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制度、职官的制度自远古以来就慢慢形成,然后不断被巩固、传承和发展。
职官制度主要与政治生活相关,但因为古代政治与文人关系紧密,因此,职官制度就是古人的基本知识。古代职官制度的演变,充分体现出古代政治的以下特点,即一方面在向集权化、****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仍然受早期民主化、理性化政治制度的制约。
礼的制度、礼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完全可以说:在古代,不学礼,就没法做人,无法与人交往。
一基本礼制
古代的礼仪制度很严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礼仪不同。上层贵族繁多、严密,下层人民则较为宽松和随意。不同时期,礼仪制度也有较大区别,总的看来,经历了由严格到宽泛的演化。
五礼
古代的五种礼制,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
“五礼”之一,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包括祀天神,如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等;祭地只,如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祭人鬼,如先王、先祖。
凶礼
“五礼”之一,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guì)礼等。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
“五礼”之一,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原包括大师之礼、大田之礼、大均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类。汉代以后专指军旅礼仪,如明代的军礼内容为亲征、遣将、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大阅、大射、救日伐鼓等。
宾礼
“五礼”之一,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嘉礼
“五礼”之一,即喜庆典礼,包括冠、婚、燕、飨、射等活动中的礼仪。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等都属嘉礼,而冠、婚之礼则为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通用的嘉礼。
宗庙祭祀
宗庙又称太庙、祖庙,是供奉祖先的庙。古代统治者把宗庙视为国家的象征,古代天子、诸侯必有宗庙。国家一旦发生大事时,则必告于宗庙。古代宗庙,上古时只有五庙,包括始祖一庙,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各一庙。周朝时则定为七庙,后代也有建九庙的。古代卿大夫也立宗庙。
四时之祭
指周代天子和诸侯在宗庙内按季节进行的四种例行祭祀。每一个季节的祭祀名称各不相同。春祭叫(yuè),夏祭叫(dì),秋祭叫尝,冬祭叫烝。
月祭
每月初一举行的祭祀,名叫“朝庙”。按古制,周天子于每年的夏秋之际向各国诸侯颁发历书,历书主要写明来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朔日)是哪一天。诸侯将历书藏于太庙,每月初一,宰杀一只羊亲临告祭宗庙,称“告朔”;然后戴着皮弁在太庙听治政事,称“视朔”;然后再祭于诸庙,称做“月祭”。以上礼仪在同一天内连续进行。
社稷祭祀
社稷在古代也是国家的象征。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祭仪称社稷,祭祀土、谷神的地点也称社稷。古人以农为本,春秋时祭祀社稷是为了祈求谷物丰收。古代祭祀社稷所用的坛称社稷坛。先秦时期,社坛与稷坛分开,社坛在东,稷坛在西。明太祖时,社稷合为一坛,呈方形。
天地祭祀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仪式称“封禅(shàn)”。其中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合称封禅。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顶筑土为坛,举行祭祀。这是因为泰山为五岳之首,称为岱宗,故至此祭天。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梁父山、社首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
伏腊祭
腊祭简称腊,是古代农村每年举行的祭礼,在十二月冬至之后举行。通常以腊肉做祭品,祭祀百神。伏祭也是古代农村每年举行的祭礼,通常在每年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即所谓的六月伏日举行。其仪式是杀狗祭神,“伏”指杀狗(“伏”是“副”的同音假借,“副”即杀之意)。
牺牲
祭祀用的牛、羊、豕之类的牲畜。“牺”指色纯的牲畜,“牲”是指牛、羊、豕等。天子祭祀用牛,称“太牢”;诸侯祭祀用羊,称“少牢”。用于祭祀的牛羊数量有具体的等级规定。
玉帛
指祭祀用的璧、琮、束帛。璧形制呈平圆形,正中有口,祭祀国君时用,祭者将璧放在束帛之上,然后上供。琮呈方形或长筒形,祭祀国君夫人时用,祭者将琮置于束帛之上,然后上供。
鼎
夏、商、周三代祭祀用的最重要的礼器,被称做“国之重宝”。多为圆形三足,很少方形四足的。古代有禹铸九鼎之传说,九鼎象征着雍、兖、冀、青、徐、豫、梁、扬、荆九州,表示一统天下的意思,因此叫“重宝”。古代统治者的子孙在鼎上铭刻祖先功绩,收藏在宗庙。地位不同,鼎数也不一样。祭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以使心地纯净,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斋戒又分为“斋”与“戒”。斋又称“致斋”,戒又叫“散斋”。古有“七日戒,三日斋”之说。致斋是宿于内室,散斋是宿于外室。散斋七日,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斋戒时,忌荤食(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
属纩
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在临终时,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有气息。属,即放置。后来,属纩用为临终的代称。
丧葬
古代丧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称为复、殓、殡、葬、服。
招魂
又称为“复”,古代丧礼程序。人死后,在停尸期间,由专人呼唤死者的灵魂归于尸体,即“招魂”。招魂自前方上到屋顶,手持寿衣呼叫死者名、字,共叫三声,然后从后面下屋,将寿衣敷死者身上;不醒,然后再办理丧事。
殓
丧礼程序之一,其仪式又分大敛和小敛。小敛是给死者裹上衣衾,越是富有者,所加衣衾就越多。大敛是把死者的尸体装入棺材。殓时,死人口中须“饭含”,所谓饭含是指将米、玉等物分别放在死者口中。
殡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殡”。是指亲人去世后,不愿早早离去,停在家中,像对待宾客似的对待已死者,故称做“殡”。“殡”时,死者置于室内,用泥涂于棺木之上停放。殡的时间长短不一,富贵人家“殡”的时间长。普通百姓无地行殡,往往草草埋葬。
棺椁
装殓尸体的器具,称棺材、灵柩、棺椁(guǒ)。天子、诸侯、士大夫的棺不止一重,有的在内棺外还加有椁,棺、椁之间有空隙,可用来放置随葬品。
入葬
即将死者入土安葬。墓穴又称“窀穸(zhūnxī)”。入葬时,上古时期曾以活人殉葬,随后又以俑(人形的木偶或土偶)陪葬。另外,还陪葬一些用器、什物。
五服
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服”或“成服”。古代丧服制度分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sī)麻(服期三个月)五个等级差别,称为“五服”。衰(cuī)就是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这一丧服制度标志了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差异。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
丁忧
又叫守制、丁艰,是古代的守丧制度。是指在任官期间,父亲或祖父母去世,需辞官守丧,时间名为三年,但只要有三个年头就可,实际上是25至27个月。然而,个别高官要员因公务繁忙而不能离任守丧的,可以由朝廷命令其穿素服办公,这种做法叫做“夺情”。
知识点链接
【告丧】古代中原文化认为,父母死后,子女要迅速通知有关亲属和乡邻。唐宋以后,流行以放鞭炮的方式向乡邻报丧致哀。
【奔丧】古代汉族认为,接到父母丧讯后,儿女应首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应上路奔丧。奔丧路上,应该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时,应“望乡而哭”;若是奔国君丧,则“望都而哭”。因病残、临产、坐月子等原因不能奔丧的子女,则应寄物以吊。
朝聘
周代各国诸侯,按规定时间觐见天子称做“朝”。每逢朝见天子时,都要携带玉帛、兽皮、珍玩和奇异特产等贡品,称之为“朝贡”。诸侯之间遣使互相通问叫“聘”,小规模的聘叫“问”,通称“聘问”,按规定使者也需携带玉帛相赠。
盟誓
两国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协同办事称“盟”。会盟时一般要举行杀牲、歃血,并宣读盟书,向神发誓。国家遇有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称“会盟”。诸侯之间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互不违背信约,称做“誓”。誓与盟的不同之处即在于举行礼仪时,誓礼不用杀牲、歃血。
田猎
又写做“畋猎”。由于古代大规模狩猎,常依军事组织进行,实际上起着训练和检阅武力的作用,故田猎也包括在军礼中。
冠礼
也叫成年礼、成丁礼。男孩在15岁左右,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称为“弱冠”。年满20岁时,不再梳童髻,而在头上结发,用笄束好,上面再戴上帽子。冠礼之后的男子就已具有成人资格了,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及笄
笄是古代妇女盘头用的头饰。女子满15岁要进行笄礼。笄礼,就是女子结发插笄的礼仪。女子用笄标志着已经成年了,可以进行婚配了。
六礼
古代婚礼中,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过程,这六个过程就叫做“六礼”。
合卺
是指新婚夫妇各用一片瓜瓢喝酒漱口,表示自此后相亲相爱。在合卺(jǐn)的早期规定中,酒器是“四爵合卺”,即由四只爵和用一个匏瓜剖成的两只卺共六只酒器供新婚夫妇装酒漱口。这种礼仪到宋代发生变化,上古的合卺改称交杯酒。把两个酒杯用彩线连接成同心之类的彩结,饮交杯酒的方法是新婚夫妇交互传杯共饮,这种礼仪一直流传到后世。
相关知识
【文定】即订婚,语出《诗经·大雅·大明》。
【合八字】八字,古代星命家以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天干地支,每项两个字,合称“八字”,据以推算人的命运。古时订婚,男女互换“八字帖”,查二人八字是否相克。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聘书即定亲之书,表示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数量。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结发】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晚的夫脱妇缨。另外一种说法是,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若再婚,男方称续弦。
【见舅姑】古婚礼中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仪式。亲迎的次日,新媳妇早起,沐浴盛装,天刚明即拜见舅姑。这是整个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
【回门】新娘在婚后3天或7天或9天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行拜门礼。
【义绝】夫妻间情义断绝。按照礼法,夫可休妻,妻不可休夫,但在义绝前提下,妻子可以离开丈夫。
【七出】古代丈夫按礼制可遗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癖;嫉妒;恶疾;多口舌;盗窃。
【三不去】有三种情况丈夫不能遗弃妻子:妻曾经为公婆守孝三年;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女方娘家已无人。
【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德、容、言、工。是古代礼法对妇女的规范,是封建礼教的主要内容。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后世作为夫妻相敬如宾的代称。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
【琴瑟之好】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
大飨礼
是指宴饮活动。天子宴请诸侯,或者诸侯相互宴请,称之为“大飨”。饮宴时要奏乐,场面非常隆重。
二常见礼俗
日常生活中的礼俗,最能引起今人的兴趣,而且其中生动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拜揖
古代见面或分别时表示礼节的方式,包括跪拜、拱手、作揖等形式。跪拜,是叩头礼,有“九拜”的不同,包括稽(qǐ)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古人相见行跪拜礼是严肃的礼节,通常只在庄重的场合施行。平常见面,为求简便迅捷则行拱手、作揖等礼节以表示礼貌。拱手礼比较简便,形式是人站立,两手合抱于胸前,通行的惯例是左手抱住右手。作揖和拱手相近,以双手抱拳上下左右晃动的动作表示礼貌。对不同的对象行作揖礼在动作上有区别。
稽首
最隆重的跪拜礼,臣拜君,子拜父,郊祀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庙祭拜祖,弟子拜师,对死去的亲人拜墓、拜坟,都需行稽首礼。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停留一会儿,头至地停留一定的时间,整个动作较缓慢。
顿首
指地位相当之人互用的跪拜礼。顿首只须俯身引头至地,随即便起。因头触地时间短暂,故称顿。后代在书信的结尾书“顿首”,作为尊敬的客套语。
稽颡(sǎng)
颡即额头。居父母之丧时跪拜宾客之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悲痛。后也用于请罪。
相关知识
【三跪九叩】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为最重的礼仪。朝廷大典时臣下朝见皇帝时的正式礼节。
【清代跪拜礼】清代大臣晋见皇帝行跪拜礼后,不再站起来,只能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这是中国历代官僚在皇帝面前最卑微的表现。
【再拜】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书信结尾处常用的“再拜”,为对尊长的客套话。
【百拜】多拜的意思。
【膜拜】一种拜礼的方式。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鞠躬】表示恭敬、谨慎、庄重的礼节的形式。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弯曲的幅度越大表示礼越重。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
【唱喏】男子给人作揖的同时出声致敬的一种民间礼节。
【道万福】女子礼节。唐宋时妇女与人见面行礼的同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右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请安】即问好,为卑幼对尊长的问候礼,平辈之间有时也以此为礼。始于辽代,盛于北方。一足跪,另一足立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又演变为垂右手屈左膝。妇女则“请双安”,即以手抚双膝,且同时屈之。
【握手】古人运用较少,一般是表示互相友好欢快的心情,如有“握手言欢”的成语。
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