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看,大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聚集能力上的差距很大,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城镇。但是,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都难以接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的人口及劳动力。近年来,全国大力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城镇。只要因地制宜地大力扶持,假以时日,小城镇建设吸纳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果必将发挥出来。
(3)私营、个体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国有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资料反映,全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国有单位自1996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4098万人,年均减少585万人。全国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2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集体单位自1992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2506万人,年均减少228万人。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逐年大幅度增加。私营、个体所有制自1992年始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大增强。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68万人增加到199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8.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从692万人增加到226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9.2%;混合所有制等其他非国有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22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9.3%。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飞速,将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据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非国有经济约创造了1850万个就业岗位,消化了国有和集体单位减少的8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后,还为城镇净增加了10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13]
(4)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所在。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重大。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潜力所在。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近几年来,全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逐步增多,1997-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13]
(5)中小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载体。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据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2003年全国2262个企业的专项调查资料调查,2003年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5.0%。其中,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仅增长了4.4%,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8.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高出大型企业近4个百分点。[14]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
5.4.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意义
(1)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放慢。农民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减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打工收入为375.7元,占15.9%,比上年增加41.1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6.4%。2004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39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6%;比上年增加52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6.6%。
[15]
(2)调整了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
1978—200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份额从70.5%下降到49.1%,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特别是199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就业比重迅速上升。1998—2003年,农业劳动力从32626万人减少到31260万人,减少1366万人,年均减少273万人。1978—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1%下降到15.2%;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84.2%下降到133.5%,第二产业比重由14.3%上升到51.7%,第三产业比重由1.5%上升到14.9%。[16]
(3)推动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0.6%上升到17.9%,城镇化率年均上升仅0.27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04年城镇化率上升到41.8%以上,基本上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不仅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2003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4.7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2.94%和32.28%。[17]
(4)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目前,大中型城市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进城农民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5.4.4农民转移就业的前景
我国农民转移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1)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民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目前,农村劳动力总数约4.8亿,除了在乡镇企业就业和进城的农民工,还有农村劳动力2.9亿,按每个农村劳动力经营1公顷耕地测算,目前种植业需要劳动力约1.3亿人,加上从事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约1600万人,农业共需要劳动力约1.5亿,农村劳动力富余1.4亿。如按每个农村劳动力经营2公顷耕地测算,则种植业需要劳动力约6700万人,加上从事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由于专业化而减少到1000万人左右,农业共需要劳动力约7700万,则农村劳动力还富余约2.1亿。如果农村劳动力增长保持1990年-2000年期间的增长速度,那么,2001年-2010年,全国农村还将新增劳动力6000多万,这样,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还有2亿(低方案)至2.7亿(高方案)。
(2)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趋势仍将延续。1990年-2000年间,乡镇企业年平均增加就业355万人,远远低于1980年-1990年间年平均增加就业626万人的水平。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乡镇企业面临提高竞争力的巨大压力。由于面临创新制度、优化布局、提高技术含量的重大挑战,乡镇企业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时期。这决定了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放慢、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下降的态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农民转移就业的需要。一是城市承载农民流动就业的能力不足。相对于城市现有能力而言,目前民工潮已经十分庞大。今后10年,除了已进城就业的6000万农民工,还有2亿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但北京等城市难以承载更多的流动人口。2001年北京的外来人口已达260万人,接近300万人的上限。二是城市承载外来人口融入市民社会的能力偏低。目前进城的6000万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并未真正被城市接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虽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却被当作异类,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滞后、政策惯性等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城市财政收入、公共设施、就业空间、管理水平、以及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实转移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仅相当于读完初中二年级,其中还有不少文盲与半文盲。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一方面,劳动者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了生产上,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是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岗位需求。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今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加艰难。
5.4.5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促进我国农民转移就业必须城乡统筹,改变局限于农村或城市、非此即彼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农村就业战略,采取农村外部转移和农村内部就业并重的方针。既要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又要大力开发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
(1)实施内部转移战略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一是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农村消费能力有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可将目标主要确定在城镇,根据城镇居民需求生产,提供服务。二是拓宽就近就地转移渠道。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瓜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的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利用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同时提高企业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一人,致富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