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500000037

第37章 怀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湖北主题散文概览(3)

他的生命旅程也紧紧伴随着思考,在他的游记中处处都有思虑的痕迹。每当他面对严峻或深刻的生活和人生的时刻,作者就“凭着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思,表达我对人生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进行认真而炙热的辨析,去寻觅隐含在人生风景后的生活哲理和秘密。难能可贵的是,经历过岁月和经历的冲刷和淘洗,作者的思想始终保持着质朴和乐观:“一夜的歇息,年轻人的疲劳很快恢复了过来,又继续向目的地进发……那崎岖山路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像系着我人生历程上的一个梦——考上大学!”(《赶考记》)“在我的青春岁月,昙花林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理想,给了我美梦。”(《昙花林记》)甚至在山川游走间也渗透着他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黎明前的中堡岛,虽笼罩在沉沉的黝暗之中,但我此刻分明感觉到眼前有一股强大的魅力,好像看到了它的辉煌,好像有一轮朝阳从我心中冉冉升起!”(《三峡走笔》)在这行走的文字间,幽深旷远的人生前程化作生命存在中处处的“转折”与“惊奇”,而所有的旅途艰辛与身体疲惫,早已被人生的信心与勇气风吹雨打去,这些累并快乐的经历早已在这一刻凝结成一种称为永恒的回忆,去回报生命中那些经历过、跋涉过、品味过的广大世界。

应该说,李华章的作品是厚实的,因为这位从叙水河边走来的文学青年,由湘至鄂,从武汉到三峡,淌过人生的岁月,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的一路走来,一路上充盈着,积淀着,回忆早已化作生命的馈赠。他的文学又是凝重的,饱润着深情,记录了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作者的人生经历已和梦中故乡、三峡文化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掰也掰不开。他的文学又是幸运而清新的,因为这些文字和一个伟大的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一脚虽然踏着昨天的沉重,另一脚却受着未来的牵引,走向新的高度。

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正如林非先生在《人生四季》的序言中所阐述的那样:李华章的散文在用“清新秀丽的文笔渲染出了自己心中的印象”的同时,应“进一步侧重于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思索、判断,和深入地甚或是振聋发聩的阐述。”不仅游记中应该加强“独创个性的审美观照和哲理思索……从而阐述出有关大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而且在抒怀亲情与乡情的小品中也“应该尽可能地从中渗透出宽广和深邃的思想。”

如果将人生的“游”与“思”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李华章先生的散文会抵达一个崭新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将会走得更加高远……(2)吊脚楼的守望者——甘茂华的散文

甘茂华,祖籍江西高安,1947年生于湖北恩施,是个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这位被评论界誉为“写风情的好手”和“有风格的散文家”,现居在三峡大报边上的湖北宜昌市,他是鄂西地域文化代表作家之一,被人戏称为“南方的贾平凹”。

从199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龙船调的故乡》开始,其后又分别出版了《女儿寨笔记》共约120余万字。

单从这些作品集的名字中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土家风味和地域特色,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拥有“龙船调”、“火塘”、“女儿寨”、“吊脚楼”的“鄂西”世界,时而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似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行走在雄险秀幽的巴山楚水间:“峡道短侠,风光雄壮,舟行其中,大有在天关地窟中穿行之感。”(《鄂西风情录》);时而山清水秀,明月清风,又似曲径小溪间放一舢竹排,缓游在如歌如画的寂林山谷间:“山雨蒙蒙,浪花舒卷,江浅了,却还未浑浊,澄澈碧透,流八百里秀逸的诗篇。”(《鄂西风情录》)时而温馨恬静,古朴淳厚,浸润在风情万种的土家山寨中:“那个在河边洗衣的女人,不知她是从哪个吊脚楼出来的。……风情在她的长长的青丝上闪耀,在她的被河水溅湿的西兰卡普裙子上发出音乐的响声。”(《拥抱风情》)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地方,让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作者曾充满深情描述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风物:“鄂西山区的风情融汇了土家族生命中最动人的部分,因而鄂西的民俗在风情的美丽中透逸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芬芳。在那些杆栏式的吊脚楼和适宜情歌对唱的水杉树林的幽深处,风情像山谷的火光一样撩动了土著们清泉般的眼睛和律动的心弦。”(《拥抱风情》)他的作品就来源于这片泥土,他的作品生命力植根于这片泥土、繁衍于泥土,同时又回归到这片泥土,作者的“歌声”飞翔的很高很高,但维系着泥土的丝脉却不愿稍有损伤。

甘茂华的散文曾被评论家认为是“像唐人弄绝句一样”的美文,但是如果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那种文字。这些浸透情感的文字,宛如一壶醇厚的“苞谷酒”,或一杯清涩的“云雾茶”,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诗一般的歌吟,既有浓郁的生活氛围又灵动飞扬,既有朴素的美的语言力量又才气充溢,形成独特的艺术品位。作者就像“守望吊脚楼”一样守望着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守望是一种角度,也是一种姿态,而且“这是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生命姿态,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它“代表了祖先的高度和智慧”。(《守望吊脚楼》)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不是旁观者,相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脚下土地的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所以,他们虔诚的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这片土地上人们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拥挤的时代,在物质与欲望日益膨胀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

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所有的土家女人的生命都流淌且散发着栀子花般的纯净与绚烂,那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风情的味道”(《拥抱风情》);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无论走多远,都不禁在牵挂的泪珠中,想到故乡山岩上的泉水,给那些疲倦远行的过路人,送去爱的滋润,将苦难消溶在它那贞节的眸子里”(《水杉树》)。在作者守望的土地上,有偏执而纯净的生命,就像《最后一个乡村诗人》《一个人和一条堤》中描写的那样;这里处处流淌着“恩施油磉墩”,“土家社饭”的香味儿;这里有“那群山的沉重,那流水的飘逸,流水上的老鸦船”,这里还有“吊脚楼融入田野的温馨,以及在古老的火塘边守望风雪夜归人的情景,特别是那些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土家族女人。”(《土家情韵》)作者执着的守望着这片土地,因为他“属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沉淀着土家人的人生和自然、民俗与风情。母亲河与女儿寨,是我心灵的守护神。哭嫁与跳丧、摆手与招魂,是我寻觅的精神家园。”(《生活在故乡的歌谣里》)作者就像所有的土家先辈一样,“就那样守着,望着,就那样过日子。”(《守望吊脚楼》)仿佛一声深情地呼唤,这片大地和生活于斯的人群就从古老典籍游动的符号中、从龙船调里优美的旋律中得以复活和苏醒,带着真实的呼吸,和未曾在时间中板结脱落的歌声。从而使作者获得创作的灵感和人生的洞察,这是大地的礼物,可遇而不可求。

同时,甘茂华的文学又是独特的,绝句般的文字早已化作浓烈的乡土情结,面对种种潮流从容而镇静,心灵的指针永远向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和淳朴的乡民,因为这里有他需要的一切。一方水土可以长成一个人的血肉,也同样可以养大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乡土的温情和着执拗一起滋生成长,以至于永不消逝。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这种“无形”也“不言”的“天地之美”,这片拥有“大美”的土地既是甘茂华审美意识发生和成长的根,也是其终身为之努力的目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我们行走在甘茂华文字的风景中去体悟那方山水,倘佯在三峡岁月的歌咏中去感受独特韵味时,有一股真正动人的、长久的、难以言喻的东西在左右着我们,使人怀想,让人深思。当我们借助作者的双眼凝视着那绸缎般涌动的江水,借助作者的双足行走在峡江两岸如黛的青山时,一种历史的启示叩动了心灵——行走并记录三峡,许是他文学的根柢,今生的宿命。我想,这才是他衔连历史与传统的气脉,并同生命与文字纠葛在一起,伴随着乡土的温情和执拗一起滋生成长,以至于永不消逝。

(3)元辰——人生路上的智慧寻觅

元辰,本名袁国新,出生于湖北三峡工程坝区宜昌县。他从70年代就开始业余写作,出版和发表作品有哲学论著《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随笔集《悠游人生》、《网上漫语》,中篇小说《元氏三雄》、《猫·虎·人》、《老僧》,短篇小说《1946年的柳石镇》、《灰色冬季里的蒙二》等。其中,随笔集《悠游人生》(1997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获宜昌市第二届屈原文学创作奖。随笔集《网上漫语》200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获宜昌市第三界屈原文学创作荣誉奖。

在元辰的作品中,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智慧采集,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桩桩件件、丝丝缕缕都可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都可以下笔入文,都值得可思可辩,正如作者介绍的那样:“这几十篇不成文的稿子,是自己大半生歪歪倒倒的足迹,痕迹斑驳,是每一次头破血流留下的印记。形式上是作文,骨子里是做人。内容涉及读书、艺文、世事、乡情,活脱脱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包含人生许多方面的点点滴滴。”(《悠游人生·后记》)应该说,散文作家是需要这种对于生活的敏锐目光和迥异于常人的体察能力的。

元辰的散文处处留下了生活的印记,从风格上来看,即有陶渊明似的悠然,“荷锄长江边,采菊深山里,风情本无限,只作淡淡语”(《悠游人生断想篇》)又有梁实秋般的“雅舍幽默”,“我等四人,身为文人,久居文山,以文为乐,然而亦有文愿未了。一日相聚,同发虫愿,要创虫业,欲寻一方净地,共吐心语,以尽虫欢。”还有周作人般的“趣味”高扬,“闲来挥刀,乐趣无穷。抚石静思,心如石坚,情似梦长。……挥挥洒洒,洋溢洋溢,不知天之将晓,老之将至也!”(《方寸之乐》)从内容上看,既有对世俗社会的思索,如《可怕的“绿帽子”》、《道心不可无》、《拒绝浮华》等篇什,又有人生的断想,如《本不该寻觅》、《痴情的害人鼓动》、《淡淡的人生的悲哀》、《无可奈何的诉说》、《这山川与爱的深沉》等篇什;既有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关切心灵的忧思,如《寻一块心的境地》、《心往何处》、《远行》、《关于爱》等,又有乐观积极的人生状态的颂扬,如《谈谈“战胜自己”》、《析“自己选择自己”》、《做春天的耕耘者》,此外还有关于阅读时的感触与发现,如《性与爱在文学中》、《文学批评的断想》、《追寻当代审美意识的主潮》等,还有人生中的爱好趣味,如《方寸之乐》写的是篆刻之乐,《品位问题》《玩玩而已》《送到好处》《借鸡下蛋》《歪打正着》则大谈集邮之趣。范围广泛,涵盖到生活、人生中很多方面,或多或少地摆出了一些哲学之思。

元辰的文字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他书写,把所有的都给你拿出来,让人在阅读当中,自己去判断和理解,从不强加于人,总是以一种不紧不慢的方式,去书写周围的一切。而这一切所展现的,还是他所立足的大地和自我的生活,读起来就像历数家事、世事的倾诉者,一事一物,一点一滴,不慌不忙,细细道来,有家常话的亲切,也有诗歌的韵味。他写乡情、世事、文艺、嗜好,真实地展现了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打量往事和风物的视角是平和的,观察和书写人事“溶物入心”,在稳健的文风之中,呈现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用心摩挲与热爱之情,他的叙述不面面俱到,但追求特征鲜明,并且力图从那些蛛丝马迹与生活片段中找出人生与命运的轨迹,在如水岁月中捕捉到了时光的波光水影。而他生活的整个地域早已被纳入自己的血脉,紧密相连。

元辰的语言也是多变的,时而幽默,时而思辩,时而深刻冷峻,时而悠然闲雅,时而睿智多韵,时而妙趣横生,不一而足。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探索与追求,当下中国的杂文随笔类作品并不缺乏老年人的沉稳和小女子的柔媚,独独缺乏多方涵盖的包容、以及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力度。如今杂文的规范化早已不存在,从他们的作品中,读者应当发现汉语随笔从未显示过的新迹象,从他们营造的词语空间里感受到他们的特有的智性力量。

作为“三峡文学”中的一员,元辰站在一片独特的土地上,渗透在他的杂文作品中,还有一种浓郁的对于地域文化的忧思,如《山野黑牡丹》、《触探民族脊梁的感慨》、《漫谈城镇建设的时代意识与审美意识》、《多一点学者风度》等文章中积极要求保存传统文化的呼号,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想见作者为推动三峡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作的努力。

应该说,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这种文字。在人们讨论全球化,要求打破地域界限的时代,我却期待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出这样绚烂的文学之花。

这不是苛求,对土地不能苛求。

我说的只是一种乡土的企盼,一种希望……

同类推荐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偏偏很喜欢你

    偏偏很喜欢你

    黄家军们好,我是通过偏偏的沈同学喜欢上黄宗泽的,在这里献上处女座为偏偏喜欢你写个续集,
  • 再谯成后

    再谯成后

    术士说她是天下之母。因着这句话,身为河东节度使的她的公爹带着她丈夫造了朝廷的反,败了。母亲说她克死了自己的丈夫,要送她去当尼姑。她没有看破红尘,当然不愿意青灯黄卷,断然拒绝,她说:“死生有命,何必妄毁行发为!”她又嫁了,这回不是媒妁之言,而是倾心相爱。她追随着他,横扫天下,一统帝国。稳坐了江山,厌烦了横刀立马,他现在更爱后宫里的温香暖玉。山有陵,天地不合,与君绝,恩爱成灰,妾心已冷,阴谋一出,相爱相杀。到了生命的尽头,他问她:“朕只是放纵一时,卿何故绝我一世。”她说:“爱到断肠,便成了恨。”
  • 妖尾之宇智波莎拉娜

    妖尾之宇智波莎拉娜

    木叶的新秀忍者宇智波·莎拉娜,接受了一个超S级的任务,那就是去拯救另一个世界,她能否顺利的完成超S级任务回到木叶村呢?我们拭目以待...
  • 异能组轶事

    异能组轶事

    异能组在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里,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上,有那么一个组织,他们穿梭在黑暗之中,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他们被人们称作:异能者。这个组织被称作:异能组。…………“我叫陆然,你好!”陆然对安旭伸出手,安旭回以温和的笑容,回道:“安旭。”“以后,请多关照了!”“那是当然。”……“没想到你居然这么腹黑!”“不然怎么吃掉你呢?”…………“少主,找到了,那个人叫:陆然的人!”一名中年男人对着一个少年恭恭敬敬地说道。少年的僵尸脸上,嘴角的弧度不自觉的扩张开。“是你!?”陆然见到他时很是惊讶,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又见面了,我的小糊涂~”少年笑魇如花……
  • 忆相濡

    忆相濡

    人啊,是一个奇怪的生物,有些东西能保留一生,有些最终却是早已发酵,你我之间的爱情如干涸枯摊上相濡的鱼儿,绵绵不绝,而结局还是残酷的死亡。“尉迟,,我喜欢你”女子嗫嚅了许久才说出害羞的告白“尉迟,,我累了,不想再爱了,放过我,你利用的够多了,你已得到了你所要的一切”女子胸前插着一把剑,躺在血泊中闭上了双目“尉迟,,我想,你是否要付出些代价,为你的负义?”女子一身红衣魅惑却宛如修罗,神色藐视……我已堕魔成狂,你却正气成仙。你待迷离之时,旦忆小巷,青瓦,眷恋红颜。我欲成魔,你成仙,一壶清酒醉佳人,一把利剑,弑红颜。【我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个不一样的穿越故事,以及别多想,男主不是渣】文案无力
  • 魔君的宠儿,腹黑公主

    魔君的宠儿,腹黑公主

    魂穿越到花夕国六个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身上,因在满岁宴上被天下第一宫宫主的蓝眸所吸引,花研顿时两眼发光,高富帅啊!于是第一次见面,便吧唧一声吻上了天下第一宫宫主墨紫宸的唇。使得万年冰山墨宫主顿时变傲娇腹黑奶爸。从此,被带回魔宫,与墨宫主同吃同睡,同洗澡。天下皆知什么,花夕国公主天赋异禀,更是被魔君宠上了天。什么?父子恋,乱伦,呵呵,你不知道上一个说这话的人已经魂飞魄散了吗~男强女强,男主腹黑会卖萌会傲娇。宠文
  •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本书从1956年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与开创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事件作了再现和分析,理清了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雾。
  • 颜乐堂记

    颜乐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君归

    送君归

    废弃的公主蒺藜,筋断的鬼医宫翎,那年的大漠埋葬了蒺藜却迎来了宫翎。半阙笙箫定情,千樱树下葬你半生相思魂。此去经年,秦艽对郁离子说,“这枚匕首护不了她给的天下,只想护她,却护不住她。”郁离子说,”此生华发,无人再绾。”只为祭一段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悖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