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雷锋
找虎而打,勇于冒险
1月18日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这些困难实质,“纸老虎”而已。
问题是我们见虎而逃呢,还是“遇虎而打”?
“哪儿有困难就到哪儿去,”——不但遇虎而打,而且进一步“找虎而打”,这是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
任何人开始某项尝试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已经准备开始要冒某种程度的风险。因为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工作,在你追求辉煌业绩的过程中,各种要素往往变幻莫测,难以捉摸。而任何微小的差错都会使你的工作成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非得有勇气可。
个人在海岸上遇见一个海员。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如此热爱海呢?”他问,“那儿弥漫着雾,海水又冷。”
“海不是经常有雾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不论是何种天气,我都爱海。”那名海员说。
“当一个海员不是很危险吗?”他问。
“一个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是不会想到什么危险的。我们家族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海员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他问。
“他死在海里。”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那你的哥哥……”
“当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他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
海员沉默了一会儿,反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死在床上。”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海员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在懦夫的眼里,干什么工作都是危险的;而热爱工作的人,却总是蔑视困难,勇往直前。在工作中没有了风险,也就放弃了潜能、丧失了机遇,机遇的潜力总与风险成正比,有高风险才有可能带来巨大的业绩。
企业里的成功光环只会环绕在勇敢员工的头上。有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强,更重要的是他有冒险的勇气,愿意找虎而打。
但世界上恐怕极少有人有勇气心甘情愿地去主动承担风险。更多人都太过聪明,对于时机后面的不利因素和风险看得一清二楚,没有勇气去冒这个险。因为风险常常是导致失败的导火索,它可能会使个人的事业前功尽弃,甚至倾家荡产。于是,这些“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停留在“糊口”状态而已。其实,如果能从风险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风险也就不可怕。这个时候,只要你鼓起气,肯定不会错失良机,并且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任何工作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你没有动手去做的勇气,虽然不会失败,但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要想成为公司里的成功者,就必须具备“即使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量,敢于一搏,只有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大。如果没有它,你只能为失去的工作机会而扼腕叹息。
需要注意的是,勇于冒险不是赌博,不等于碰运气。碰运气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懒惰与无奈,是真正的将自己置身于风险中。而真正的气则是积极主动的进取,是一种魄力,并非“不管结果如何,先做了再说”的盲目。
怕树叶掉下来砸破脑袋的人做不成事,而明知天上下着冰雹,却要到露天地里闲逛的人也许会被砸得鼻青脸肿,但是他们或许可以收获到别样的景致。所以,精明的人在工作中不避风险,但也绝不蛮干,他们有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他们会计算出风险的系数有多大,然后作好应付风险的准备,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较大胜算。
同样一件事,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甲经过细算,认为有60%的把握,便抢占时机先下手为强,因而取胜。乙在谋划时,总是要等到必须有90%甚至100%的把握,才敢下手,结果坐失良机。而连粗略的估算都没做,脑袋一热便杀将过去的人,成功的概率连10%都不到。
个没有勇气冒险的人是可悲的,他害怕真正地面对生活,害怕挺身而出承担责任,害怕冒一丁点儿的风险。他会把自己关在怯懦的心理牢笼之中,在有利可图时,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不动,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败的深渊。
消除你的胆怯心理,让自己充满勇气吧!
要使自己拥有渴望成功的原动力,强烈的成功欲望会抵消内心的怯懦,让你成为一个不满现状、不断进取的人。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想做的事而思前想后、顾虑重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边做一边改进自己的做法。
你还要学着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走出去,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通过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你才能做到“艺高人胆大”,拥有破旧立新的勇气。
漫漫人生沉浮不定,茫茫职场风云变幻,未来的风景却隐藏在迷雾中。向目标进发的途中,有坎坷的路,也有泥泞的沼泽。而勇气则会给你有力的臂膀,让你披荆斩棘、冲破迷雾,拥有自己理想的位置。
由此可见,真正的冒险不是头脑发热,而是谨慎的人进行的大胆尝试。他们冒的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危险,追求的是一种挑战的精神,所以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如果没有“硬闯”的勇气,他们也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达目标不罢休
3月6日
入伍不久,军事训练就开始了。我一听训练的是保卫祖国的本领,我的劲头就更足了,可是在投手榴弹时,因为我个子小,臂力不大,总也没有达到要求。一个革命战士,如果在战场上掷不出去手榴弹消灭不了敌人,那怎么能行呢!于是,我起早贪黑地练习,有时晚上借月光,偷偷地从床上爬起,拿着手榴弹就练一会儿,有时胳膊疼得很厉害,可是一想到吃点苦、受点累是为了保卫祖国,就是再疼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我终于达到了要求,取得了实弹投掷的资格,在训练时,准确地把手榴弹投到“敌人”的碉堡里。
了能扔好手榴弹,在考核时准确把手榴弹扔进碉堡里,雷锋拼足了劲地练习,再苦再累也没关系,晚上还要偷偷爬起来借着月光练习。就是凭着这股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狠劲,雷锋才掌握了这项本领,会了扔手榴弹。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读者阅读最多的诺贝尔获奖作品。
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桑提亚哥钓到一条身长18尺、体重1500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在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老人在海上拼搏了两天两夜,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了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杀死了它们,可是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后,老人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正如老人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多少年来,这句话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小说以写实手法塑造了文学史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形象——老渔夫桑提亚哥,展现了他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他虽然老了,遭遇挫折、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且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被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
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精神现在几乎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影响了代又一代的美国人。这一民族性也深受世界的公认。追根究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是社会发展巨大的动力源泉。
职场上也是如此,只有具有桑提亚哥精神的员工才能真正地走向卓越。而不能成为优秀员工的人往往认为自己遇到的苦难太大太多。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理想和目标全然地投入,需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这里所谓耐心是动态而非静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和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执著,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中,才具有人生价值。
唯有坚强的决心才能战胜任何困难。一个有决心的人,任何人都会相信他,对他付以全部的信任;一个有决心的人,到处都会获得别人的帮助。相反,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缺乏韧性和毅力的人,没人愿意信任和支持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做事不可靠,随时都会面临失败。
成功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坚定,二是忍耐。通常,人们往往信任那些意志最坚定的人。意志坚定的人同样也会遇到困难,碰到障碍和挫折。但即使他失败,也不会一败涂地、一蹶不振。
如果对公司的前景做了种种惨淡的描述后,仍然不为所动,意志坚决;同时,言谈举止之中能够做到处处谨慎大方,并能显示忠诚可靠、富有勇气的个性,这样的人才是许多大公司所推崇的。没有这些品质,无论才识如何渊博,也无法得到老板的认同。
位经理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亟须的人才,是意志坚定、工作起来全力以赴、有奋斗进取精神的人。我发现,最能干的大体是那些天资一般、没有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他们拥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态度和永远进取的工作精神。做事全力以赴的人获得成功的几率大约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是天资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