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08

第8章 宏观环境和项目建设(5)

(二)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继续上涨,主导了价格总水平走势。全省食品类价格1月份上涨4.1%,2月份回落到2.6%,3月份之后开始反弹,且呈逐月走高态势,涨幅在1.9%~5.6%之间,12月份达到本年度最高。全年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3.7%。食品类价格变动,主要是粮食价格随着米、面、油价格波动明显。10月份以来,受全国粮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全省市场粮油副食品价格一改温和平稳运行态势,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价格部门及时向省政府上报了情况,提出了调控建议,并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取得了较好成效。2006年,粮食价格累计上涨3.4%,大米价格上涨13.1%。此外,受供货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自然灾害等影响,鲜菜价格上涨18.0%;受原料成本提高以及居民在外用餐需求增加影响,居民在外用餐价格上涨1.0%;受甘蔗价格上涨和燃料成本增加影响,食糖价格大幅上涨23.2%。居住成本持续高涨,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日益加大。2006年,全省居住类价格累计上涨5.2%,居八大类别指数之首,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0.64个百分点,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贡献率增加到50%。

(三)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扬,成本推动已见端倪。以烟酒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为主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一改多年以来在下降通道运行的态势,洗衣机、空调、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价格出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全年电冰箱价格上涨0.1%,热水器价格上涨3.4%,家庭日用杂品价格上涨1.8%(其中厨具1.9%、家用手工工具7.4%、洗涤用品3.4%),床上用品价格上涨0.7%,衣柜价格上涨4.5%。

(四)油、气、水等资源及相关服务价格攀升,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因。2006年,国家推进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全年汽油价格上涨16.6%,柴油价格上涨14.8%,推动公共汽车、出租汽车、长途汽车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同时,水价上涨19.5%,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13.3%。以上产品(服务)价格共同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1个百分点,公共产品(服务)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作用愈显突出。

(五)农村价格水平回落,城乡价格差异明显缩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连续多年实施的“惠农”政策逐渐显效。2006年,全省出台了运用价格手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加大了对涉农价费的整治力度,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取得了实效,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仅减免义务教育杂费政策便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下降23.5%,影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42个百分点。全年,甘肃省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分别上涨1.2%和1.4%,城乡价格涨幅差距由2005年的1.6个百分点缩小到0.2个百分点。

(六)服务项目调价翘尾因素逐月消失,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开始减弱。由于2005年政策性调价的服务项目比较多,使居民消费价格中的服务项目价格一直处于比较高的位置。随着翘尾因素在2006的逐月消失,政策性调价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开始减弱。服务项目价格从1月上涨6.4%一路下行,12月同比下降0.1%,全年累计上涨1.6%,对总指数的影响为0.38个百分点。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甘肃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城市低保户及特困户学生也免收义务教育杂费,使甘肃省教育收费终于走出只涨不跌格局。全年全省教育费用累计下降3.7%,尤其秋季开学的9月份教育费同比下降9.3%,义务教育杂费下降21.8%,影响总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使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7%。教育费涨幅之低为“九五”、“十五”历年来罕见。

二、2007年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展望2007年,影响2007年甘肃省价格的走势因素是多方面的,上行因素和下行因素交织作用,共同影响甘肃省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世界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格局,特别是美、日、欧和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还会保持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增长受投资和出口两大经济引擎相对放缓影响,增速会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内需将继续平稳增长。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使供求总量关系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平稳上升阶段,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国内外经济总体平稳、协调运行、适度增长的态势,为保持甘肃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条件。

2007年,甘肃省价格总水平面临的上涨压力依然较大,温和上涨的趋势依然会保持。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资源环境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煤炭、电力、供水等资源价格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长远看,有利于甘肃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短期内会增大经济运行成本,影响相关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增加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推动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加之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对国内传导作用,资源环境价格上涨将是推动2007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二是粮食价格上涨。国家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有助于粮食价格出现总体稳定下的小幅度回升。受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影响,国际市场粮价变动将推动国内粮价进一步上升。三是劳动工资上涨。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的完善等,促使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并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四是政府价格调整项目出台。为疏导价格矛盾,各地政府仍将在公用事业和服务领域出台一些提价项目。这些价格上涨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推动,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动力。

价格总水平上涨空间有限。抑制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因素有:一是2007年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温和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会进一步收敛,部分过热行业将得到进一步抑制,一些靠投资拉动的行业增长速度可能放慢。二是我国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2007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大多数工业消费品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态势,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还将出现下降。由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游价格的上涨难以完全或同步传递到下游产品,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对出口增长带来影响,部分工业品需要在国内寻求消费市场,国内供应增加使工业品价格上涨的空间减少。同时,人民币升值所引致的进口成本下降和进口增加,将促使国内市场供给扩大,并对商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向下牵引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在中央政府继续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全省价格总水平仍将是“温和上涨”的态势,预计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内。

(樊文)

贸易

一、2006年甘肃省经济贸易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8%。其中:市的零售额462.52亿元,增长13.60%;县的零售额114.46亿元,增长13.41%;县以下零售额140.49亿元,增长12.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79.05亿元,增长13.1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6.04亿元,增长16.36%。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9%。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60亿元,增长23.39%;汽车类零售额23.88亿元,增长11.94%。

(二)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18%。其中:出口总值为15.09亿美元,增长38.34%;进口总值为23.11亿美元,增长24.26%。加工贸易出口4.05亿美元,增长24.26%;机电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完成出口2.06亿美元,增长47.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2亿美元,增长9.36%。2006年全省主要进口商品仍为矿产品,其中镍及其制成品进口增长迅猛,达6.5亿美元,增长94.99%。澳大利亚是甘肃省最大贸易伙伴,韩国为甘肃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贸易出口国。金昌继续稳居甘肃省外贸龙头地位,嘉峪关跃居第二。国有企业继续担当进出口主力军,进出口32.11亿美元,增长54.0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4.06%。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各完成进出口3.04亿美元和2.37亿美元,分别增长16.16%和2.6%。

(三)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得到进一步加强。

1.粮食。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59.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5%,粮食产量由于自然灾害、结构调整等原因为808.05万吨,下降了3.45%。由于粮食供求形势的平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逐步回调,粮食市场基本保持了稳定。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监测,把握调控节奏,采取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储备轮换收购、控制新粮上市期间集中出库等措施,稳定了市场,促进了粮价回升,保护了农民利益。同时,积极实施省级储备粮库建设。甘肃省从2003年开始启动省级粮食储备库的改造扩建工程,通过三年来的建设,共投资1744万元,其中省预算内资金900万元,建设粮库仓容8万吨,有效缓解了甘肃省省级储备粮库仓容不足的矛盾。目前粮库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4年安排的3个粮库扩建和2005年安排的2个项目均于2006年10月通过了正式竣工验收。2006年安排的2个项目已完成了施工招标,目前进展顺利。

2.棉花。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7.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87%,根据棉花收成好的形势,认真组织实施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工作。按照《甘肃省2004—2009年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对甘肃省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的支持。经过努力,2005年国家给甘肃省安排13个棉花加工企业改造项目,安排国债贴息325万元,这1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了改造任务,已于2006年8月通过了竣工验收。2006年国家安排甘肃省16个棉花加工企业改造项目,目前有14个项目完成了改造任务,其中5个项目通过了竣工验收。同时,按照国家五部委的统一部署,在新棉收购开始前,组织了对全省棉花加工企业的资格认证复查和流通秩序整顿工作,通过治理整顿,有效地净化了棉花市场流通秩序。

3.成品油。认真组织了成品油加油(加气)站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的《甘肃省加油(气)站2005—2010年建设发展规划》,认真实施了全省加油(气)站的布局规划和审批工作。2006年,共审批了45个加油站,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23个加油站的验收工作。同时,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积极推进了汽车加气站的建设,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起草的《甘肃省关于规范压缩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批转执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2006年是甘肃省农产品市场建设承前启后的一年。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大好契机,加大了工作力度,使甘肃省的农产品市场建设有了空前的发展。自国家从2003年开始实施农产品市场建设项目以来,甘肃省共争取到市场建设项目11个,争取国债资金3440万元,加上省预算内资金430万元,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资金达3870万元。目前,国家安排甘肃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市场建设项目共6个,已全部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05年国家批准的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进展顺利,已验收2个,另外1个预计2007年上半年可完成验收。2006年国家批准甘肃省2个项目,下达国债资金540万元,目前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近期可进行集成商的招标。根据国家安排,抓住机遇,2006年底又上报了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作为2007年备选项目。据此,为全省14个市州各布局建设一个大型、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进行了现代物流布局规划,流通业结构调整项目进展顺利。在完成《甘肃省现代物流规划》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形成了《欠发达区域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全省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2005年向国家申报的酒泉钢铁集团物流中心项目(国债贴息880万元),2006年11月已通过了正式验收。酒钢物流中心的建成,对促进区域物流的示范效应和钢铁物流建设,必将起到积极作用。2006年向国家上报的陇西宇臻物流中心和平凉新世纪物流项目,已下达国债贴息资金424万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06年的经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深层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市场设施简陋、交易方式落后、经营秩序混乱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存在着市县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单位付款滞后等问题;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体制和机制性障碍突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外贸发展不平衡,产品出口结构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加油站点建设上还存在着集中上报、违规审批等现象。

二、2007年全省经贸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同类推荐
  •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本书收集了詹伯慧先生二十篇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小短文,文章深入浅出,内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与方言、语言与交际、文字(简繁字和方言字、字书)等。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我的身体有个关二爷

    我的身体有个关二爷

    一次扮演关公单刀赴会戏剧,脸上抹了朱砂充当胭脂,关二爷把我身体当成了关帝庙。想上就上,说斩就斩.......四处求寻高人请神离去,却不料需要找到刘备后人才会离开我的身体。人海茫茫,世界之大,而那后人,身在何处?
  •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一眨眼,到了古怪落后的穷山村。而且还被人当货物一样买卖!让叶凡如何能忍?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看老娘一斗恶妇,再斗便宜恶婆母!三斗一家极品小叔姑子,四斗残废腹黑便宜相公!谁能告诉她,这家人就连小孩子战斗力也是杠杠滴?本以为便宜相公被自己征服,谁知道小三小四又齐上门!特么的,老娘绝对会亲手把你们都拍在泥里,捡也捡不起来。看现代恶女如何把恶女当道这四个字坐实的淋漓尽致~PS:微澜同类型种田文: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已过百万,喜欢的亲们可以去收藏开宰了!
  •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白泽上仙你这么凶你麻麻知道吗?”“我这么凶全天下都知道!“”你就不能温柔些?“白泽冷笑”温柔,你教教我?“”算了,我就是爱你的霸道~“、千阳,离墨、一个弃我如敝履,一个视我若珍宝。竭尽全力努力,也敌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然而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神母朝阳

    神母朝阳

    上古之母泪藏晶石,只为求,有朝一日再重逢!亿年之后,人魔共存的现代时空,泪眼重现,世间动荡,背负重启神界使命,生死决绝,她,又怎能与他错过......泪化尘土,永不相负!
  • 最强足球先生

    最强足球先生

    最初的机遇,一步一步成长,到最后的最强。一起来见证吧!
  • 逍遥小农场

    逍遥小农场

    苦逼小菜农张一田家遭厄运,先有无耻大伯咄咄逼人,后有权贵恶少无理欺辱,正所谓么欺少年穷!一夜之间得到神农传承,从此穷屌丝开始逆袭人生!种良田、开农场、打权贵、泡美女……我是张一田,我为自己的农场代言!
  • 都市魔帝逍遥

    都市魔帝逍遥

    意外来到地球的魔帝,因为找不到回去的路,所以暂时在红尘历练,随即发生了一系列爆笑而又感人的故事。群号码:229072606口味较重,请慎看!不然三观被刷新不要怪我。
  • 乔木向阳

    乔木向阳

    若时光待你眉眼如初,邀岁月与你细数流年。猫有九命,唯有一心。我们都逃不开占有欲和疑心病的左右,几经波折,站在你身后的是否还会是那个人。“你说北方有我,却向着南走。”如果最后注定不能相爱,请你别再转身给我一丝一毫的希望。哪怕是一眼,都注定了年少的刻骨铭心。“你只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而已。”记得那是很久以后,岁月流年。也许是记忆作祟,我觉得,那就是爱情。或许是在匆匆照面时失去了爱情,或许是在苍苍人海中迷失了自己。人生只不过,是茫茫无际的旅途。我几乎用一生来接近你,仅仅换来你的一句“我喜欢你,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如此。“下辈子,我要做你的心脏。”“就算我死了,你也活不成。”
  • 两个世界的对望

    两个世界的对望

    你踏上这条路的时候,身后的退路就已经消失了,至始至终,没有比我们更孤单的人了,或许还有....丛林中的饿狼和老虎!当两个世界相通的大门被打开,而你又背负这两个世界的命运,你会为谁而战?我脚下的大地.......
  • 刊误

    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