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其次,修身必以“诚”为本。孔子认为凡事都要光明正大,无愧于心,才能因“内省不疚”而做到“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道德原则来加强自我修养,达到人的身心内外和谐。儒家文化强调身心和谐,但身心和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完善,而是为了达到社会和谐。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养善性,提升道德,达到人格完善,不是导向自我中心,而是为了超越自我,实现一个理性的和谐人生。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二律背反,在商业文化负面作用的驱使下,许多人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忽视了精神追求,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人格的分裂;一些人心中所据有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忽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和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就应着力注重克制市场经济固有的物欲与功利的冲动,彰显人文精神。而儒家关于品德修养的“修身”理论在这方面无疑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于协调身心以实现和谐的人生必能发挥巨大作用。儒家和谐思想注重人的道德情操,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这有助于防治和解决现代化大潮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人性扭曲、意义的迷失、精神的危机、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等,均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第三,“成己成人”观为传播社会主义优势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思想载体。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社会关系,倡导“爱人若爱其身”,提倡修己成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成己成人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成己及人,即推己及人,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别人;二是成己于人,在成人中成就自己。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虽是成己之道,但也是“天下为公”之大道,是于成人之中成就自己。荀子提出要“以善和人”,只有乐于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同时,“成己成人”不仅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更是一种传播优势文化的方法和载体。儒家的仁学主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彼此和谐相处,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亲互爱的关系,也将这种积极的文化精神巧妙地传承开来,这本身就是优势文化的表现。为了传播实现这种积极的优势文化精神,孔子提出了两条著名的原则,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导,这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加之于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进一步要求,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优势文化精神,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并借此传承这种关系,这正是优势文化的体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成己成人、实现“人和”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理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儒学“成己成人”的处世伦理在当今人际交往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要义与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相通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金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蔓延开来,许多人忘记了社会公义和道德,置国家、民族、人民和集体利益于不顾,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要权利、不履行责任和义务;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思道义、不讲廉耻、不顾人格和国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淡化了。人际关系相对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儒家“和为贵”、“成己成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优势文化非常有益。
第四,“和而不同”观为我们解决文化领域的矛盾提供了辩证、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包含差异的统一,是求同存异的过程;而“同”是排斥差异性的直接统一。从认识论上讲,“和而不同”是“和而不流”,和不是无原则的附和,而是保持独立性和个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朱熹《论语章句集注》这样解释:“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指出“和”与“同”在实践上的道德差异性,将“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看成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从本体论上讲,“和而不同”肯定事物的多样性,承认天地万物的独立主体地位。春秋时郑国的史伯在解释“和”时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荀子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在这里,“和”是万物得以生的条件,“同则不继”,即“同”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长久。由此可见,儒家的中和思想,并不是矛盾的调和,不是为和而和。儒家反复强调“和而不同”,对于社会整体和谐来说,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而不是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做到“和而不同”;各利益主体之间和谐相处,实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和”以求共生共长,强调“不同”以求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承接和弘扬中国儒家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涵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而不同”包含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谐不是一团和气的和。在观念层面,“和而不同”意味着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在文化领域,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吸纳儒家“和”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优势,与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看成是使自身保持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在求同存异中促使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向荣,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三、正确对待儒家和谐思想,扬长避短,宏扬和谐文化我国实现现代化,是走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需要有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出现了贪污腐化、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这就不能不使人回想到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那些精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益的,应该把它们继承发扬下来。像这种历时数千年,虽累经剧变而未绝灭的传统文化,糟粕固然很多,精华亦复不少。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很多,诸如:(1)重视教育。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育人经验很丰富。(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以人为本,是典型的人文主义。(3)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表现在政治上,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是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4)思想体系成熟,给社会历史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譬如:(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政治目的强烈。历代帝王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欠缺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漠视性格,思想大一统。容易造成国民愚忠愚孝,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因此,我们今天对待儒家思想的应有态度,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地引导她到现代化的道路上来,使她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作出贡献。
对于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虽然冷战结束了,但世界并没有安宁,战争硝烟不断,特别是恐怖主义甚嚣尘上,全球需要和谐,需要和谐文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社会环境,全社会需要和谐,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对和谐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和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黄彬,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6(4)。)谈晓明,鄂州大学学报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