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徐克再造了李连杰,但徐克的作者特质注定了他不会同杰仔这种“一人撑起一部影片”的大明星合作长久。1992年,他让杰仔扮演了《东方不败》中的令狐冲,却使令狐冲的侠客形象湮没在《东方不败》那错综复杂的剧情中。他更多体现的是同几个女子的感情纠葛以及面对任我行“人就是江湖”言论时的茫然失措,他的“主动行为”是“退出江湖”,只要一涉及到江湖事,就变得被动无比,只有在最后的黑木崖大战中,他才发挥出“独孤九剑”的威力。但之所以能击败东方不败,还是因为东方不败的一念之仁。面对东方不败此时的红颜多情,他表现得更像一个负心汉!
显然杰仔无法满意这种性格软弱的“非英雄”形象,所以他宁愿签约永盛,自己又成立正东公司,也不愿再受徐克的“摆布”。从1993年到1996年,是他出片最为迅速的几年,而且每一部影片都深深打上了“李连杰”主演的烙印,他同周星驰、成龙一起成了当时“明星”电影的三大巨头,但同周星驰的无厘头英雄,成龙的小人物英雄所不同的是,杰仔屡屡扮演的是那种极富人格魅力的大英雄、大侠客,看他奋勇杀敌更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方世玉》和《谁与争锋》虽然一开始将方世玉描绘成顽劣成性的少年,但到救父救母时却表现得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太极张三丰》中的少年张三丰也是前期思想混沌,但却在经历好友背叛后痛定思痛,悟出了太极拳的真理,成为一代武林宗师。而《新少林五祖》中的洪熙官,《精武英雄》中的陈真,还有“都市三部曲”《中南海保镖》、《赤子威龙》和《鼠胆龙威》中的保镖、卧底和替身演员,都充分体现出了男人的沉着、冷静、坚毅和隐忍等优良品质,再加上灵活敏捷的身手,怎能让人不去爱他?惟有《魔教教主》算是一个败笔,影片中的张无忌一开始胆小懦弱,练就绝学成为教主后则满怀野心,比朱元璋更像一代枭雄,但到结尾处力拼玄冥二老时又故作方世玉式的可爱,其性格之多变,实在让人难以捉摸,这大概也是续集拍不下去的缘故吧。
与前面谈到的几部电影不一样,《冒险王》更像一次冒险的尝试,小说中的冒险王依然是杰仔侠客形象的延续,而现实生活中的作家却是杰仔生平第一个不会武功的银幕形象,作家们将自己的爱恨情仇加在了冒险王身上,使其完成了一次类似于“印地安纳·琼斯”的冒险之旅,现实中的情感矛盾也由于小说的完成而得以化解。1996年杰仔再次同徐克合作,饰演了黑侠这一类似于超人和蝙蝠侠(当然还有后来的蜘蛛侠和超胆侠)的漫画英雄,白天的他是默默工作的图书馆馆员,夜晚的他却成了维护城市正义的黑暗侠客,比起《中南海保镖》、《赤子威龙》和《鼠胆龙威》中的现代人形象来,更多了几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而1998年的贺岁片《杀手之王》是杰仔离港去好莱坞发展前拍摄的最后一部港片,影片中的他饰演一个偷渡到香港的大陆仔,再次回归《龙在天涯》和《无名小子》中有些“愣头青”的“乡下小子”形象。而董玮设计的武打动作也不尽如人意,限制了杰仔的发挥。
远赴好莱坞的杰仔再次迷失,在好莱坞流水线般的制作体制下,他不再是那个呼风唤雨,主宰功夫片领域的大明星,而是《致命武器4》中的黑帮头子和《致命罗密欧》中的越狱犯人,《龙之吻》中他被坏警察逼得走投无路,《救世主》中他“无聊”到自己和自己对打,我们不会喜欢他在《致命摇篮》中饰演的那个毫无个性的台湾调查局探员,更无法容忍他在《狼犬丹尼》中像狗一样摇尾乞怜时的自毁形象。西片中的杰仔,在拓宽了戏路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观众对他的喜爱。
在这期间,杰仔还在张艺谋的《英雄》中饰演了无名这一角色,却不幸沦为张艺谋表达自己“天下”、“和平”等宏大理念的一个符号。名为“英雄”,实无“英雄”,他宁愿自己被万箭穿心,也不愿动秦王一根毫毛,其“想方设法”屈服于强权的“奴性”特征,自然无法赢得观众的认同!
好在杰仔及时悬崖勒马,没有在“挂羊头卖狗肉”的道路上越滑越远,饰演霍元甲这一大陆观众最早接触的大侠形象不愧为其自我救赎的一记“妙招”。但与《精武英雄》中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善恶分明所不同的是,《霍元甲》中并没有明显的善恶二元对立。霍元甲也有年少轻狂,好勇斗狠的时候,直到经历灭门惨案,才幡然悔悟,成立“精武体操会”,成为真正的民族英雄。当然影片的情节过于片断化,对人物的性格转变历程没有做出细致的交代,口头说教多于影像表现,从而招致了不少非议。但即使这样,杰仔也凭借扎扎实实的武打动作赢得了观众的“芳心”,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观看李连杰影片的热潮。这一次,他又是一个人成就了一部影片!
功夫小子——大侠——英雄——功夫小子——反派——符号——弱智——大侠——反派,这就是杰仔从影二十多年来银幕形象的转变路线,当然我们更喜欢的还是他的大侠和英雄形象。因为类型影片不仅规定了影片的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还规定了明星的角色类型和特定形象,让约翰·韦恩来主演《雨中曲》和让金·凯利来主演《疤面大盗》同样都是难以想象的。
4.也来说说成龙
“成龙老了”,“成龙打不动了”,“成龙重新寻回了自我”,“成龙的又一次失败”……这么多年来人们对成龙的评价从未停止过。作为华人影星中片酬最高的“带头大哥”,成龙有足够的资本笑傲华语影坛。然而金像奖中零影帝头衔的尴尬纪录又使得他在精英阶层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无法提高,草根阶层似乎也更喜欢同样没有影帝头衔却一招一式尽现中华武术神韵的“功夫皇帝”李连杰,而不是这个依靠自己那套独特的杂耍式打法征服了好莱坞的香港硬汉!
最早接触成龙电影还是1993年的1月,当时录像厅里正在放映《龙兄虎弟》和《飞鹰计划》。银幕上的成龙很快便吸引住了我,因为他那灵活多变的动作招式,是以往观看的动作片中所没有的。特别是《龙兄虎弟》中和那四个高跟鞋杀手对决时,不停地躲闪腾挪,各种奇招妙招层出不穷。而《飞鹰计划》中和雇佣军高手之间的打斗,更是体现了其动作风格的一个“巧”字,虽然没有李小龙那般刚猛,没有李连杰那般舒展,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这之后又看了《新城市猎人》和《双龙会》,这两部影片中,成龙充分体现了其搞笑功力,并不比当时的周星驰逊色,但搞笑风格却又大不一样,周星驰主要通过语言来搞笑,而成龙却主要通过动作来搞笑。这样一来,语言“匮乏”的成龙也就不会像周星驰那样被人提升到“无厘头文化”的高度了,而他在《重案组》、《霹雳火》、《我是谁》和《新警察故事》中的表演则基本上放下了惯用的成氏动作幽默,更多表现的是正剧风格的打斗。
其实很多人看成龙的影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来引导,只要看到碟片上或录像厅预告栏上写着“成龙主演”几个字,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看他一场,所以上当受骗的事也时有发生。像《拳精》、《龙拳》这样的早期作品,像《奇谋妙计五福星》这样的客串作品,都无法从中看到真正的成龙。而他第一次闯荡好莱坞时所出演的《炮弹飞车》和《杀手壕》,则更像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就连其成为动作巨星后出演的监狱片《火烧岛》,也由于片中其他几位男主角的存在而无法展现个人风格,其戏份不如片中男一号梁家辉的多。
在这里必须得提一提成龙、洪金宝、元彪三兄弟联合主演的影片。注意,是联合“主演”,所以“福星系列”就不能算。印象中有两部(成龙和洪金宝合演的还有一部,就是《龙的心》,有点像后来好莱坞影片《雨人》的动作版,很感人,却容易被忽略),一部是《A计划》,一部是《快餐车》,都是1984年的作品。其中《快餐车》中并没有突出三人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最后三剑合璧对付大反派的场面更是表现了三人的齐心协力;而《A计划》中成龙饰演的“马如龙”戏份明显多于其他两人,且对整个战局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一方面也预示着其演艺事业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
真正让成龙自成一派的还是1985年的警匪动作大戏《警察故事》,曲折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打斗场面,还有成龙抓着大厦电线滑下的玩命做派,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成龙本人也从清末明初的功夫小子顺利转型为现代装扮的都市英雄,他在片中塑造的那个正直而勇敢的警察陈家驹,则成了香港银幕上最经典的警察形象。从此,成龙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年的电影辉煌之旅,他精心制作的动作大餐给人欢乐,他不用替身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影片有着绝对的票房保证,而他本人也把目光投向全球,像《龙兄虎弟》、《飞鹰计划》、《红番区》、《简单任务》、《一个好人》、《我是谁》等片的拍摄基本上都是在香港以外的地区进行的。片中出现的大量国际演员和异国风情使得他迥异于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等本土巨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也为自己再度冲击好莱坞铺平了道路。
终于,成龙告别了香港,直奔好莱坞的“两千万俱乐部”而去。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同化下,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成龙不见了。他虽以谐趣打斗而著称,但嬉闹中也透露出很强的实战性。可好莱坞导演只片面地提取了他谐趣的一面,使得他的动作越来越如耍猴一般花哨,实战性明显削弱。特别是在《上海正午》和《上海骑士》中,花拳绣腿的成龙根本无法战胜片中的反派,只是靠外界的作用力才侥幸逃脱,这显然让看惯了成龙妙手退敌的中国观众大为不满。更离谱的是《燕尾服》和《飞龙再生》,可怜的成龙任由好莱坞的高科技来摆布,不是拥有了神奇的力量,就是突然地起死回生,哪有一点当年“亚洲飞鹰”的意气风发!
在这期间成龙也并不是完全告别了香港市场,《玻璃樽》和《特务迷城》两部大戏则是他尝试的转型之作。影片中的龙女郎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附带的陪衬或是像《超级警察》中杨紫琼那样的打女,而是和我们的成龙大哥正儿八经地谈起了感情。《玻璃樽》更是以爱情戏为主,打戏为辅,结果打戏反而像是画蛇添足。而实际年龄相差二十余岁的银幕情侣谈起恋爱来委实让人感到别扭,尤其是大哥那张“坑坑洼洼”的脸,的确不适合来演这种少男少女的青春偶像戏。
渐渐地,好莱坞的观众也厌烦了成龙这种看似不卖力的银幕打斗,两面不讨好的他只好回到香港重拾山河,于是便有了《新警察故事》和《神话》这两部港产大制作的诞生。从票房上来看,虽然谈不上失败,但远不能同巅峰时期的票房冠军相比。而从影片本身来看,制作似乎比以往更加精良,而动作方面也有了当年的影子,比如《新警察故事》中和安志杰的两场比武,以及《神话》中那场传送带上的谐趣打斗,都能给人以愉悦之感。另外可喜的一点是,影片加深了情感方面的刻画,银幕上的成龙不再是那种无往不利的动作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体验着男女之间的爱欲缠绵和生离死别。虽然面部表情僵硬的成龙并不擅长演感情戏,但早点尝试毕竟有利于将来的真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