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保持菜的本色的窍门
厨师们有句行语:“色衰则味败”。这说明,菜的色泽、特别是叶绿素在烹炒中被破坏,不仅影响菜的美感,还会失去菜的鲜味。那么,烹调时怎样保持其菜的本色呢?
1.对鲜嫩的蔬菜可用淡盐水浸渍几分钟,然后控去水分炒制,除保持色泽外,还可使菜质清新脆嫩。
2.热水浸烫:对于不需焯水的蔬菜,可用60℃~70℃热水烫,这样可使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而保持鲜绿色。
3.适时盖锅:叶绿素中含有镁元素,它会被蔬菜中另一种物质——有机酸替代出来,生成一种黄色物质。如果放入菜就将锅盖严,此种物质聚在锅内,会使菜褪色变黄。正确做法是先敞锅炒,使这种物质受热挥发后,再盖好锅盖。
4.加碱:如节日盛宴,为增加菜的美感,可在炒菜时加一些碱或小苏打。叶绿素在碱水中不易被有机酸破坏,可使蔬菜更加碧绿鲜艳,并能增加蛋白质溶解度,使原料组织膨胀,易于煮熟。但碱能破坏维生素,除非特别的美观需要,则不宜加添。
掌握火候的窍门
掌握火候就是在烹调中正确控制火力的大小,并根据菜肴的变化而灵活运用,这实际上是一种看火技术。看火时一般根据火焰高低、明暗及热辐射强弱等现象,将火力分为旺火、中火、小火与微火等4种。掌握方法是:
旺火,又称“急火”、“武火”,其火力强而集中,火焰高而稳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热气逼人。一般用于快速烹调,如爆、炒、烹等,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持菜肴的鲜嫩、营养成分和特色。
中火,火焰低而摇晃,呈红色,光度较暗,辐射热较强,一般用于炸、熘或煎等。
小火,又称“文火”。火焰细小,时有时落,呈青绿色,辐射热较弱,主要适于焖、煨、扒等菜肴的烹制。
微火,又称“慢火”,看不到火焰,呈暗红色,供热微弱,主要用于促使菜肴吸收以使酥烂,也可做保温之用。
烹调菜肴多种多样,原料、质地、技法也各异,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火候,必须灵活运用相机处理才能得心应手。
目前烹调中使用燃气已比较普遍,所以控制火力的大小已不成问题。但是也还有不少家庭、餐馆使用煤炭等燃料,在炒菜时要旺火热油,贵在“速战速决”,但有时煤炭火一时上不来,出现人急火不急情况。此时,可抓一撮盐,迅速投入火中,火苗即可熊熊燃烧起来。
烹调菜肴配料的窍门
烹调时使用搭配原料,应注意从数量、质地、颜色、味道等方面互相配合,做到层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要主次有序。
1.数量配合:要突出主料,衬以辅料。在分量比例上视菜肴而定。如有的菜只有一种原料组成,就都是主料,也就不存在主辅配合问题。
2.质地配合:应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烹调方法配合。如主辅料质地相同时,即应脆配脆,软配软。主辅料质地不同,如肉丝炒冬笋,成菜后肉丝是软的,冬笋则应是脆嫩的。
3.颜色的配合:要求美观大方,赏心悦目。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顺色配,即主辅料用同一颜色。另一种是逆色配,即主辅料颜色不同。
菜色配置巧妙合理,装盘上桌后就是一幅美丽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4.味的配合:应以主料口味为主,辅料应突出主料,主料口味过浓或过淡者,可用辅料冲淡或弥补,做到相得益彰或互相制约,如羊肉与萝卜、土豆与牛肉等,如同时几个菜还应注意浓、淡、甜、酸、辣、咸的区分,防止满席一味。
此外,还应注意形的区分,块、片、丝、丁等配合。
掌握调味步骤的窍门
根据原料、菜肴和烹调方法的不同,调味的方法步骤可分为加热前的调味,加热过程中的调味和加热后的调味。
1.加热前的调味,又称基本调味,可使调味品深入到肉里,同时除去某些原料的腥、膻味。方法是在加热前将备好的原料先用盐、酒、糖、醋、酱油等调味品浸渍或调拌一下,然后再加热。
2.加热过程中调味,又称正式调味,它是调味的最佳时机,是调味的决定性阶段。其方法是待原料下锅后,根据菜肴的要求和口味,投入各种调味品。
3.加热后的调味,是调味的最后一步,实际上是整个调味过程的补充,其目的是提高菜肴的鲜美价值,突出其风味特色。方法是待菜肴烹好起锅后,再补以调味品。凡遇热、易挥发或破坏的调味品如芥末、香油、胡椒粉以及味精等,均宜此时加入。
酱油在烹调中的使用窍门
酱油是烹调中的必备之物,我们在炒、煎、蒸、煮或凉拌配料时,按照需要加入适量的酱油,就会使菜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这是因为,酱油是一种色、香、味调和而又营养丰富的调料。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多达17种,此外还含有各种B族维生素和安全无毒的棕红色素,酱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糖、酸、醇、酚、酯等多种复杂的香气成分。在煎炒、蒸、煮菜肴时,加入适量酱油后,酱油中的氨基酸在烹调过程中与食盐作用而生成氨基酸钠盐(即为味精)以及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氨基酸的衍生物。这样就使菜肴增加了特具的鲜美味道。同时,在烹调过程中,酱油中的氨基酸还会与糖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一种诱人的香气。酱油中所含的棕红色素趁加热的机会与小粉粒混匀后给菜肴上色,其结果,色、香、味美的诱人佳肴便烹调成了。这就是酱油在烹调中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为了不使酱油生霉发花,把买回来的酱油煮沸保存,这样一来,使酱油中的氨基酸在加热煮沸过程中被凝固为蛋白质,从液体中呈絮状析出。醇、酚、酯等香气成分也由于煮沸而挥发,大大减少了香味。这样处理后的酱油用来烹调菜肴,将会失去它应起的大部分烹调作用。所以,酱油不宜煮沸后作用。
醋在烹调中的使用窍门
醋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它能派上许多用场:
1.解腥:在烹调鱼类中加入少量醋,可破坏鱼腥。
2.祛膻:煮烧羊肉中加少量醋,可解除羊膻气。
3.减辣:在烹调菜肴中如感太辣,加入少量醋,辣味即减少。
4.添香:在烹调菜肴中加少量醋,能使菜肴减少油腻,增加香味。
5.引甜:在煮甜粥中加少量醋,能使粥更甜。
6.催熟:在炖肉、煮烧牛肉、海带、土豆中加少量醋,可使之易熟、易烂。
7.防黑:炒茄子中加少量醋,能使炒出的茄子颜色不变黑。
8.防腐:在浸泡的生鱼中加入少量醋,能防止其腐败变质。
9.起花:在豆浆中加入少量醋,能使豆浆美观可口。
酒在烹调中的使用窍门
烹调中,用酒十分重要,酒能解腥起香,使菜肴鲜美可口,但也要恰到好处,否则难达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由此可知,要使酒起解腥起香的作用,关键在于酒得以挥发。所以烹调过程中最合理的用酒时间,应该是整个烧菜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比如煸炒肉丝,酒应当在煸炒刚完毕的时候放;红烧鱼,必须在鱼煎制完成后立即烹酒;炒菜、爆菜、烧菜,酒一喷入,立即爆出响声,并随之冒出一股水汽,这种用法是正确的。
上浆挂糊时也要用酒,但不能多,否则就挥发不尽。
也不是凡有荤料的菜肴必须加酒,“榨菜肉丝汤”就不用放酒,因为“肉丝”一汆即成,酒很难挥发。
味精在烹调中的使用窍门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也就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具有极其鲜美的味道和一定的营养价值。味精易溶于水,加水冲淡3000倍,还能品出它的鲜味,炒菜、做汤只要加上一点儿,就能使菜肴味道更鲜美。但是,味精也要合理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炒菜做汤时,最好是在即起锅之前加入味精,而不要将味精和菜同时下锅,因加热时间太久、温度太高都容易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鲜味,还有毒性。
味精用量不能太多,那样会使菜失去原味,甚至难吃,也不必每菜必加。
一岁以内的婴儿以不吃味精为好。
炒蛋切忌放味精。在加小苏打或含碱菜、汤中不宜放入,在含有酸味的菜、汤中也不宜放味精。
用肥肉炼油的窍门
买回来的肥猪肉不愿吃时,可用以下方法炼成猪油,用这种方法炼出来的猪油色、味纯正,几乎与植物油一样。
先将肥肉切成小块,每2500克肥肉加凉水500克,用文火熬成液体油状(出油率可在80%以上)。将烧碱(氢氧化钠)用水溶化成溶液(配比是25克烧碱,150克凉水)加入到50℃的液体猪油中搅拌,做浮制处理,继续升温至70℃左右时,再加入凉水250克,不断搅动,使油变成微红色,这时油中杂质不断下沉,沉净为好。
所用的烧碱,只起漂制、沉淀作用,对人体无害,这种油可存放一年,油质不变。
注意:熬猪油忌大火。猪油是中性脂肪,易被酸、碱、空气、阳光和人体内有关酶水解而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熬猪油用大火,油温可达230℃,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丙烯醛。
丙烯醛不但有特殊臭味,而且食用后影响消化,引起胃肠疾病;刺激口腔、食道、气管及鼻粘膜,导致咳嗽、眩晕、呼吸困难和双目灼热、结膜炎、喉炎、支气管炎等。
最后要说的是,熬猪油后的油渣不要食用。肥猪肉加热炼油后的油渣均含有致癌物质,食用有损于身体健康。因为在炼油时温度较高,有机物受热分解形成3,4苯并芘,煎炸的时间越长,3,4苯并芘的含量越高。3,4苯并芘是目前公认的三大致癌物之一。食用含此类致癌物的食品,可引起癌症,尤其是增加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因此,猪油渣不宜食用。
猪肉挂浆配比的窍门
不论是做滑肉片,还是做辣子肉丁,在用一般常规佐料的情况下,只要是按50克肉、5克水淀粉的比例挂浆,就能使成菜鲜嫩味美。
啤酒炒肉的窍门
在炒肉片用的挂浆淀粉糊里,倒入少许啤酒,菜肴则格外鲜嫩味美。因为啤酒内的酶能使肉类的蛋白质迅速分解。
滑肉片省油的窍门
在做滑肉片时,一般用五成热的温油。如果您想少放油,则可将油烧至八九成热,快速滑炒,成菜效果相同。
焖肉加醋省时的窍门
焖肉时,加入适量的醋,既可除去异味,又要缩短时间。
烤肉放面包的窍门
在火炉上烤肉或烧肉时,最好在炉旁放置两块干面包,用以吸收流出来的油,避免着火。
猪肝烹前的窍门
炒猪肝前,可用点硼砂和白醋腌制,硼砂能使猪肝爽脆,白醋可使猪肝不渗血水。
猪肾烹前的窍门
猪肾(又称腰子)切好后,加少许白醋,用水浸泡10分钟,腰片会发大,无血水,炒熟后洁白脆口。
油锅防溅的窍门
油炸食品时,在油锅中加少许食盐,油就不易溅出。
炸猪排不缩的窍门
炸猪排前,应在有筋的地方切两三个切口,炸起来就不会缩了。
肥肉除腻的窍门
要想使肥肉不腻人且可口,可把肥肉切成薄片,加调料后炖在锅里。再按500克猪肉1块腐乳的比例,将豆腐乳放在碗里,加适量温水,搅成糊状。待开锅后倒入锅里,再炖3~5分钟即可。用这种方法做的肥肉,吃起来不腻,味道鲜美可口。
肉汤放芹菜叶的窍门
芹菜的叶子可在洗净后放入冰箱冷冻,在煮肉汤时放入,可使汤味清香。
排骨汤放醋的窍门
排骨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煮汤时,如能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被充分利用,营养价值更高。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
剁丸子肉馅的窍门
剁丸子肉馅有很多学问。剁得好,做出的丸子又软又嫩;剁得不好,又粗又老,甚至有时做不成丸子(发散发碎)。剁丸子肉馅有三个窍门:
1.选料好:剁猪肉馅以前夹心肉为最好,没有前夹心肉,就要肥瘦比例适当的肉,尤其是肉不能太瘦,太瘦的肉剁馅做出的丸子发柴发木,一般以肥瘦各半为合适,或肥六瘦四亦可。
2.剁法对:剁馅时要采用“细切粗剁”的办法,就是将猪肉去皮去筋,肥瘦分开,都先切开薄片,改切成细丝,再切成细丁,但肥肉应切得比瘦肉细小一些。剁时,粗粗地剁几下,只要剁匀即可,不要剁得太碎,尤其是瘦肉不能剁得过碎,否则,做成的丸子吃起来像木渣。
3.加料剁:剁馅时,要加一些辅料同剁,以加荸荠为最好,加豆腐次之,加葱、姜汁(即用葱段、姜片浸泡的水)也可,这样同剁才能鲜嫩。剁好后,除加调料(酱油、料酒等)外,还要加点淀粉浆,加以调匀。讲究的不加淀粉浆而加鸡蛋液(特别是加蛋清液)同调,则更加鲜嫩味美、营养丰富。
煮肉的窍门
1.羊肉萝卜牛肉茶,猪肉小火靠山楂。这就是说煮牛肉时可放茶叶催烂,煮羊肉时应放萝卜去膻,而煮猪肉时,要用小火加山楂以催烂增鲜。
2.煮肉时应先把水烧开再下肉,煮出的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好。
3.煮肉时也可用小火慢煮,这时水与肉同时下锅加热,煮出的汤则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4.可将肉和水先同煮一遍,捞出浸于冷水中,待晾凉以后再重煮即可煮烂。
5.煮肉时,一开始不要加过多的盐及酱油,因为加了盐或酱油,其纤维就紧紧地缩起来,这样吃起来会觉得很粗糙,且不软嫩。
烹制猪爪的窍门
1.水晶蹄膏:将蹄爪和生姜、葱和水烧开,添加适量的去皮花生米或黄豆,用文火煨烂,使皮肉分离骨髓溶化,取出蹄爪,剔去骨头后,仍将皮肉放入汤内,捞去葱姜,适量放些盐、糖、味精、酒等调料,煮成糊状,淋上麻油,盛入器内,冷却凝成冻状倒出切片即成。
2.八戒踢球:猪蹄爪入锅煮烂,加上酱油、糖、酒、姜、葱等调料烹制,猪蹄爪装盘后,用事先做好的肉圆摆四周即成。
3.咸猪蹄爪:先把鲜猪蹄爪洗净沥干,劈开后,用粗盐腌制四五天后取出,晒三四天,挂在风口贮藏。食用时,洗净加清水烧开,再加酒、葱、姜等,用文火慢煮一个半到两小时即成。
做肉圆的窍门
要想做成外表圆润光滑、里面鲜嫩喷香、烧时不易破散的肉圆,关键在“打”。“打”
是使肉糜产生韧性的一种方法。在肉糜中加上盐、味精、葱姜末、料酒、胡椒、水、蛋清等调味品后,用筷子搅动,这就是“打”。越搅“打”越上劲,上了劲就产生了韧性。肉糜在“打”2~3分钟后,加适量淀粉,再“打”片刻,然后做成肉圆。这样做出的肉圆,油汆、水汆均可,食之鲜嫩可口。
做水滑肉丝的窍门
把优质鲜嫩无骨的瘦猪肉切成丝,放盆内加入少量盐、料酒、味精、葱姜末、鸡蛋清、水、淀粉拌匀。锅内加水烧开,把拌匀的肉丝均匀地撒入。等肉丝呈白色时,用漏勺捞起放入冷水中浸凉,控净水分待用。
炒肉片的窍门
选肋条或后腿肉,切成不超过一分厚的肉片,放在碗里加少许酱油(不能放盐,盐会使肉变老变硬)、料酒、淀粉、蛋,搅拌均匀备用。油烧热,放入拌好的肉片,用勺轻轻来回拨动,直到肉片伸展,再加配料蔬菜木耳之类,炒一会即成。如肉粘锅,可把锅子移到湿布上,待冷却后即可轻易将肉块翻动。
猪蹄加醋的窍门
在烧猪蹄时,稍加一点醋,能使猪蹄中的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并使骨细胞中的胶质分解出磷和钙来,增加营养价值。因此,烧猪蹄放点醋好。
煮咸肉的窍门
在锅里放几颗钻过小孔的核桃同煮,就会使咸肉上的臭味消失。
吃肉皮的窍门
肉皮的营养价值高。含有磷、铁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类。多吃肉皮能补精益血、滋润肌肤、光泽头发、减缓衰老。
1.油炸肉皮:肉皮晒干后,放锅里用菜油炸,炸到发黄时取出,风干切成小块,加入少量盐,用水煮烧,蘸醋吃,味美可口。
2.肉皮冻:将肉皮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盐、酱油、花椒等调料用水煮熟,冷却后凝固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