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董事长问明情况后摇了摇头,说:“真的对不起,你们虽然都很有学问,但是都不适合在这个公司工作。”
其中一人不服气地问道:“15元钱怎么能保证六个人全都吃上饭?”
董事长笑了笑说:“我已经去过那家餐厅了,如果五个或五个以上的人去吃饭,餐厅就会免费加送一份。而你们是六个人,如果一起去吃的话,可以得到一份免费的午餐,可是你们每个人只想到自己,从没有想到凝聚起来,成为一个团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一点团队合作精神的人。而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的公司,又有什么发展前途呢?”
听闻此话,六名大学生顿时哑口无言。
可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要有较高的素质、能力,更要求具有良好合作性,能善于与人合作。
交往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性格特点,对孩子加强合作性的训练,是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的必要条件,也为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当今孩子的合作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被一家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宠着。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这都是现在孩子心理品质上的弱点,而通过人际交往和孩子间的必要合作,则能够改变和矫治这种不良的心理品质。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20个儿子。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高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
看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国王很是担心,因为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于是,国王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阳奉阴违,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时光飞逝,国王一天天地老了,他明白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可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国王越来越忧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卧床的国王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他也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国王又叫过身边的侍卫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侍卫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国王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这个侍卫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
此时,国王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孩子们,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国王见儿子们真的懂了,欣慰地点了下头,闭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和事例屡见不鲜,而且人们也开始重视和强调通过教育促进人们合作的必要性。在共同学习、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地学习并体验怎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共同目标。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强化孩子的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有个外国老太太来到中国,她找了几个中国孩子,让他们做一个游戏,她把几个拴着细线的小球放进一个瓶子里,瓶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个小球通过。她说:“这是一个火灾现场,每个人只有逃出瓶子才能活下去。”她让每个孩子拿一根细线,时间开始了,只见几个孩子从小到大,依次把小球取出来了。老太太很惊讶,她在许多国家做过这个实验,但是没有一个成功过,那些孩子无一例外地都争先恐后地把细线拼命往上拉,导致一堆小球堵在瓶口。
为什么这几个中国小孩能让所有的小球无一例外的从小瓶口出来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团结合作。
欧洲着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说,合作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人在世上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与人合作共事。能否与人合作共事对于孩子能否很好地生存和发展,能否更多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合作共事。
让孩子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合作性,有利于孩子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的行为。在孩子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家长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大家都是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的,遇到矛盾或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它、战胜它。
16岁的郑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省重点高中,开始了寄宿生活。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他便向爸爸出转学的想法。爸爸再三追问,可是他一脸不耐烦的表情,闭口不答。
于是,爸爸去学校了解了一下情况。老师和爸爸反映,郑爽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凡事都太争强好胜,太以自我为中心。一次,郑爽和同学一起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二名,可是奖状只有一张,两人互相争夺。最后,郑爽一怒之下竟然把奖状撕了,说谁也别想要。平时,他和宿舍其他5个人相处也有很多小矛盾。久而久之,他不受同学欢迎,变成了“独行侠”。
了解儿子的这些情况后,爸爸开展了一连串的行动,让他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周末,爸爸带郑爽参加了一次拓展训练营。活动期间,父子二人完成一些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活动也都很有意思,郑爽玩得很兴奋。当教练讲评每一次活动胜利的根源都在于彼此信任、支持、互助时,有了切身体验的郑爽频频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还趁热打铁地聊起了篮球,说一个再棒的球员,如果没有人传球给他,也不能取胜。如果每个人都想当英雄,没有团队意识,那就绝没有球队的胜利。郑爽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太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家长要多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多体验成功的合作游戏,孩子就会学会体贴别人,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同时也学会如何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往。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合作是一个团体成功的根本。因此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意识到与他人真诚合作的必要性。
孩子老是一个人“独处”,当然不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究竟有什么力量和神奇之处。让孩子到集体中去,在集体交往中才能增强团体合作意识,掌握处世艺术,形成乐观、大方、宽容、团结等优秀品质。让孩子从集体中来,带着合作意识,去主动帮助别人,也得到别人的乐意帮助。
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等,既有两个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更有团队内部的协调一致,所以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与竞争力。
教给孩子与他人协商的技能
人的合作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萌发并得到强化的,而合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合作的进展和结果。孩子与同伴之间有许多矛盾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比如两个孩子都在玩过家家,而小锅子只有一个,谁都想要,就很容易发生纠纷。此时,如果父母能进行及时引导,教孩子掌握一些协商的技能,比如两人可以轮着玩,或者两人分配角色,一个烧饭另一个出去买菜等等,孩子就会从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从而激发孩子进一步合作的兴趣和动机。怎样运用适当的语言与人沟通,怎样进行条件交换,怎样对别人表达愿望和好感,怎样推荐自己,怎样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等等,这些技能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结合情境教给孩子。
别扔掉你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给予一定帮助的心理。一个人能否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关心别人。
同情心是人的天性之一,也是构筑人类善良天性大厦的坚强柱石。如果你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要具备同情心,这是能够进行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
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着名文学家,他不仅文采斐然,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而且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
苏东坡在钱塘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有人告发了一位欠绫绢钱不还的人。苏东坡仔细推敲案情,觉得被告不像是一个欠钱不还的无赖。为了弄清案情,苏东坡马上派人把被告人叫来。
这个人来到大堂上,一言不发。苏东坡见他衣着破旧,是一个老实人,便很和蔼地问道:“有人告发你,说欠钱不还,你认罪吗?”这人点头表示认罪。苏东坡又问他:“我看你并不像一个欠债不还的人,你为什么不还钱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不好说,今天就在公堂上,你说来听听?”
听到太守说出这么体贴入微的话,这人感激地抬起头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家祖传以制扇为业,前不久父亲去世了,恰好妻子又在这个时候生孩子,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今年开春以来阴雨连绵,家里做好的扇子都卖不出去,所以,小人实在是没有钱还债呀。”
这个人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苏东坡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人如果只是因为没有钱还债就坐牢,实在有些冤枉,并且这样一来,还会使他已经十分窘困的家雪上加霜。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帮这个人呢?
苏东坡认真想了想,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对卖扇人说:“既然你的扇子卖不出去,那你就去把扇子拿来,我来帮你卖。”这人听了,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可以呢?您可是大老爷呀。”苏东坡笑了笑,说:“你按照我说的去办就是了。”这人连忙叩头谢恩。
过了不一会儿,那个人把扇子拿来了,苏东坡看了看扇子,制作得确实很精美,于是,他就提起书案上批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作起画来,或作行草书法,或作枯木竹石,不出一顿饭的工夫,就把所有的扇子都画完了。
苏东坡把扇子交给卖扇人说:“把它们拿出去卖掉,赶紧偿还所欠的债务吧。”因为苏东坡的书法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很多达官贵族出高价请苏东坡绘画,苏东坡都不答应,因此,这个人刚一出门,就有好多人围了上来,扇子一下子就卖完了。许多没有买到扇子的人都紧紧地围着卖扇人,想看看能不能以更高的价钱再买一把,最后发现没有了,才十分懊丧地走了。
这时卖扇人仔细清点了一下卖扇子的所得,不仅可以还清欠款,还能有一点盈余。许多人听到这件事之后,都感慨不已,说苏东坡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好人。
同情心,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同情别人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而且是人必备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具备同情心的人,才会主动地理解、支持、帮助别人。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具有同情心的孩子会更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融入社会。
某所高校举行一次募捐活动,一个二年级的男生拒绝捐款,后来在好友的劝说下,极不情愿地捐了10元钱。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缺乏爱心时,他非常不屑地说:“为什么要我捐款呢?他们可以靠自己呀,我也很穷,谁来给我捐款呢?”听起来,这话似乎也不无道理,但是却反映了他对别人的冷漠。后来,他说,从小时候开始,母亲就教育他,对于那些靠别人帮助过日子的人,不要去同情他们,人都应该靠自己生活。他还记得,有一次因为自己给了路边一位行乞的老大爷几块钱,母亲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敢去帮助别人了,以至于长大后,他变得越来越冷酷。最后,这个男生因为没有朋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患上了抑郁症,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夜晚自杀了。
这位母亲悔恨不已,她说自己怨恨这世界,所以就教育孩子不要去同情别人,她以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可是没有想到却害了儿子。
孩子具有天生的同情心,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发育中的同情心,而应该保护、培育孩子的同情心。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关心他人,多做好事。当孩子做了好事时,父母要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因为父母的信任感、外界的反馈会促进孩子有进一步的行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痛苦的关心和安慰。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情心的培养需要从童年开始,因为如果在童年时代没有受到善良情感的教育,以后就再也不能在他们身上培养起这种情感。儿童一旦失去这样的时机和教育,其童心就可能走向邪恶。”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
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去关心、去帮助。我们不妨让孩子了解他们的困难,引导孩子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在送出爱的同时,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彬彬的妈妈偶然发现同学小海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孩子还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彬彬的妈妈就找到班主任商量。老师说:“这个孩子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朋友,我看彬彬很有爱心,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
回家后,彬彬的妈妈对彬彬说:“你们班有一个人现在很痛苦,因为他没有伙伴,但是他很可爱,你愿意和他玩吗?”彬彬表示很愿意,就主动和小海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慢慢地,更多的同学和小海一起玩,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小海了。当小海对彬彬说感谢的时候,彬彬心里乐开了花。
培养孩子爱护小动物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