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法籍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以传教为名,作恶多端,激起民愤。广西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和不法教徒26人逮捕,并于1856年于将马赖正法。1857年,法皇拿破仑三世以此为借口,联合英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及晚清民初时期,近代西方学术思想通过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外交家、官员及中国留学生、书刊报纸等渠道向中国传播,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斥到接受、甚至“全盘西化”,这个过程被史学家称为“西学东渐”。通过西学东渐,西方的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及人们的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洲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广州禁烟时期,他为了了解西方情况,命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并根据此书编辑成《四洲志》。《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林则徐后来在流放期间,将《四洲志》托付给魏源。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由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该书包括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重点阐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海国图志》出版后,引起很大的轰动,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世界观念。《海国图志》后来传到日本,成为近代日本抵抗西方殖民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长处;“制夷”指抵抗西方国家的侵略、克敌制胜;“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意思是学习洋人坚船利炮的技术用来对付和克制洋人,这才是抵制外国之道。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些船坞和工厂,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到1894年达到10万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70年代,在洋务派举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商办的近代工业也开始出现,于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少数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兴办;二是个别手工业作坊或就是手工业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转变而来。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有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山东烟台的张裕酿酒公司等,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人物有荣氏兄弟、张弼士、周学熙等。
八大臣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带着他的宠妃那拉氏和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1861年8月咸丰病重时,召见了御前大臣端华、载恒、肃顺、景寿;军机大臣穆萌、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将其封为辅政大臣,称“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密谋,发动政变,将肃顺、端华、载恒杀死,军机大臣充军,后军机大臣被赦,受免职处分。
辛酉政变
1861年8月咸丰在热河病死,由他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八大臣奉遗命辅政。载淳的母亲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她很快和留在北京的奕訢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企图趁儿子年幼,篡夺皇权。奕訢和英国侵略者密谋后,借“奔丧”的名义赶到热河,和慈禧商议回北京发动政变。奕訢回到北京后,笼络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作好了政变的准备。从承德回北京时,慈禧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她和载垣、端华由小路提前4天到北京。11月1日刚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就发动了政变,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派人去路上逮捕了肃顺。11月8日,慈禧发布上谕,将八大臣处置。接着,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次年(1862)年号为“同治”元年,表示东、西二太后共同治理朝政。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又称“辛酉政变”。而发生此事的地点又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慈禧垂帘听政
如果说孝庄皇后协助幼主奠定了大清的基业,那么慈禧太后就是一揽朝政断送了大清的江山,她是清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慈禧太后为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半个世纪。1861年,慈禧联合朝中贵族,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夺取辅政大臣大权,开始垂帘听政。先后肃清政敌、镇压太平天国、支持奕洋务运动、压制维新变法、对帝国主义国家主战又主和、剿杀义和团等,清朝末年的一系列大事中都充满慈禧思想的影子。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64年,新疆人民起义抗清,占领了大部分地区,领导权都在封建主手中。1865年,新疆封建主金相印向浩罕国求助,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军支援,给了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正当理由。他很快占领了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乌什七座大城。4月中旬,阿古柏在喀什噶尔成立“哲德沙尔汗国”(意为“七城”国),自称大汗。阿古柏不断地发动战争,占领了几乎整个新疆。他能独霸一方,是与英、俄殖民主义者及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勾结分不开的。1871年,阿古柏凭借手中的军队和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相继攻占了乌鲁木齐、古牧地、木垒、玛纳斯、鄯善等地。1876年左宗棠率军跨越天山,收复南疆失地。次年,阿古柏兵败而亡。
清军收复新疆
随着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加剧,中国边境形势日益紧张。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夺取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后,又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边疆。同时,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在英军的支持下侵入新疆。新疆面临着被肢解吞并的危险新疆面临着被肢解吞并的危险。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察大臣。左宗棠制定了积极正确的军事指导方针,清军将士上下团结一心,在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支援下,终于胜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粉碎了英、俄企图肢解和侵吞新疆的阴谋。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社会动荡不安。1851年,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建立发动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定都南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转战中国18省,占有中国半壁江山,成为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给清政府及外国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太平天国还自觉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试图快速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天京事变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层在南京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两万人丧生。此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运动史上最关键的一战。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湘军统帅曾国藩深知攻取安庆的意义,认为安庆为必争之地,。1860年9月到1861年9月,湘军趁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机,大举向东进犯,进围安庆。太平军和湘军在安庆周围展开了长达一年的争夺战。安庆被围一年,双方损失惨重。太平军粮弹将绝,外援又连遭失败,加之太平军内部缺乏统一的指挥,安庆最后失守,天京失去西线屏障。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由此日趋恶化,太平天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天京保卫战
继安庆失守后,庐州也失陷,太平军在皖北的防务瓦解,太平天国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开辟的苏浙根据地支撑危局。与此同时,曾国藩筹划以东征金陵为主要目标的全盘军事行动。具体部署是:曾国荃部自安庆沿长江北岸直趋金陵;曾贞干部由池州攻芜湖;彭玉麟等率湘军水师沿江而下,配合两岸陆师行动并负运输接济之责;鲍超部由赣入皖,攻宁国府;左宗棠部攻浙江,李鸿章部淮军攻上海周围的太平军。1862年,节节胜利的曾国藩几路队伍汇聚天京城下,李秀成领兵10余万在东坝会齐,回援天京,天京保卫战开始。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防御作战,以李秀成带领幼主等千余人由地雷轰城处冲出城外,余则战死、被杀、自焚、投降结束,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原道觉世训》
《原道觉世训》是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由洪秀全在中国儒家思想和外来基督教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后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纲领。书中抨击了历代帝王妄改皇上帝尊号,指出只有上帝才能称帝,人间君主不得僭越,表现了对君主的蔑视。
同治中兴
清朝晚期同治帝在位时期(1862—1874),清朝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为首的上层统治集团为维护满清统治,镇压反抗人民,平定社会动乱,开启洋务运动,使得清王朝政治局面暂时平和,被部分史学家称为“同治中兴”。
中兴三名臣
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史学界称为中兴三名臣。
慈禧大兴颐和园
乾隆二十九年(1764),朝隆亲手策划的清漪园,历经14年终于竣工。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建改名为颐和园,费时三年,耗银千万两。颐和园占地约290平方米,主要由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园内还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间,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堪称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精品。
马尾海战
福州东南的马尾(也称马江),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海军和船厂均在港内,是福建水师的基地。从1884年7月中旬起,法国军舰就陆续闯入马江,与福建水师停泊一起。当时的福建官员根据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训令,让法舰在马尾港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而中国军舰则处在法舰监视之下,不得移动。8月23日晨8时,法国驻福州领事向闽浙总督何璟下了战书,限令福建水师于当天下午退出马尾,否则开战。何如璋企图让法军改日开战,并未准备迎战。下午将近14时,法舰突然开炮,福建水师仓促迎战,水军士兵英勇还击。福建水师11艘舰艇除两艘搁浅外,全被击沉,伤亡700余人。法军仅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死伤30余人。第二天上午,法舰用重炮轰击马尾船厂,使船厂遭到毁灭性破坏。此次海战最终以福建海军全军覆没而结束。
镇南关大捷
1885年中法战争时,法军侵占镇南关,后因兵力不足退至文渊(今越南同登)、谅山,伺机再犯。清政府启用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冯子材在镇南关内修长墙,挖壕沟,整顿部队,积极备战。3月,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沿东岭、西岭、中路谷地分三路进攻关前隘。冯子材一面令各部迎战,一面通告扣波、幕府各军前来策应。当敌逼近长墙时,冯子材持矛大呼率先跳出长墙冲入敌阵,与敌军展开白刃战。全军感奋,清军将士随后蜂拥而至,法军大败。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毙敌1000多人,缴获大批枪炮,法军全线崩溃。镇南关大捷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直接导致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甲午黄海海战
黄海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悲壮的战役。1894年9月17日,我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大东沟相遇。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我们从军卫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就让我们为国捐躯吧!”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人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所养的爱犬“太阳”游到他身旁,用嘴叼住他的发鞭企图救下主人,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淹死太阳犬,自己也同沉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国人听后挥泪痛悼。他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其中一条是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举国震惊,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台湾人民反对割台的斗争尤其激烈。从1895年签订条约的第三天,即4月20日到10月21日,台北群众拥到台湾巡抚衙门,愤怒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提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口号。全台人民团结一致为保卫国土和家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割台斗争。吴汤兴、徐骧、姜绍祖以及简成功、简精华父子领导的义军与驻守台湾的清军刘永福部,是当时反割台斗争的主力。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台湾最终沦陷,训练有素的日军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台湾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反帝爱国的决心和斗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北方终于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义和团运动。1899年,朱红灯率领义和拳在山东西部和西北部进行反洋教斗争,附近各县纷纷响应。后迅速发展到直隶(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东三省等地,京津一带尤其声势浩大。1900年,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中大量涌入北京。他们在此习拳练武,赶制武器,烧毁教堂,惩罚贪官污吏,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洋、反帝活动。义和团的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参加者以青少年为多,纪律性强,有很强的战斗力。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以及爱国官兵的阻击,被迫退回天津租界。义和团在天津与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歼灭侵略者1000多名,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联合剿杀了。
八国联军
1900年5月底6月初,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合军队。
火烧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