多个省自办铁路公司的兴起,形成了抵制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的力量。之后,各地又进行了收回被帝国主义霸占煤矿的斗争。山西收回福公司煤矿,奉天(今辽宁)收回锦西煤矿,山东收回峰县煤矿,四川收回江北厅煤矿,安徽收回铜官山矿权。1910年,运动达到高峰。

四川保路运动

这项四川人民的爱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导火线。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暴力革命,反对“文明争路”。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公开出卖这些铁路的修筑权。四川人民听说后异常气奋。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8月4日,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邀集哥老会首领开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将同志会改称同志军。9月7日,成都发生血案,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开枪打死要求释放保路会首领的群众30多人。当天,为了向全川人民揭露清政府的暴行,同盟会员用木片制成“水电报”,投入锦江,传警各地。各地群众纷纷而起。9月10日,同志军围攻成都。经过十多天的战斗,同志军没有攻下省城,分兵攻略仁寿、资阳、自贡、简州等各州县。9月25日,同盟会员吴永珊(即吴玉章)和王天杰等在荣县宣布起义,建立革命政府,成为成都东南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

兴中会

同类推荐
  • 翻江记

    翻江记

    陷空岛一个阴天的下午,忽然出现了一人一马,马是青黑色的骐马,一望便知。人却不知是何方神圣,一袭白衣在空中飘摇,狭长的白色面具遮住了面孔,面具后,是絮絮叨叨的一堆白发。马上的人手持弓箭,向五义府大门紧紧的射出了一箭,随后便不知去向。这支箭上的箭书,拿给钻天鼠卢方看时,整个宋朝武林的一场血雨纠纷就拉开了帷幕…
  •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不过百年,被后人评说了上千年。三国的人物很多,能够贯穿始终的人很少。“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三国演义中出身黄巾战斗到蜀亡的人物是否真的那么衰?野史中有很多关于廖化的传说,其中有比过五关斩六将更真实,更传奇的故事。考虑到写三国前期的人很多,归刘前只做必要的铺垫,归刘后逐渐丰满。本书在改进中,欢迎三国爱好者评论、指导乃至合写。把关于廖化的正史、野史、传说都归入本书是我最大的心愿。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武尊刘子先

    武尊刘子先

    一个热爱三国时代的青年!在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三国时代后,会发生什么?是割据一方独自称王?还是统军百万征战沙场?一切尽在武尊刘子先揭晓!
  • 交代

    交代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着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而今,我的思考终于有了结果。我认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给那些已经离自己远去的岁月一个交代。时间的车轮是永不停止的。明天相对于今天来说是未来,而相对于后天来说就是过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岁月的足迹总是从我们身边无情地走过。但“交代”并非易事,它蕴含着对历史的负责,对已逝岁月的告慰。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行走在消逝中”,那么我们似乎就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在生与死的这个过程中,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对历史的交代。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交代。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交代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群鹿角逐

    群鹿角逐

    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淹没在慌乱纷争的战争岁月。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世角逐,逐掉的尽是多情儿女。踏破山河的金戈铁马,最终也不过是红粉骷髅。乌泱暴雨的冲刷后,留下来的尽是没有信仰的枭雄。不到最后一刻,你怎能知道你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 天涯何处不飘零

    天涯何处不飘零

    一个平凡的人,来到了一个平凡的地方,经历了一番平凡的事情,造成了一些平凡的影响,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关于人间的平凡的故事。
  • 红楼之蝶玉雍祥

    红楼之蝶玉雍祥

    她,为情所困,跳下星河,只为了忘却前尘往事,做个凡人;谁料想,几个男人跟下凡尘,誓言要与她生死与共,福祸相依!前世种种,今生一样面对,她该如何抉择?呃?九龙夺嫡?!天地会?!九天玄女也插了一脚?好吧,无论如何,这是一趟精彩的人间之旅。
  • 天之三殿人殿风云

    天之三殿人殿风云

    天有三殿,一殿谓之天,腾云海之巅,一殿号之地,座轮回之地,一殿称之人,凡之至尊也,然其本为一体。千年之局,席卷万世,然,棋已落,浩劫当起。
  • 辰龙传

    辰龙传

    齐天大圣?得天地造化?又怎样。我要夺天地造化,创我之齐天之路。战人。战妖。战天。战帝。战自己。
  • exo独占欲

    exo独占欲

    大大是新手,写的不好请见谅哈。本文主要写女主吴怡然(吴亦凡的妹妹)被自己的舅舅(李秀满)从美国叫到韩国s.m.公司,准备出道。成为exo里唯一的一位女成员并且和exo的主唱边伯贤相恋的故事。
  • 逐梦的夏天

    逐梦的夏天

    这是一个关于篮球队的故事。它既有精彩的比赛,又有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以各种各样方式生存的人。它是这个时代中的一个群体的生活的缩影,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的缩影。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我的生活中,或是我所看到的人的影子。不看不一定后悔,但看了一定不会后悔。他,莫宇杰,一个未来的超级中锋,在比赛和人事之间逐渐成熟。
  • EXO之我有双重人格

    EXO之我有双重人格

    双重人格的她,遇上了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道魂

    道魂

    惊悚的诈尸、可怕的水鬼、诡异的罗布泊小河墓地、鬼影幢幢的武侯墓、机关迭出的水下鲁王坟;走阴、通灵、七星续命,一个中国最普通的道士,历经九死一生,救人无数,只为了师门无上的荣光和道家永恒的梦想……
  • 乱世——五代十国

    乱世——五代十国

    半架空言情小说,讲述五代十国末期后周皇帝柴荣与南唐大周后表妹沈梦漓之间的爱情故事。讲述在这乱世中个人感情和家国天下的取舍,生老病死、情来缘去皆是长情。只愿他们最后都能找到自己圆满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