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和表3可知,即使在最乐观的估计下,即假设就业弹性为0.1,我国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都有4千万以上的就业缺口(加上2003年1643万的失业人口),就业压力不小。如果就业弹性为0.08,那么我国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就业缺口要达到6千万左右,劳动力供求关系会非常紧张。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几年,我国将面临严峻的总量性失业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的高速积累,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会有较大的提升,这就内在地要求劳动力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但我国居民的整体受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在未来的十几年,我国将面临非常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从表3看出,我国的受教育水平低于相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我国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4,低于菲律宾的7.62,也低于圭亚那的6.05,与巴拉圭相同。
如果按照官方汇率计算,且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那么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差不多应该达到2000年马来西亚的水平,即人均4106美元。如果把马来西亚2000年的受教育水平作为我国2020年的参照物,那么我国在未来的十几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要增加40%左右,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要比现在提高3倍,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了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下之外,我国城乡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的差异非常之大。在2000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达到研究生学历的比重,城市是镇的17倍,是乡村的102倍;本科学历的比重,城市是镇的4倍,是乡村的67倍,相差确实非常悬殊。由于我国大量的劳动力遍布于广大农村,因此,城乡受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进一步增多结构性失业,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可能再也无法获得在城市非农就业的机会,从而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7.4.2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非农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失业率的提高将会降低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几千万人口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就业。因此,失业率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扩大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再者,失业率的提商会使得一部分非农就业的农民被迫回到农村从事农业,这会扩大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从而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和全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比较协调,基本不出现社会摩擦和政治不稳定。失业率的提高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导致在城市出现大量贫困人口。在物质上、人文上,这一部分人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会对社会产生不满和仇视,成为社会消极的因素,可能会铤而走险从事违法行为,甚至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
实际上,与就业总量上的失衡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会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与低人力资本(素质)的劳动者相比,高人力资本(素质)的劳动耆的效率高。也就是说,在投入相同劳动者数量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提高意味着有效劳动的增加,从而增加总产出。因此,人力资本的提高将促进人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长期经济增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提高在促进一国经济长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Lucas(1988)等甚至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主要源泉。人们普遍认为,正规敦育是人们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因为我国平均的受教育水平较低,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4,未受教育的比例达到20.9%,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者来增加产出。这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的升级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兹的跨国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要求人均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内在地要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人力资本的提高。在一个经济中,如果熟练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较少,那么其价格就相对较高。此时,对于理性的企业来说,就会选择少雇佣熟练劳动力,多雇佣非熟练劳动力(低素质劳动力),以数量来代替质量。由于非熟练劳动力不能利用较先进的技术,因此,熟练劳动力的缺少会阻碍企业采用新技术,从而不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004年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出现的熟练劳动力的“工荒”,为我国敲响了警钟,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将是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瓶颈”。
7.5实行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战略
7.5.1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符合我国国情
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还要分配相对均等。因此,增长的经济总量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居民的就业,转化为人均收入。如果有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没有相应的就业增长,就意味着一部分增长成果被投资者获得,一部分被实现了就业的人们获得,那些没有实现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人群,就没有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为全体人民分享,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
上面讲的是一个道理。讲这个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如果我们观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具体地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以及城镇就业的增长,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增长最快,在1978-2004年期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是11.3%,第三产业是10%,而城镇就业只有4%。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为8.1%。就业增长慢于经济增长,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分配格局看,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劳动者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从1998年的53.1%降到2000年的51.4%,再到2003年的49.6%。这个数字信息同时反映了两个倾向,一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果不佳,二是收入差距扩大。显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充分,从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未能得到抑制,都与此有关。
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7亿多就业人员,也就是说在4亿城乡家庭中,2/3以上的家庭成员是劳动者,就业收入构成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如果就业不充分,一些家庭可能陷入贫困状态。在目前城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中,失业和下岗人员占到40%。所以,中国人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一方面来自他们对国家经济社会面貌变化的观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家庭变化的切身体会,还会把自己的生活与邻居家的情况、与国家的变化进行比较。那些失业或者毕业以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人就会问:为什么经济发展这么快,而我家的收入水平却没有提高呢?
7.5.2应选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因而,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就是主要依靠哪些因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富裕,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却相对贫乏。从资本资源看,建国以来,尽管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资本积累率,资本存量很大,但相对劳动力而言,资本仍然稀缺。同时由于价格失真,资本价格被人为压低,从而导致资本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大量引进外资,但不可能根本解决资本稀缺的难题。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资本仍将维持稀缺状态。从自然资源看,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少,而且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要受制于环境承载能力。从技术要素看,除某些领域外,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相对于任何一种资源,我国最丰富的是劳动力资源。自从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并付诸实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多。这样的人口状况不仅意味着直接劳动力供给数量大,而且意味着潜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也很大。我国这种资源禀赋状况反映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而资本价格和自然资源价格以及技术价格却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经济增长的技术路线以及考虑密集使用何种生产要素时,就应注意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来替代、节约资本等稀缺要素。特别是在失业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就必然要选择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节约资本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实力最终取决于科技的进步,高质量的经济持续增长所推动的就业的持续增长是最牢靠的。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总量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力的绝对需求有可能增加。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使劳动工具得到改进,劳动对象得以扩大,生产门类会不断扩展,相关产业、相关企业的产品生产规模会扩大,会创造出对劳动力的新的需求,就业人数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