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300000011

第11章 恐怖鬼怪片(1)

过于注重心理描述,过于向西方恐怖美学靠拢,也让香港恐怖片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

1.鬼气森森——漫谈香港鬼片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谁。

鬼是不是世界上最可怕?

最可怕的却不一定就是鬼。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鬼,

为什么我们不在乎也无所谓。

从小就被教导要懂得做人,

为何长大后通通变成鬼。

我们的自私,

我们的虚伪,

自己从来也不会认为不对。

我们的狠心,

我们的恶毒,

我们从来没有半点理亏。

明明是阴险狡猾胡作非为,

还大拍胸膛一脸问心无愧。

人不为己就会天诛地灭,

有多少人在乎自己是人还是鬼。

——《有没有鬼》(《古镜怪谈》主题曲)

香港人比内地人更讲迷信,到处都供奉着神位,到处都在烧香拜佛打小人,这已成为香港市民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相信人死后会投胎转世,走上奈河桥,喝下孟婆汤之后就再也记不清前世的一切。而那些没投胎转世的,都成了飘荡在世间的鬼魂,于是香港电影的一个独特类型片种——鬼片便应运而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撞到正》到彭氏兄弟最新的作品《森冤》,鬼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谐趣化——写实化——心理化的历程,下面便一一叙述。

一、八十年代——更像功夫喜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正在经历着新浪潮运动的洗礼。但香港新浪潮的作者不像台湾新电影作者那样从一开始起便与商业美学背道而驰,而是在注重个人表达的同时,也积极地拥抱商业美学。徐克在《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遭到票房失利后,迅速推出了动作喜剧《鬼马智多星》,而许鞍华也于恐怖悲剧《疯劫》之后,推出了鬼怪喜剧《撞到正》,影片虽然充斥着大量厉鬼,但无非就是打打闹闹,并不吓人。《撞到正》也掀起了香港八十年代的“鬼片”热潮,接下来洪金宝执导的“三部曲”——《鬼打鬼》、《人吓人》和《人吓鬼》则进一步融合了功夫喜剧和鬼怪题材,创造了一个新型片种——“灵幻功夫片”。其中《鬼打鬼》一片还荣登1980年的票房冠军宝座,看来香港人确实不愿接受太严肃的东西,嬉笑怒骂才是最爱。

当时鬼片中鬼的造型都很滑稽,通常戴着清朝官帽,穿着深色长袍,相貌极为丑陋,更加偏向于僵尸形象。洪金宝于1985年凭借《僵尸先生》一片再度掀起僵尸片热潮,同“灵幻功夫片”一脉相承,重搞笑打斗,轻恐怖惊悚,所以也有“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香港影评人吴昊先生语录。)一说。而影片里的“僵尸”文化,则是来源于道教的茅山宗,片里的正派角色大多是以“墨线、糯米、黄纸符、桃木剑”为法宝的“茅山道士”(《惊声尖叫——香港恐怖片发展流变》(2006年《香港电影双周刊》)。),他们的任务就是捉拿僵尸,匡扶正义。说起“茅山道士”,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作为“僵尸道长”的林正英,龙虎武师出身的他,还当过武术指导,有着良好的武术功底,又凭借其“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独特形象,很快便在“僵尸片”中被定型为“茅山道士”的不二人选,也为“僵尸片”招揽了大量观众。可惜好景不长,“僵尸片”很快便由于情节雷同,粗制滥造等原因失去了观众的宠爱,1991年的《一眉道人》后,僵尸片便寿终正寝了。虽然1995年“亚视”拍摄了电视剧《僵尸道长》,林正英再次担当主演,且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演完《僵尸道长2》后,“林道长”便因长期酗酒引致肝癌最终英年早逝。接下来“亚视”的热播剧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片头也出现了“谨以此剧献给一代僵尸道长林正英先生”的字样,但该剧集及其续集却对“林道长”的僵尸片进行了大肆颠覆,为死气沉沉的僵尸片注入了当下的许多时尚元素,如武侠、爱情和玄幻,另有俊男美女和生动台词,力争中西合璧,大谈爱与拯救,还把观音、白素贞、法海、女娲、将臣等古代神话人物加入进来,情节曲折生动,场面宏大气派,成为那两年“亚视”引以为豪的一个系列品牌。

除了上面提到的“灵幻功夫片”和“僵尸片”外,八十年代比较有名的鬼片便是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了。所谓的“开心鬼”,只不过是附在麻绳上的年年落榜、最后只能悬梁自尽的穷酸秀才的鬼魂。这可能是银幕上最善良,最可爱的鬼了,他从不害人,还帮助校园女生改掉坏毛病,树立自信心,而自己最终也苦尽甘来,投胎转世。这个系列轻松诙谐,特别是《开心鬼放暑假》一片,完全就是校园青春喜剧的模式。而2002年的《九个女仔一个鬼》便是该系列的重拍版。

总的来说,除了《灵气逼人》等极少数鬼片外,八十年代香港银幕中的鬼的确没什么值得可怕的,特别是徐克的《倩女幽魂》和关锦鹏的《胭脂扣》,一动一静,居然塑造了香港银幕上最著名的两个女鬼形象——小倩和如花,一个美艳动人,一个楚楚可怜,和恐怖完全沾不上边。而《倩女幽魂》中对人鬼恋的塑造成功,又引发了一批跟风作品,如《鬼新娘》、《画中仙》、《追日》、《千年女妖》等,但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票房成绩,都不能与《倩女幽魂》相提并论。

二、九十年代——开始真正吓人

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由于新武侠、赌片、无厘头喜剧等类型片种的盛行,鬼片已经被挤到了非常边缘的位置。但还是有人始终在坚持,比如说钱升伟,就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七月十四》、《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龙婆》、《四月四日》、《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等“数字系列”的鬼片,往往以警察办案时发现离奇鬼怪事件为故事框架,然后渐渐道出鬼的来历,进而引发出一段对友情、亲情或者家庭的煽情怪谈。影片一改八十年代鬼片的轻松幽默,严肃地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而且情节紧凑,注重对恐怖气氛的营造,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光线效果来突出鬼怪的恐怖。值得一提的是,《七月十三之龙婆》中龙婆的扮演者罗兰,竟凭借龙婆这一角色深入人心,此后经常扮演厉鬼婆婆或捉鬼婆婆,成为香港当仁不让的鬼片天后。

主流影人也并没有完全脱离鬼片的创作,1995年的《回魂夜》便是刘镇伟为周星驰量身定做的鬼片。影片充分发挥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将一个简简单单的捉鬼故事变得热闹非凡,笑料不断,特别是最后长达半小时的捉鬼大戏,编排极为紧凑,也混杂了多种类型元素,充分展现了创作人员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港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的特点。虽然影片夸张火爆,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男女厉鬼都被设为生前虐待老人的恶公恶婆,而对精神病院中数位学术怪才(包括片中周星驰本人)掠影般的展示也影射了这个社会“埋没人才”的普遍现象。

每逢电影业萧条低迷之际,恐怖片便会大行其道。随着港人对九七临近的复杂心理和港片市场的日益不景气,鬼片又渐渐展露头角,再次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九十年代后期,南燕的“阴阳路”系列,钱永强的“夜半几点钟”系列和王晶监制的《怪谈协会》便以三段式的故事结构引起了观众对鬼片的再度关注。有的时候,三个故事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完全独立成章,且每个故事短小精悍,相当于以往许多口头鬼故事的银幕再现,其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恐怖气氛,最后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让观众真正感觉到心里发寒。其中“阴阳路”系列从1997年开拍至今,已经拍摄了十九部之多,但从第七部开始便放弃了三段式的结构,制作也越来越粗糙,越来越不负责,最后干脆用DV拍成电视剧的模样,实在是惨不忍睹。

1999年的《山村老尸》可谓这个阶段鬼片的集大成者,倒不是说影片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无非是冤鬼复仇的老套故事),而是说影片对恐怖桥段的设置很能抓住观众的接受心理,比如主人公经常猛一回头出现的煞白鬼形象,就足以吓你个措手不及,再比如“小——强——小——强——”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缓缓飘来,会听得你毛骨悚然。所以本片是一部纯粹为了恐怖而恐怖的鬼片,它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配乐、色彩以及导演对气氛恰到好处的掌控,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到绝望。就连影片的结尾都是一个颇具鬼意的画面,在野外寒冷的水潭中,女鬼的手缓缓伸出水面,妖袅的粤调响起,再次冲击你那脆弱的神经。

三、新世纪——继续求新求变

新世纪初的香港电影持续走低,不少类型片种都产量稀缺甚至濒临消亡,可鬼片却呈现出相反的走势,连许鞍华和陈可辛这样的大导演都分别推出了《幽灵人间》(《鬼味人间》也是许鞍华监制)和《三更之回家》。2002年更是被称为鬼片年,全年鬼片不断,既有《见鬼》、《异度空间》、《三更之回家》这样偏重心理表现的严肃鬼片,又有《Office有鬼》这样延续“阴阳路”三段式结构的喧闹鬼片,还有《我左眼见到鬼》、《九个女仔一个鬼》这样披着鬼片外衣,实则是浪漫爱情片和校园喜剧片的伪鬼片。一时间银幕上鬼影憧憧,热闹非凡。

“世间本无鬼,皆是心魔作怪。”罗志良的《异度空间》便深入到人的内心,探讨罪与罚的命题,表面上的病人是林嘉欣,实际上更为严重的病人却是身为心理医生的张国荣。影片中其实并没有出现以往鬼片中活生生的鬼形象,所谓的鬼只不过是两人内心中的病痛在物理空间中的投射而已。影片的最后,折腾了一夜的两人深情相拥于天台上,开放的空间让他们一扫内心的阴霾,驱散了盘踞在内心多年的心魔。而同为年轻导演的郑保瑞,却不愿给出这么光明的结局,在他的《恐怖热线之热血青年》中,传统鬼片“人胜鬼”的结局被“鬼胜人”所代替,三位好心捐血救人的青年,竟招致被救之人女友鬼魂的忌恨,将他

们一一杀死,给出了一个无比绝望的结局,全片始终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可谓香港电影史上最为灰暗的鬼片。郑保瑞在影片中充分体现了自己“鬼片作者”的特质。可惜他后来逐渐丧失了锐气,2003年为英皇拍摄的《古宅心慌慌》虽有青春偶像Twins加盟,也多了不少插科打诨的喜剧桥段,最后更是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但喜剧气氛冲淡了恐怖气氛,使得整个古宅阴谋的设置有些自圆其说的味道,艺术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来自泰国的彭氏兄弟凭借《见鬼》一片迅速蹿红,接下来又陆续推出了《见鬼2》和《见鬼10法》,从而形成了一个“见鬼”系列。他们虽然另辟蹊径,打破原有香港鬼片的公式,在演员选择、情节构造和场景设置上都采用了跨地域、跨文化的方式,但其中仍不乏香港本土俗套的鬼故事元素,比如《见鬼》中索要成绩表的男孩鬼魂和舔叉烧的长舌鬼,还有《见鬼2》中的一条辫子女鬼,以及《见鬼10法》中人间和鬼界的阴阳通道(《倩女幽魂》和《追日》中便已出现过),为的就是讨好香港观众,在香港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2006年他们更是凭借《鬼域》一片打造出鬼片的新篇章,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创造出一个瑰丽奇异的鬼域空间,颇具好莱坞大片的气势,在港上映之后不仅口碑不错,票房也很快突破千万,成为当年十大卖座片之一。

可惜的是,2007年他们的新片《森冤》在追奇求新的道路上走得太过,结尾处居然出现了外星人的飞船,而将森林里此前出现的一切超自然现象归为外太空来客所为,如此荒诞的结局,显然将观众忽悠了一把。看来香港鬼片要想继续发展,还是要在传统和创新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一味地求新求变,最后得出的结果只会是四不像。

四、鬼肖“百”态

1.冤鬼怨鬼

同类推荐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本书列举了50部标志性的影片,分析了这些影片的结构和故事节奏。内容包括:“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偿”型等。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妹妹的隐藏性格

    网游之妹妹的隐藏性格

    “紫汐你什么时候才愿意真正接受我们啊?”——朝日奈兄弟们“我早已经被世界抛弃了,又有什么资格拥有感情……”——慕容紫汐“ST☆RISH是因为你才存在的,回来吧紫汐,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们。”——ST☆RISH“是吗……”——慕容紫汐“紫汐,我不能再陪你了呢,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爱你。”——顾清风“为什么都要离开我,明明说过会永远陪着我的……”——慕容紫汐“紫汐,对着天空,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吧,他会听到的。”——朝日奈绘麻“听到又有什么用,他已经不会回来了……”慕容紫汐“紫汐,别再这样子了,伤害的还是你自己。”——美风蓝“伤害吗?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跟他在一起了……”紫汐
  • 德尔皮耶罗的足球时空之旅

    德尔皮耶罗的足球时空之旅

    本书(《德尔·皮耶罗的足球时空之旅》)为《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的姊妹篇,《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主角让·柯克多在本书中亦有重要表现。全书仅9万字,以意大利著名球星亚历桑德罗·德尔·皮耶罗2014年8月加盟印度(足球)联赛为主要背景。全书在今年8月份投入创作,其时正值里约奥运及博格巴转会‘我魔’热潮沸腾之际。再加之作者所在的成都青城山青城(豪生)酒店整个8月亦热闹非凡,作者完全静不下心来写作,所以就写了6万字。而以上内容,则是《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该书在腾讯文学亦有上线)所无法呈现的。
  • 斩天者

    斩天者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少年,他胆敢漠视天威,提起战刀,杀孽。在许久以前,有一位女子,她一笑倾城。岁月流转,却,甘愿-等他。然,天地逆乱、风云变换,当少年归来,仰天长啸。“天灭了,妳还会在吗?”"
  • 清风啸明月

    清风啸明月

    大明朝末期,朝廷插手武林事宜,武林变得岌岌可危。懂得变通的人归了朝廷甘愿当做鹰犬,而另一派则坚守着本心为了武林中流传的江湖梦而努力。百年的武林人才辈出都没能找到武林人一条正确的江湖道路。陆小凤和西门吹雪到了暮年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己的传人相继现世领导武林人继续探寻正途。古丰一和剑三恰好做了这个时代的人心见证从放荡的性格变得成熟。书写了明末江湖传奇,坚持了自己的江湖。
  • 金牌特工:邪王的盛宠王妃

    金牌特工:邪王的盛宠王妃

    一朝穿越,在现代被称为女修罗的萧凤岚穿越到了金吟大陆的萧府的大小姐身上。废物?我说你们是瞎了还是瞎了,睁大你的铝合金的大眼,看看这叫废物?花痴?大叔(大婶),姐的审美可比你们这些古人高出好多好吗!容颜丑陋?拜托,你们应该去眼科看看了,要不然一会瞎了就不好啦!不过,还好还好,有宠着自己的爷爷和老哥们,但是,这个有婚约的渣太子是怎么一回事啊!一张休书休了你。本来,姐在金吟大陆潇洒的好好的,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男人是谁啊!“喂!喂!我们不熟!”某女叫到......这是一个从高冷邪王到腹黑无耻男的故事,某男表示:脸皮不厚如何把妻追到手?群号码:600963041
  • 神幻秘境

    神幻秘境

    一个少年,被家族视为废物,常年受到欺辱,被人唾骂,在一次睡梦中,他意外获得了一个封盒和一本奇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无意打开了封盒的封印,进入了封盒里的阴阳两界,结识了圣魔异兽,并融合为一体,从此他也不再将是废物,把那些嘲讽过他的人通通十倍奉还……他踏上了一条争王之路,成为帝尊,凌驾于九天之上的无敌王者。
  • 一把木剑闯天下

    一把木剑闯天下

    就在你身处的世界当中,周围很可能隐藏着那么一群‘与众不同’的人,这些人,他们都来自‘江湖’一个跟你差不多的人物,他背负着一把木质的剑,就怎么,闯遍天下!PS:一部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都市。
  • 末世之文明灾难

    末世之文明灾难

    末世来临!世界被丧尸占据!人类能苟延残喘!叶天重回末世!人总该有些选择!叶天轻轻擦着手中正在滴血的刀!轻轻的说道“”我还能重来吗?
  • 黑暗纪元

    黑暗纪元

    黑云笼罩全球,太阳永远消失,深渊的恶魔窥伺人间,人类进入了最黑暗的纪元。当我醒来,永夜之下,便是我的天下。
  • 校园驱鬼令

    校园驱鬼令

    七月十五,鬼门打开,猛鬼回魂,生人回避,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