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代表了大多数管理者的用人标准:除了忠诚以外还应加上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韧性。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困难面前持久、强劲的韧性,是卓越员工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具有韧性的员工能够经受挫折,决心固然宝贵,但有时会因力量不足、能力有限而受阻,而唯有借助韧性,方能长驱直入,无人能敌。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10月3日
人生总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却重如泰山。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了祖国和人民,雷锋在最危急的关头愿意挺身而出,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想一想,身在职场的你对公司能不能够做到这样?每个公司都有陷入困境的可能。当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作为员工的你,是选择承受灾难、作出成绩来挽救公司,还是为了避免个人的利益受损而选择逃避?请记住:逃避的人就是一个职业懦夫,是种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当公司面临困境时,只有选择担当、与它共渡难关的人,最后才能够被公司委以重任!
然而,现实中很多员工都畏惧这种责任心带来的风险。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因为在他们心中有这样的想法: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当公司面临困境时,他们很快会离开公司。实际上,一家公司面临危机的同时,人员也会大量流失。这种人是公司的局外人,而不是公司的伙伴。公司的伙伴会选择与公司同甘共苦。如果危机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伙伴肯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微软大中华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开发支持部的一名专家级工程师麦克,他不仅具备了极高的个人技术水准和极强的专业领导能力,而且在关键的时刻还勇于承担,敢于力挽狂澜。
某著名手机厂商新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并且已经安排好了上市时间,但是在为通过一个关键认证而进行产品测试的时候,产品出现了严重问题。每进行一次测试需要20小时,修改至少需要一两天,然后再送去测试又要花费20小时,如果总是不能通过,就要进行反复的修改。更严重的是,他们找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不知道病根在哪里,盲目地进行“治疗”也毫无意义。与此同时,上市时间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间,那么损失将无法估量,此时此刻,可以说是“兵临城下”。这个时候,厂商想到了麦克,他马上致电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并提出支持请求。
麦克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马上投入了工作,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是该手机的某一硬件驱动程序出了问题,从而导致整部手机性能出现问题。麦克不仅向厂商指出了问题,同时投身其中与客户开发团队一起并肩作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该驱动程序的问题,并且对手机性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麦克的专业水准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获得了客户的大力赞赏。
后来,该手机成为了智能手机的经典型号,赢得了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
麦克是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典范,他不仅具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并且对企业也具有负责的精神,这样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也愿意给予丰厚酬劳的员工。
敢挑战高难度工作
雷锋发言
……
9月份,鞍钢公司在辽阳弓长岭要扩建一个化工厂。当时,我们向厂党委要求参加扩厂建设,我们那个厂长就对我讲,他说:“小雷呀,到那里去呀,比这艰苦呀,那是一个山沟子,要白手起家,自办工厂。我考虑你恐怕有困难。”当时,我写申请书,写决心书,坚持要求参加扩厂建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和改造自己。我再三地要求,最后,厂党委批准了我,去了辽阳弓长岭参加扩厂建设。我到了弓长岭的时候,的确很艰苦。我们从鞍钢一共去了50名老工人,还有很多新同志。到那里的时候,我们住的就是老百姓的房子,有的住工棚子里,一个屋子里住三四十个人。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和泥呀,砌墙呀,运砖呀,打地基呀,抬大筐呀,干这些活。在这种情况下,有少数同志不安心,有的就讲怪话,说弓长岭这个地方有十条不如鞍山,吃不如鞍山,住不如鞍山,工作条件不如鞍山……现在我记不起来了。
有的说,我在鞍钢是个技术人员,把电钮一按,那机器就转了,到这里后叫我抬大筐,叫我盖房子,干不了,有的就开溜跑回去了。
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我想到党的教导,我想到自己是一个共青团员,应该发挥一个共青团员应有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厂长同志对我的教导,他说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毛主席著作当中找方向,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毛主席著作的话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比如,我们盖房子的时候,就有很多困难,特别是东北的天气比南方冷,下了雨,水还结冰,和泥是困难的,我每天早上就提早1个小时上班,参加和泥。去和泥的时候,了和泥的质量,为了和得快,我就脱下了鞋,跳到泥巴中间去和泥。
我的脚被冻得像针扎一样难受,但是我想到这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我的心还是暖呼呼的。又有两名共青团员同志看到我这样,也跳了进来。我就和他们两个团结在一起,分工合作,我们提高了工效。以前,是6个人和泥还供不上10个瓦匠的需要,现在呀我们就3个人和泥不但供上了10个瓦匠的需要,而且还有多余时间,帮助瓦匠运砖。
……
锋当时在厂子里是推土机手,每天工作8小时,活不累工资也低,而且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他却主动要求参加扩厂建设。从日记里我们知道,厂长其实也不愿他去的,并且明确告诉他,新厂条件很艰苦,要白手起家。但是雷锋却写申请书、决心书,坚决要求到山沟里参加新厂建设。你,可以做到吗?
其实,这很困难。现在公司里很多人满足于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待在“安全地带”,不想学习,也不敢向困难挑战,自己的理想也越来越模糊,只求按时完成任务,不出差错就行了。时间长了,这种惰性就会严重束缚自己的能力。
敢于向工作挑战,是成为卓越员工的基础。与此相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那些缺乏挑战勇气的人,他们只愿意做工作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新情况和困难不敢主动地面对,更不要说是勇于接受了。
他们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所熟悉的一切,用自己习惯的工作方法妥善处理工作,不会轻易地尝试新的方法,更不会去承担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结果,终其一生,他们都只能做一些平庸的工作。
诚然,循规蹈矩的人用自己习惯的方法处理问题,一般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仅仅做到不犯错误,按时完成工作,在如今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想提升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连保住饭碗都困难。因为公司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如果你故步自封,始终在原地踏步,就可能无法应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迟早会被公司淘汰。
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画地为牢,无法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无限的成就,这样非常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并最终实现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目标,就应该挑战高难度的工作,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或许你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工作非常困难,我还是躲远一点儿好。比如,你的上司在安排一项较有难度的工作时,你会在心里小声祈求着:千万不要分配给我。这种心理往往使你面对困难时异常紧张,还未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就已经认输,觉得自己无法处理,干脆以避开为上策。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案,就一定可以发挥你的潜能,最终出色地完成任务。
因此,当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摆在你面前时,请你不要回避,把它当做一个进步的阶梯,主动去接受它,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挖掘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完成它。这样,你就能从中得到很大的提高,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然,公司里不可能总是有一堆高难度的工作等待你去选择,如果想通过高难度的工作来提高自己,你就要注意观察,找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并把握好机会,出色地完成它。
如果公司业务遇到了瓶颈,或者公司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或者在公司的组织管理中发现了一些漏洞和缺陷,你都可以积极地提出解决或改进的方案,帮助公司突破难关。
尚可的工作表现人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不满足于平庸,才能追求好,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当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也会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在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没有人能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即使你能够对你的明天有所把握,也不能对你的整个环境有更深入和更全面的了解。其实,在你工作的每一个时刻里,都充满着你所“不可能完成”的某些任务。
工作非常出色的杰克,在圣诞节刚过,就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升职机会。总裁找他谈话,告诉他将有机会竞争一个部门主管的职位,而且总裁亲自告诉他,有竞争资格的人加上杰克不超过三个人,而那两个人都不如杰克了解那个部门的工作。总裁说:“如果你竞争,是有非常大的机会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换了谁都明白,总裁对他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这个职位无疑就是他的了。
出乎意料的是,杰克想来想去,最后竟然回绝了总裁,说:“我认为我自己还是做具体业务比较合适,做管理工作没有经验,怕干不好会让你失望。”
就这样一个理由,把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此后,总裁再没有提拔过杰克。
“职场勇士”和“职场懦夫”在公司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需要的,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员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挑战的人,而敢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犹如稀有珍宝一样,始终供不应求,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没有哪个人可以永远独占鳌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唯有那些勇于挑战的人才能够掌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