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最动听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世上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耐心地做一个很好的听众。所以,如果要别人喜欢你,原则是:首先做个好听众。
对孩子来说,学会倾听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美德和交际能力。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
总之,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但“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因此,家长应该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做善于倾听的家长
孩子是细心的观察者,他们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言行所吸引,进而模仿成人。让孩子学会倾听,家长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
斌斌的母亲最近声带发炎,疼得要命,医生嘱咐她一周内不要讲话,这可憋坏了平时爱说话的她。但是,母亲发现,这段时间,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却奇迹般地融洽了起来。
看过医生的当天,斌斌回家一进门:“妈妈,我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老师笑话我!”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母亲肯定先怪罪孩子调皮,声音比儿子的还大。但是由于不能说话,她只好忍住了,什么都没有讲。
气呼呼的儿子来到母亲的身边,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们装玩具,我把小马的耳朵给小驴安上了,老师就笑话我,小朋友们也都笑我。”
母亲依然没有说话,而是把伤心的儿子搂在了怀里。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母亲怀里站了起来,平静地说:“妈妈,我去玩了,我没事了。”然后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次声带发炎,无意中让斌斌的母亲体会到了倾听对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奇妙功用。
平时,每当孩子向我们倾诉各种事情时,我们必须当名好听众,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话语,不能用我们大人的思路去引导他,不能流露出不烦或敷衍的神情,鼓励孩子尽可能详细表达,并产生共鸣,明确自己的态度。使孩子乐意倾诉,乐于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帮助。只有有效地倾听孩子的述说,才能走近孩子、真实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还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倾听的榜样,从而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
教孩子一些倾听的技巧
倾听是一种学习技巧。孩子不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讲话,往往与他不懂得如何去听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父母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倾听的礼仪,对他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经常告诉孩子: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再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及时肯定孩子的倾听行为
一个不会倾听他人讲话的小男孩,在他聪明妈妈的引导下,很轻松地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这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问男孩话,男孩总是不能认真地倾听,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摆弄他的变形金刚、一会儿又和小狗玩起来;爸爸妈妈在与客人聊天时,他还会时不时地插嘴……
客人走后,妈妈把小男孩叫到身边,小男孩满以为妈妈又会像以前一样教训他一通。让他没想到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教训他,反而夸他:“儿子,刚才那位阿姨走的时候夸你了,说你今天有段时间很认真地听她讲话,她让我转告你,谢谢你能认真地听她讲话!”
小男孩被妈妈说得不好意思了,不过他心里还是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妈妈一直在夸他:
“儿子,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儿子,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
“儿子,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
就这样,这个小男孩真的变得特别会倾听他人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在“倾听”的培养中,家长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孩子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做得真好,我想一定是因为你刚才听清楚了妈妈的话。”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很高兴,你刚才听我讲话时,又安静又没有插嘴”,等等。及时的鼓励、表扬孩子好的倾听行为,有利于孩子养成好的倾听习惯。
幽默的孩子更具魅力
所谓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的言语或举止。有这种言行举止的人,我们称为具有幽默感的人。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也将成为一种艺术。未来的时代将是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生活中需要充满幽默。
有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求职经历很是不顺。一次,她求职一家公司的文秘职位,在网上把简历发出去以后,对方很快将未能录用她的通知用电子邮件发给了她。可能是系统出现了什么错误,对方接连发了两封E-mail给她。她于是就幽默了一把,根本没有想到这把幽默还能够给她带来什么好运,她这样回信说:“既然您对没有录用我表示如此的遗憾和内疚,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呢?”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可能就是由于那封信的原因,对方给了她一个更好职位的面试机会,并且她顺利通过了。
在后来与外国经理的相处过程中,她也总能够抓住机会幽默一下,使得本来尴尬的气氛变得缓和,而且,结局永远是快乐的。
例如,有一次,外国经理不小心把一杯可乐打翻在了办公室里的地毯上,他很不好意思地对这个女孩说:“一会儿蟑螂部队肯定会大规模地袭击我的办公室。”这个女孩想了想,微笑着看着经理说:“绝对不会,因为中国的蟑螂只喜欢吃中餐。”经理很愉快地看着他,放声大笑,以后的日子里,她很是得到这位经理的器重,工作也非常顺利。
幽默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往往比不具幽默感的人更受到大家的喜欢。
在人际沟通中,幽默是心灵与心灵之间快乐的天使,拥有幽默就拥有爱和友谊,凡具有幽默感的人,所到之处,皆是一片欢乐和融洽的气氛。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国际会议。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有急事找英国首相丘吉尔商量,便在未预约的情况下驱车前往丘吉尔的临时行馆。
开罗干燥又闷热的天气让久居寒冷潮湿的英国的丘吉尔非常不适应,尤其是白天,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以上,这让丘吉尔更加难以忍受。因此,为了消暑,在整个白天的时光里,丘吉尔都把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罗斯福抵达行馆之后,未经丘吉尔侍卫的禀报就直接闯进了大厅,但是进入大厅后他并未见到丘吉尔,倒是耳边传来了丘吉尔的歌声。于是,罗斯福顺着歌声找了过去,撞见了躺在浴缸中一丝不挂的丘吉尔。
两国元首在这种场合下见面确实颇为尴尬,为了缓和气氛,罗斯福马上开口道:“我有急事找你商谈,这下可好了,我们这次真的能够坦诚相见了。”
丘吉尔显得非常镇定,他在浴缸中泰然自若地说:“总统先生,在这样的情形下,你应该可以相信,我对你真的是毫无隐瞒的。”
两位伟大人物的幽默对话,不仅轻松地化解了人际关系危机,还被传为了美谈。
幽默语言可以使我们内心的紧张和重压释放出来,化做轻松的一笑。在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可有效地降低人与人之间“摩擦系数”,化解冲突和矛盾,并能使我们从容地摆脱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幽默并不是成人的专利,孩子也应当适度展现幽默的禀赋。然而,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幽默感并没有给予重视。他们认为,幽默是成年人的事,孩子有无幽默感是无所谓的,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因富有幽默感而经常开怀大笑时,不仅会增强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会使孩子心胸开阔、富有朝气、思维活跃、头脑敏捷,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痛苦,更开心地生活。
一个小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妈妈生气地扬起巴掌:“看我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
孩子瞪着眼睛看着妈妈,突然哈哈大笑起了:“真的吗?我的屁股会开出什么花?你快点打啊。”妈妈一愣,也忍不住笑了,和孩子乐得抱成一团。
“把屁股打开花”是一句很平常的俗语,孩子从中感受到了幽默,营造出了有趣、轻松的氛围,化解了妈妈的怒火,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幽默是一种生活的机智,它将人们对生活的领悟,以一种诙谐、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令人发笑,引人深思。拥有幽默感不仅能使孩子自信,更能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化解危机,消除不利的因素。
着名幽默家克瑞格·威尔森曾经说过:“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幽默是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没有它,就没有我五彩缤纷的童年,也没有我充满欢声笑语、幸福无限的家庭。”事实确实如此,幽默感是一个人最具智慧的体现。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而且愉快。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幽默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快乐的润滑剂,渴望孩子将来幸福、快乐,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教会孩子幽默,也就教会了他快乐的本领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让我们的孩子在幽默中健康成长。
做有幽默感的父母
幽默感有先天的成分,不过后天的培养更加重要,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也包括幽默感。如果家长本身没有一点幽默感,却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幽默,也是一个笑话。例如孩子哭闹时,父母除了常用的一些安慰手段外,也可以安抚她:“宝宝,你瞧你哭得像小花猫,鼻涕流得像瀑布,多难看啊!”这种诙谐的语言,比起单调的哄逗,不仅可以很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破涕为笑,而且还可以使孩子学会幽默的语言技巧,培养良好的心态。
有几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郊外春游,其中一个女孩子不小心被蜜蜂蛰了一下,脸上顿时起了一个小包包,小女孩哭个不停,怎么劝也无济于事。
正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她妈妈赶过来,一边搂着女儿一边说:“宝贝,别哭了,谁叫我家宝贝长得跟花儿一样漂亮呢!你看,你把蜜蜂都招引过来了!”小女孩听了,扑哧一声乐了,又高高兴兴地和其他小朋友玩去了。
这位了积极妈妈以幽默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停止了哭闹,使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积极地改变。这对提高孩子语言与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让孩子乐观地面对一切
日本大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自己小时候很怕死,有一次因病住院,哭闹不休,不肯让家人离开。后来母亲对他说:“放心吧,如果你真的死了,我会把你再生出来!”于是,他安心了。不久,他又很不放心地说:“假如将来的我生出来后,叫他好好学习现在的我。”从此,他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将来的“自己”做好榜样。母亲这样智慧的教导孩子,将他的消极情绪转化,不但不再惧怕死亡,而且充满期望。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乐观是幽默的精髓。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不论孩子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父母应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帮助孩子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多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常给孩子听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或相声小品,这不仅可以使孩子心情轻松愉快,而且无形中会形成孩子风趣的语言风格。
有位母亲常常给儿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天,丈夫因单位加班,夜里很晚才回来。丈夫问她儿子几点睡的,她说:“晚上9点就睡了。睡前我给他讲了一个笑话:馒头和面条打仗,馒头被面条狠狠地打了一顿,打得遍体鳞伤。馒头心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报仇。一天馒头看见方便面了,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方便面一顿痛打,方便面带着哭腔说:‘我俩无冤无仇,你干吗要打我呀?’馒头气呼呼地说:‘你以为你烫了发,我就不认识你了?”’
丈夫听到这儿,哈哈大笑,把儿子笑醒了。只见他穿着小内裤从他的房间跑来,爸爸说:“臭小子,你以为你不穿外衣我就不认识你了?”儿子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看着刚换好睡衣的爸爸说:“您以为您换了睡衣我就不认识您了?”一句话把爸爸逗乐了。
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听多了幽默故事,自然能够模仿、吸收幽默故事中的幽默因子,也会逐渐变得幽默起来。
让孩子学会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目标或者获得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和配合,最终实现共同目标、满足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
一个外企招聘白领职员,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应聘。应聘者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头脑聪明、博学多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聪明的董事长知道,这些学生有渊博的知识做后盾,书本上的知识是难不倒他们的,于是,公司人事部就策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招聘会。
招聘开始了,董事长让前六名应聘者一起进来,然后发了15元钱,让他们去街上吃饭。并且要求,必须保证每个人都要吃到饭,不能有一个人挨饿。
六个人从公司里出来,来到大街拐角处的一家餐厅。他们上前询问就餐情况,服务员告诉他们,虽然这儿米饭、面条的价格不高,但是每份最低也得3元。他们一合计,照这样的价格,六个人一共需要18元,可是现在手里只有15元,无法保证每人一份。于是,他们垂头丧气地出了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