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策划于2002年末,是为当时湖北分析文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时光荏苒,倏忽到了今朝,期间我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教育部和湖北大学的派遣,前往日本东京大学进行日本美学的研究工作,回国前夕和之后父母的相继逝世,令我伤痛至今。加之回来之后工作中的各种繁杂事务及其他诸多原因,一直延宕而拖沓直到现在,才算基本完成。感谢学校领导以及文学院诸位同仁的关心支持,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刘学明先生、王虹女士的鼎力相助,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湖北散文历史悠久,而我们的研究着重关注纯散文的研究,其他类散文的问题没有纳入到此次的研究对象之中,留待以后有机会做专题研究。关于湖北散文研究方面的著述也是丰富的,除老一辈的涂怀章先生外,我的同仁聂运伟教授、刘川鄂教授、彭公亮教授以及《武汉晚报》的袁毅先生、《芳草》杂志的钱鹏憙先生等都是关注散文、研究散文的行家里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曾给予我诸多启发。我的博士导师张玉能教授一直关注我的研究与写作,谆谆教导,严格要求,惭愧的是我总是心有旁骛,没有很好地完成早已应该完成的学业,心中歉意,耿耿于怀。
本书应该说是集体研究与智慧的结晶。阳燕博士不仅参与写作了刘继明张执浩和女性散文(叶倾城、麦琪)部分,而且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我们也时时探讨,相互参考。李汉桥博士也对本书贡献最多,他不仅通读编辑了全部书稿,撰写了刘川鄂随笔、沉河散文、三峡散文等相关章节,而且还为本书整理了多数作者的小传及照片,为了整套文集的风格统一,某些资料只好割爱暂存,待将来有机会再做研究时使用。我已毕业的研究生李炜、胡晓亚、龚娅丽、向柏桦、谭晓琳以及在读的研究生刘琴琴、李晶晶、黄冬菊、周圣男都按照我的意见写出了学者随笔(王先霈、彭富春、李辉),以及胡风、聂绀弩、胡发云、野夫、谭岩、席星荃、李建纲等人的散文相关章节的初稿并修改二稿,在我的指导下编辑了参考文献和相关书目。文艺学专业的方青云、徐敏、王佳、陈凌、刘永隆、吴卓、石若英、邬家波、张光焱,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陈静、方莹、关迪、吴刚、杨柳、杨艳平也参与了相关章节的写作。在此说明并致谢!
【梁艳萍】
201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