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决定一切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1000多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却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的那一套实在是太相似了,特别是类型化的制作模式,有的时候甚至比好莱坞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经历了九七回归、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香港影坛,又因为自身人才的外流和青黄不接,而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不利境地,“东方好莱坞”的光环早已消逝,年产量和本土票房收入更是逐年下降。黄金时期的1993年,本土票房收入就连排在第35位的《韦小宝奉旨闯情关》都达到了1050万港币,而2005年即使算上上一年岁末开画的《功夫》,票房超过1000万港币的本土影片也仅有11部,其景况之惨淡,足以让关注香港电影的人们感到忧心忡忡。但即便处于如此颓势,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色仍旧没有丢失,那就是“类型化”。像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这四大最常见的本土类型影片,在新世纪就继续以不同的发展态势交相辉映,于惨淡中维持着香港电影的经营。
所谓类型电影,也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类型电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据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类型电影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采取所谓“热潮更替”方式。在人们厌烦了西部片之后,便换上恐怖片,然后再继之以其他类型影片,如此周转不息,反复轮换。在好莱坞诸多的影片类型中,最有典型性的是四个类型,即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它的规定性和对影片创作者的强制力,只有在以制片人专权为特点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才有可能发生作用。因此,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五十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愈来愈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了。
类似于好莱坞,在香港,垂直生产的模式也促使了类型的产生与成熟,为八十年代的类型电影的衍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十年代后期香港迎来了一批批从内地过来的影视从业者,如朱石麟、张爱玲、陶秦等,他们带来了香港电影的复兴;而邵氏父子电影制片公司、国懋电影制片公司等的成立,则促使了类型片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因为这些电影公司都是采取垂直生产的方式,有着自己的放映院线,上映当天就可以有效地得到观众的反馈信息,所以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生产的类型影片进行调整。1967年,邵氏公司开始把制作中心从文艺片转向武侠片和侦探片,而1970年,邹文怀离开了邵氏公司,自创“嘉禾电影公司”,凭借功夫巨星李小龙同邵氏分庭抗礼,于是,1967至1978这12年便成为香港电影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发展有两条相对清晰的主线:一是功夫片和武侠片的繁荣并成功地打入国际主流市场,其代表为李小龙的真功夫,张彻的“阳刚暴力美学”和胡金铨的“文人武侠”,特别是胡金铨导演的《侠女》一片,竟凭借其精心设计的武打动作荣获第3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综合技术大奖,其中“竹林大战”一场戏设计新颖,运镜流畅,剪接精妙,成为后人竞相模仿的经典;二是粤语片的复兴和喜剧片的热潮(孙慰川:《当代港台电影研究》。),1974年,许冠文同三位兄弟组建了“许氏兄弟公司”,接下来创作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喜剧片进一步促进了粤语喜剧电影的发展。1978年,成龙更是以《蛇形刁手》和《醉拳》两片结合了功夫片和喜剧片的诸多元素,形成一个新型片种——功夫喜剧,并在八十年代初通过洪金宝、麦嘉等人发扬光大,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电影类型。
1978年开始的“香港新浪潮”是香港电影发展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电影革新运动,推动了香港电影在创作队伍、美学观念、影片类型、电影形态、视听语言、制作技术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在对影片类型的革新上,新浪潮电影打破了此前香港电影的类型藩篱,大胆地对不同的类型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翻新了一些旧有的类型片,创造出新的类型题材,也使得香港的电影类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方育平的《父子情》、《半边人》,许鞍华的《疯劫》以及她之前拍制的电视电影短片《狮子山下》中的系列作品,都是写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影响了后来张婉婷的《非法移民》、林岭东的《监狱风云》、张之亮的《笼民》和尔冬升的《癫佬正传》等作品,形成了写实主义的风潮;而许鞍华的《撞到正》,则引发了一连串的《鬼打鬼》、《人吓人》、《僵尸先生》等鬼怪影片,形成八十年代香港电影当中的“鬼怪”类型;至于徐克,更是玩弄类型的好手,在《蝶变》中,徐克将科幻电影与武侠电影合二为一,而在《地狱无门》中,他则将恐怖、喜剧、动作和惊险等元素融为一体,在实验的道路上似乎走得有点远,但却为今后新武侠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新浪潮后的香港电影,类型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导演都致力于特定类型片的创作,试图引领类型潮流,像徐克的武侠片,吴宇森的英雄片,林岭东的监狱片,麦当雄的枭雄片,王晶的追女片和赌片,都是那十多年间红极一时的类型片。而不少大牌演员也成了某一类型片的御用演员,比如成龙总演动作片,李连杰专攻功夫片,周星驰也有了他的无厘头喜剧,而周润发则凭借吴宇森英雄片中黑衣墨镜的形象成为了万千人心目中的偶像。类型电影造就了他们,而他们也赋予类型电影以华丽的神采!
但长期以来,对香港类型电影的研究都比较零散,也存在着不少空白,而本书就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入手,为大家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的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中的文章都是写于这两年的业余时间,本来只是因为兴趣所致,直到一个月前才突然有了出书的欲望,于是修修改改,增增补补,终于于今日完稿。由于学识有限,再加上资料匮乏,想必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2007年6月写于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