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000000035

第35章 温故(10)

在刚毅、赵舒翘等人的影响下,慈禧太后以为义和团确有“神功”,于是下决心招抚义和团。有了朝廷的明确支持,义和团排外情绪高涨,不仅屠杀传教士和教民,而且连与洋人有关的铁路、电灯、电线等亦在捣毁之列。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列强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传教士和教民的安全,否则,就组成联军,再次侵华。到了这个时候,问题从对义和团的“剿抚之争”转变成了对西方列强的“和战之争”,内政转化成了外交。是剿灭义和团以换取国际和平,还是依靠义和团向西方列强宣战,朝廷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由于事关重大,清廷连续举行了四次御前会议,讨论战与和的问题。在会议上,主和派与主战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主和的大臣有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等,他们主张镇压义和团,缓和与西方列强的矛盾。主战的大臣有刚毅、载漪、徐桐等,他们支持义和团,主张对外宣战,攻打使馆。在第四次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明确表示要向“万国”开战,可她又说:“诸臣有何意见,不妨陈奏。”内阁学士联元坦率地说:“如与各国宣战,恐将来洋兵杀入京城,必致鸡犬不留。”此言一出,慈禧勃然变色,说:“这说的是什么话?!”光绪皇帝知道万不可与西方列强开战,但慑于慈禧的淫威,不敢明说,想借“通洋务”的大臣许景澄之口说动慈禧。他从座位上下来,拉着许景澄的手说:“许景澄,你是出过外洋的,又在总理衙门办事多年,外间情势你都知道,这能战与否,你明白告诉我。”

许景澄说:“闹教堂伤害教士的交涉,向来办过的,如若伤害使臣,毁灭使馆,则情节异常重大,国际交涉上罕有此种成案,不能不格外审慎。”

光绪皇帝听了这番话,悲从中来,拉着许景澄的手痛哭,许景澄也随之涕泣。慈禧太后见此情形,厉声呵斥:“这算什么体统?!”

最后,慈禧太后还是决定向西方各国开战。做出开战的决定后,慈禧太后对主和派官员进行“问责”。在1900年7月28日和8月11日,慈禧太后分别将主和的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立山、联元等五人处死。

开战之后,义和团的“神功”当然不敌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八国联军以“保护使馆”的名义长驱直入,于8月14日攻陷了北京城。这时,慈禧太后才知“拳民不足恃”,只好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在向西逃亡的途中,慈禧太后开始设法与西方列强议和。为了表达议和的诚意,朝廷连续下诏,剿灭义和团。剿灭义和团的同时,曾经支持义和团、主张开战的官员也遭到了慈禧太后的“问责”:载勋、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煜、英年等人均被处死,刚毅本应斩立决,因病故而得免,徐桐因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之际自尽而得免,其余因主战而获罪的官员还有一百多人。

在剿灭义和团、惩办主战大臣、签订屈辱条约之后,清廷与西方列强议和成功,慈禧太后得以重返京城。面对国家的这次劫难,慈禧太后把她自己本该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她说:“这都是刚毅、赵舒翘误国,他们实在死有余辜。”在此基调下所发的上谕也把责任完全推给了“诸王大臣”:“……追思肇祸之始,实由诸王大臣等昏谬无知,嚣张跋扈,深信邪术,挟制朝廷,于剿办拳匪之谕,抗不遵行,反纵信拳匪,妄行攻战,以致邪焰大张,聚数万匪徒于肘腋之下,势不可遏。”

平心而论,刚毅、赵舒翘等人在“庚子之变”中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若真正“问责”,慈禧太后无疑要承担最重要的责任。当时,朝廷上虽有刚毅等人主战,但也有许景澄等大臣客观、冷静地分析局势,指出了向西方列强开战的灾难性后果。可是,慈禧太后不但不听取正确意见,反而处死了许景澄等五位主和的大臣。慈禧太后在“庚子之变”中两次“问责”,两次大开杀戒,主和派和主战派均成了她的刀下之鬼。可是,她却恰恰漏掉了最该承担责任的人——自己,这样的“问责”充分地暴露了独裁者的无耻。

继续追问,主战派也好,主和派也罢,这些大臣都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羊。他们的人生悲剧实际上正是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一种真实写照。在封建专制体系下,最高统治者永远“圣明”,所以,明明是“圣上”(有时也会是太后)犯下的错误,后果却要由“臣子”来承担。这样的君臣关系在歌舞升平的时期还能对付,但若遇到大事,赶到非常时期,就会将“臣子”置于两难的境地——若坚持说真话,就会触怒龙颜,有被杀头的危险;若曲意逢迎,揣摩着主子的心思说话,一旦铸成大错,自己也会成为替罪羊,也有被杀头的危险。可见,封建专制体制之下,即便是王公大臣,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进退失据、“里外不是人”的窘境恰恰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种专制制度的罪恶。

原载《杂文月刊》2008年第9期

人安为宝

王春瑜

据明人都印的《三余赘笔》、董谷的《碧里杂存》等史籍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创建明王朝之后,每天黄昏派专人在道路上一边敲本铎(指木舌的铃。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一边高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等几句话。以提醒行人。五更时则派专人在谯接(古时建筑在城门上用以瞭望的楼)上一边吹着“长鸣曼声激昂”的古老乐器——“画角”,一边高唱“创业难,守成又难,难也难!”筝九句歌曲,以告诫臣僚百姓。就后者而言,通称为“画角吹难”。

你看,朱元璋又是派人连敲未铎,又是“画角吹难”,那股认真劲,俨然佛寺里的晨钟暮鼓。其目的是什么?董各说得好:“无非欲其谨始慎终,居安思危,而免颠沛之苦。”一言以蔽之:希望保持安定的政治局面,社会不要再动荡。

其实,“画角吹难”时高唱的那九句歌词。“著作权”并不属于朱元璋,据都印以及著《事物考》的王三聘考察:“相传为曹子建作。”来源可谓久矣。看来,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政治家中——我说的是政治家,而不是一味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糊涂虫——恐怕没有一个不懂得保持安定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据南宋王明清《挥麈录》卷一记载,甚至就连北宋仁宗赵祯那样并不高明的皇帝。也懂得安定的政治局面,比起他的那根被某些侍臣视为奇宝的玉带更宝贵,说:宝带不可贵,“中国以人安为宝”。

人们常常称道唐初“贞观之治”那样的太平盛世。其实。不但这类盛世的重要表征是“人安”,也就是人民的生活比较安定:更重要的是,正是人民安定下来,有个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才能导致“国泰民安”,出现封建经济发展、政治比较清明的繁荣局面。不难想见,如果唐太宗李世民不注意调节地主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懂得在领导集团中“上下相亲”对治国的重要性;不注意吸取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从而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的措施。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缓和下来,让生产得以恢复发展,那么,安定的政治局面就不会出现,“国泰民安”的唐初盛世根本就无从谈起。

纵观历史,凡是安定的政治局面破坏之日,就是天下将乱或大乱之时。北宋中叶后,地主阶级统治集团日趋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安定的政治局面破坏殆尽,北宋王朝终于寿终正寝。如果说,宋仁宗这个皇帝虽然也够窝囊,但毕竟懂得“人安为宝”,那么,仁宗之后的几代君主,甚至包括南宋的某些皇帝、大臣,实际上是江河日下,视“人安为宝”为敝帚。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靖康年间,对外屈膝,“括金赂虏”,以至于皇帝下令“群臣服金带者,权以通犀带易之”。大臣们的金腰带也保不住了,这不能不是个莫大的历史讽刺。如果此时的君臣,还能想起宋仁宗不以玉带为宝,而以“人安为宝”的祖训,真不知作何感想!

国破家亡。百姓首当其冲。北宋的亡国。南宋在残山剩水间苟且偷安的结果,最苦的当然是人民。据南宋庄季裕《鸡肋编》栽:当时的“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以致人吃人。“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更为惨绝人寰的是。将人肉制成腊肉,以作军粮。呼老瘦男子之肉为“烧把火”,年轻妇女之肉为“不羡羊”。小孩之肉为“和骨烂”;而通称之为“两脚羊”。庄季裕写到这里,曾义愤填膺地说:“杜少陵(按:即杜甫)谓‘丧乱死多门’,信矣。不意老眼亲见此时,呜呼痛哉!”我想。就是八百年后夸天的我们,展卷读之,也不免掩卷长叹!

毫无疑问。不管是朱元璋的“画角吹难”,还是宋仁宗的“人安为宝”,其阶级本质,是十分明显的:维持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虽然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本质来看,“长治欠安”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是封建社会,在相对安定或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下,对人民群众来说。所受的欺凌、压榨,毕竟比每一个安定局面被破坏的王朝的末年要轻一些,至少还没有沦为“两脚羊”;透过从五代时就发出的“离乱人不及太平犬”的沉重叹息,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人民是多么向往长久的安定局面。

俱往矣,古人何足道哉!但是,重听朱元璋辈为了“人安为宝”、保持安定政治局面而敲的木铎声以及长鸣的号角声,回味“创业难,守成又难”的歌词,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安定团结的重要性,还是不难从中得到有益的历史启示的。

原载《杂文月刊(选刊版)》2007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萧红作品集(三)

    萧红作品集(三)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道语

    道语

    华清门下萧遥下山修行游历偶遇祁国南宫月,二人同生共死性情相投而相恋,哪知二人之恋触发天下修仙乱势。各种异兽现世,诡异的鬼宗,神秘的天宗,虚幻的魅宗,正统的华清,飘逸的凤仙,刚烈的雷云,邪恶的巫教等等势力缠绕在一起。种种欲望人心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为大家解析何谓之情,何谓之道。
  • 超能者学园

    超能者学园

    这是一个关于超能者的欢(dou)乐(bi)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后,出现了一种叫做超能者的学园,苏炀快(er)乐(bi)地生活着,有房有妹有妹子,然而......
  • 路边男神,捡不捡

    路边男神,捡不捡

    路上有男神,你捡吗?申浅浅:为什么不捡!像顾殊这样的,一定捡!顾殊看了她一眼,眼神柔软。可…一千万让你离开顾殊。申浅浅:我这就去打包!顾殊脸色一变,“申浅浅你敢!”【宠文宠文,不虐的甜文】
  • 武逆征途

    武逆征途

    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世界,以人族,魔族,神族为主。神族在极北之地,魔族在极南之地,而人族则处于中间。几十年前,神魔大战爆发,无人知晓缘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少年逆天成长,逆天而战,看他如何武逆征途。(武修等级:武者,武士,武师,武王,武帝,武神,每级七品)(此书慢热型,后面绝对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封竹往事之梦里不知身是客

    封竹往事之梦里不知身是客

    曾经我们以为拥有全世界,后来,发现拥有的不过只有我们自己。拥有的失去了,信任的背叛了,你会怎么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道悬崖,我们害怕跳下去,以为会粉身碎骨,真正跳下去才发现那是另一个世界,不是粉身碎骨,而是脱胎换骨。岳灵犀说:“我真恨自己认识你这么晚。”白夕说:“你认错人了,我从来没见过你。”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君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 轮回天神道

    轮回天神道

    战天战地战苍穹,一念轮回天地崩!昔日轮回灵帝独霸星河,后神秘消失,传承万年不朽。万千世界,百族林立,群雄并起,谁主沉浮?灵术师、灵魂师、灵妖师、灵药师共存的星枫大陆,不一样世界,造就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你。凭瞳力横扫千军,借混灵扇之力走遍星枫大陆,以轮回天道的力量吸引与排斥一切。路漫漫其修远兮,肩负全族希望的凌枫在逆境中上下求索,毅然踏上了未知的征程,迈向世界的巅峰。窃机缘,夺造化,踏破生死,万道争锋。诸天万灵,吾为主宰!
  • 诸道

    诸道

    武之极则入道,道之极则升天,天之极则为仙。他出身卑微,却傲骨长存;他柔情似水,却又杀气凌然。与我为敌者,灭道统,诛天机,决不留情!与我至交者,抛头颅,洒热血,两肋插刀!一个卑微的生灵,一段奇缘的道修,且看他是如何一步步,道别凡尘路,踏上升天道,最终一统诸千万道。凡道境,临道境,极道境,天道境,仙道境。五大秘境,皆在《诸道》!
  • 不得不爱:总裁的蚀骨甜妻

    不得不爱:总裁的蚀骨甜妻

    原书名:《祖传撩妹一把手》他是一位知名集团的大Boos,在商场上,冷酷无情,不可一世的帝国钻石王老五。他是护短护出新高度的国民好老公。在10岁那一年,两人一次邂逅,便记住了彼此。皇甫赫开始展开追妻之路…………某一天。苏以忆问他:“老公,撩妹哪学来的?”皇甫赫:“从你身上感受出来的!”苏以忆威胁着:“说不说?”皇甫赫:“说。祖传的。”苏以忆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吐槽道:“呵~,不就你那妖孽的脸,帅得不要不要的,把美女搞得神魂颠倒!还祖传,乱轰轰”。韵悦第二本小说支持啊,捧场啊~亲O(∩_∩)O
  • 魔尊的小萌妻

    魔尊的小萌妻

    她是仙灵岛上的一只玉灵兔,唤白灵儿。因给重华上君一根胡萝卜后,被带离仙灵岛,她的命运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哈哈,那个还有另一版本噢。
  • 再战仙穹

    再战仙穹

    昔有神魔天外来,崩灭苍穹天地开,今朝男儿当沥胆,冲破云霄吾独仙。岁月匆匆,朝代更迭,炼金时代,群雄并起,稚嫩的弱冠少年,能否手握擎天巨剑,踏天路、寻真道,披荆斩棘,冲破天霄。当回首凡尘,又如大梦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