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9100000017

第17章 香奈儿5号之谜(1)

【阅读提示:当有人问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晚上睡觉都穿些什么样性感的内衣入睡时,梦露用充满性感的声音告诉来访者:“夜里,我只穿香奈尔5号。并且有一滴就够了,我想让哪儿迷人,就滴在哪里。”这支香水由此成为性感的象征,打进名媛淑女的心房。】

1921年,香奈儿把总店开在巴黎的康邦街31号。这一年,香奈儿5号香水诞生,香奈儿一举进入香水世界,揭开了她在时尚王国的新的篇章。

这是历史上第一瓶以设计师命名的香水——ChanelN°5,而“双C”标志赋予了此款香水一种跨越时间与流行的力量,更远远超越了稍纵即逝的流行。

这是一款流传于世的经典之作。20世纪初创造的这种香氛品味,依然是今天的时尚。

至今在香奈儿的官方网站,这款香水依然是重点推介产品。大明星尼可·基德曼和奥黛丽·塔图相继成为香奈儿5号香水的代言人,尼可的广告至今仍传为经典。

20世纪上半期的化妆品行业,在屈指可数的几大品牌中,女性拥有者占据了大半江山。巧合的是,这几位女人,不仅拥有令人艳羡的美貌,更有让人嫉妒不来的商业头脑。比如香奈儿、雅顿、雅诗兰黛等。

对于香奈儿5号香水,玛丽莲·梦露也是情有独钟。有一次,这位好莱坞影星被问及晚上都穿些什么样的内衣入睡时,她用充满性感的声音说:“夜里,我只穿香奈尔5号。并且有一滴就够了,我想让哪儿迷人,就滴在哪里。”

这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香奈儿5号香水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梦露如此着迷?

诗人瓦雷里说:“不洒香水的女人不会有未来。”香奈儿十分笃信这位比自己年长12岁的诗人这句话。

瓦雷里出生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塞特,在他二十三岁时移居巴黎,成为后期象征派诗歌的领袖,并被人称为诗人哲学家。

对于香水的认识,香奈儿也有一个过程。她在告别少女期以后,对女人的体味开始敏感起来,在咖啡厅当歌手时,当别人涂脂抹粉满身喷香时,她只能用点廉价的香水。她在皇家地跑马场时,开始体会到了高档香水的妙处——大美人达朗松即使大汗淋漓,也让别人闻不到她身上的汗味,因为香水替她遮掩了一切。

达朗松给香奈儿试过几次她所使用的香水,喷了以后会感到神清气爽,而不像劣质香水让人昏昏欲睡。

这以后,香奈儿开始关注起香水来。只是香奈儿很快就厌倦了市面上销售的香水,因为就那几种味道。几个女人走过来,一阵风吹过,她们身上散发的味道不外乎玫瑰、丁香,或者铃兰、薰衣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个衣着优雅的女人,同时也应该是个气息迷人的女人,香水会增添她无穷的魅力。”自1920年开始,香奈尔开始提倡女性注重整体形象,这当然包含配饰、化妆品、香水。

时尚的服装应有前卫的香水搭配。香水是女性整体装扮中最具画龙点睛效果的一步。

香奈儿一直设想,有没有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花香的香水呢?比如采取人工合成方式,能让香气更稳定、更持久、更受女性欢迎。

当可可提出自己制作一款香水时,遭到了小姑阿德里安娜的反对。服装生意做得好好的,赚的钱完全够花了,有必要去做根本就不熟悉的香水吗?这些年来,从开帽店,到推出服装,比她大两岁的小姑一直是她的好帮手。

香奈儿的朋友米莎倒是对此十分感兴趣,自己制香水可是一件新鲜的事。

“新香水要有自己的特点,让女人闻起来有女人味。”香奈儿说。

“那是当然,自然的花香容易招惹虫子,你看我的胳膊上被虫子咬的疱疱,难看得很。这都是因为擦的那些香水。”站在一旁的米莎说。

“你怕是擦了香水,几天都没洗澡了吧。”阿德里安娜一脸坏笑地说。

“你闻闻!我可不像有些人靠香水来遮掩身上的狐臭味。”米莎将自己的胳膊伸向阿德里安娜。

“开香水工厂,一旦失败,我们这几年辛苦做衣服赚的钱都要赔进去。”阿德里安娜说,“这可是冒险啊?”

“冒险?人生哪有不冒险的?孤儿院的日子都挺过来了,还能有比这更坏吗?大不了重头再来。”香奈儿说。

“我们现在做得好好的,没有必要再去冒这个险啊。”阿德里安娜嘟着嘴,做了个鬼脸。

“做服装,每一季都要推出新的款式。稍有迟缓,就会被淘汰。我们一旦研究出不同于市场上的任何香水,就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机器,香奈儿品牌就会更加壮大,我们最终将过上更独立的生活。香水对于女人,就像爱情对于女人一样不可缺少,其前景肯定会更好。”香奈儿分析着。

“那就按你说的做吧。不过,我得留一点钱,万一真的做不成,我们还可以从裁缝店重新开始。”阿德里安娜终于投了赞成票。

“那该从哪里起步呢?这可不是缝几顶帽子那么简单。”听看到香奈儿要来真格的,米莎说。

“当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香奈儿陷入了莫名的兴奋。

当一个人决定要出人头地,而不是做籍籍无名之辈,他会少去很多的忧愁。

香奈儿只是一名服装设计师,香水制作太专业了,何况要制作出市场上没有的产品。这里面涉及化学、医学和制造等多种专业知识,对香奈儿来说,如果靠自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市场打拼多年的香奈儿,没有让自己受困于此。与卡佩尔交往的那段日子,她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商业智慧——要完成某个有难度目标,借力的效果也许更好。

香奈儿决定把香水研发的任务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自己提供资金,最后确定香水味道。她悄悄地打听着可以帮她实现这个梦想的人。

迪米特里向香奈儿引荐了化学品制造商爱默斯特·博兹(EmestBeaux)。博兹像斯特拉文斯基一样,是个俄国移民,他的父亲曾是沙皇的调香师,十月革命发生时,他逃到了法国。他是一位香水大师,在香水之城格拉斯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香奈儿一听,就觉得这个人可能会点燃她的梦想,于是她来到格拉斯。当香奈儿提出要研究出一种人工合成香水时,这个长着络腮胡的博兹面露难色,在香奈儿之前,没有人朝花香之外的香氛发展。

“在女人身上闻到自然花香的味道,反倒不自然。我不要单一的玫瑰或丁香的味道,如果能够制作出在自然界找不到的味道,有几分神秘,肯定会受到女人们的欢迎。”香奈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后来,在香奈儿许以高额报酬的情况下,博兹接下了这个重任。按约定,所有工作对外都是秘而不宣。

稍作筹备后,博兹和助手一头钻进实验室里,要制作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香水。格拉斯有形形色色的调香师,小城整天香气四溢,连田野上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有些居民受不了这种香熏生活,举家搬迁。

香奈儿隔些日子就会坐着火车来到格拉斯。这一段时间,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香水的研发,阿德里安娜对服装店的管理已经是轻车熟路。

香奈儿对嗅觉的敏感程度常让博兹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有人刚刚拿过一朵花,她可以从他的手上闻出花的味道。她很快就可以在一大堆瓶瓶罐罐之间,靠鼻子分辨出各种香精间的差异,并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种交给博兹。

“我需要与众不同,而且不可取代。”随着香水研究的进展,香奈儿对香水越来越专业,博兹对她提出的问题,越来越难对付,有时需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去查资料。博兹不得不对这个年轻漂亮、精力充沛、脑袋里总充满问题的女人刮目相看,在研究上丝毫不敢马虎。

不断地合成,反复地实验,到了8月中旬,博兹合成出了10种香水,并一一编上序号。他给香奈儿发来电报,称香水样品试制完毕,等她来验收。

香奈儿收到电报时,她正和斯特拉文斯基打得火热。不过,没有什么比开发香水更让她上心的了,就像在剪刀和男人之间,她会选择剪刀一样。她直奔火车站搭乘头等车厢前往格拉斯,连随从都没有带一个。

当火车抵近格拉斯时,海风吹来,一阵阵香波在车厢里荡漾。她突然冒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这氤氲的香气中,将有属于她香奈儿的一份,她要用自己的名字来对香水进行命名。

多年以来,她一直梦想着有种属于自己的香水,梦想着以这样的方式向世界发出自己的签名。现在,将有某一种属于自己的香水,并将冠以自己的芳名,然后行销于世。想到这,她就莫名地兴奋起来。

这一次,香奈儿看到的不再是操作台上的烧瓶、烧杯和搅拌棒,而是排列在工作台上的一排装有淡黄色液体的玻璃瓶。每个玻璃瓶上都有一张标签,上面写着若干种香精的名字,各种成份不同的脂肪,酒精和挥发性油的比例等。

这些香精取自樟脑、麝香、檀香、龙涎香、茉莉花和紫罗兰等,有很多是从南欧或中东地区采集来的,只有一部分来自本地。

“现在用的这些香精,都是你们自己提炼的吗?”香奈儿拿起一个玻璃瓶,嗅了嗅,大约持续了10秒钟。然后,她又拿起了另一瓶。

“不。提取香精的工艺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就不在这个流程上费时间了。制作香水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提取香精,而是如何去调配。找到合适的香源,再调以合适的比例,就可能配出一种味道独特的香水。”博兹拿出一叠洗净的玻璃碟,又拿出一把吸管。

“小姐,要鉴定一种香水的味道,不用打开整瓶,好的香水有一滴就足够了。”博兹将吸管伸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朝着玻璃碟上挤出一滴仿如甘露一样的液体。

博兹将这个动作重复了多遍,直到10种带编号的香水都滴到了玻璃碟上,然后一一配上了闻香条。

每种芳香都像花朵般神秘绽放。

香奈儿拿起闻香条,放在鼻子下面缓缓地移动着。几种香水的味道层次很分明。香奈儿鼻翼有时急促地吸动着,仿佛要将香气用力地吸进肺里,有时她又若有所思,抬起头来,像是用舌尖在回味着某种味道。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斯巴达克(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斯巴达克(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公元前78年11月10日的早晨 罗马城的上空乌云密布 从拉丁和杜斯古尔那边的山里吹来的寒冷晓风 不断刺着人的脸庞。看样子今天又不会是个好天气了。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寻墓掘坟

    寻墓掘坟

    寻墓,看山,看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齐守阵,阵中必设非凡墓,墓中必带毒,有毒墓必凶,有凶则有乾坤物,凡是摸金校尉人,不可一人独自行,凡开大凶墓,弟子需牢记,棺前一杯酒,棺入五根香,香若烧为两三长,摸金弟子必速离,离前酒自喝,反之,先让酒落地,铁狮子守棺边,后则再摸金!一次出活儿,师傅突然神秘失踪,弟子力寻踪迹,却发现事情曲折离奇,金尸、无头路、鬼打墙、毒荆棘林子、蝎潮、白磷鱼、不腐香尸,鬼山魁,巨大地下古楼、鬼咬珠,矿场地图,景门……一环扣一环,巨大的荆棘林古墓到底是何人所建……若对作者有话,不妨请加Q群:567321594,支持正版阅读,请到起点中文网,谢谢大家支持。
  • 凶陵

    凶陵

    [2017盗墓新作]那年我大专毕业,开始北漂,经历了无处场面试,面对了无数次被拒,直到我进入了一家叫做耀华的探险公司,一场注定的命运即将开始......欢迎大家加入书友群:145127179
  • 异世界之战之异界少年

    异世界之战之异界少年

    富二代宅男——少年杨云在三〇手机中的爆炸声中穿越到了异世界……强者之路,无人能敌!
  • 亿万萌宠:前夫不好惹

    亿万萌宠:前夫不好惹

    她,古董大王的千金,为保住父亲的公司,不惜以婚姻作为代价。他,市长之子,为人腹黑傲然。婚后,她为他情不自禁,自此深爱。却被他伤得遍体鳞伤,失去彼此的孩子。当她强势归来,他愿将一切拱手相让,只为求得她的原谅。
  • 穿越之高门庶女

    穿越之高门庶女

    现代女苏锦一朝穿越成了古代高门庶女叶明珠。虽然说是庶女,却也是高门。高门里是非多,她一个没了亲娘又是久病之体的庶女,还是在嫡母和忠仆的庇护下好好看戏吧。本以为这样活一天算一天,谁曾想一朝高嫁,不但成了太夫人,还得了一个敬她、怜她、宠她、爱她的夫君。叶明珠表示,在古代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厉斩苍穹

    厉斩苍穹

    数万年前,仙界陨落,天道崩塌,天地风云变色,修仙盛世终结而乱世将起。谁能一统乱世?谁能执掌天道?是上古大劫中侥幸残存的仙人?是后时代突起的各路修士?还是来自远古觉醒的血脉?亦或是胸藏天地拥有天妒之姿的旷世妖才?是阴谋?还是天地劫数?乱世之中谁主沉浮天地万物厉斩苍穹!
  • 亿万宠妻之影后成长记

    亿万宠妻之影后成长记

    “尹辰,你怎么在我家!”慕妍叉腰望着床上一陀不明物体,大叫。“别吵……妍妍妹妹……再让辰哥哥睡一会啦……”尹辰懒懒的抬起头,回了一句。慕妍无语,当初咋对他说我喜欢你了呢?
  • 第一世代之无心剑神

    第一世代之无心剑神

    一个世界,拥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失去了记忆的人,在这个世界闯荡,陪伴他的,只有一把剑。他,无名无姓,被小镇里的洛铁匠收养,方才得名洛无心。他不记得自己的一切,对武技和魔法一窍不通,却在十五岁那年展现出了对剑法的超强天赋。是什么让他失去了记忆?又是什么让他一夜觉醒?ps:本书不写龙傲天的故事,主角也不会刚觉醒就秒天秒地秒宇宙,这本书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温暖,也有虐,还有的就是洛无心为找回自己记忆而踏上的冒险之旅。本书设定的背景十分宏大,作为一个新人作者,我很担心能不能把这本书写好,但《第一世代之无心剑神》是我设想了很久的一本书,现在我尽全力将我所想的,化作文字展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 梅寒不知荷滋味

    梅寒不知荷滋味

    今生为爱可以奋不顾身,来生纵横天下却是多情不已
  •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几年里,一些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从上帝那里偏离得太远;其他的人则在担心一些宗教狂热分子正在向美国的自由传统发起“圣战”;许多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正生活在一个无可奈何的、被宗教分裂开来的国家。实际上,上述的这几个观点都没有切中要点。有关美国的好消息——作者将其称为美国福音——正是在让宗教塑造美国的同时,又不让它扼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