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16

第16章 陈季常交游年谱—凌礼潮(3)

《苏轼文集》卷53与慥第三简:“近因往螺师店看田,既至境上,潘尉与庞医来相会。因视臂肿,云非风气,乃药石毒也。非针去之,恐作疮乃已。遂相率往麻桥庞家,住数日,针疗。寻如其言,得愈矣。归家,领所惠书及药,并荷忧爱之深至,仍审比来起居家安。曾青老翁须《传灯录》,皆已领,一一感佩。《五代史》亦收得。所看田乃不甚佳,且罢之。蕲水溪山,乃尔秀邃耶·庞医熟接之,乃奇士。知新屋近撰《本草尔雅》见刘颂具说,深欲走观。近得公择书云,四月中乃到此。想季常未遽北行,当与之偕往耳。非久,太守处借人遣齎家传去,别细奉书。”知李常正月末未来。

二月末,陈慥第三次到黄州,旋去。苏轼有诗。

诗见《苏轼诗集》卷21《陈季常见过三首》。

秦观落第,至黄州访东坡。结识陈慥,为题真赞。

清·秦瀛《淮海先生年谱》云秦观本年落第后“遂如黄州,候苏公于馆舍。”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34《龙丘子真赞》:“惟龙丘子以大块为舆,元气为驹,放意自娱,游行六区。世莫我疏,亦莫我亲。追配古者,葛天之民。”

约六月,陈慥第四次访苏,赠揞巾,苏轼有诗谢。

诗见《苏轼诗集》卷21《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据施宿《东坡先生年谱》注,轼赠慥揞巾诗,黄州有石刻。

约年末,王先生送陈慥往江南,过黄州,为第五次访苏轼,苏轼赋《满庭芳》。

词见《东坡乐府》卷上,其小序曰:“有王长官者,弃官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

《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620),以黄陂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知“司州古县”为黄陂。王先生为长官(县令)之所在,或即在黄陂。

词云“子”,谓陈慥。慥往江南,王先生送之,乃与慥过黄州访苏轼。盖其人非轻易下人者,非专访也。

下阕所云“居士先生”,乃自谓,苏轼元丰四年自号东坡居士。

蜀僧明操思归,苏轼书陈慥(龙丘子)之壁。

《苏轼诗集》卷21《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此诗有两解:一为陈慥作诗,苏轼因陈慥之诗而作诗;一为此诗乃陈慥所作。

陈慥长兄陈忱(字伯忱)或卒于本年,苏轼致简慰之。

《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2与陈季常第三简:“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哀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未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扰乱,进退不皇,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元丰六年癸亥(1083)

夏,蹇序辰(字授之)有丧,陈慥悼亡,苏轼亦致简慰之。

见《苏轼文集》卷55《与蹇授之六首》第一简、第二简。

《宋史》卷329《蹇序辰传》:“登第后数年,以泗州推官主管广西常平。……易京西,旋提举江西常平。”序辰成都双流人,父周辅,字蹯翁,《宋史》有传。

陈慥至京师访友。

据《苏轼文集》卷55《与杨元素十七首》第九简:“见陈季常慥,云:‘京师见任郎中其孚之子,欲卖荆南头湖庄子,去府五六十里有田五百来石,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余可迤逦还。’不知信否?”

约八月,苏轼长子苏迈往荆南买田。先是杨绘(元素)之弟来,议买田;陈慥第六次来黄州,报荆南庄田。

《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2张方平(安道):“已令儿子往荆南买一庄子。”

据《苏轼文集》卷55第四简,议买之田凡二处。一在军屯之东,一在官务相近之庄。据第九简,尚有定襄胡家庄、荆南头湖庄子。其荆南头湖庄子,乃据陈慥之报,时慥亦在黄。

约十一月底滕元发(甫、达道)罢安州,入朝。苏轼欲于歧亭相见,至黄陂,则元发已道出信阳,遂相失。会雨雪间作,遂暂寓僧舍。归黄州。

安州(今安陆县为州治,辖境相当于今安陆、云梦、应城、广水、孝感)属荆湖北路。

在黄州时,苏轼尝戏用佛经语,为陈慥作《鱼枕冠颂》。

颂见《苏轼文集》卷20。

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8《题东坡先生鱼枕冠颂》:

东坡先生为兵部尚书时,为说之言:“黄州时,陈慥相戏曰:‘公只不能作佛经。’曰:‘何以知我不能?’曰:‘佛经是三日未流出,公未免思虑出耳。’曰:‘君不知予不出思虑者胡不以一物试之?’陈不肯,曰:‘公何物不曾作题目,今何可相烦者。’复强之。乃指其首鱼枕冠曰:‘颂之。’曰:‘假君之手,为余玉焉可也。’陈于是笔不及并墨苶,且笑曰:‘便作佛经语耶!’”

元丰七年甲子(1084)

四月,苏轼别黄州,移汝州团练副使。陈慥等送行,为第七次来黄州。

按,正月二十五日,神宗手札:“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

至兴国军,苏轼与陈慥、道潜过李翔(仲览)家。

《舆地纪胜》:“李翔字仲览,永兴处士李太古之孙也。苏东坡移汝州日,同陈慥季常、参廖过其家,留题于壁。其家有怀坡阁。”谓阁乃翔登第后瞰湖而筑。

《东坡先生祠堂记》:“(东坡先生)书一士人壁云:‘惟陈季常不肯去,要至庐山而返,若为山神留住,必怒我。’”此士人或及李翔。

四月十四日,至兹湖,与陈慥等观瀑布水。送行者除陈慥外,皆止兹湖。

兹湖: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

二十三日,至瑞昌县。陈慥归,苏轼赠诗。合前此所作四首为《歧亭五首》,并作序。

诗见《苏轼诗集》卷23。

序曰:“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其后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兹湖,而季常独至九江。乃复用前韵,通为五首以赠之。”谓慥送至九江,瑞昌已属江洲;其五乃别时赠诗。

元丰八年乙丑(1085)

约三四月间,苏轼有诗寄吴瑛(德仁),兼简陈慥(季常)。

诗见《苏轼诗集》卷25《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有“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38引《潘子真诗话》:“吴瑛德仁,襟怀高远,遵路之子,淑之孙也。未五十以虞部员外郎致仕,归隐蕲春。元祐间,朝廷闻其高,聘之,不起。”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3《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歧亭,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黄庭坚)元祐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清静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贴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则柳氏之妒名,故彰著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

元祐元年丙寅(1086)

二月下旬,苏轼在京师。陈慥(季常)专使致简,苏轼答之并邀陈慥来京师。

《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十五简:“某局事虽清简,而京辇之下,岂有闲人,不觉劫劫过日,劳而无补,颜发苍然,见必笑也。子由同省,日夕相对,此为厚幸。公小疾虽平,不可忽。‘善言不离口,善药不离手。’此乃古人之要言,可书之座右也。药物有彼中难得须此幹置者,千万不外。如闻公有意入京,不知几时可来,如得一会,何幸如之。柳一已在此,一访,值出,未见也。僦居在蒲池寺,去此稍远。数日颇有新事,左揆已出陈州,君实代之,蹇老知和州,授之庐签,余不能尽报去。刘莘老中丞且夕授也,黄安中龙直知越州。静庵不管闲事,最妙!最妙!”

据《宋会要辑稿》第98册《职官》66之32载,蹇二月二十二日签判庐州。

元祐三年戊辰(1088)

约六月,陈慥(季常)至京师访苏轼、黄庭坚、张耒等,寓兴国寺浴室院。

《苏轼文集》卷71《书鲁直浴室题名后》中黄庭坚题云:“故人陈季常,林下士也,寓棋簟于此。苏子瞻、范子功数来从,故予过门必税驾焉。元祐三年,鲁直题。”

《汴京遗迹志》卷10:“兴国寺,在马军桥东北,太平兴国间建。”

《苏轼文集》卷21《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并序)》云:“予嘉祐初举进士,馆于兴国浴室老僧德香之院。……予去三十一年,而中书舍人彭君器资,亦馆于是。予往见之,则院中人无复识予者。”据孔凡礼《三苏年谱》,嘉祐元年(1056),三苏父子抵京师,馆于兴国寺浴室院。至此三十一年。彭汝砺,字器之。《宋史》卷346有传。

苏轼为陈慥家藏之《柏石图》作诗。

《苏轼诗集》卷30《柏石图诗(并序)》:

陈公弼家藏《柏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杂粪壤,成壤几何耳。

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

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

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

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本年,陈慥(季常)寄双松与黄庭坚,黄庭坚作诗戏答之。

黄庭坚《山谷集》卷5《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

其一

故人折松寄千里,想听万壑风泉音。

谁言五鬣苍烟面,犹作人间儿女心。

其二

老松连根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

金沙滩头顼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

元祐八年癸酉(1093)

三、四月间,陈慥(季常)至分宁,探访居家丁母忧的黄庭坚。旋回歧亭。

六月下旬,致简黄庭坚,言病体已愈,且赞黄庭坚兄弟丁母忧时精修庐墓,恪守孝道。

《山谷集·别集》卷16《答陈季常书》第一简云:“伏奉六月二十八日手诲,审春夏来舍中须医药,今已安平为慰。承须鬓遂欲如雪,此世间公道也。山居岑蔚,粗有林泉,兄弟相与致力墓次耳。过蒙推奖,愧悚!愧悚!”又言:“九月当从吉,且当丐一宫观。”

据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庭坚本年二月一日葬母台平祖域之内,馆于墓旁居住,名“永思堂”。七月二十七日,除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九月,服除,具奏辞免编修之命。

陈慥(季常)有诗寄黄庭坚,并索庭坚诗,庭坚简辞但承诺为陈慥作墓碑。

《山谷集·别集》卷16《答陈季常书》第二简云:“惠嘉句假借踰分只增愧耳。不作诗已五年,试索胸中,不复能一句矣。无以报嘉,愧恐,愧恐!”又云:“他日为公作一嘉墓碑,此不朽之事也!何以诗为哉?”简中言“小子相已十岁,颇顽”。相生于元丰七年(1084),本年刚好十岁。

绍圣二年乙亥(1095)

三月四日,苏轼在惠州接陈慥(季常)简,答简。

《苏轼文集》卷53《与陈季常十六首》第十六简:“轼启。惠兵还,辱得季常手书累幅,审知近日尊候安胜。择、括等三凤毛皆安,为学日益,喜慰无量。轼罪大责薄,圣恩不赀,知幸念咎之外,了无丝发挂心,置之不足复道也。自当涂闻命,便遣骨肉还阳羡,独与幼子过及老云并二老婢共吾过岭。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孔子云:‘随蛮貊之邦行矣。’岂欺我哉!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所以云云者,欲季常安心家居,勿轻出入,老劣不烦过虑,决须幅巾草屦相从于林下也。亦莫遣人来,彼此鬓髯如戟,莫作儿女态也。在定日作《松醪赋》一首,今写寄择等,庶以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跃,当撞破烟楼也。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二子作诗骚殊胜,咄咄皆有跨灶之兴,想季常读此,捧腹绝倒也。今日游白水佛迹山,山上布水悬三十仞,雷轰电散,未易名状,大略如项羽破章邯时也。自山中归,得来书,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托郡中作皮筒送去。想黄人见轼书,必不沉坠也。子由在筠,极安。处此者,与轼无异也。书云,老躯极健,度去死远在。读之三复,喜可知也。吾侪但断却少年时无状一事,诚是。然他未及。子由近见人说,颜状如四十岁人,信此事不辜负人也。不宣。轼再拜。”

绍圣四年丁丑(1097)

四月,苏轼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轼南居期间,陈慥(季常)曾在歧亭刻苏轼诗集。

《山谷别集》卷18《答何斯举》第二简:“陈季常所刻苏尚书诗集,烦为以厚纸印一本见寄,只封在鸿父处亦可尔。”鸿父即洪羽,黄庭坚之外甥。又同上第三简:“寄惠苏公诗集,亦自有用处,要欲得一本厚纸者藏之名山耳。季常所寄,亦是此一种纸,当料理季常为用厚纸印耳。”

张耒谪黄州,并于本年或明年秋到歧亭会陈慥,作《发歧亭宿故镇三首》。

张耒《柯山集》卷50《潘奉议墓志铭》:“绍圣丁丑岁,某得罪谪官于齐安,自幸得从君(指潘)游。”张耒诗见《柯山集》卷9:

其一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中山期。

其二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松影。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其三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发。

润冲石上云,冷踏松间月。

艰难付一笑,岁月惊屡阅。

偃亚道旁松,茯苓应可掘。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热门推荐
  • 极度宠爱:甜蜜进化论

    极度宠爱:甜蜜进化论

    十七岁的少女莼樊自幼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后妈,但后妈梅阿姨一直虐待她,还生了一个傻子弟弟,仅仅小她三岁。一次意外,她的灵魂来到弟弟的身体,并接管了他。但是,生活并没有归于平静——学校的校霸校草又对他猛烈追求,她自小的青梅竹马对她的生疏……另一方面,母亲的死,以及弟弟的秘密……她一步步揭开了阴谋的面纱。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 幽灯奇谈

    幽灯奇谈

    佛说这世间的痛苦,源自妄想执着,一切声色货利皆如空花水月。可世人惑道者众,悟道者少,苦苦贪求,得不到,放不下,斗诤坚固,万般烦恼。这形形色色的众生构成了这善少恶多的娑婆世界。小素仙在这尘世里沉浮,她有一双特殊的眼,当夜晚点上一盏幽灯,在她面前便又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奚游

    奚游

    锦绣山河,耀我中华。余怀求美之心,游祖国大好河山,品其蕴意,悟其真谛。游历后,情困于心,无法释怀,遂书胸臆。取吾之姓,并通诗词曲文,以存妙忆。
  •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股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的能量从莲花心沟地下约19公里处汹涌而出。仅6秒,超过300万方的固体物质横扫了方圆2.5公里,扑向近在咫尺的映秀镇……
  • 深空迷失

    深空迷失

    故事发生在公元2290年的地球,此时的联邦已经掌握了往外太空发展的科技,人类渴望能够寻找到地外生命的存在,向着外太空发射了无数电磁波以期得到智慧生命的回应,可是前来的却不是友善的地外生命,而是贪婪的智慧种族,被人类称作虫族,保卫太阳系的战争迫在眉睫。罗文的父亲是一名物理学家,神秘的消失在罗文10岁的时候,然而他也给罗文留下了一个东西--MIC芯片,而罗文10岁前的记忆也因此消失。为了找回记忆深处的梦境,罗文踏上了前往银河系银心的坎坷道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她,倾国倾城之颜,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素来云淡风轻笑看人生,却唯独将心遗落了他身。他,英俊潇洒,孤傲冷绝,却唯独对她却是满腔柔情。如此才子佳人,本应携手笑傲人生,却奈何情路不顺,总是在误会中一次次地擦肩而过。他与她最终能否情归一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起走过的青春。谨以此文,还原那段逝去的青春。——写给逝去的韶华。
  • 沦陷你的温柔

    沦陷你的温柔

    【耽美】呸!他洛容轻只想安安静静在网游里好好玩耍,谁知道中途遇见个大神,然后自己就被一步步拐跑从此走上了当人小受的不归路……墨城言:媳妇快到我碗里来!洛容轻:滚!谁是你媳妇!劳资明明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