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07

第7章 宏观环境和项目建设(4)

全年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分别增加146.30亿元和8.01亿元,分别占贷款增加额的77.08%和4.22%。全省贷款增幅比上年有所回升,但是增速依然较慢,全年中长期贷款增长16.25%,而短期贷款仅增长0.86%。短期贷款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流动性资金较为充裕,减少了对银行短期贷款的需求。2006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60%以上,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加53.85亿元。二是各家银行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加大了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压缩了对部分调控行业的短期贷款,制约了短期贷款的增长。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对信贷风险控制更加严格,由于中长期贷款具有市场营销成本低、回报率高的特点,商业银行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贷款投入,而相应减少了短期内风险更容易暴露的流动资金贷款。四是大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直接进行融资,相应减少了短期贷款需求。2006年,酒钢集团公司、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金川公司三家企业共发行36亿元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对企业短期贷款的发放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

(三)金融市场呈现平稳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末全省19家上市公司总股本70亿股,比年初增加10.09亿股,其中流通股38.84亿股,占55.49%。2006年全省证券交易总额为881.38亿元,股民开户数为31.33万户。保险机构增多,市场主体和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稳定增长。2006年,全省新设立保险机构43家,撤销保险机构14家,保险分支机构达到735家。全年全省保费收入达到56.75亿元,增长17.65%,同比提高9.01个百分点。全省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52.79亿元,增加27.36亿元,保险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效应

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银行信贷投放增多,经济金融保持了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一是准确把握和判断经济金融形势,确保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支柱行业的信贷需求。全年累计发放基本建设贷款258.41亿元,同比多发放155.18亿元;累计发放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含票据融资424.59亿元)641.92亿元,同比多发放100亿元;全年累计发放技术改造贷款13.28亿元,是2005年的2.58倍,同比多发放8.12亿元。二是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各家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2006年,全省农业贷款增加27.06亿元,增长13.4%,增幅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幅3.51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95.15亿元,同比多发放26.03亿元。三是推进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省国家助学贷款余额达20865万元,比年初增加5423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5377万元,比年初增加489万元。四是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2006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108.72亿元,比年初增加9.86亿元。

(二)认真执行利率政策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调控措施,全省银行信贷资金充裕。一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2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从利率政策在甘肃的实施效应来看,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对全省存款增长并未产生重大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部分企业尤其是对资金价格较为敏感的中小企业相应减少了贷款需求。二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3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流动性调控政策。全年3次共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冻结全省信贷资金近50亿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备付率保持正常,流动性资金仍然充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未对全省贷款发放产生大的影响。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支持“三农”发展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历史包袱初步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3月1日,甘肃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工作圆满结束,全省87个县(市)农村信用社按照核定额度分四批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11.63亿元,置换不良贷款9.57亿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2.06亿元。2006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比2002年末降低20.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提高7.35个百分点,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三农”信贷投入明显增加。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5.37亿元和288.23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00%和83%。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74.2亿元,占全省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87.3%,比2002年提高8.4个百分点。三是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各县(市)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按照新的产权形式,建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了“三会一层”的议事规则,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形成。

(四)认真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支持了涉外经济平稳发展。认真落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密切关注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反馈汇率制度改革对全省涉外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不断提高外汇管理的服务效率,简化核销手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下放和扩大外汇资金来源审核权限,方便企业境外投资用汇审批,支持企业“走出去”。

(五)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顺利推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12月末,全省19家上市公司中,有18家公司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4.74%,总市值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7.05%。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到年末,华龙证券公司重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甘肃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稳步推进。

三、当前全省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全省金融运行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甘肃省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2006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11个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钢铁、电解铝、水泥、煤炭等产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还要从甘肃省实际出发,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这些行业给予信贷支持,从而增加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握贷款投向和调整信贷结构的难度。

(二)银行信贷投放不均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方面,银行信贷集中于少数优质信贷客户,贷款向大项目、大企业倾斜,集中投向了公路、电力等基础产业和垄断行业,贷款集中趋势明显。2006年末,全省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37.6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15.84%,比上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仍显不足,县域信贷投放不断下降。据调查,2006年末,全省县域经济各项贷款增加79.9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增加额的42.11%,同比下降13.76个百分点。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影响了全省信贷总量的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加强了信贷风险控制,信贷准入门槛提高。甘肃省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没有发展起来,加之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这些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产生了制约作用。2006年,全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仅占全省贷款增加额的10.19%,比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下降6.41和32.88个百分点。

(四)资本市场发育缓慢,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从证券市场来看,200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1.34%,而总市值仅占全国的0.3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96%(远远低于全国44%的水平)。从保险市场来看,全省保险业总量较小,保险市场主体分布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保险服务领域还不宽,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健康险、养老险发展不足,保险的覆盖面较低。

四、2007年全省金融工作要点

2007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围绕上述预期目标,初步预计2007年全省本外币存款增长15%以上,本外币贷款增长11%以上。

(一)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绩效,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全省银行信贷合理稳定增长。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意图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引导银行机构努力拓展业务领域,增加信贷投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增强执行货币政策的信息支撑功能。探索运用计量工具和统计方法,加强数据应用和系统分析,提高经济金融运行分析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执行货币政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三是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管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灵活调剂支农再贷款限额,加大支农再贷款向农业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倾斜力度。四是继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际效果的监测考核,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努力实现改革目标。五是推动金融创新,促使金融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实际和特点,支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方式和手段,研究开发新的信贷产品、理财产品和中间业务品种,积极满足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一是继续加大风险监测力度,研究建立反映区域金融脆弱性和风险特点的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二是做好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评估工作,密切关注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状况。三是积极关注银行业改革情况,深入了解各项新体制、新机制在分支机构的落实情况及改革成效。关注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地方金融资源配置、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为涉外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汇金融服务。一是改进贸易外汇管理,年内使大多数企业基本退出进出口核销程序。积极落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改革措施,加强对短期外债等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二是积极促进甘肃对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指导和帮助涉外企业,充分利用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政策改革后,用汇便利、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围绕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和汇率改革、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对外汇政策出台后实施效果的跟踪反馈工作。

(四)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工作水平。一是加强信贷征信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管理,加大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中小企业普遍建立信用档案。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反洗钱法》,推动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全省政府部门间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反洗钱信息报告、联合调查制度,研究建立重大事项分析、会商机制,加强联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现代化支付系统功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进一步扩大现代化支付系统参与者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和即将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纳入支付系统;大力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探索推广使用公务卡。四是加强经理国库工作。认真落实《国库监管工作指引》,加强对财政拨款和税收过渡账户的监管,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五是加强货币发行工作。加强现金投放回笼分析预测,切实提高发行基金利用率,保证全省现金供应。依托金融机构,建立城乡反假货币工作网络,健全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

(张婷)

物价

一、2006年甘肃省市场价格运行特点

(一)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平稳,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甘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全国持平,位于全国第18位,在西部12省中位于第10位,在西北5省中位于第3位,低于宁夏、陕西,高于青海和新疆。分月看,呈波浪型探底回升走势,1、2月份由于元旦春节因素,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涨幅为2.7%和2.3%,3、4、5、6月份在1%~1.3%之间波动,而随后的7、8、9、10、11月份基本上在1%以下,12月有所回升。分类看,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8%,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5.2%;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0.8%、5.3%和1.9%。分地区看,全省14个市(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部上升,其中嘉峪关、庆阳涨幅最大,分别为3.9%和3.2%。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位波动,全省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甘肃省生产价格水平高位运行。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9.8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8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10%。

同类推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热门推荐
  • 神级位面直播间

    神级位面直播间

    当王小天意外绑定了一款叫做“位面直播”的系统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三国》里直播赤壁之战,看诸葛亮羽扇纶巾,演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在《西游记》中直播唐僧和他那三徒弟一起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漫威世界里直播复仇者联盟大战奥创,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翻脸对撸。除此之外,来看王小天直播的观众也都牛逼的不行,什么秦始皇、财神爷、太上老君、嫦娥仙子、蜘蛛侠、奇异博士、超人……他们随便打赏一点东西,王小天就发达了。
  • 无聊新世界

    无聊新世界

    无聊人士写的无聊的小说,多关照了
  •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邪王宠妻:废柴二小姐

    作为一名特工执行任务死了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别人可以逍遥自在的去投胎,可是她呢?苦逼穿越到古代!还是架空的!我靠!这剧情会不会太坑了?人家穿越了是在床上或者是在地上而她呢?既然浑身是泥的躺在黄土堆上!而且更可恨的是,她居然要被活埋了!这让她怎么能安心?怎么能!爹爹不疼?管她屁事?反正也不是亲爹!要是有机会她连着一块儿打!来一个秒一个!来两个秒一双!什么居然有人跟她抢老公!哼哼,我磨刀霍霍宰向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逍遥王

    异界逍遥王

    龙组外围成员寇解风,在一场针对邪教的行动中被炸到了异界的兽人国度。意外得到了火神祝融的离火玄功,又融合了龙族的黄金血脉,强大的力量给他带来了金钱、权势、美女,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在众神的争斗的夹缝之中,看他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争霸之路!
  • 超神学院之战神

    超神学院之战神

    神河文明的大将军,辰良,在神河文明的最后一刻,灵魂被奇异的漩涡带到地球。
  •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之剑

    白之剑

    无边的地域......无尽的异兽......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复仇!
  • BigBang之深海

    BigBang之深海

    (主:TOP)离家出走?收养?争斗?偶遇??排挤?求婚?入圈深似海……你还是蹚了这浑水“你好,我是夏海沫。”“女人,和我结婚吧。”“对不起,我办不到……”“夏海沫你个贱人,去死吧!”“夏海沫,这次你还忍心拒绝我吗?”“嗯?夏海沫……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女人,我会让你后悔的”“哼,得罪我的人,一个也别想好过……”更是澄澈无瑕的海,才拥有最为黑暗的深度……深海,一旦陷入那无尽的黑暗,你将万劫不复……夏海沫……你的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 使命召唤OL

    使命召唤OL

    王者级的一生,会是怎样的颠簸......
  •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女人,和我结婚,生下一个孩子后你就可以走,我不会再打扰你。”林夕坐在沙发上,望着面前惊慌失措的顾昕,哑然失笑,当初那个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公主怎的突然变了模样。“我答应你。”顾昕不知道的是,这四个字,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几年后,“放我走吧,孩子也生了。”顾昕拿着行李,准备离去。“想走?哪那么容易?”说话不算数的霸道总裁,真的能捕获顾昕的心吗?此生相遇,定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