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宽容,别人冒犯了,过后能宽恕别人;自己冒失了,过后能宽恕自己!因为不宽容,所以尽管他人在做好事,却偏偏说做好事者的动机有问题,不是为了想出风头,就是为了蛊惑人心、讨好他人。有时,在不宽容人的眼中,那些做好事的甚至比不做好事还要坏得多。
不懂得宽容,只会让你在交际中产生更多的偏见,看到不喜欢的人所做的事,都是偏的、歪的、邪的,明明优点很突出,你却视而不见,明明长处很显眼,你却充耳不闻,剩下当然是一大堆污点、缺点。
不懂得宽容,只能使不满、不敬、不平、不恭之言把你包裹,对这类人来说,这个世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他人的存在,都是为了与他“作对”,都是与他“过不去”。不宽容的人患了一种疑心病,疑这疑那,对他人的“警戒心”特高,还处处充满了挑衅和敌意。
不懂得宽容,吃了一点亏,就耿耿于怀,以牙还牙,总想报复他人,最终只会让你到处树敌,四面楚歌。
古人曰:“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凡成大功者,总是不小苛的。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这也看不惯,那也容不下,又如何与人团结,成就大业?所以凡举大业者,定是心怀坦荡,举贤不避仇、不避亲,用人之长,而且用人不疑。
凡小人者,思想方法狭窄,妒忌心强,其感情必定低劣。缺乏同情心,看人看事往往是一叶障目,自尊心亦过强,好斗,好报复,稍有冒犯,便火冒三丈,对人吹毛求疵,因此这类人亦是不会宽恕的。宽容既是文明的表示,又是对文明的检验,更是显示着一个人的气度、胸襟、坚强和力量。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朋友偶尔的一句话,一个要求,一个行为,一个思想冒犯了你,惹恼了你,令你怒发冲冠,耿耿于怀甚至于想断绝交往,从此不相往来,更有甚者想利用各种方法报复以解心头之恨……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妨想想《三国志》中记载的一句经典的话:“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谈论他人的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妨碍解脱之道。在谈论是非之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是不知道谨言慎行,可以预见,这个人将会很难挣脱是非的困扰。慈航法师曾经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可以从中明白这个道理。
慈航法师当年在鼓山当沙尼的时候,有一次上厕所,忘记带手纸了。于是,他就向正在他身旁上厕所的寺中一位茶房头索取。这个茶房头是个坏心人,他把用过的手纸扔给了慈航法师,弄得慈航法师一手的大便。茶房头如此捉弄人,要是别人一定会很生气的,可是慈航法师并没有生气。
一天,慈航法师搬房间,那位茶房头来了,慈航法师对他说道:“你来得正好,请你帮我照看一下东西,我先把棉被搬去,马上就回来。”
不一会儿,慈航法师回来了,他发现抽屉里的一百元银洋少了六七十个,很明显,不是茶房头拿的还会是谁呢?但这件事却不能揭穿,揭穿了的话,会对茶房头的名誉造成很大的影响。钱少了还有再来的时候,但是失去了名誉的人,又要怎么恢复呢?慈航法师想到这里,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茶房头要告辞了。临别时,慈航法师拿出十五块银元送给他,他却不肯接受。慈航法师告诉他,人要互相帮助,他现在当沙尼,每月有二十元,这一点给他拿去用没有关系,这样茶房头才肯接受。
不久,寺中很多人都怀疑茶房头哪来这么多的钱,茶房头说是慈航法师送给他的。又有人来问慈航法师是不是真的,如果换作是别人早就揭发茶房头的窃盗行为了,但是宽宏大量的慈航法师,始终都没有说一句茶房头的不好。
后来,慈航法师说自己的身体本来是很瘦弱的,但从这次事情后,他就慢慢地胖了起来,弥勒肚子也大了起来。
向怨恨的人行布施,而不说怨恨的人的坏话,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这种“不念旧恶,不怨恶人”的行为,唯有菩萨的“等念怨亲”的观念才能做到。然而,有许多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那就无法正确地对待他人,更谈不上尊重了。
有一个历史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左传》记载: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而齐襄公为政无道,为了不受牵连,齐桓公在鲍叔牙的侍奉下逃到莒国,公子纠则由其老师召忽和管仲护卫,逃到了鲁国。后来,齐襄公被杀,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帮助下重返齐国,当上了齐国的国君。随后,出兵鲁国。鲁国在齐军的压力之下杀死了公子纠,召忽见公子纠已死,也就自杀了。此时,管仲不但没有自杀,反而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当上了齐桓公的重臣。
于是,就有人说管仲这个人“不仁义”。但孔子却说管仲这个人“很了不起”,因为他后来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并没有付诸武力,就使天下得到安宁,而且老百姓也得到了恩惠。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很可能都成了野蛮人了。他为天下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不是一个只知道自己上吊,倒在水沟里默默无闻、白白死去的人所能比的。”
管仲背弃旧主,为齐桓公做事,对旧主来说的确是不忠、不仁、不义。但是,他为天下人作出的贡献,为天下人尽了大忠、大仁、大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管仲的做法又没有违反做人的原则。所以,孔子能够辩证客观地评价他,并且充分肯定了他的优点,这就是对人的尊重。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缺乏包容心的人来说,他们总是喜欢盯着他人的隐私和缺点不放,并大做文章,开口就会讲出伤人的话;而包容心强的人则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夸奖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宽恕敌人,原谅对手
一个能够宽恕敌人的胸怀正是为人的最高境界。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恕可以让人着眼于一生一世,而不是一时一事。宽恕了别人不但给了他们新的机会,也取得了信任和尊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需要有一颗包容、忍耐的心,宽容失败,宽容流言,宽容冷漠……
很久很久以前,茫茫大海里住着一条生性刚直和一条慈悲为怀的神龙。
一天,刚直又爱玩的龙对另一条龙说道:“海底所有可以观赏的景物都已经看过了,每天过同样的日子没什么意思,想去陆地上开开眼界。”慈悲宽容的龙却不想去陆地,说道:“如果不小心在陆地上遇到恶人,一定会有麻烦的。况且以龙的真身出现,也会让那些人受到惊吓。”而爱玩的龙想了个好办法,那就是变化成小蛇。如果路上没有行人,他们就在道路上游玩;如果有人出现,他们就躲到路边不让他们看到。这样既不会惊吓到人们,也不会被人们伤害。
那条生性慈悲的龙见朋友这么渴望到陆地上去,于是就同意了它的建议。两条龙一起来到陆地上,变化成两条小蛇,准备到处观赏游玩。不料,没多久他们便遇到了一条毒蛇。毒蛇看到这两条小蛇,就不怀好意地竖起前半身,吐出毒液,想要加害它们。爱玩的龙看见毒蛇非常愤怒,想着毒蛇有眼不识泰山,对着毒蛇那无缘无故地加害,爱玩的龙就要加以报复。但是那条慈悲的龙立刻制止了它并劝说他,说他俩是要修自利他的菩萨行者,对于不知因果、随顺习气的众生所犯的过错,都应当宽容、原谅他们。而且,能忍众生所不能忍,这是圣者的教训,他俩一定要遵循。只知道依照自己的贪念欲望而行动的人是狂夫,没有仁义之心。嫉妒心、报复心会把我们引向深渊,只有安忍而不动心,才是菩萨行者所为。
爱玩的龙本来已经起了嗔恨心,听到朋友的话之后,自觉惭愧便放弃了报复的念头。为了不让毒蛇再犯错,两条龙见毒蛇总是想要加害它们,就决定回到海里去,这样毒蛇没有了可以加害的对象,也就不会再犯错了。
原本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毒蛇,看见两条小蛇恢复了龙的真身后才知道自己刚才犯了大错,差点就因此断送性命,不由得惊惶恐怖,羞愧难安。而当时两条龙的神威令天地震动,乌云涌起,大雨普降。
其实这则故事写的主要人物就是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和提婆达多的过去生。当然,释迦牟尼佛就是那条慈悲的龙,其弟子阿难尊者就是那条刚直又爱玩的龙,而一再加害佛陀、且不断被宽恕的毒蛇就是提婆达多。
宽恕他人,特别是原谅对手,这好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心中放不下已有的仇恨,他们希望的是看到对手惨败甚至倾家荡产的下场。但是当对手真的如他所愿,误入歧途、走上绝路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也是不好受的。所以与其事后后悔万分,不如事先原谅对方。
只有宽恕才能化解矛盾,只有宽恕才能消除隔阂,只有宽恕才能获得理解,也只有宽恕才能赢得支持。宽恕,不论对人对己来说,都会成为一种无需投资便能大把收藏的“精神财富”,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对保持家庭和睦、幸福,人际关系良好,事业、前途的光明都有极大的帮助。野花把香气留在了践踏自己的马蹄上,这就是一种宽容到极致的境界。用心中的大爱化解仇恨,用宽容的心怀原谅别人,这是高尚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年纪大了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为了检验他们三兄弟,他让他们到外面去游历一年。等到一年后回来告诉自己的父亲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做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于是三个儿子各自到了社会上待了一年。一年过后,他们回到了国王跟前,分别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说在游历期间曾遇到一个陌生人。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可是那位陌生人十分信任他,托他将自己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于是他走了很久来到了另一个镇上,找到了陌生人的儿子,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那人的儿子。国王听后点了点头说他做得很对,不过诚实是做人必备的品德,那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算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接下来二儿子说他一个人独自旅行,到一个村庄。不幸的是他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他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国王说他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他的责任,也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最后三儿子说在这一年中,他有一个仇人总是想方设法来陷害他。幸亏自己反应及时,躲过了仇人的暗杀,否则他差点死在仇人的手上。在一天夜晚,他独自一人骑马走在悬崖边。突然发现自己的仇人正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仇人睡得正香,毫无防备,只要他轻轻一推,仇人就可以掉下悬崖摔死。于是他叫醒了仇人,告诉那人在这里睡觉很危险,并劝告其赶紧继续赶路。
后来,他在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就在他下马准备过河时,一只凶猛的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跑出来,恶狠狠地扑向他。他当时一下子给吓蒙了,竟然在那一动不动。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自己的仇人从后面过来,一刀捅死了老虎。他觉得很意外,结果仇人告诉他原来是自己救其在先,他的仁爱化解了仇人心中的仇恨,所以仇人决定和他成为朋友。自己想着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国王听后严肃地说,能够让自己的仇人帮助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三儿子做了一件高尚的事,所以国王决定把王位给三儿子。
宽恕他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他人,这才是做人的真谛。一个高尚的人能做到的事就是用宽容的心怀原谅别人,用心中的大爱化解仇恨。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宽容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气量大者,方能成事
人的气量有大有小,智力有高有低,命运也千差万别。比如家庭富裕的人,气量大就添财进福,气量小就招灾惹祸;地位高贵的人,气量大就受人拥戴,气量小就众叛亲离;聪明的人,气量大就事业有成,气量小就难成大事;愚蠢的人,气量大就身心安泰,气量小就祸不单行……
可以说,有气量是低调的一种表现。感情用事,常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气量大一点,做一些合理的、适当的,理智的让步,必将有助于矛盾的消除和事情的解决。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手下的重臣王猛曾率大军前去与前燕作战。开战前,徐成违背了军令,依法当斩。因徐成是邓羌的部下,所以邓羌出来说情,遭到王猛拒绝。邓羌一气之下与之反目为仇,要兴兵谋反杀掉王猛。王猛问他为什么要谋反,邓羌说:“我们一起出来与前燕作战,有人在内部自相残杀,所以我要除掉这个奸贼。”王猛考虑到大敌当前,以大局为重,便容忍了邓羌这种犯上作乱的行为。不仅赦免了徐成,而且为了团结邓羌,还故意说了些恭维他的话:“我并非真的要杀徐成,只是试试将军。将军对自己的部下如此讲义气,何况对国家呢!这样,我就不怕前燕的军队了。”
其后,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王猛要调动邓羌的军队前去应敌。在这关键时刻,邓羌却向他提出打败燕军后要让他出任司隶校尉的无理要求。王猛很为难,回答说:“这不是我可以决定得了的。”王猛说的是实情,可是邓羌竟然按兵不动,并以此相要挟。王猛再次从全局出发容忍了邓羌,亲自向邓羌赔礼道歉,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邓羌这才带着人马出战,一举歼灭了前燕的军队。
后人评论此事说:“邓羌请郡将以挠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无上也;临战豫求司隶,邀君也。有此三者,罪莫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这段评论非常中肯,深刻说明了王猛在关键时刻能够“容其所短”而“收其所长”。假如王猛只是就事论事,一怒之下杀了邓羌,当然在道理上讲也是站得住的,但是如果从全局利弊短长的角度来考虑,就不如“姑且容忍”更高明了。也正因如此,在大敌当前的严重时刻,王猛维护了自己内部的团结统一,才顺利地完成了彻底消灭前燕、俘虏前燕君主的大业。
“宰相肚里能撑船”,“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都是告诫人们,非大气量、大胸怀者不能成大事。居上位者特别需要宽宥的大气量,律法不外人情,但看你怎么解释:法外开恩常能为自己招来死忠之士。秦穆公的遭遇是一个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