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之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初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代之先”。伏羲也是从渔猎过渡到农业时代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族中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
之一。相传女娲曾抟土造人,炼五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其丰功伟绩,从远古流传至今。
伏羲与女娲的关系,据《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载:
“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二者本为兄妹;而卢仝《与马异结交诗》谓“女娲本是伏羲妇”,是说二者是夫妇关系。实则可能属于同一部落联盟中具有通婚关系的两个氏族部落。因而伏羲之族可称之为伏羲—女娲族,而伏羲文化也应将女娲文化涵盖在内。伏羲—女娲族早期居地在今甘肃天水一带。《帝王世纪》、《遁甲开山图》都说“伏羲生于成纪”。《后汉书·隗嚣传》刘绍注云:
“成纪县在陇城县西北。”汉陇城县治即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
成纪县于北宋初移至今天水市秦城区。《水经·渭水注》云:“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庖牺所生之处也,汉以属天水郡。……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岩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号称“羲皇故里”,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北有建于明成化年间的伏羲庙。
北道区渭南乡境内的卦台山又名画卦台、伏羲台,传说“台有羲皇遗画,著雪即融”,为伏羲创画八卦之所。卦台山西北1.5公里的余家峡口、渭河北崖龙马山半腰的龙马洞,相传为龙马负图处。甘谷县大象山华盖寺有伏羲宫、伏羲塑像及“羲皇故里”石刻。据清道光《秦安县志》载:“陇城镇有‘羲皇故里’牌坊。”秦安县城北48公里的陇城镇为女娲生地。秦汉以来,陇城镇北的风台山上建有女娲庙,后因山体滑坡而毁。相传女娲风姓,生于风峪,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风峪又名风沟,在陇城镇东风村附近,风峪西崖有“女娲洞”。风台在陇城镇常沟村境内,风茔在陇城镇南7公里处。陇城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相传是女娲抟土造人之泉。此地还有娲皇村、“娲皇故里”石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据说“天水”的得名就源于女娲补天故事。在伏羲女娲故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著名的大地湾遗址。这是一处以大地湾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少量的马家窑文化遗存。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第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为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根据碳十四测定并经校正的年代,大地湾一期为公元前5850~前5400年,仰韶文化早、中、晚期遗存为公元前4050~前2950年。大地湾一期发现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子,面积仅六七平方米,窖穴里发现有黍和油菜籽。墓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一般有随葬品,个别墓有猪下颌骨。陶器以夹细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少见。器形主要有圜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和圈足碗。纹饰以交叉绳纹为常见,部分钵形器绘有紫红色宽带纹,罐和碗的口沿多呈锯齿状。
①同类遗存也发现于天水师赵村、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老官台·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前仰韶文化等。张忠培指出:“也有的认为老官台与大地湾下层同类,后者文物丰富更具代表性,可称为大地湾文化。”
②郑乃武也主张大地湾一期遗存为“大地湾文化”。
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同仁们则认为:“1979年,在大地湾遗址下层首先发现了前仰韶文化遗存。……我们称这类遗存为老官台文化。大地湾一期的主要遗存应属老官台文化的偏早阶段。”
④“泾渭上游前仰韶文化的面貌与关中地区相同,均属老官台文化的范畴。”
⑤据此我们暂且称大地湾一期遗存为“老官台文化”。从时空概念上分析,考古发现的老官台文化很可能就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伏羲文化。试以大地湾一期遗存为例,这里出土了黍和油菜籽,表明当时已由渔猎时期步入初期农耕文化阶段。从随葬猪下颌骨的情况判断,可能已经开始了家畜饲养业。彩陶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经比较重视装饰艺术。在钵形器内壁发现了十余种彩绘符号,其中有的符号同老官台等地钵外壁上的刻划符号完全相同,可能属于“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滥觞。那种半地穴式的窟室建筑,则是古代东方居室的一种基本形式。
以老官台文化为代表的伏羲文化,是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它在中国远古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存在着华夏、苗蛮(或称南蛮)、北狄、东夷和西戎诸多部落集团,其中以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落集团尤为重要,这三大部落集团曾经缔造出著名的三大文化系统,并分别以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苗蛮文化的名称而彪炳于史册。
华夏集团的代表部族及其首领,为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从考古发现来看,炎帝、黄帝的文化为仰韶文化,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文化为中原龙山文化。一般所谓的华夏文化系统主要包括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在内。追溯华夏文化之源,势必要从伏羲文化那里寻找。在前仰韶文化中,除老官台文化外,尚有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它们都是仰韶文化的源头。目前脉络比较清楚的是,在关陇地区,以大地湾一期遗存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继大地湾之后,甘肃天水师赵村、西和宁家庄遗址都发现了老官台文化遗存,陕西关中一带的情况同甘肃东部渭河流域大体相同。看来,老官台文化的分布区域也正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如果将上述分析扩展到整个渭河流域,那么由大地湾、北刘下层经老官台、元君庙H406遗存,再经师赵村、北首岭下层到仰韶半坡类型这样一条发展演进的序列则清晰地树立在人们面前。这个序列无可辩驳地说明以大地湾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就是渭河流域的仰韶半坡类型的祖先和渊源。”
⑥仰韶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根据地域和年代不同所造成的文化面貌的差异,又可分为如下类型:在黄土高原一带,可分为北首岭、半坡、史家和西王村类型;黄土高原东南边缘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可分为庙底沟和秦王寨(或称大河村)类型;在沿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即豫北、冀南一带,可分为后岗、大司空村类型;在江汉平原以北及唐白河一带,为下王岗类型。仰韶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原始锄耕农业生产,种植粟、黍等粮食作物和蔬菜。农具有石斧、石铲、石刀和陶刀等。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最能代表仰韶文化工艺的是彩陶艺术。早期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为多,中期盛行先加白衣或红衣为底,再绘黑色、棕色或红色的彩绘。习见几何图案和鱼、鹿、鸟、人面、花瓣等纹样。一些陶器上附有动物、人物物画或有类似原始文字的刻划符号。仰韶文化的住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房基由半地穴到地面式,平面形状由圆形到方形再到长方形,结构由单间、双间到多间。在一些大型遗址中,均以居住区为核心,住宅呈向心圆形整齐排列。在埋葬制度方面,成人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有单人葬和多人葬。儿童用瓮棺,多不入墓地。有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习俗。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周围文化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⑦学术界也有将仰韶文化各个类型分别以单独的文化来命名的,其渊源或有不同,但一般都把它们列入“炎黄文化”系统,因而它们大都由伏羲文化发展而来。从文献记载来看,《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水为渭水支流,在今陕西岐山县境。姬水的情况不太清楚,约在今陕西的北西。“可以推断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西,它与发祥在陕西西西部南的炎帝氏族的居住地相距并不很远。”
⑧在华夏文化系统中,炎黄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祥地在关中一带,它与伏羲文化发祥地相距甚近,因而可以说伏羲文化是华夏文化之源,或者说它是华夏文化的早期阶段。《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
《国语》云:“少典娶有氏女,生黄帝、炎帝。”据《炎黄氏族文化考》所载《伏羲庙残碑》说:“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少典奉祀伏羲,知为伏羲—女娲族后裔。因而华夏文化的发展序列,似可释作:伏羲文化——炎黄文化——颛顼、帝喾、尧、舜文化;与其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为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不过,学术界谈华夏文化,一般都从炎黄文化(仰韶文化)算起,那么伏羲文化则成为华夏文化的源头了。诚如侯哲安指出的那样,伏羲氏、夏后氏两者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不可能是夏后氏在前,伏羲氏在后,或两者并列,而应是伏羲氏在前,夏后氏在后,夏后氏是伏羲氏后裔中一支,伏羲氏所代表的还是没有分化的原始的华夏族。
⑨在华夏文化圈内的中原核心地带,即今关中、晋南与河南省境,保留有许多伏羲文化的史迹。《纲鉴易知录》说:
“大昊之母居于华胥之胥。”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曰胥。”伏羲之母族华胥氏所居之华胥胥,在今陕西兰田华胥乡;《遁甲开山图》称:“伏羲生于成纪,徙治陈仓。”陈仓即今陕西宝鸡;《诗含神雾》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雷泽在今河南濮阳县王称、白乡、范县濮城镇与山东鄄城县董口集之间;乾隆《临潼县志》载:“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陕西西西市临潼区之骊山北麓有女娲氏谷,西麓有女娲氏庄。关中人尊称女娲为“骊山老母”,现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女娲陵俗称“风陵”,在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西北,原在河滨,现在河中,地近陕西潼关县城与山西芮城风陵渡交界地带,黄河水流经此处,吼声如雷,波浪激天,因而“风陵波浪”成为灵宝胜景之一。《元丰九域志》说“女娲墓在今潼关口河滩上”,《清一统志》说风陵坡在蒲州南六十里风陵乡,均指此女娲陵;《路史·后纪》载:“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中皇山大约是“中(岳)霍山”
的错记,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当年女娲“布政统民”及“娲皇故都”和“女娲陵”。侯村东北的“女娲陵”分正、副二陵,正陵埋葬女娲之体,副陵埋葬女娲生前所用之物。在副陵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娲皇庙”,自古以来侯村“娲皇庙”与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当,一直是享受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神庙;《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称:“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今河南孟津县老城乡雷河村有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的“龙马负图寺”,寺内供奉有伏羲和龙马的塑像;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东黄河南岸有“伏羲台”,台东有一个15平方米的洼地,称“羲皇池”,相传台为当年伏羲画八卦之处,池为画卦着墨处;《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浮戏山在今河南省登封、新密、荥阳、巩义一带,以浮戏山为主区形成了河洛地带的伏羲文化圈。新密市来集乡的“伏羲女娲祠”也叫做“娘娘庙”,庙门额题“伏羲女娲祠”及“人祖之源”。
新密西北牛店乡的“补子庙”即伏羲庙。新密尖山天皇顶的“祖始庙”或称“始祖庙”,庙内供奉伏羲、女娲。祖始庙下面的“红石沟”,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炼五色石的地方。大火把沟里的石头都烧红了,因此叫“红石沟”。此外,登封市的三皇庙内,供奉伏羲、女娲与神农。在少室山侧的中坡上建有伏羲女娲庙。荥阳汜水紫金山上有伏羲庙,汜水白玉岭上有女娲祠。新密与新郑交界处风后岭的得名,据说与伏羲、女娲姓风有关。在豫东平原,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古称“陈”,被誉为“羲皇故大”。《左传》说:“陈,太之虚也。”王符《潜夫论》、皇甫谧《帝王世纪》、司马贞《补三皇本纪》、罗泌《路史》、徐坚《初学记》、郑樵《通志》、马《绎史》、顾炎武《历代宅京记》等,大说伏羲大于陈。淮阳作为羲皇故大,这里还有著名的“太昊伏羲陵”。淮阳西邻西华县,西华县城北7.5公里的聂堆乡思大岗村的女娲城,被称为“女娲氏之故墟”或“女娲之大”。
女娲城西有女娲陵,城内有女娲阁;上蔡县塔桥乡白圭庙村建有白龟祠,亦称白龟庙,庙内祀伏羲,有伏羲墓和伏羲画卦亭,相传为伏羲当年画卦处。此外,豫北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有女娲补天五色石,沁阳市境内有始祖山、女娲山、伏羲祠、女娲祠、祖先洞、补天台、女娲洞、泥人场等,如此等等,不一一而。上上地地,大大分布着仰韶文化遗存。文献记载、历史传说可与考古发现互相补证,表明这里既属于远古华夏文化系统,也在伏羲文化圈内,由此可见伏羲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张振华说:“至于陕、甘及巴蜀等地的伏羲、女娲时代的文化,在最近的考古、历史、民族迁徙的研究,基本上属于中原伏羲文化的辐射现象,时间也晚的多。”
⑩巴蜀等地有关伏羲、女娲的史迹,时间可能较晚。但是关陇地区的伏羲文化应从大地湾一期遗存算起,距今约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时间不能算晚,倒是中原伏羲文化的时间较晚,基本上属于关陇地区伏羲文化的辐射现象。伏羲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