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0000000002

第2章 文心解疑(1)

一、《镜花缘》作者之谜?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一八年),李汝珍将费时数十年写成的《镜花缘》书稿,交给苏州一家刻坊刊行,并在以后多次重印。本来,关于作者是谁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但是,关于《镜花缘》的作者问题,却在前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争论不休,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镜花缘》苏州版初刻还没刊行,就先有人据《镜花缘》二稿传抄本在当时的江宁桃江镇私刻发行。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到二十世纪二○年代,知识界正式展开了争论。先是江苏海州的吴明星,然后有江苏板浦的许绍蓬,都主张《镜花缘》作者并非李汝珍,而是板浦”二许”(许乔林、许桂林兄弟,他们是李汝珍的子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许作”说(《镜花缘》为”二许”所作)及”许凑”说(《镜花缘》不是李汝珍一人作,而是李与二许一起”凑趣”而成)。

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分别就《镜花缘》的文学价值、著者及版本问题,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据有关数据记载,《镜花缘》脱稿后,李汝珍曾附信将稿件送给许氏”斧正”,因为当时许氏兄弟在海州地区声望较高,几乎妇孺皆知,所以,李汝珍想让许氏为他写一篇序。许氏兄弟当然不会推托,于是许乔林就为李汝珍写了一篇,篇末署名”海州许乔林石华撰”。因为当时屡屡发生文字狱事件,为了保险起见,《镜花缘》并没有署李汝珍的姓名,一直到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的重印本,书末才增刻了《松石歌》(”松石”即李汝珍)。因为当时的阅读者在书中没有看见作者姓名,只看见书序的撰写者,因此说《镜花缘》作者是许乔林,这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主要起源。

持”许作说”的吴明星等人,又根据许乔林所写的序文内容指出两个疑点:序文中有”相传北平李氏以十数年之力成之”的字句,许和李是同时代之人,又是很好的朋友,哪有李汝珍写了一部一百回的大作品,他的朋友却不知道的道理呢?用”相传”两个字轻轻带过有些说不过去,况且又没有指明李氏究竟是谁,这是疑点之一。另外,序文中又用”昔人称”,同一个时代的人所写的作品,”昔人”又怎么能进行评价呢?这是第二个疑点。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

对于序文所引起的疑点,孙佳讯认为,许乔林写这篇序时,因为当时屡兴文字狱事件,所以他也不无顾虑,这和李汝珍既亲自出马到苏州监刻《镜花缘》却又不署姓名是同一种心理。用”相传”可给人留下序文作者与书作者素昧平生的印象,又用”昔人”来给人隔世之感,这是为防止官府追查责任留有回旋的余地。

“许作说”的主要证据是”许氏事迹与此书内容有类似的影射”,比如《镜花缘》中”妙算谈天”好似许氏所著《算牖》的内容。其实,李汝珍算学知识虽然不如许氏渊博,但李汝珍有通算学的老师凌廷堪指导,和许氏相比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退一步讲,即使书中吸收了许氏算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小说创作来讲也并非是犯忌的事情。

另外,《镜花缘》道光元年本附”题词”十四家,这些题词人都是和作者同时代的人,从评语、眉批看起来,和作者的关系还很密切。不少”题词”都或明或暗地点出了《镜花缘》的作者,总括起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该书作者姓李,字松石,籍贯北平。比如以《镜花缘》第七十三回”看围棋姚妹谈弈谱”为例,该处眉批有”作者本系高手,谈棋自得精微”,而许氏对棋道却不是很了解。许乔林曾自言:”余不知弈”。这种从同时期人所作眉批中说明作者是李汝珍的证据很多。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至于”许凑说”,仅仅根据李汝珍小说与许氏著作内容有某些相似之处,就推论《镜花缘》为李、许所”凑”,无论怎样自圆其说,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例如小说中用到的”打灯谜”,似乎与许氏所著有关,但这些知识性的数据并非一家之言。李、许两人关系密切,互相引用是完全可能、也完全允许的,很难说谁借鉴谁的。况且,李汝珍对这些内容也并非门外汉。”枕经藉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这也是许氏对李汝珍的评价。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本书是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后,首批民间自发组织编写的关于青年人追寻梦想的书籍。本书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著名律师曹星老师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新世纪年轻人追梦、圆梦的历程。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午夜阳光

    午夜阳光

    书名缘于这些作品大都写在繁忙工作之后的夜晚,缘于作者心中的灿烂。诗集分为“回放自然”、“情系故园”、“山河礼赞”、“时代感言”四个部分。这是作者出版80余万字文学作品之后的又一创作成果,它聚焦现实生活的美丽瞬间,点燃心灵的光焰。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热门推荐
  • 奇葩道士之镜子里的她

    奇葩道士之镜子里的她

    我是名普通的高中生,整个人长得就很奇葩。原本一个屌丝男的我却无缘无故被一名女同学表白,由于拒绝了她,伤心过度的她一时想不开,便跳楼自尽!从那以后,我的人生便随着这件事而慢慢的改变...
  • 龙之潜渊,一跃九天

    龙之潜渊,一跃九天

    他从小被自己的父亲培养,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终夺得九五之位,她惊才艳艳,长袖善舞,以天下为己任,却不该遇到了他,针锋相对、惺惺相惜.....一切的一切最后却彼岸相隔。
  • 末世异能一队

    末世异能一队

    司月和萧亓青梅竹马,奈何一个暗恋无果一个得不到才会珍惜。告白失败,司月选择逃避奈何末世来临。再次见面,她身边多了父母,他身边多了白莲花。作者:月啊,我是亲妈,你俩肯定会在一起的!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错爱:豪门冷少追逃妻

    错爱:豪门冷少追逃妻

    她是一个私生女,从小,没人疼没人爱,而那个一直看似乎对她不错的父亲,对她好,也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原因,这个家,对她而言,似乎根本没有半点值得留念的地方。但从小渴望亲情的她,对那个父亲,依然抱着一丝丝期盼,希望能得到他的关注,不曾想,在自己二十岁生日那天,她的父亲,竟对她下药……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要想设法谋取营养,就需要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保健功能,也需要了解各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性味以及它们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然后通过科学的调配,均衡的摄取,才能让疾病远离我们,身体更健康。
  • 天使与恶魔:围绕身旁

    天使与恶魔:围绕身旁

    一个大学毕业的少女,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与男主产生爱,但,没想到剧烈的打击时她崩溃,忽然,她看到了魔鬼在她身旁!这!究竟是怎么了?她知道,还有一个天使,但,为什么她看不到天使?
  • 永远过不了的界限

    永远过不了的界限

    相爱一场,原来不过是欺骗自己,最后还不是各走各的吗?对吧!也许,注定不能相爱了呢!
  • 都市的猫

    都市的猫

    我是一只猫,是一只普通的猫,普通的只有思想是幸运的猫……本人新人,也没有什么存稿。。看着写吧,这是一本不一样的都市小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