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15

第15章 陈季常交游年谱—凌礼潮(2)

余邑东八十里定惠寺,不知建于何代。东坡谪黄州,有《定惠寺看海棠》诗,至今山上多海棠。后人于黄州城外建定惠院,遂误传定惠寺在黄州城外,其知在麻城山中盖少矣。嘉靖己未岁,寺僧明祥采石山间,夜见崖侧有光,疑而发之,得金刚经木板一幅,盖元无闻聪禅师所注也。后有潜邑蚌湖市刘觉广跋,云师在奉甲站资福寺注经,至元六年庚辰四月间,其丈室生灵芝四茎,觉广为之镂板,次年元旦夜梦诸神聚其所。夫室中偶生芝不足异,而觉广之梦亦未足深信。然木板埋土中,至二百五十余年,今掘出又八十余年,字画无一损坏者,可谓奇矣!年来余邑兵寇往来不绝,山中庐舍毁者过半。余虑此板并为灰烬,强寺僧移之江南,僧乃坚拒余之请。余因于白门重梓之。或曰:“此板久藏土中无恙,终当为神物呵护,子为过虑矣!”余曰:“不然。当其藏于土中,自有任其责者,人无与也。今离于土,责犹可他诿乎?夫责在人,人不任其责,妄意冥冥中有佐佑之者而也已?”(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前编》卷2)清·邹知新《定惠寺记》:

定惠寺去城东九十里,其寺不知创于何代。寺有海棠,干古花繁,干霄蔽日,为邑志八景之一。故题名为“定惠海棠”。相传苏东坡住黄时,常游其处,与陈季常多所唱酬云。更有异者,寺外峭窟,瑞霭光腾。寺僧扪萝攀险,剖岩得金刚经木刻。系宋梓古字,迥异人家藏本。蠹勿蚀、鼠勿伤,争宝重之。又传寺后葬有苏小妹墓,名公游者往往寻之不得,作诗吊之。嗟哉!苏小妹果葬定惠寺耶?寺后果真有苏小妹墓耶?然则定惠寺所以著名者,以苏小妹墓著耶?以东坡游者耶?亦以海棠著耶?今有寺有海棠,独无小妹何也?小妹才与兄等,果葬定惠寺侧,东坡当作有志铭。而文集不载,岂遗之耶?且东坡葬保姆于黄,志铭尚存集中。岂东坡独厚于保姆,反靳笔于小妹耶?是耶?否耶?况麻城既有定惠寺,黄州又有定惠寺,昔葛屺瞻宗师更为黄州定惠书院。似东坡所游,则黄州定惠寺矣。夫寺以海棠著,海棠又以东坡之游而著。然寺可以有两寺,岂海棠亦有两海棠耶?则东坡所游为麻城定惠寺无疑。今海内人士盛称黄州定惠寺,未尝称东坡游麻城定惠寺,岂真者不传,而不真者反传耶?即寺亦有遇不遇耶,悲夫!(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前编》卷2)陈慥致书,请苏轼居武昌(今鄂州),苏轼简辞。

苏轼简曰:“示谕武昌一策,不劳营为,坐减半费,此真上策也。然某所虑,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也。虽复往来无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若大霈之后,恩旨稍宽,或可图此,更希为深虑之,仍且密之为上。”(《苏轼文集》卷53与陈慥第八简)黄州属淮南西路,武昌属荆湖北路寿昌军,故云“别路”。

苏轼至简陈慥,邀其到黄州。

《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第五简:“王家人力来,及专人,并获二缄。及承雄篇赞咏,异梦证成仙果,甚喜幸也。某虽窃食灵芝,而君为国铸造,药力纵在君前,阴功必在君后也。呵呵。但累书听流言以诬平人,不得无折损也。悬弧之日,请一书示谕,当作贺诗,切祝!切祝!比日起居佳否?何日决可一游郡城?企望日深矣。临皋虽有一室,可憩从者,但西日可畏。承天极相近,或门前一大舸亦可居,到后相度。未间,万万以时自重。”

同上第六简:“欲借《易》家文字及《史记》索隐、正义。如许,告季常为带来。季常未尝为王公屈,今乃特欲为我入州,州中士大夫闻之耸然,使不屑增重矣。不知果能命驾否?春甕但不惜,不须更为遗恨也。”

约七月底,陈慥来黄州城访苏轼,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至之,苏轼戏作陈孟公诗,以西汉陈遵(孟公)况慥。

诗见《苏轼诗集》卷20。

此为慥第一次到黄州看苏。

约九月二十五到二十六日,苏轼与陈慥简,望慥来。

《苏轼文集》卷53第九简:“稍不奉书,渴仰殊深。辱书,承起居佳胜。新居渐毕工,甚慰想望。数日得君字韵诗。茫然不知醉中拜书道何等语也。老媳妇云‘一绝乞秀英君’,大为愧悚,真所谓醉时是醒时语也。蒙不深罪,甚幸。虽知来篇非实语,犹且收执,庶几万一。莫更要写脊记否?呵呵。柳薄云某奉讶者,不知得之于谁,安有此理。来书雄冠之语,亦无人见。但有答柳二书云,陈季常要写脊记,欲与写云。文武寀寮,常居禄位,亦如与季常书作戏耳,何名为讶哉!想公必不以介意,不答最妙。日夜望季常入州,但可惜公择将至,若不争数日,而吾三人者不一相聚剧饮数日,为可惜耳。有人往舒,五七日必回,可见其的。若不来,续以书布闻。茶臼更留作样几日。近者新阕甚多,篇篇皆奇。迟公来此,口以传授。余惟万万自爱。”

“老媳妇”,苏轼妻王闰之。

秀英即柳氏之名。以此知柳氏能诗!

苏轼得慥“君”字韵后所作之简已佚。

约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陈慥病,旋愈,致简苏轼。轼答简。

上述第九简云:“日夜望季常入州”,慥未来,盖以病之故。

第十简:“叠辱来贶,且喜尊体已全康复。然不受尽言,遂欲闻公,何也?公养生之效,岁有成绩,今又示病弥月,虽使皋陶听之未易平反。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园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毬黄门妾’也。至祷。”(《苏轼文集》卷53)“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毬黄门妾”二句当为当时俗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药山惟俨禅师》:“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话不得,由无智慧也。’”鹦鹉禅不知是否出此。

此处之意,或为陈慥之养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图收效于一时,不计厥功于长远;浅尝辄止,缺乏耐心。此亦苏轼养生之弱处。

黄门,天阉之称,先天性不能进行性行为者。黄门不应有妾,今而有妾,则妾也者,不过摆设而已。就养生而言,光言不行,亦犹是也。

五通气毬,不知何解。

元丰四年辛酉(1081)

正月二十日,苏轼往歧亭,潘丙、古耕道、郭遘送至女王城东禅庄院。回忆去年入麻城、过歧亭之旅,慨然有杜牧贬黄州时“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叹。有诗。

诗见《苏轼诗集》卷21“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清王文诰案:“此因赴歧亭而念关山也。但本意于末句暗藏‘路上行人’四字,结住道中,读者徒知赞叹,未见其夺胎之巧也。”(《苏轼诗集》卷21)苏轼至黄后,与潘鲠(昌言)、潘丙(彦明)、潘原(昌宗)兄弟游。鲠子大临(邠老)、大观(仲达)从游,古耕道、郭遘(兴宗),何颉(斯举)亦从游。

《舆地纪胜》卷49《黄州》谓鲠、大临、大观皆有诗名,“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

鲠与苏轼同生丙子,元丰二年(1079)进士。事迹见张耒《柯山集》卷50《潘奉议墓志铭》。

《苏轼诗集》卷28《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杯盘惯作陶家客,弦涌尝叨孟母邻。”推官乃鲠尝为和州防御推官、吉州军事推官。苏轼在黄,尝往潘家。

潘丙经营酒店与樊口,《苏轼诗集》卷52《与秦太虚》第四简,卷53与丙第六简,《诗集》卷31《东坡八首》及之。《文集》卷59《与朱康叔》第十四简赞丙“最有文行”,时丙已为解元;称潘原为佳士,有举业。

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21引曾慥《百家诗选》:“何颉之,字斯举,黄冈人。自号樗叟。笃学喜属文。东坡先生谪居齐安,斯举少年,因侍教诲。”又云:“连蹇场屋,晚得一官。韩子仓守是邦,独与唱和”,“岁在戊申(1128),予将漕湖阴,斯举出坡,谷诸公简牍数巨轴,其子琥玉今藏之,琥亦好学有文。”宋王《道山清话》谓颉之初名顽,黄庭坚极推重之。张耒《柯山集》卷50《李参军墓志铭》、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五《黄庭换鹅》称何颉,无“之”字。《柯山集拾遗》卷2、宋李弥逊《筠溪集》卷11有诗及之。颉之尝和吕本中诗,见吕本中《紫微诗话》。《舆地纪胜》卷49举绍兴十一年重建雪堂时颉之所作警句。《夷坚志·丁志》卷18《东坡雪堂》及何琥修雪堂事。

古耕道,治平三年(1065)进士。

郭遘,字兴宗。《苏轼文集》卷12《天篆记》:“江淮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箒为子姑神,或能数数画字。惟黄州郭氏神最异。”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2《厕神》云:“紫姑者,厕神也。”又云:“近黄州郭殿直家有此神,颇黠捷,每岁率以正月一日来,二月二日去。苏轼与之甚狎。尝问轼乞诗。轼曰:‘轼不善作诗’。姑画灰云:‘犹里犹里’。轼云:‘轼非不善,但不欲作尔。’姑云:‘但不要及他新法,使得也。’”郭殿直乃郭遘。

二十一日,苏轼宿团风。

二十二日,歧亭道上见梅花,苏轼作诗赠陈慥,至歧亭。

《苏轼诗集》卷21《歧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在歧亭,作诗戒陈慥止杀:

诗即《苏轼诗集》卷23《歧亭五首》之二,有序,中言:“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季常自尔不复杀,而歧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

得应罗汉梦。

见《苏轼文集》卷72《应梦罗汉》。

苏轼自歧亭泛舟还黄州。

四月八日,苏轼母程氏忌日,饭僧于安国寺,又作《应梦罗汉记》:“完新而龛之,设于安国寺。”

文见《苏轼文集》卷12。

五月望后,苏轼于落寞中再次联想到杜牧的人生遭际,又生同病相怜之感。书杜牧《阿房宫赋》。

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卷4《宋苏东坡书营籍周韶落籍诗轴》附清人题跋:“余在岭南,购得宋人画《阿房宫赋》,后附东坡书《阿房宫赋》,纸本,蓑衣裱,字大七分余,磐礡萧散,与此轴同。款:元丰四年五月望后,眉山苏轼书。”

六月二十三日,陈慥自歧亭来。苏轼作《杂书琴事十首》赠之。

文见《苏轼文集》卷71。

此为陈慥第二次来访。尚有《杂书琴曲十二首》赠慥(卷同上),或亦此时作。

苏轼与陈慥、王齐愈及齐万、潘丙、古耕道等会于师中庵,为文祭任伋。

苏辙《栾城集》卷24《黄州师中庵记》言伋(师中)倅黄时,常游定惠院,以下云:“既去,郡人名其亭曰任公。其后,余兄子瞻以遣谪齐安。……复于任公亭之西为师中庵。”

任伋(1018—1081),字师中,世家眉山。

秋,苏轼过陈慥寓斋,书营籍周韶落籍诗答村姬。慥旋返。

慥旋返见其十月二十二日纪事。

十月二十二日,轼访王齐愈于江南东湖,得陈慥书报,种谔胜夏,作诗祝捷。

诗即《苏轼诗集》卷21《闻捷》,序曰:“元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谒王文父齐万于江南。坐上,得陈季常书报:是月四日,种谔领兵深入,破杀西夏六万余人,获马五千匹。众喜忭唱乐,各饮一巨觥。”

王文父即王文甫,字齐愈;

王子辩,字齐万。四川犍为人。

种谔: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

元丰四年八月,种谔率兵九万三千出绥德城,九月围米脂。夏人来救,战于定川,大破之,斩首五千级。十月克米脂入银川。

十二月初,李常(公择)按部。苏轼应李常之约,赴歧亭陈慥家相会。次韵前所作《歧亭》诗并和陈慥《雪中赏梅》韵,旋回。

苏轼《与陈季常》第一简:“某启。昨日人还,拜书,想已达。今日见马铺报,公择二十一日入光州界,计今已在光。辄于太守处借人持书约会于歧亭。某决用初一日早离州,初二日晚必造门,此会殆为希有。然第一请公勿杀物命,更与公择一简邀之,犹妙。人速,不尽所怀。恕之。不宣。”(《苏轼文集》卷53)李常,字公择,时为淮南西路提点刑狱。

按部:巡查部属。光州属淮南西路。

诗见《苏轼诗集》卷23《歧亭五首》(其三)。诗中言“二年三过君”。盖指元丰三年正月、本年正月及此三次。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见《苏轼诗集》卷21,诗言“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知晤李常在十二月。陈慥行四,故以陈四相称。

苏轼为陈慥作《方山子传》。

文见《苏轼文集》卷13,文中言:“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苏轼为陈慥父作《陈希亮传》当在本年前后。《陈希亮传》云:“公没十有四年”而作。按:希亮卒于治平二年(1065),越十四年为元丰二年(1079),传当作于黄,或为应慥诗而作,“十有四年”之“四”疑有误。

宋·张舜民《画墁集》卷六《房州修城碑阴记》谓苏轼作《希亮传》,乃“补过之言”。

元丰五年壬戌(1082)

正月初二,苏轼与陈慥简,约慥月末入城。

孔凡礼《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2与慥第二简:“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于此时来,如何?如何?窃计上元起造(雪堂)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所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朴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暂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丈阁下。正月二日。”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热门推荐
  • 嗨,初恋你好吗

    嗨,初恋你好吗

    一场梦引发······我们的青春年华,想起学生时代的“四人帮”。王小丫,莫陌,柳岩,魏新磊四个人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魏新磊的两封情书,分别给了王小丫和莫陌,造成了他们四人之间的重重误会,以至于让他们错过了20多年的美好时光。时间······生活······你们都好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再遇鹿晗

    重生之再遇鹿晗

    我,祁晴雨,一名疯狂的鹿饭,一心想嫁给我偶像。你们一定会觉得我很扯淡,但是呢!因为一个扯淡的作者和一些扯淡的故事,我真的嫁给了他!作者:不想嫁啦!立马换女主!女猪脚:别别别,千万别,我错了,你让我嫁吧!傲娇的作者:哼,我原谅你了,要不是看在换女主会被某某人打死的情况下,早都换了!『此文欢脱,嗯……应该也虐,』
  •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天枯魂

    斩天枯魂

    一个魔界少年横空出现在龙之大陆,随之掀起了一系列的风暴。一步一个脚印,正当少年风华意气时。突然身份的揭穿,爱人的背叛,他又该何去何从?斩天,斩尽一切阻挡我脚步的,就算是斩天我也不惧怕。枯魂,哪怕倾其所有,我也要挽救你那一缕幽魂。一个全新的玄幻世界,尽在斩天枯魂中!
  • 天门学院

    天门学院

    世间不再信仰天道,信仰之力断绝的这个时代。天界沦陷,西方神大举侵犯华夏仙域,天界数位大能用最后的力量创造了天门学院。为了让信仰之力重现天界,沐诚和其他被选中的人们来到了。他们将在这里修习仙术!在封神战场争夺仙尊神帝之位,击败乱神!微信公众号:tmmaozhengyi欢迎大家提意见或者要角色也可以帮我编故事。读者群天门学院学生会:28771961
  • 昼夜彼方

    昼夜彼方

    我们看到的所谓世界,是真实的吗?真相,不过是别人的一张用过的纸巾,在历史里的阴影中,不知是谁人布下的局,当你想摆脱一切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身在局中。
  • 锦绣灵仙

    锦绣灵仙

    为了离开那个男人,她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没想到,死后重生,回到了她年幼时候,依旧是天子骄子,依旧拥有修炼的能力。这一世,她决定青云直上,信念只有一个:变强。第一次见面,他说,我救了你,你是我的了第二次见面,他说,我来接你了他知道自己不能没有她却是在她死后。他历尽千辛回到过去,只为能够再续前缘。这一回,他绝不会让她受任何委屈。这一回。他绝对不会让她再离开。
  • 百万至尊

    百万至尊

    打破传统逻辑,铸就万王之王!在这里,曾经至高无上的界王们都将失去他们所有能力,去往一个叫天灵大陆的地方,如果你可以再度成王,那么你将统领万界!不再有任何顾忌!但如果你失败了...那么,你什么都不是!自大的神啊,来接受人界的轮回吧!
  • 四妖传

    四妖传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天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路上的命运却时刻不会因他人的选择而改变,如果有一天,他再也无法用人的力量保护他人了该怎么办?神道:“你愿意重返神界吗?”“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