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不可否认,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尊重的获得是彼此交换的过程,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哈佛大学的学生最厌恶的就是狭隘的种族主义思想,他们认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着各种不同,存在即有其合理性,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思想!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更优秀的人,你要时刻怀有谦逊之心;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更需要帮助的人,你要时刻怀有仁爱之心。你的仁爱、你的谦逊,均可以体现在你对他人的尊重中。
尊重他人,不应只停留在语言上,还应该体现在行动上。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更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感染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
有一次,瑟琳娜为了一笔税收跟政府一位税务官争论了大半天。她认为多征收的一笔所得税是不合理的,但税务机关不同意,瑟琳娜只好亲自登门理论。那位税务官是个秃头的中年男性,得知瑟琳娜的来意后,他的态度非常傲慢,根本听不进瑟琳娜的任何解释。双方僵持了五分钟后,瑟琳娜决定改变话题,用另一种语气和他说话。
“先生,比起其他需要你处理的重要而困难的事情,我想这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事。我也研究过税务问题,但那是书上的死知识,你的知识全是来自实际工作的经验。有时我真想有份像你这样的工作,那样我就会学到很多东西。我真羡慕你啊!”瑟琳娜发觉自己强硬的态度伤害了税务官先生的自尊,导致他态度傲慢。
果然,这番话起到了神奇的作用。税务官有点意外地睁大了眼睛,他在椅子上伸直身子,并把椅子向瑟琳娜那边挪了挪。他花了很长时间跟瑟琳娜谈论他工作上的细节及他处理过的案子和税务方面的工作,接着又谈起他的孩子。瑟琳娜一直都在耐心地倾听着,她突然意识到所有人都和她一样有立体的生活、有一样的琐事和烦恼!临别的时候,税务官说要再研究研究瑟琳娜的问题,过几天会给通知。但从税务官微笑的脸庞上,瑟琳娜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三天后,瑟琳娜接到电话,那笔所得税决定不征收了,瑟琳娜也和税务官一家意外成为好友。当他们聊起首次见面的情形时,税务官为自己的傲慢不停地向瑟琳娜道歉。
予人自尊,予己幸福!你表现出友善,别人又怎会苦苦相逼?事实上,这位税务官员需要的只是一种自尊感。瑟琳娜小姐愈是与他争论,他就愈是想显示自己的权力,以满足他的自尊感;一旦瑟琳娜小姐承认他的重要,辩论便立即停止,因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立刻就变得友善起来。
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像大海中的孤岛,我们都要与他人相处,都希望做一个受人尊重和欢迎的人。要实现这一想法,首先就应该学会真诚地尊重他人,给他人自尊感。一个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定是美丽且谦逊的,也自然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
哈佛课堂笔记
尊重,如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它能够催人奋进,成为密切人际关系的黏合剂。它常常与真诚、谦虚、宽容、赞赏、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势利水火不容。
§§§第三节 传递正能量,用积极的情绪感染身边的人
大家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一个朋友总是在抱怨,在你听久了他(她)的抱怨之后,连你自己也开始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这是因为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无论是一个心情沮丧的朋友,还是一个忧心忡忡的老板,抑或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都有影响我们情绪状态的能力。比如和一位脾气暴躁的检票员待上几分钟,你也许会忘记自己正要踏上美好的旅途;而一位清晨递给你拿铁咖啡的阳光女孩,会让你在喝完咖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莫名地感到愉快。我们也许并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心理学术语叫“情绪感染”,但这种现象无处不在。
最近的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传递情绪的程度并不相同。有些人是“敏感者”,较其他人而言,他们更容易成为别人情绪的人质,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振奋不已,不久又会心烦意乱。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则是“传播者”,他们拥有强大的气场,经常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一天清晨,在一列开往柏林的老式火车的卧车中,查尔斯和另外四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洗漱一番。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间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却没有人理会。之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他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男人的这番举止让查尔斯感到很奇怪,于是他用开玩笑的口吻问道:“喂!老兄,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遇到什么好事了?”
“是的,你说得没错。”男人回答,“正如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因为我真的觉得很愉快。”然后,他又说道:“我只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后来,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都把“我只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这句深富意义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到达柏林后,查尔斯仍然时时想起这句话。他时时警醒自己,要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在这种情绪的激励下,他也慢慢变得开心多了。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查尔斯就是受到了那个男人强烈的情绪传染,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强烈的消极情绪也可以给别人以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不良的,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好的影响力的人,我们一定要注意使自己成为一个传递积极情绪的人。
棒球王贝比·鲁斯,在他的棒球生涯中,一共击出了714记全垒打,被誉为历史上最卓越的棒球选手。
最后一记全垒打为鲁斯的棒球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与其伴随的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时,闻名遐迩的鲁斯年龄已经偏大了,已不再像年轻时那般身手灵活了。在守备上由于他一再漏接,单单在一局中就让对方连下5城,更令人难过的是,在打击上,他也乏善可陈,甚至连续被三振两次,似乎已到英雄末路。
当他就要第三度上场时,此时球赛已进入最后一局的下半局,勇士队两人出局两人在垒,刚好落后对方两分……
当他举步维艰地迈向打击区时,观众们一阵阵的叫嚣声震耳欲聋,奚落的嘲笑声与嘘声不绝于耳。
此时,鲁斯已没有信心再打下去了,他缓步走回休息区,向教练要求换别人打。但就在这一刻,一个男孩费力地跃过栏杆,泪流满面地展开双臂,抱住了心中的英雄。鲁斯亲切地抱起男孩,许久才放下,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头。
这时,球场沉浸在一片宁静中。他又缓缓地走回球场,接着就击出那记最具意义的全垒打。
在鲁斯正要绝望的时候,那个男孩的拥抱传递给他积极的情绪,使他能够比较积极地面对职业生涯上的瓶颈。可能这个男孩子和鲁斯都想不到,一个鼓励似的拥抱可以传递这么强大的情绪力量,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约翰·米尔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相对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别人积极的情绪无疑显得更为伟大。而那些让我们铭记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曾经传递给过我们积极情绪的人,他们通过眼神、微笑或者简单的动作等让我们感觉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有很多时候,这些积极的力量甚至使我们的生命转向了更有意义的方向。
哈佛课堂笔记
如果你周围的人将积极的情绪传递给了你,那你一定要接力把它传下去,把这种积极情绪传给他人。那些给别人带来震撼的人,并不见得都是成功的人,但一定都是能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别人的人。
§§§第四节 影响别人,从用心开始
哈佛教授告诉学生:要影响别人,就要从用心做每一件事开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别人受到感染,从而才能真正影响到别人。那些用心做事的人,不仅提升了自己,还使世界因为他们而改变。
有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曾经用一颗单纯的心改变了世界。他曾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甚至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他就是曾经接受过加拿大国家荣誉勋章的瑞恩·希里杰克。
1998年,6岁的瑞恩第一次听说在非洲有很多孩子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于是,为非洲的孩子捐献一口井成了他的梦想。
那天回到家里,他向妈妈要70加元时,妈妈告诉他:“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凑齐这一笔钱,比如打扫房间、清理垃圾,我会给你报酬。”瑞恩迟疑了一下,最终答应了。于是,他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
瑞恩得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吸地毯,干了两个多小时后他得到了两块钱的报酬。几天之后,当全家人去看电影时,瑞恩一个人留在家里擦了两个小时窗子,赚到第二个两块钱。全家人都以为瑞恩不过是心血来潮,但他却坚持了下来。
四个月后,当瑞恩把辛苦积攒的钱交给有关组织时却得知,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实际需要2000加元,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卖力了,因为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非洲的小朋友喝到水。
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瑞恩的这个梦想。于是爷爷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瑞恩考试得了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从那时起不再买玩具……所有这些钱,都被瑞恩放进了那个存钱的旧饼干盒里。
后来,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了,他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国家。一个月后,在他家的邮筒里出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里面有一张30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张便条:“但愿我可以为你和非洲的孩子们做得更多。”如果你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尾,那就错了,因为这只是事情的开始。接下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有上千万元加元汇过来支持瑞恩的梦想。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瑞恩的梦想成为千万人参加的一项事业。
事后有人问瑞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瑞恩说:“没有为什么,我只是想让他们喝到干净的水。”
“没有为什么”,一切就是如此简单,瑞恩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并随着善良灵魂的高歌起舞而已。那一支心灵的舞蹈,却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
内心单纯、想法简单的人,更能打动世界的心。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像水,随着地势的起伏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另一种人则像水晶,内心晶莹透彻,但却锐利坚硬。第一种人只能让自己随着世界而改变,第二种人则能令世界因他而改变。因为一颗简单的心,往往能令人们美好的梦想和执著的信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哈佛课堂笔记
用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管是多么平凡的人,只要他能够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就可以让人感觉到那种不易察觉的影响力在他的周围扩散,从而使别人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那么就从用心开始吧。
§§§第四堂 你的气场价值百万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宽容什么的艺术。
【威廉·詹姆斯】
哈佛大学心理学、哲学教授
告诉一个人他很勇敢,就是帮助他变得勇敢。
【约翰·亚当斯】
哈佛学子、美国第2任总统
§§§第一节 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从最初的呱呱落地,到如今长大成人,我们自始至终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篇。请记住,你是主角,是你自己这台人生大戏的主角。一位哈佛教授曾这样说:那些能活出自己的人都是最可敬的人。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奇女子,她就是三毛。她远赴撒哈拉沙漠,行走在异域边境,随性而为,任心而动。她是彻底的旅行者,她不断行走、不断思索、不断拾取,又不断抛弃。她学不会伪装,那是过于高深的学问;她忍受孤独,却又害怕孤独;她生活绝望,却又不甘堕落!
的确,她是一个太过真实的人。她从未在一个地方、一条路上徘徊,而是一直在旅途中,从北方到南方,从东方又到西方。三毛只出现在她的文字中,只出现在她为自己创造的世界里。三毛行踪不定,报纸上的消息总是会迟一步。三毛是个四处流浪的精灵,柔弱得让人心疼,坚毅得让人感慨!
她曾说: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不论是哭还是笑,不论是无奈还是欢畅,谁都替代不了她那种真实的感受,除了她自己!
她曾说: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和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丰富了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为“代办他人的生命”。
她还曾说: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倒是一种最不负责的释放。过分为己,是为自私自利;完全舍我,也会亏待一个生灵——自己。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是另一种勇气。
在人生这场大戏中,做主角还是配角关键就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没有谁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哈佛非常注重学生在独立性和自主性方面的教育,他们总是对学生说:“DO YOURSELF!”果然,从哈佛出来的人各个都不凡。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同伴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儿。
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同伴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同伴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曾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同伴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以上这些成功人士如果当时按照别人为他们设计的道路走,或者是受环境的影响,那他们就不会取得后来的成就。他们明白,只有走专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才能创造辉煌。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拔群雄,能拓开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布局好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就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要克服依赖性,不要总是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推着前行。
你也许不能改变别人,但你能掌握自己,支配好自己,这本身就不失为智者的表现,不失为一种充实,不失为一个称得上幸福的人。
哈佛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