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300000020

第20章 类型之惑(1)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之叙事结构如同香港电影这样松散而拖沓,时常会为了那些非叙事性的元素和娱乐观众的目的而延缓甚至改变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方向。

1.香港电影叙事结构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说起香港电影,人们头脑中首先想到的便是缺乏逻辑的剧情,痴笑搞怪的人物和突如其来的打斗,处处渗透着癫狂和非理性。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之叙事结构如同香港电影这样松散而拖沓,时常会为了那些非叙事性的元素和娱乐观众的目的而延缓甚至改变整个故事发展的大方向。但许多人喜欢上香港电影,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因为它的随意、松弛。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可谓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出现的影片,大多都符合以上那些特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吴宇森的英雄片,虽然在风格上是浪漫化,武侠化的,但是在叙事上却遵循着严格的起承转合,整个故事的情节线索都设计得非常严谨慎密而富有匠气。但即便是这样自成一派的大师级人物,也会在《英雄本色2》和《纵横四海》中游戏一把,前者让死去的小马哥通过其孪生兄弟阿健的外壳复活,后者更是毫无征兆地让双腿残废的发哥从轮椅上跳了起来,为的就是让其尽情参与最后那一场精彩搏杀。而吴宇森所引领的“英雄同反派大规模火拼”的高潮模式(大反派手下总是有许多面目模糊的小弟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为的就是接受英雄们正义子弹的洗礼),则成了日后许多枪战片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英雄好汉》、《龙腾四海》这样的江湖片,也有《赌圣》、《赌侠》这样的赌片,就连《千王情人》和《星期五舞男》这些本应是剧情片的“无辜者”,都会在影片的结尾处来上一段火力十足的枪战大戏,显得非常不协调。枪战本应是一部影片的辅助元素,即外观表现元素,而不是主要的叙事元素,过多的枪战容易喧宾夺主,破坏影片的整体叙事结构。好莱坞的许多经典黑帮作品,如《教父》、《美国往事》和《好家伙》,枪战场面就非常的少,而且都能很恰当地融入到剧情之中。唯一例外的便是德·帕尔马执导的《疤面煞星》,影片结尾处那场子弹横飞的枪战戏就处理得有些失控,笔者以为吴宇森的港版枪战模式大概也是偷学于此。正是因为这种跟风潮流,导致某些本应成为经典佳作的港片在叙事方面虎头蛇尾,麦当雄的《黑金》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结尾处的枪战场面比吴氏作品更为火爆,天上地下,飞机炮弹,火力之迅猛不亚于黎以冲突,原本平民化的英雄配以现代化的精良武器装备,则被最大限度地神话了。

枪战片的结尾是大规模的枪战场面,而武侠片的结尾自然是大规模的武打场面!九十年代初蓬勃发展的新武侠电影,除了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外,无不在影片的最后来上一场正邪之间的大碰撞。新武侠作品大多改编自武侠小说,本来某些原著并没有出现那种武功极高的大反派,比如《鹿鼎记》、《绝代双娇》和《天龙八部》。但为了满足观众们“正邪大决战”的观影癖好,导演只得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于是《新鹿鼎记》中的鳌拜有金刚不坏之身,《神龙教》中的冯锡范练就了“六合童子”剑法,《新绝代双娇》中江玉郎的“寒冰烈火掌”天下无敌,而《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更是无端地将“星宿老怪”丁春秋塑造为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联手都战胜不了的大魔头。这种篡改行为的“始作俑者”是新武侠的“开路先锋”徐克,他在电影《笑傲江湖》中所添加的那个东厂太监头目,便是为最后一战所设置的反派绝顶高手。自那以后,新武侠电影无论怎么折腾,七绕八绕到最后都是天马行空,飞沙走石的正邪之战,并形成了固定的叙事定式,不仅制约了影片内涵的进一步深入,也破坏了原著文字那种娓娓道来的隽永笔调,显然又是一种非理性的体现。

比起枪战片和武侠片来,喜剧电影中的这种非理性叙事显然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八十年代的成龙、洪金宝领衔“最佳拍档”和“五福星”系列功夫喜剧,到王晶的“追女仔”喜剧,再到黄百鸣的贺岁喜剧,以及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剧情无不东拉西扯,为了展示演员的搞笑才能而时常偏离叙事主线。比如“五福星”系列中经常出现的追女行为,就占据了影片的很大篇幅。而《逃学威龙》虽然披着警匪片的外衣,但相对于卧底查案的主线来,周星星在校园里碎片式的“胡作非为”才更像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同《辣手神探》等“剧情紧紧吸附主线”的严肃警匪片是大不相同的。至于贺岁喜剧,本来就是香港影人所独创,为了烘托新春佳节喜庆气氛的逗乐影片,所以更加像一块块叙事碎片的拼贴,所谓的主线也是牵强附会,为了大团圆经常结局硬生生地破坏了原有的生活逻辑,《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和《大富之家》无不是如此。而《东成西就》更是将这种游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简直是一场《东邪西毒》中被压抑了许久的武侠人物的集体狂欢。这些破坏了叙事结构的搞笑桥断虽然对于电影本身的艺术探索而言具有负面作用,但却符合电影的另一特性,即商业性和世俗性。香港电影绝大多数是商业电影,既然是商业电影就要面向大众,让观众们在影像的刺激下释放心灵,随之尽情地“狂欢”。香港观众如此,大陆观众也一样,如果你在马路上问观众对《天下无贼》中哪一段的印象最为深刻,十有八九会回答说是“抢劫”那一段,虽然这段影片偏离了叙事主线,与全片的基调亦不相协调。

不过随着九七回归、金融风暴、世纪末恐慌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外在情绪的影响,香港电影变得越来越严肃,越来越理性了,像一个天真的孩子突然间步入到热爱思考的中年,却一下子让人很难接受。除了文隽、刘伟强的“最佳拍档”公司和王晶依然在“游戏人间”外(其实王晶也严肃了不少次,比如《龙在江湖》和《笨小孩》),其他导演都一下子理性起来,抛弃了原先香港电影中的那些非理性叙事元素,力图在影片中好好地讲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于是,英雄神话少了,无厘头搞笑也少了,生活的质感却时常浮现在影像表面。杜琪峰在《再见阿郎》中让漂泊的浪子回归家庭的怀抱,叶伟信也在《朱丽叶和梁山伯》中让黑老大和九流小混混为了小孩的尿布而平等地对话,陈果更是把摄影机深入到香港底层社会的残缺和破败中,抒发香港人真正的平民情怀。就连一向疯疯癫癫的周星驰,也在《喜剧之王》中正常了一把,表达了一种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虽然影片后来的那段卧底戏和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又再次回归非理性的范畴,从而造成影片风格的前后不统一,但显然这是由它的贺岁性质所造成的。而同为当年贺岁片的《玻璃樽》,虽因成龙的爱情尝试而规矩了许多,却依然遵循了成龙影片“必打”的原则,硬生生地加入了三场动作戏。尝试归尝试,这些诞生于“非理性时代”,表演风格已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大明星们为了顾及观众的情绪,还是没有在通往理性的道路上行得更远。

新世纪的香港电影则呈现出两极化发展的趋势。理性的作品完全不苟言笑,比如刘伟强的《无间道》,杜琪峰的《黑社会》以及彭氏兄弟拍的那些恐怖片,而像《再说一次我爱你》、《妄想》这样的影片更是没有一点香港地方特色的语言和风味,有一种“形同陌路”的感觉。非理性的作品则是更加胡编乱造,比如韦家辉的贺岁系列,郑中基的搞笑片,王晶的麻将片和那一堆所谓的都市浪漫喜剧,2006年的《新扎师妹3》更是达到了一种非理性的极致,银幕上的人物完全是在疯疯癫癫的状态下闹完了九十分钟。

其实像《龙虎门》这种漫画改编的武侠片拍得未免太严肃,以往武侠片中那些插科打诨的情节在影片中完全消失,导致该片死板僵硬。所以还是看《大丈夫2》舒服,正宗的港味让人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那个非理性的奔腾年代。

2.香港电影“文艺时代”的来临

最佳剧情长片《功夫》,最佳导演周星驰(《功夫》),最佳男主角郭富城(《三岔口》),最佳女主角舒淇(《最好的时光》),最佳男配角黄秋生(《头文字D》),最佳女配角元秋(《功夫》)……2005年第42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简直成了香港电影人集体狂欢的大舞台,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在香港本土举行的金像奖颁奖典礼呢!如此大包大揽的丰收可谓香港电影2005年来的最大喜悦,虽然此“喜悦”远远不能代表电影业已经“走出低谷”,但从目前的事态来看,香港电影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崭新的“文艺时代”。

多年以来,商业化和快餐化一直是香港电影最显著的特征,人们习惯于在电影带来的哈哈一笑中忘却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有人说:“香港电影缺乏思考,没有终极关怀,只在乎此时此刻的欢愉。”的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业片佳作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从整体上降低了香港电影的水平,也为日后香港电影的衰落埋下了隐患。自从1995年以来,随着大批优秀电影人才的流失,创作队伍和表演队伍开始陷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困境,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以及投资人缺乏信心,香港电影从此一衰便是十年。

十年间,我们见证了“古惑仔”系列的风靡香江和山鸡、浩南的引领潮流,见证了“银河映像”的实验创新和杜琪峰的商业转型,我们为都市浪漫喜剧和鬼片、恐怖片的泛滥而忧心忡忡,又为《无间道》和《功夫》的岁末救市而备感振奋,终于在2005年这样一个相对平淡的年份才突然发现,香港电影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许《雀圣》、《头文字D》和《龙威2:皇母娘娘呢》这样的影片还能够勾起我们对往昔的回忆,但《瘦身》、《三岔口》、《阿嫂传奇》、《童梦奇缘》、《再说一次我爱你》、《怪物》,甚至是《七剑》和《龙城岁月》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新的潮流趋势:香港电影逐步由快捷功利的感官化体验转型为温存细腻的深层次感受。

同类推荐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热门推荐
  • 霸道混混遇上我

    霸道混混遇上我

    一个混混老大,干完一场架后,出于玩的心态想去撩这个与他干架的妹子,谁知越陷越深,原来的一场游戏最终假戏真做,于是在这条追求的路上,两个当事人彼此影响,改变……(第一册内容)
  • 盗墓笔记同人之乔初

    盗墓笔记同人之乔初

    乔初本来是一个乖巧的大学生,每天除了上学就是放学回家,其实背地里是个黑社会大小姐,而且还是一个专门盗墓的黑社会大小姐。某次跟着下斗的时候跟同伴走散,乔初再醒来感觉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这还是原来的时间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假如我不曾放弃你

    假如我不曾放弃你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她宁愿重来没有见过他。他是高高在上的帝国总裁,而她只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丑小鸭。为了他,她放弃了一切,换来的却是满身的伤害,她带着绝望离开了,他却慌了,满世界地找她,人海茫茫,她……又在何处……
  • 新的时代之丧尸危机

    新的时代之丧尸危机

    一群在末世危机中挣扎的年轻人,是否能凭借运气或实力在这丧尸遍野中生存下来?或者,死亡。种种未知的危险在迷途的前方等待。只有充满勇气和毅力的人才能获得生存资格。
  • 修罗王之妻:玉凰

    修罗王之妻:玉凰

    象征着修罗王权势的玉凰石,将她带回了三千年前。睁开眼,便是慕容世家的嫡长女,却懦弱无能,除了嫡女身份,一无所有。北凰王朝七王爷的未婚妻?这怎么可以,还没见过面呢!逃婚!她要逃婚!北凰王朝大街之上,她背着小包袱与他相遇。“你……看得到我?”他再次确认。“废话,你当自己天神还是地鬼,能隐身啊?”她轻蔑的瞪着他,像在瞪白痴。“你……怎么知道?”明知自己的身份不能轻易泄露,可他就是想吓吓她。她眨眨眼,转身就走。逃婚至上!“王,属下打听到,她已经是七王爷的未婚妻了。”旁边属下悄悄地提醒。“哼,本王要的人,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娶走!”男人霸道又腹黑的说道。
  • 火影之爱我别放手

    火影之爱我别放手

    你在木叶的阳光下,翩燃起火。我在血雾的黑暗里,涅槃重生。如果生命终结之前来得及,我要忘了你血色的眼。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我愿沉沦,以你赐予之名。你不再和谁谈论所谓知己,因为心里早已千疮百孔。你的心里再装不下一个人,只愿做一个对自己也说谎的哑巴。你说,我任何的错,都不及你那一次弃我的罪。如果所有的路都连在一起,我走上一生只为和你相遇。泪枯作灰,心化成血,骨碎为末。亦不悔,爱你一回。愿穷极一生只做一场永不醒来的梦。
  • 半世倾城半世殇

    半世倾城半世殇

    不是说爱她吗?为何最后却抱着另一个佳人?一碗落胎药,心如死灰,一夜白头……一切只是权利的牺牲品……难道就这样终其一生?
  •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一个平凡的少年偶然梦见了神,因为兄弟的愿望被迫变成了女生,经过重重经历,终于有变回来的机会,却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了异界。从此展开新的生活
  • 喜欢有太多不是爱

    喜欢有太多不是爱

    本少第一次写这样的作品,也是讲述自己吧,8.27也是送给一个人,我们都有青春,青春期都有自己爱的人,那就青春疯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