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600000035

第35章 领衔:祝勇(3)

藏式民居大多一宅一院,但这是一个由两栋房子组成的院落,房子的主人分别是兄弟俩—益西多吉和格桑多吉。两栋房子都是典型的藏式民居,梯形的石木结构,像佛一样坚定。弟弟的一座是新盖的,浓重的木料味道还没散去,外墙也以绛红的涂料刚刚漆过,在阳光下绚烂刺眼;另一座是老房子,色彩陈旧暗淡,像穿着一件辨不出颜色的僧袍。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几乎每天夜晚都在藏民家里度过。藏民的房子多为四层,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贮藏室和锅庄房,三层作居室、经堂,四层被称为“拉吾则”。由于三层和四层的面积逐级递减,因而在二层和三层的屋顶上分别形成“L”形平台,可供晾晒粮食和家人休憩。房屋下部多为泥石结构,外表涂以白色,或者白色与石头原色相间;上部为纯木结构,漆为红色,檐头的绛红色色带下,再涂黑色色带。藏屋的结构大抵相同,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走错家门,但无论在谁家,我们都会受到相同的善待,这几乎已经成为村庄的永恒定律。这使得对这些房屋的分辨显得不那么重要。像一部预先规定了结局的小说,错综复杂的路程不会令我们感到担心。我们无法在天黑前如约回到卓玛的家中,却能从央宗那里尝到同样的手艺;在大伍龙斯交的木床上醒来时,胃里还残留着翁波家的酒液。当夜晚抹去我们的道路,躺在女主人精心辅好的床上,我甚至有些怀疑旅途的存在,被子的温度抵消了房屋的差别,我觉得自己每天出入的是一个相同的院子。

但这里是我们住过的第一座藏族民居,我们显得有些激动。我们分别在格桑家的二层找到了“自己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内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过的衣柜,墙上除了绘有藏族特有的彩色纹饰,还贴着刘德华、关之琳的招贴画。房屋错落繁复,我有时会顺着木楼梯上上下下,在幽黑的走廊里痴迷地寻找某一个失踪的房屋。我永远闹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在这座房子里,可能随时多几个,又随时少几个。我跟着一个孩子进入一间屋子,发现屋内仅有一名满脸皱纹的喇嘛,他的手势深奥难解。我紧盯着它们,却发现它们在一束神秘的光线下变得像少女的手一样妩媚和透明。

十二诵经

黄昏的时候,僧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涌进院落。有红教僧人,也有黄教僧人。他们分别在二层两间房间里布置经堂。整个晚上,小喇嘛都在用酥油制作他们的法器和神像。在昏暗的室内,那些法器被酥油灯映照得晶莹剔透。小喇嘛靠近酥油灯,去整理那些法器的时候,他的脸也像灯盏一样亮起来,使我可以清晰看见他耳后的一颗黑痣。酥油灯在每个僧人身上勾勒了一个亮边,使僧袍上衣褶的线条更加夸张,而他们的表情,则深隐在黑暗中,就像他们的喉咙诵读的经文,混沌不清。我悉心地把经堂里的一切画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并且详细问询了所有神物的名称(由于没有汉语名称,所以我记下的均是藏语的译音),喇嘛们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可惜,记录本在以后的辗转中丢失,这使我失去了描述那个夜晚法事的精确词汇,有趣的是,我在那个晚上拍摄的照片,也无一显影。

含混不清的诵经声自夜深时响起,那时,经堂已经布置停当,喇嘛们也各归其位。屋子里除了神案,没有任何家具,所有人都坐在草垫子上。我披上红色的僧衣,坐在喇嘛们中间。一碗酥油茶在喇嘛们中间传递,他们用它驱散夜晚的寒意。我看得见碗口细腻的黑泥,仿佛专门设计的图案,一丝不苟地环绕着碗边。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愉快地喝了几口,老喇嘛诧异地看了我一眼,随即笑了,我看见了他的牙洞。现在,我的一切都与喇嘛们没有分别,但语言的界限却让滥竽充数的我原形毕露,当所有喇嘛的诵经声逐渐变成柔美的和声的时候,我却在跳动的灯影里昏昏欲睡。间或响起的锣鼓声冰凉刺耳,会令我突然惊醒,让我从一个梦里,跌入另一个梦里。很久以后,我感到自己已经在床上。我的梦没有开始,似乎也没有结束。

十三梦境

梦与现实的区别在于,现实中的故事可以延续,而梦却不能。时间是梦的敌人,再绚丽的梦也无法跨越时间的门槛。我们会在规定的时刻醒来,我们对于不合时宜的苏醒充满悔意,但那是我们的宿命。

在苏醒之前,我们却难以划分现实与梦。因而我们经常把梦当成现实,或者把现实当成梦。于是我们常常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判断—现实与梦没有区别。因为生命也在时间的掌握之中,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场梦,一切都将在最后的一刻化为乌有。人们说浮生如梦,就是这个意思。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丹巴对我来说是现实,还是梦。中路,一个我从地图上也查不到的地方,正在我梦醒的时候等候着我。如果它依旧是梦,那么我的幸运在于,我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来观察梦的全景。我的确这样做了,我顺着木梯爬到房屋高处的平台上,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正站在峡谷的上方。

我住在格桑的那幢房子里。它与益西的房子格局完全相同。我可以爬到“拉吾则”的顶上,那是整座房子的最顶端。除了一楼与二楼之间有楼梯,房屋以上的部分没有楼梯,而是以简单的独木梯代替。所谓独木梯只是一根刻有脚窝的圆木,这让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难免为自己的双脚担心,但屋顶以最美的景致发出诱惑,这让我别无选择。我顺着独木梯的指引来到屋顶,在接近屋顶那个洞口的时候,我就看见对面的雪山正向我压来,越来越近。随着角度的移动,我陆续看到了画面的其他部分—整幅画面是从上到下向我展开的—阳刚的山峰、肥硕的云朵、风情万种的花树,以及性情暴躁的溪流。藏式民居恰到好处地分布在雪线下面,仿佛雪山颈上的饰物。站在房屋顶上,就等于站在山的高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我感到自己的肺叶像花朵一样绽开,我身体上残留的梦被它彻底吹散了,那一刻我觉得我真的已经醒来。

那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整个峡谷沉浸在肃穆的气氛中,仿佛在等待着一场庄严的法会。那样的宁静在我的生命中似乎从未遭遇过,因而,对我而言,这份彻骨的宁静反而显得有些离奇和怪诞。梦境常常因为违反常识而受到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丹巴具有梦的品质。我的常识是,我应该在这个时候挤进一列准时开来的地铁。我每天都是如此,分秒不差,别人也大抵如此,因此,我差不多能认出地铁里每一名乘客的脸—我们已经成为盟友,共同承担着时间强加给我们的使命。但是现在,地铁几乎在无穷远的距离之外,因而,可以被忽略不计。我无须支持地铁的事业,我的身体也无须接受群体的压力—环绕周围的人群正在互相成为对方的压迫者,在闷罐式的车厢里,每个人的身体都被挤压变形。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我感到我的身体回到了身体上,每个毛孔都在呼吸,每个器官都与自然遥相呼应。

时间消失了。整个山谷履行着钟表的职能,它以光线的变化,来显示时间的刻度。我坐在屋顶上,仔细观察着大山光影的变化,日子久了,我就会知道,一座山的剪影,会在几点钟爬到另一座山冈上。最奇妙的是色彩的变化,它使一座山在几分钟后完全变成另一座,那些深隐在阴影里的鲜花会像被突然公开的隐私一样呈现出来,绚丽、炫目。如果我是画家,面对大山我会不知所措,因为我的画笔不可能与光线的变化保持同步。峡谷会成为一切艺术的嘲笑者,它会使艺术家陷入失语和尴尬。

但我仍然每天坐在屋顶平台上写作,尤其在早晨。我甘心于自己在表达上的劣势,我已经习惯于在书写的时候聆听风的暗示。我已经知道每当我抬头的时候,峡谷里的布景会发生变化,那些变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让我生命与感情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息息相通。

十四墨尔多神山

每天写作的时候,我都面对一座巨大的雪山。益西告诉我,那就是墨尔多雪山—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之一。益西还说,从这座山翻过去,走三天三夜,可以见到山背后有一片神秘的海子,比九寨沟还要漂亮。但是路途艰辛,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我每天都要端详这座神山。这几乎成为我不能省略的早课。直到今日,我也无法说清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宗教感从来都是理性的敌人,无所不能的科学无法进入灵魂这个场所,在那里,它的威力将荡然无存。这使我这份没有来由的崇拜显得理直气壮。墨尔多神山,几乎成为我每天希望看到的第一件事物。它像神一样纯净、安详,有着无可比拟的体量。它赋予我巨大的空间感,使得所有的生活,都在一个无比广阔的背景下展开。即使在夜里,我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更像是天上的事物。它与星月的唯一区别在于,有一条实际的道路,可以通向它的顶端。

但那只是理论上的道路,我不相信它能把我送达山顶。雪山令我望而生畏,只有神可以在上面来去自如。在神的暗示下,我们可以看到空冷的山上络绎的人影。墨尔多山从来都是人头攒动的热闹之地,只是我们过于愚钝,无法看清罢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钢铁一样沉默的岩石,还有永不消失的积雪—积雪的光芒使山峰永远处于白昼之中。我们看不到白若咱纳大师隐藏在山石间的手印、足迹与头像,白若咱纳的得意门生玉札宁波的足印,以及白若咱纳大师升天的道路。但是我总有一天会上去,从我第一次目睹墨尔多神山我就知道了这一点,它已经为我准备好了道路,它是我的宿命。

十五碉楼

在益西的提醒下,我才注意到房屋的帽形顶层“拉吾则”,从侧面看,均是月牙形造型。益西说,从宗教意义上讲,它们代表四方诸神;从形状上看,很像牦牛头,代表着嘉绒藏族的牦牛图腾崇拜。四角角顶除安放白石,以作诸神的象征进行供奉外,角后还专设插入嘛呢旗的钻有孔洞的预留石插板;后方中部还设有用做“煨桑”的松科。有趣的是,“拉吾则”的含义是曾经建造碉楼的地方,它暗示着这里本应是碉楼的位置,它的高度无法与碉楼相比,在碉楼隐退之后,它成为房屋的制高点。

碉楼是过去时代的遗物,它们支撑着所有关于过去的记忆。站在房屋顶上,可以看到许多远处的碉楼,像一千年前一样把守着峡谷。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决定人们命运的神物,一种使时间消失而自己却岿然长存的神秘之物。它证明了我们的脆弱和需要保护。仿佛一些石柱,它们撑起一座巨大的房屋—整个丹巴就是一幢看不见的房屋,人们在石柱的下面安置自己的生活。碉楼是阳性的,在大地上勃起,充满力度,但它们捍卫的却是阴性的生活,柔和、细腻、温软。所有的丹巴人共同生活在那间无形的房屋里,包括死去的人,和即将出生的人。他们的一切都因丹巴而存在,他们的善良、幸福和爱情都是丹巴赐予的,因而离开丹巴他们将会窒息。碉楼表明着丹巴的存在,它们把丹巴人的梦想牢牢地揳在大地上。它们像篱笆一样,划出世外桃源的界限。这里欢迎所有人的到来,只要他们对这块土地没有任何的轻蔑和冒犯。

我们来丹巴的念头最初起源于那些碉楼。我们在几千里以外就望见那些碉楼了,当然不是用我们的眼睛—它们一直兀立在我们内心的天际线上,它们必然成为天然的目标,吸引我们的脚步。所以在中路乡的第一个早上,当我在屋顶平台上完成在丹巴的第一段文字以后,我们决定去看碉楼。那时你正在经堂里拍摄法事。老喇嘛告诉我,法事要进行三天三夜,于是我们开始收拾自己的摄影包,暂时离开经堂,去寻找碉楼。

碉楼是藏人和羌人独创的建筑形式,在藏区和羌区广有分布,但是丹巴是碉楼最为密集,同时也是品类最齐全的地方,为各种类型的碉楼提供范本,因而,细心的人可以从中发现高碉的历史。据文献记载,丹巴碉楼数量在明代和清代中叶曾经达到三千多座,而《丹巴县志》提供的清康熙年间的丹巴的户籍数字为四二八三户,由此可知,当时平均1.1户拥有一座碉楼,除去那些公用的寨碉以外,几乎不到两座房子上便拥有一座碉楼。而在丹巴,又是中路乡的碉楼最为密集。“在视线之内者有八十七个,此外隐藏在坡下和沟中未见到者计有二十五个,总数约一百一十二个。全村户口一百六十一家,平均有碉楼房屋占十分之七。”(庄学本:《丹巴调查报告》)显然,中路是观察碉楼的最好的地方。

由于碉楼一般都有二三十米高,君临一切,所以发现它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困难的是寻找接近它们的路径。村中的道路回环曲折,在农田、树林和房屋的掩盖下极具欺骗性,有时我们认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近的道路,结果却发现越走越远,所谓正确的道路常常带领我们抵达一个完全不同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修改方向似乎更加可行。这有点像历史,充满了阴差阳错,它绝对不是按照正确的逻辑走到今天的,我们也不能天真地用某种公式推算未来。时间的深处充满无法预知的变数,而历史,正是这些变数累积的结果。道路不需要真理,一条岔路将引导我们走向另一条岔路,一个奇遇里埋伏着另一个奇遇,而最初的目标,将成为人们最大的痛苦和负担。直到人们向心中的目标挥手告别,道路才为他们提供奖赏。

但我们都是执迷不悟的人。我们及时地发现了道路的阴谋,它将用它的平稳、安全和诗意,来隐瞒世界的真相。因而我们放弃了道路。我们开始穿越农田、翻越山崖,放弃安全的曲线而选择危险的直线。显然,碉楼喜欢这样的冒险者,当我们触摸到那些粗糙的砖石,它们开始向我们呈现深处的秘密。

……

十六巴惹

美人谷也可以被称做“死亡谷”。美人,是死亡谷里生长出的奇异之花。她们经常成为战争的借口,甚至成为战利品,但她们的本职工作却应该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放。战争因为她们的装饰而显得更加刺激和妖媚,但她们不是为战争而生,她们代表的是自然中某种和谐的力量,这一点从她们的面孔上一望即知。

见到丹巴的第一个少女,我就喜欢她的“巴惹”(头帕)。巴惹上绣有彩线花边,四角绣有花卉图案,前面的两角还系扎彩线束,复杂得恰到好处。它出现在少女们的长发之上,与她们的面孔、盛装遥相呼应,仿佛身体上盛开的花朵,百媚横生,异峰突起,强调着令人惊艳的美,既有康巴人的奔放,亦不失古雅神秘、含蓄内敛的东方气质。每名少女的巴惹,都是她们自己绣的,那些巴惹,像她们的容貌一样个个不同。丹巴人的爱情就是从巴惹开始的。男人们不仅通过容貌,而且通过巴惹辨认他们心仪的女孩。

同类推荐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热门推荐
  • 天炁阴阳

    天炁阴阳

    离奇的身世,遮天的阴谋,坎坷却顺利的成长,一切的一切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 潘金莲与李瓶儿

    潘金莲与李瓶儿

    本书《潘金莲与李瓶儿》是系列小说的第二部,主要通过潘金莲、李瓶儿两位女性的命运故事,讲述西门庆的家事和各妻妾之间的情事,喜怒哀乐、幽怨闲愁、勾心斗角、心狠手辣、天伦之亲、利益相争,一一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哥,快拾起你的下限

    哥,快拾起你的下限

    迟家兄妹相处方式很怪,在外人眼里不似兄妹,反倒像是仇人。两人同在之处,必然是硝烟弥漫、剑拔弩张。迟家兄妹颜值高,哥哥是高冷男神,不过嘴贱还没下限;妹妹是三无萌妹,但是暴力且无节操。这样的组合,真是令人有点匪夷所思。哥哥:“妹子,你节操是喂狗了吗?”妹妹:“哥,快拾起你的下限。”【迟家兄妹爆笑故事,不定期更新】
  • 琉宸

    琉宸

    璃夏,身复着毁灭世界的陨落之力。竹浩,一个普通的凡人。他,心里有她,却又不能说出口。她,心里有他,因爱成迷。她寻他,却发现,他就在身边……
  • 林木葱茏,轻风拂过衣襟

    林木葱茏,轻风拂过衣襟

    上一世,因为没有看透人心,最后落了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这一世,不仅要拆穿你们的真面目,还要你们的下场和我一样。夏木:“如若让我重活一世,定让你们生不如死。”林然:“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愿意陪着你,即使你堕身成魔,我也要把地球毁灭,陪你下地狱。”吃醋篇:某男:你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嘛。某女:什么?某男:你答应过除了我外,其他生物都要离你五米距离的。某女:我们是同学哪有不接触的,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某男:那我就要让你看我是怎么不讲道理的。某女:我错了(。??︿??。)「群号:581132607」
  • TFBoys之玫瑰恋

    TFBoys之玫瑰恋

    天晴也是第一次写小说,文采不是很好,大家表介意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小说也是纯属虚构!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加我QQ:1119685394如果有什么意见,觉得我写不好就找我来告诉我哦,我会努力做更好的哦!书友粉丝群:TFBoys之玫瑰恋287221232
  • 听步者

    听步者

    第一世界的正苍王者只顾着和第三世界狱城灵童抢夺这个千载难逢的宿主,然而织却一无所知。在外人看来,现在的织已经可以从脚步里听出真实的想法。他的世界里早就没有了秘密。可是他们都忽略了宇宙中还有一群人拥有的是最纯正的念渊血统,这些第二世界的人为成为逆界守卫。或者他们早就已经对这里发生的一些虎视眈眈了。织的念渊随着战斗会积累力量,虽然他有了腥红皇后和影猎户。可是对面三大听步局和外来的强大对手,又能如何呢.他的亡祭能力又在什么时候可以被完全激发出来!
  • 狂争雨雪:恶魔殿下的女孩

    狂争雨雪:恶魔殿下的女孩

    她,一名高中生,开学公交车上,他的偶然出手相助,令她侧目。上前道谢,他居然视她如空气,转身就走。再次相遇,她刚从恶少魔抓中逃出,无意中撞见他,差点伤到他,这一幕恰巧被校主任睹见,刚要道歉,却不想他居然落井下石,说她恶欺新生。他,本想平淡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涯,却不想事与愿违,被那突然出现的丫头搅成一片黄沙。他名门贵少,从来都是他治理别人,没想到居然被一个臭丫头一杯冰淇淋砸的颜面扫地,且看本少爷怎么治理她,却不想有人如此大胆,敢在本少爷面前替她解围,抬眼看去,那替她解围的人竟然是……他?她,刚刚归来,被恶魔认成姐姐,对她恣意欺辱,那她就以姐姐的身份,和恶魔对抗到底,
  • 龙吟天变

    龙吟天变

    已经灭绝物种的基因再现。不需要过多的战斗经验,只有来自生物最原始的战斗本能。内功?古武技?这一切都是挖掘人体内在潜能的一种方式。如果,人体的潜能都被开发,战斗力量的强大将会达到何种地步?请大家多多支持,多砸收藏,推荐,谢谢。
  • 上流下流

    上流下流

    小说中涉及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小报记者、地产富豪、上海名媛、凤凰男、售楼小姐、警察、私家侦探、高官、名医、艺术界人士、嫖客、三陪小姐、打手、保安……本书是当下人欲横流社会浮世绘,所谓“上流社会下流情欲”都是噱头,书中真正想表达的是:人心比当下楼市更险恶!一个凤凰男欲将上海滩的地产富豪和高官玩弄于鼓掌之间,一个是男人都会喜欢的售楼小姐梦寐以求坐拥豪宅、踏入上流社会,这部以当前楼市为背景的套中套黑幕小说,横跨主要时间段2008年——2011年,上海地产富豪罗人恒的女婿在罗人恒与高官C行贿交易的当晚离奇死亡,导致交易告吹,罗人恒蒙受巨额损失,怀疑是上海市委高官C在幕后操纵,讹诈他的钱财,遂委托原来做过刑警的私家侦探崔攻秘密调查……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