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000000026

第26章 社会热点篇(5)

2007年,甘肃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形状,即月收入5000元以上者和500元以下者占少数,月收入1000~2999元者占多数,月收入3000~4999元和500~999元者呈偏低状态。在甘肃省,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者是高收入群体,主要有经理人员(26%)、私营企业主(24%)、国家与社会管理者(14%)专业技术人员(11%)、办事人员(9%)及产业工人(1%),在这几个阶层当中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占到了总抽样人数的1/4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占总抽样人数的1/10强,而产业工人约占1/100。通过调查,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是从事技术密集领域的就业者、脑力劳动者以及垄断行业群体。人均月收入在2000~4999元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中又可划分为两个档次,即3000~4999元和2000~2999元,这两个档次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分别是33%和35%;经理人员处在2000~2999元这个档次的略高于处于3000~4999元,分别是33%和21%;私营企业主在两个档次上所占比例一样,都是29%;专业技术人员处在2000~2999元档次上的人要高出3000~3999元这个档次的近3倍,个体工商户高出5倍左右,商业服务业员工高出8倍,产业工人高出近4倍,办事人员高出不到1倍,农业劳动者高出4倍,可见大部分居民月收入是在2000~2999元这条线上。2000元以下属于低收入群体,其中又可划分为三个档次,即1000~1999元、500~999元以及500元以下。在低收入群体中,以1000~1999元这个档次的居民居多,按比例大小依次是:个体工商户(44%)、办事人员(38%)、产业工人(37%)、农业劳动者(29%)、专业技术人员(27%)、商业服务业员工(22%)、国家与社会管理者(18%)、经理人员(17%)、私营企业主(11%);月收入在500~999元主要有三大群体,分别是商业服务业员工(56%)、农业劳动者(47%)、产业工人(38%),以这三大群体在上述两个档次收入中做比较,可以看出:商业服务业员工月收入在500~999元这一档次上的要高出1000~1999元这个档次的2.5倍,农业劳动者高出1.6倍,产业工人比例基本一样;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商业服务员工,其中以下岗失业人员最多(91%),处在这个档次的农业劳动者低出500~999元这个档次的3倍多,商业服务业员工低出4倍。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甘肃省社会各阶层的收入现状: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有68%的月收入在2000~4999元之间,月收入1000元以下和9999元以上者为0%,而月收入5000~9999元和1000~1999元所占比重不大。这说明这一阶层人群已有近70%处于中等收入人群。

2.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中有很少一部分月收入达到10000元或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与2000~4999元之间的所占比重差别不大,较为均衡,说明这两大阶层绝大部分处于社会中、高等收入人群。

3.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还处于1000~1999元的低收入状态,月收入在2000~4999元这两大阶层中依然占多数,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绝大部分是中等偏低收入者。

4.个体工商户有86%处于月收入1000~2999元之间,说明这一阶层群体多数是中等偏低人群。

5.产业工人有75%的月收入处于500~1999元,农业劳动者有76%月收入处于500~1999元,商业服务业员工中多数月收入在500~999元之间,说明这三大阶层中多数是低收入人群。

6.下岗失业人员月收入最低,有91%的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说明他们是社会最贫困阶层。

二、对收入差距的看法与分析

(一)对中高收入群体的认知

针对目前社会上不同的中、高收入群体(网络精英、房地产商、落马高官、金融保险高管、私企老板、国企高管、政府公务员、奥运冠军、获奖科学家、演艺明星)的收入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公平的认识,能够反映社会公众对收入差距的看法。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超过半数以上认为收入合理且公平的群体从高到低分别是:获奖科学家、奥运冠军、私企老板、网络精英、金融保险高管;而认为收入最不合理且不公平的群体前5位分别是:落马高官、演艺明星、国企高管、房地产商、政府公务员。

1.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网络精英的高收入不仅没有让人反感,反而成为现代年青人和学生追求的目标。

2.对私企老板高收入的认可,说明民众对于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这一新社会阶层的最终承认,也表明了人们原有头脑中的平均主义的观念逐步淡化。

3.绝大多数民众都赞成获得奥运冠军的体育健儿和获得国家奖励的科学家拿高收入,认为是既公平也合理,这应该视为大多数社会公众对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的肯定。

4.金融保险业和国企一直是带有垄断行业和国家所有制的双重特征,而目前经济领域改革又进一步拉大了其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分配差距,有的国企负责人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达12倍之多,而普通民众对此认为已超过了心理承受底线,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普通工人对国企高管的高收入认为不合理且不公平。

5.民众认为最不合理且最不公平的群体前5位是落马高官、演艺明星、国企高管、房地产商、政府公务员。由于房价持续攀升,大多数居民认为房地产商的高收入存在不合理性,并造成了与房地产商的仇视与对立情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被访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取得的高收入与高利润直接与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被相对剥夺有关。至于落马高官,多数被访者认为他们是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者,他们的高收入是最不合理和最不公平的。因为腐败者多系公务员,这在民众心目中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演艺明星由于他们自身的艺术才华得到相对多的收入本无可厚非,但由于近年来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明星被过分炒作,身价和收入的增长过大,且实际水平与收入不相称,引起绝大多数民众的反感。

(二)2007年甘肃省工资调整后民众的满意度及分析

2007年甘肃省的工资调整主要是指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所属单位离、退休人员,另外还包括2007年国家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甘肃省城镇单位累计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64.17亿元,同比增加25.37亿元,增速提高7.69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62.14亿元,同比增加25.34亿元,增速提高7.7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岗工资与离岗生活费也双双增加。2007年上半年,甘肃省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456元,同比增加226元,增长18.37%;离岗职工月均生活费为618元,同比增加162元,增长35.53%。2007年上半年,甘肃省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550元,同比增加250元;集体经济单位月均工资为903元,同比增加157元;其他经济单位月均工资为1258元,同比增加282元。甘肃省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中,企业月均工资1726元,同比增加353元;机关单位月均工资1494元,同比增加221元;事业单位月均工资1412元,同比增加191元。在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后社会各阶层的反响如何?

从统计看出:对2007年增资回答“满意”的按比例超过50%的只有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回答“不太满意”的主要是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而回答“不满意”的按比例超过50%的从高到低依次是:农业劳动者、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人员、经理人员。这反映出社会各阶层对增资后现状的不同态度。其原因在“收入差距分析”中再作说明。

(三)对企业年薪制的合理性调查与分析

企业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经营者年薪的分配方式。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的经营权逐渐被经理人控制。为了把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联系起来,使经理人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一致,形成对经理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产生了年薪制。因此年薪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体说来,年薪制中的年薪主要由固定薪金、奖金、股票、股票买卖选择权等组成。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营者年薪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8倍,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必须承担经营风险责任,须缴纳风险抵押金、年薪预留金。实行年薪制应先向企业职代会报告,并需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批。

十大社会阶层中对企业年薪制度认为合理的前四位分别是: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办事人员;认为不合理的前四位依次是:下岗失业人员、产业工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无所谓”和“不知道”在十大阶层中占少数。说明对这一制度,社会各阶层还有很大争议,其合理性在于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高收入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合理性在于过大的收入差别超过了民众的心理承受力。

(四)对东部和西部收入差距认识与分析

社科文献出版社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联合发布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预计,2006年西部地区总体区域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3%,可就在西部经济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却仍然在不断地扩大。据统计,2007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839元。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西藏(2559元)、青海(1944元)月均工资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余均低于此水平。甘肃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43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7元,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位,仅高于陕西省65元。引起东部和西部收入差距的原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有精辟论述,但甘肃省社会各阶层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四个答案,即“历史原因”、“政策原因”、“教育原因”、“自然与地理原因”。其中选择“历史原因”和“教育原因”的相对较少,而选择“政策原因”和“自然地理原因”的相对较多。这说明,国家给予东部和西部不同的政策以及东部和西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状况是甘肃社会各阶层比较认可的原因,被访对象中多数强调希望国家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西部农村的扶持力度。

据统计,从居民收入情况看,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整体落后。2005年西部所有省、区、市城镇居民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4%)的只有内蒙古、宁夏两地。有一半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足10%。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2005年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在农村则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其实,东部和中、西部收入差距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但就导致这一差距的原因,广大民众倾向于政策原因和自然地理原因.其次是历史原因和教育原因,这说明政策扶持依然是解决这一差异的治本之方。另外,政府应加大力度留住人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省教育并不落后,但是却无力留住人才,并呼吁制订出吸引人才的更切实、更有利的措施,为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对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的认识与分析

2007年以来,甘肃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劳动报酬呈快速增长态势,但高增长光环下行业间差距却越拉越大。2007年上半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456元,同比增加226元。在被统计的19个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最高,批发零售业最低,工资水平差距继续拉大。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职工月均工资最高,月均达2113元;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次之,月均为1804元;金融业第三,月均1702元。工资水平偏低的为住宿和餐饮业,月均872元;其次是建筑业,月均864元;最低是批发零售业,月均846元。行业月均工资中,最高与最低相差1267元,比2006年同期拉大了344元。

关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甘肃省多数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资收入分配本来差距偏小,据调查,许多企业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仅为三倍左右;机关单位最高工资仅是最低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按行政职务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小,按技术职务(技术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则更小。但是,正因为这种工资分配上较小差距导致了是工资外收入的失控,也就是说,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法收入是引起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另外,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这使得单位或集体内部无形中拉大了收入差距。但这种差距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一是高级管理人才、掌握高新技术人才等均为稀缺要素,在收入上适当拉开距离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过大的差异,如企业年薪制形成的过大差异则不能为多数民众接受;二是在工资外收入分配中,由于制度内收入差距并不大,制度外差距大一些也有其合理的成分,即制度外有一部分劳动报酬,属于应纳入制度内而未纳入的合理收入部分;但是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则应采取限制、取消,甚至打击的办法加以解决;三是许多靠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抱怨工资太低,单位内部收入差距偏大,经济和全国相比较也相对落后,物价尤其是房价却不比其他省份低多少,并认为2007年工资增幅差异过大,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工资改革涉及者对增资的公平性问题产生质疑,由于不同资历、职称等的门槛的限制,导致同一群体增资幅度的巨大差距,因此,这次增资无形中又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针对甘肃省行业之间与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现状,社会各阶层有怎样的认识?

同类推荐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神级护美狂医

    神级护美狂医

    医道圣手,回归繁华都市,武力超群,担起护美重任。年少轻狂,医武双绝,谁怕谁,不要怂就是干。
  • 宁可没有璐过你

    宁可没有璐过你

    本故事讲述一个真人的故事,故事并没有感天动地确是真真切切的,希望各位读者都能有好的姻缘结果,时光残忍忘珍惜眼前人,多一点包容勇敢少一点无理取闹
  • 卿本妖娆:醉笑离歌

    卿本妖娆:醉笑离歌

    “歌儿,九世轮回,你还没爱够么?”一男子悲笑道陌离歌大鼻子瞪小眼“我又没爱你,你管我!”该男子华丽丽的吐血晕倒....某帅宠溺的抚摸着陌离歌的脑袋“离歌,我要是死了,你该怎么办”陌离歌狂笑“小心我抽了阎王的筋,扒了他的皮”地底某处的小老头突然浑身一哆嗦,谁!谁在讲他坏话...“主人,二宝饿了”某兽软软的挂在陌离歌的脑袋上陌离歌二话不说抓起一兽丢进了空间戒指只见一座如山般高的丹药顶上正趴着一小兽正在狂啃...看九转后的她如何应付异世的杀虐一个斗气的世界,一个已龙为尊的世界,看女主如何妖娆魅世。
  • 鸾鹤舞

    鸾鹤舞

    似有青鸾天上来,侠女青鸾冰霜雪骨满目柔情若甘泉。因剑为媒,青鸾与轩鹤缔造了一段刻骨铭心、至死方休的爱情。生命会在轮回中延续吗?她的血液里为什么会重生出青鸾的爱恋?她叫紫鸾,一个性情与剑都如天火般绚烂的女子,绝不想当别人的替代品。为了得到属于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爱情,她可以付出的比青鸾更多。公主、武林教主、乞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雪中沐浴,花海更衣,走一趟血与痛铺就的道路,她终于摸清了他的心跳。然而,似是命运弄人,青鸾出现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陨石的形成、分布、特征以及它与太阳系之间的科学奥秘。
  • 基因猎人西摩

    基因猎人西摩

    公园45世纪4396年,全球因为大规模的转基因食品而产生新型病毒,专家经过无数次研究破解,终于消灭病毒并且无意间破解了基因的奥秘,甚至动物的基因可以用到人的身上,这让金字塔顶端的有钱人高兴,但是却给贫民带来无休止的迫害,一群名为基因猎人的也就此出现...........
  • 风绝二班

    风绝二班

    如果没有遇到拥有异能的人,谭正的一生,一定不是完美的。如果没有遇到小学同学,谭正就不会懂得许许多多。
  • 你曾路过我的心

    你曾路过我的心

    老公举着相机站在床尾,而我的面前是一张精致而又陌生的脸。和老公约的情趣游戏,竟是他和小三的精心布局。欺骗和阴谋被层层揭开,我看到渣男为了利益的丑恶嘴脸。他们用艳照威胁,将我推上风口浪尖。他们用家人威逼,想要让我生不如死。是他,众叛亲离将我拉出沼泽。他曾面对镜头,说:“我们违反道德不违反法律。”他曾对未婚妻,说:“我们解除婚约吧!”他曾面对父亲,说:“这次,我不会听你的!”我以为离开渣男后,他给与我的是,惹人羡慕触手可及的幸福。纵身一跃,全身心投入。却猛然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他追逐利益的棋子。从一开始,就陷入他精心布置好的局。苏先生,谢谢你。曾经路过我的心。
  • 寒夏忆

    寒夏忆

    5年后,再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为的是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她却悲惨的发现,她的世界里永远有他。5年前,不小心弄丢她,5年后,绝对不允许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错过她。
  • 绝命报道

    绝命报道

    神淑离是一位初入职场的电视台记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在历次的出镜直播报道中屡获殊荣。她的是非分明和刚正不阿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出色报道,却也惹怒了利益链上的”某些领导“。面对办公室的“灰色规则”,她言辞拒绝。一次暗访之后,她莫名其妙的被派遣到甘肃的裕固族自治村去调查一起灵异血腥的“留守儿童连环命案“。一个人的孤独,古老的民族咒语,树干上匪夷所思的符号,等待她的又是怎样的冒险?她究竟能否完成基于事实的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