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荣辱意识的最重要的基础。当前,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要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人心。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四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在青少年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要通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3家庭要在荣辱观教育中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对未成年人荣辱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家庭的文化氛围,对陶冶和培养青少年情操、品德、性格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有专家认为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多数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未成熟的时期,都是以父母为自己的偶像的,他们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最初的判断大多是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的,父母言行都会对孩子荣辱意识的建立产生很大影响。家庭对未成年人荣辱观的形成的特殊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家长的荣辱意识成为孩子荣辱观形成的“影响源”。正所谓“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子女对父母、祖父母的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构成了父母、祖父母对子女、孙子女的特殊权威性,家庭德育比学校德育更具感染性,家庭德育教育也比学校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根据调查:30%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学习意识强,对高科技知识感兴趣;20%的工商者家庭的子女则对做买卖、赚钱更了解;30%的农民家庭的孩子则对农事活动更熟知。
二是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家长的处世“哲学”成为形成子女的区分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的“方法论”。家庭德育是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有些思想道德熏陶是在餐桌上、起居中完成的,家长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说和做形成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看法和态度等,并最终形成子女的品德修养,从而深刻地影响受教育者的习惯和道德判断力。家长如能及时发现子女思想、品行的微小变化,把子女思想品行中的不良荣辱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更能使子女品德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是在教育时间上,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对子女早期性、终身性的思维定势。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第一站,家庭德育先入为主的特点,对子女往往产生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会在子女成长过程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荣辱意识,进而带入社会;同时,家庭德育比学校教育的教育时间更长,更容易产生终身性的教育优势。
4.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社会各界要注重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为此,一是要大力宣传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二是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新闻、出版、文艺、体育、教育、科技等各类评奖,都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三是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抵制假恶丑。四是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依靠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评议活动。一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切道德实践活动,一切社会行为规范,都要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既要靠思想教育、社区、行业的管理,也要靠法纪。这些年来,我们同家已经制定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党内有一系列的准则和纪律,各单位也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在继续健全和完善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对腐败之风和违法乱纪现象不能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是目前荣辱颠倒等不良社会风气蔓延的重要原因。不批评和惩处谋取私利者、荣辱颠倒的人,那么对这种违法乱纪行为就是一种怂恿,对遵纪守法者就是一种伤害,各种法律和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遭到嘲笑。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和约束,形成纵横连锁的监督约束机制,将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党组织监督、法制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监督促进法规及制度的贯彻落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真正弘扬,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用先进文化来引导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决定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也决定我们的荣辱观,加强荣辱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先进文化对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三大支撑作用:一是科学认知的导向作用。中国先进人文文化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探索和把握人类的价值、理想和追求,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崇高的理想、信仰,激发人们的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荣誉感。而相反,腐朽的、落后的人文文化则会扼杀文明,膨胀私欲,泯灭人性,混淆荣辱,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先进文化真正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真正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才能有效地抵制各类反科学、伪科学和腐朽思想文化的迷惑和侵蚀,从而促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荣辱观的升华。二是高尚道德的熏陶作用。从人们的道德实践来看,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是涉及到各方面知识的理性思维活动,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能保证在复杂的境况下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同时,先进的人文文化是道德提升的牵引动力。先进的人文文化以其先进的道德知识体系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理性,文艺作品把哲学、政治、历史、法律、道德的观念形象化,把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荣辱意识、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蕴含其中,使读者、听众、观众在欣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美人格,陶冶情操,存荣弃辱。三是健康情感的启迪作用。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事业的成功,除了机遇、智力等因素之外,还必须善于为人处事,控制感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健康的情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陶冶。人文文化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质,能够使人们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激励。试想,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其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文化给我们提供的理性工具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也是激励人们执著造求真善美的情感源泉。
基于以上分析,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宣传舆论部门、大众传媒机构、文化娱乐组织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巨大社会工程中的导向作用。宣传舆论部门、大众传媒机构、文化娱乐场所既具有促进社会风气流行、普及、扩大的作用,也有促使某种社会风气衰退和消失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新旧体制、价值观念并存交替,人们社会认同困难的情况下,现代大众传媒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广大群众端正认识,统一思想,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文艺作品、报纸刊物、广播电视,都应旗帜鲜明地宣传“八荣八耻”,绝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人们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以“八荣”为荣、以“八耻”为耻的共识和局面。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我做起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尤以笃行最为关键。凡事皆如此。思想很深刻,道理也不错,如果不去做,就解决不了问题。“八荣八耻”为我们树立了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如何笃行之?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行的过程中体验道理,不断提高做人的道德水平。
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每件事,小到芝麻、大到西瓜,如何处理、如何应付,其实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从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上,最能看出他的荣辱观、是非观来。谁也不要觉得自己的“人”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道德标准衡量一下,你能得多少分?及格吗?也许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等没问题,但是,你是否也曾经“心思不定,看相算命”?曾经“嫉妒抱怨,说过不利于团结的话”?曾经“工作应付,避重挑轻”……若以“八荣八耻”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我们都还有距离。即使做得不错,也不能自满,要更加时时警醒,对照标准,查遗补缺,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勇气,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毅力。
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话题常常要涉及到荣辱观方面。人们羡慕那些风气好的地方,也不免褒贬身边事关荣耻之事、身边的人。人们在议论、评价、赞赏、向往的同时,自然流露出对身边的不满和埋怨,希望能迅速改变。这也是对的。正像许多报刊上所说,绝大多数人希望生活在诚信、互助、廉洁、节俭、和谐、有序的环境里,谁愿意受到欺骗、冷漠、愚弄、骚扰、侵害呢?可惜,就连有些比较明白的同志,也恐怕时时受到了大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了不良荣辱意识的影响和支配,是非混淆,荣辱不分。比如,在廉政建设、艰苦奋斗方面,谁都希望公务用餐要从俭,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大官来了大吃,小官来了小吃,并且以有人请吃为给面子,以无人请吃为丢身份,宴席越贵越感到受尊重,于是,喝坏了身体,喝坏了党风、政风。又如,公务用车本来应该限于公事,但一些人经常用来办私事,并视能以公车私用为有本事,反之,则视为无能。再如,还有一些人,其包括不少青少年,他们崇尚的不是自我奋斗,而是坐享其成;考虑问题以自己为中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心中只有家而没有国,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助人为乐被视为傻子,投机取巧被津津乐道,吃苦被视为没有出息,享乐被看成有本领;攀比吃穿用和家境,对学习不屑一顾;嘲讽文化人的贫穷,炫耀不学无术的财富;坑蒙拐骗之术大肆流传,老实淳朴被视为贬义;效法黑道老大,狂热追星,迷恋游戏,色情泛滥……传统美德和崇高的荣辱意识在他们身上丧失,社会风气堪忧。
以上问题的存在,要引起每一个公民的高度重视,并且,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标准进行对照检查。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大打折扣。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少空谈,多实干,让社会风气从我开始好转,让优良道德和荣辱观在我身上体现。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身份特殊,影响更大,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握标准,严于律己。一个人这样做,就会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起码,会感染自己家的人,身边的人,周围的人。这样做的人多了,就能形成环境,影响社会,蔚成风气。所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小成大,历久为功,这比任何感慨都会见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