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400000018

第18章 干部成长轨迹研究(2)

干部的成长离不开主观努力和客观的作用,但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客观的运动变化过程。他们的主观努力和主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外化为其成长阶段和成长过程;而他们的成长过程又反映了他们主观世界的变化及其程度。就干部才干的提高而言,任何人说他们得到提高都是不可信的,必须从他们所在班子和队伍的情况,从他们所在的地方或部门的工作情况中来认定。因此,干部的成长周期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特点,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客观的变化过程。

3.描摹性

既然干部的成长周期具有阶段性和客观性的特点,那么任何一位干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及时的或追溯性的描摹。比如,某干部在基层领导班子中担任过何种职务,扮演过什么角色,都可以描述出来;而他们在某些重大决策和重要事件中的表现如何,起了什么作用,甚至一举一动,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者或当事人描摹出来。这是我们深入认识和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干部成长周期的上述三个特点,为描摹他们的成长轨迹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如果按照数学的方法,把干部成长的时间(年龄)变化作为横轴,把他们在不同时期经历的不同阶段作为纵轴,那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周期,都可描绘成由不同的环节或关节点编结起来的成长曲线或成长线路。我们把这条曲线称为干部的成长轨迹。

对于干部成长轨迹的性质,我们认为应作如下概括:

从反映的过程和反映的方式的角度说,干部的成长轨迹,就是由干部成长过程中各个成长阶段及其不同环节为点而连接起来的一条具备客观性和可视性的成长线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干部的成长轨迹是我们从总体上研究干部成长历程的线性思路,从中可以认识干部个体或群体成长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作用及其必要性,进而选择和设计干部培养的理想模式。

从涵盖的内容和问题的实质上来看,干部的成长轨迹,也是党组织教育培养和干部个人努力的结果的直接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干部的成长轨迹,无疑是干部成长的心理历程和组织培养过程的简单外化,循着这条曲线,我们可以对干部个人和群体成长过程的某些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指导培养干部的工作。

(二)可供参考的几种典型模式

干部的成长,是一个社会环境塑造与主体自我修养、组织着力培养与个人努力奋斗的复杂、漫长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客观地分为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社会认同期和成熟发展期等若干阶段,并且有些阶段的先后顺序又因个体的情况和组织的安排而各不相同。特别是重要层次的干部,其职位权力重、标准要求高、社会影响大,成熟过程中的参变因素就更加复杂多变,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成长轨迹和成长模式。

1.直线渐进式

干部大学毕业或参加工作以后,从基层锻炼的阶段开始,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循序渐进地成长进步,没有出现阶跃现象。这种模式的典型线路是:

一般干部——股长、助理——乡(镇)团委书记——副乡(镇、科)长——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科长——副县(市)长——县(市)委副书记——县(市)长——县(市)委书记。

循着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从20岁前后进人干部队伍到45岁前后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历时25年时间,平均半个级别用5年时间,在同一级别工作1.6个岗位。他们在每个级别和年龄段,该参加培训则参加培训。据统计,有83%的人经历了5个以上岗位的实践锻炼,78%的人参加过四次以上党干校短期培训,基本都在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党政副职的岗位上分别任职三年以上。多层次、多岗位的实践锻炼和理论培训,使他们逐渐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这种模式在百名县(市)委书记中占52%,其特点是经过多岗位实践锻炼,干部有基层和中层工作经验,对党委和政府工作都比较熟悉,能力和知识积累扎实、系统,并且都主持过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全面工作,任县(市)委书记比较顺势;不足是成长周期相对较长,潜能损耗也较大,不利于中青年干部在最佳年龄段进入县(市)委书记岗位。

2.偶发阶跃式

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某些政策影响、能力超群或工作需要,有时跨越一些经历和年龄段的台阶,破格进人较高层次的岗位。这种模式有两种比较典型的线路:

线路一:乡(镇)团委书记——乡(镇)党委副书记——地区副局长、处长——县(市)委书记。这种形式成长起来的干部的成长曲线是: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按照这种线路成长起来的干部,多是党组织为了改善班子整体结构,重点选拔配备青年干部的时候,才出现较为明显的阶跃式成长过程。因为这种模式成长的干部经历的岗位少,起步又比较早,如果个人努力工作并积极提高自己,那么也能较早地进入县委书记岗位。从统计情况分析,这种成长类型的干部,从一般干部到县委书记岗位仅用了15年时间,中间也只有三个层次较高的过渡岗位,因而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较为欠缺。

线路二:县直机关一般干部——副科长、科长——县(市)委副书记——县(市)委书记。这种成长经历的干部的成长曲线比较简单:

很显然,按照这条曲线成长起来的干部,越过了正常提拔中一般必须经历的县长和副县长这两个必要的台阶,而且也缺少基层工作经历,因而成长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对应性明显不够,特别是必要的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干部经过自己的努力,对基层工作也很熟悉,工作上表现不出来有什么欠缺的地方。这种比较特殊的成长曲线,也应该运用于特殊情况的干部。

这两种类型构成的模式,在百名县(市)委书记中占10%。特点是干部跨越了一些不必要经历的台阶,基层主要岗位和中层主要岗位都工作过,既缩短了干部成长周期,潜能消耗比较小,又积累和掌握了必要的经验,成长成熟得比较快;不足是由于跨越的台阶大,干部经验和能力积累不够系统和扎实。

3.上下迂回式

干部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工作和成长的客观需要,经党组织的精心策划安排,有的被派下去任职或挂职锻炼,有的被选送到上级党政机关或先进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因而在台阶上就上下反复几次。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线路有三种:

线路一:县直机关一般干部——副科级干部——乡镇党政副职——乡(镇)党委书记——副县(市)长——县(市)委副书记——县(市)长——县(市)委书记——地(市)长、专员——地(市)委书记。

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比较多,可以说是干部成长的典型线路之一。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这种成长类型的干部由于其经历的岗位比较多,对基层和县级机关的各方面工作都比较了解,因而工作起来比较从容,处理各方面工作都有充分的经验准备和信息支持,往往成效比较明显。从实际情况看,虽然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经历的岗位多了一些,但每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并不很长,平均为2.3年,从一般干部到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平均时间为18年。

线路二:地县机关一般干部——乡镇党政副职——县机关副科长——县机关科长——乡镇正职——副县(市)长——县(市)委副书记——县(市)长——县(市)委书记——地(市)党政副职——地(市)党政正职。

按照这种曲线成长起来的干部数量也很多,在优秀县(市)委书记中居多数,干部交流制度实施以来使之带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表明,由于这种成长类型的干部上下交流反复两次,且都担任主要工作,因而这些干部的组织经验和经济工作经验都很丰富,上情下情了解得多,人际交往的面相对较大,工作起来顺势,上下也都很认可,从而使他们很快被组织发现,成长的比较快。从实践看,这种成长类型的干部上下两次流动并未延长他们的成长时间,从一般干部到县委书记岗位平均历时19年,在一个岗位上平均工作两年多一点。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部成长轨迹。

线路三:机关一般干部——副科长、科长——副县(市)长、副书记——省、地机关副处长——处长——县(市)委副书记——县(市)书记。

这种干部成长轨迹不具有典型性,按照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为数很少。从掌握的材料来看,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多为在身边工作的秘书,或在重要岗位工作的干部,因为他们的基本素质比较好,工作能力也比较强,政绩较为突出,被组织作为后备干部纳入组织的培养系统。由于这样的干部起步比较好或比较早,加之经历的岗位和台阶不多,所以成长的速度相对比较快,从一般干部走上县委书记岗位仅用13年时间,每个岗位也工作两年多一点。这种成长模式对于培养基础和素质比较好、有发展前途的高级干部,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特别是有的地方对一出学校门就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缺少基层实际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干部,为了补上基层经验课,增加工作后劲,采取任职的方式把层次比较高,又比较优秀的干部派到下一两级的乡镇、县(市)任党委书记,保留原级别,效果也比较好。据统计,这种模式的干部都经过一次以上的上下迂回,有的上下迂回两次。

由这三种线路构成的特殊模式,在百名县(市)委书记中占38%,其特点是干部经过上下多岗位锻炼,既有宏观决策能力,又有微观统揽能力,经验比较全面;不足是有的没有经过乡(镇)党委书记岗位的实践,基层工作经验有些不够。

4.混合交叉式

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工作或培养的需要,不是单纯地按照行政系列或党务系列独线成长,而是经历了一定的行政岗位的锻炼后,转到党务部门的岗位,或者从党务岗位转到行政系列的岗位,还有的从行政部门到企业岗位去工作。有些干部党政交叉转换二、三个周次,得到了多方面的培养、锻炼,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后工作特别顺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抓得都非常好。

这种模式的典型线路是:乡业务助理——乡党委副书记——县政府业务副局长——组、宣部副部长——组、宣部长——副县长一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从干部成长的实际过程看,这种模式实用性和实效性都很强。干部虽然经历的岗位多一些,但由于层层有坚固的工作基础,因而每个岗位都较为得力,政绩和能力显现也比较快,所以总体上成长周期并不是很长。

5.长期专一式

由于工作需要或自身条件的限制,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并且在专一的工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和素质,从而成长为优秀干部。比较典型的就是吴金印同志,他多年工作在乡镇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又增强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全国基层干部学习的楷模。

(三)选择理想成长轨迹的方法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来说,所培养的干部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成长轨迹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同。所以,党组织考虑理想的干部的成长轨迹的时候,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1.基本原则

第一,兼顾成长周期。如前所述,干部的成长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也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因而这也是个客观的运动变化过程,不能仅凭主观愿望办事。在设计干部成长轨迹的过程中,尤其要考虑到干部的成长周期及其各阶段的特点,根据不同成长周期的特点和功能,安排培养内容和工作措施。比如,在干部的素质磨砺期中,既要给他们增长实际才干创造有利条件,安排有锻炼作用的机会和岗位,又要适时地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然,这两个方面不能平分秋色,而应以提高他们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为重点,突出实际工作和实际能力的提高。而在干部的社会认同期中,应该让他们在能够取得实际工作成绩的地方和岗位踏踏实实地工作,使他们的才干得到充分的显现,而不能流动过多,调动频繁,否则就违反了干部成长的规律,影响干部的成长。特别是在社会认同期,过多地轮换工作岗位不但容易使干部浮起来,而且由于他们流动过快政绩不明显,群众也不会认可,从而使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应有的挫折。

第二,注重实际需要。干部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都非常重要。我们培养干部并且使他们成长为干部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在改革和发展中挑起大梁,促进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设计理想的干部成长轨迹的时候,必须考虑轨迹所含内容的时代性,把干部塑造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能肩负起跨世纪发展重任的人。例如,在安排干部实践锻炼的时候,就应该把他们选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主战场上去,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培养大胆开拓、敢于竞争的品格,掌握依据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方法和技巧,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又如,在安排干部培训的时候,就要考虑世纪之交国际发展大趋势,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把干部选派到现代科技实力比较强的高校中去培养,让他们更多地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高科技知识,而不能反反复复地只进行理论培训,不接触高新科学技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但干部难以成为优秀干部,而且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走下坡路。

第三,注意实长虚短。这是就干部岗位锻炼而言的。对于干部的提高来说,不同的岗位会起不同的作用。经验表明,副职岗位的主要功能是熟悉业务工作和掌握情况;正职岗位则主要是培养干部的才干和决策能力。因此,干部在什么岗位上锻炼,不能平均分配时间,而应坚持虚短实长的原则。比如,培养县(市)委书记后备,那么他们在乡镇副职的岗位上,一般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够了,安排的时间过长既延长了干部的培养期和成熟期,同时也是一种浪费,还不如让他们多轮换几个工作岗位更科学;而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则应多安排一段时间,一般应该考虑三年到五年,这对提高他们统班子带队伍、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县级副职的岗位上也是一样,一般副职的岗位不宜时间过长,而常务副职的岗位则应多干几年。当然,对于培养类型不同的干部,岗位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

同类推荐
  • 县域管理研究

    县域管理研究

    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你读读吧!你发现吧!你感悟吧! 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的心路; 一个学习者,一个生活者,一个事业者的历程; 一个公民,一个专家, 一个官员的境界。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本书从这七个大方面来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热门推荐
  • 无敌至尊

    无敌至尊

    黄金大纪元,种族林立,奇才纷纷崛起,强者争霸。一个叫杨青的少年,偶然得到一尊原始祖鼎。强悍秘术,齐聚己身。一把残缺石剑,直指苍茫星河。问苍茫众生,谁能号令天下诸侯?谁能主宰这片苍穹?唯我至尊。
  • 万年之恋:魔君,别说再见

    万年之恋:魔君,别说再见

    她的转世重生之时,五彩的光辉洒满大地;他等了万年终于等到她的重生。万年之前,她作为神族的神女却和魔族的他相恋,孽缘自此而生。神君大怒,向魔族发起进攻,他因为她的存在并未全力以赴,她为了他能好好活着,牺牲自己换来神魔两族的和平,神君终归还是于心不忍,把她的记忆和灵力分成九份,等待她万年之后重回神界。
  • 下雨天不打雷就好

    下雨天不打雷就好

    他喜欢在雨里奔跑,哪怕手里拎着雨伞,喜欢在雨天睡觉,因为可以做个好梦。他喜欢傍晚琳琳细雨,因为可以想起心爱的人,不管她身在何处,至少我在想她。一场“大病”让他再不能接近女色,为人温暖,追求者无数。他受到神的诅咒,注定孤独终老,永生不能拥有爱情。
  • 千古真帝

    千古真帝

    东学西渐,石国风雨飘摇!世事炎凉,生活处处难行!乱世豪杰,治世奸雄,当此之时,才是好男儿崛起之时!且看张浩如何从草莽之中一飞冲天!
  • 相爱,陌路之穿越未来

    相爱,陌路之穿越未来

    一个女孩,她不像言情剧里女主的好运气,她也没有好的家室,她是一个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女孩,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命运却向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是能挣脱的枷锁,还是会圆梦起航?一切未知。
  • 黑执事之火红的爱恋

    黑执事之火红的爱恋

    因为一次意外,她莫名穿越到了(黑执事)的世界里,成为了“重生的王”看她怎么获取美男的芳心。。
  • 一代星女神

    一代星女神

    奇异传送,星际之乱,阴谋献祭,守护者恶魔之争,人战,魔战,阴谋,阳谋,生死危机,原本的弱女子,为朋友,为自己而坚强统领星域,浴血成神!神巅之后,地球家乡,是归?是留?
  •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详细介绍了卡耐基对处世之道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卡耐基圆满解决人际关系的成功经验。其中,既有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又有他为各方人士开出的“妙方”。学习卡耐基的处世艺术,对渴望成功的企业家和经营者大有禆益。因为即使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一流的技术,如果缺乏相应的处世艺术,企业的发展肯定也会受到种种人为的制约。处世艺术是成功经营者必备的素质。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医妃猖狂:闷骚王爷撩一个

    医妃猖狂:闷骚王爷撩一个

    身世不加分、战斗力为零、长相丑惊人还带着一个来路不明的私生子……死后重生的盛霄霄真想再去死一死;打怪升级刷boss还要完成复仇大业,盛霄霄盯着完全看不出父亲基因的小奶猫:目标艰巨需要外援!小奶猫:“娘亲我们找爹爹!”盛霄霄:“你知道你爹是谁吗?”小奶猫:……盛霄霄愁死了:“要不然随便找一个?”小奶猫日记:春天我种下了一个“爹爹”,到秋天的时候我就有了很多“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