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膝着地,直立身子,股不沾脚跟,为跪。跪而耸身,挺腰,则称跽,又称长跪。跪一般是人有急事或表示谢罪时用,直身,两股离开脚跟。跽是跪起,准备站起的姿势,但膝仍然在地上保持较长时间。跪是从古代的坐法演变而出的。
相关知识
【坐】古人在正式场合中席地而坐,姿势为两膝着地,两股着于脚跟。
【踞】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
【箕踞】最不恭敬的一种随意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不尊重,这种坐法又是不拘小节的表现。
趋
趋即快步走,近似小跑地走向尊者、贵者、长辈、宾客,表示一种敬意,是一种卑贱者见尊贵者的礼仪。古代各种交际礼俗中,趋礼较为常用。
相关知识
【走、行、步、奔】古代的“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跑。古人所说的“行”,就是今天说的走。古人所说的“步”,相当于今天的漫步。古人所说的“奔”是飞跑、狂跑的意思。
座次
中国很讲究座次,以此体现尊卑之别。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称王称帝叫南面,称臣叫北面。但在室内安排的各种活动,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知识链接
【鸿门宴的座次】《史记》的记载是: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次宴会显然在室内进行,项王座次最尊,范增其次,沛公刘邦再次,张良座次最卑。
【左与右】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如“左迁”即表示贬官。如《史记》说:“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但是古人乘车的礼俗则又不同,乘车时以左位为尊。因为在乘坐车辇时,主座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陪坐,称车右或骖乘。一般情况下,御者用右手拿鞭,主位居右的话,就会妨害君王,因此主位就居左了。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如下图所示,若宴会在堂上,尊席面南,主人席位在末;若在室内,则尊席面东。另外,多桌的宴席,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讲究席次,散座则不分。
投刺
投名帖求见或代为拜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写在削好的竹片上或纸上,叫“谒”或“名帖”。唐宋以后,名帖的使用相当盛行。学生、下属拜谒老师和上级,都得先投递名帖,然后方能谒见。到明清之际,又有只投刺、不见面的习俗。拜客者并不是真的想拜客,只望门投刺,表明来过了,于礼不失。所拜之人,有的根本就不认识,拜客者甚至连马都不下。
寒暄
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多在拱手的同时说“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询问对方家人是否安好等。与人初次见面,还包括“请教尊姓台甫”的话,问对方的姓、字。
见面执挚
古人见面礼仪。挚通“贽”,即礼品。古人拜谒尊长及走亲访友应携带见面礼物,各种身份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规定。
回拜
古语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所以,客人来访后需要回拜。最初回拜以异日为敬,后世则以同日为肃,近代回拜日期较为随意。另外,客人来访带有见面礼,起初回拜时应送还客人带来的礼物。但后世回拜时若原物送还,是拒绝对方、不受礼的意思。
拥彗
古代迎宾礼仪。彗即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着扫帚躬身门前迎接,意思是说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
祖道
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率军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有时简称为“祖”,如《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一节载:“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后引申为饯行送别。
饯行
也称“饯别”,泛指以酒食送行。有亲友出远门,必办酒席为之送别。
侍饮
指晚辈应邀在长辈面前饮酒。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酒桌礼仪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接着把酒倒出一点洒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为祭。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叫啐;最后仰杯而尽,叫卒爵。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三职官
中国古代职官系统如何,古书中常见的那些官职各是什么性质,这些职官的职能是什么,这些是本节要介绍的内容。
丞相
是在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商代把丞相叫尹;春秋时叫卿;秦朝称丞相;汉朝承秦制,仍叫丞相,也称相国;唐以后称为宰相;清朝称中堂。
三公
西周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天子的顾问。到了秦朝,权力高度集中,设立丞相,掌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合称“三公”。明清时期也有三公,与西周相同,不过都是荣誉性虚衔,用以封赠大臣。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期,三省共同执行宰相的职务。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枢密院
宋代官制。宋代中央政权被掌握在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处。前者掌政权,后者掌兵权。明清均不设枢密院。
内阁
明代废除丞相一职,设置文华殿、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作为顾问,参与机务,称做内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其中有力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或首辅,主持内阁大政,一般以文华殿大学士为首辅。
九卿
汉朝所设,分管各方面政务,具体指: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物;宗正,掌皇家事务;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税收。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六部
隋朝正式设立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吏部,管官吏任免、升降、考核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产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是历代中央政府的主要政务部门,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六寺
明清都有六寺。六寺是指:大理寺,掌审判;光禄寺,掌典礼;鸿胪寺,掌交际;太常寺,掌祭礼;太仆寺,掌车马;司农寺,掌仓廪。各寺长官称卿,从三品或正四品;副长官称少卿,从四品或正五品。它是由九卿转化而来的。
知识链接
【令尹】尹,本义为治事,引申为地方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称为令尹,相当于丞相。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拾遗】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如唐代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原不属正规官职,但后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迄南朝,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郡守
秦汉推行郡县制,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叫郡守,汉朝称太守。秦汉的郡,有些后世演变为州,郡守与后世的州刺史相当。
刺史
隋唐主要的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它的下属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
知州
宋代基本上是州、县两级制。州直属中央,由中央派朝臣为其行政长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时,改州为府,府的长官称知府。
巡抚、道台
清代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省的长官叫巡抚或总督。总督常管一省或几省,综理军民要政,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巡抚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总督、巡抚兼称封疆大吏。作为省的分置机关有道,长官称道台,管辖府州。
相关知识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将帅
西周时军政不分,作战时,一般分左、中、右三军,一般由周王直接统帅中军兼任三军总指挥。春秋时,晋国置上、中、下三军,各设将、佐二人,由国君任命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将下军,简称将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军、元帅之名由此得来。魏晋时称统兵的元帅为大都督。
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兼有军事、行政、监察三方面职能,或称都督,有的称总管,边州还另置经略使,有的还置营田使。
教头
宋代兵制有禁军、厢军、乡兵、藩兵之分,而以禁军为主要军事力量,负责教练禁军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
提辖
宋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在路或府、州设马步军都总管,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
相关知识
【长史】秦时为辅助丞相的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曹魏设立西域长史府。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此职地位渐低。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官品
指官员的等级。西周时官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汉代以禄石的多少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曹魏时官分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县令一般为正七品。隋朝把每品分正、从品,共十八等,为后世所承袭。
阶官
又称散官,宋代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汉代以前担任某种官职的人享受某一等级的待遇是固定的。魏晋以后,有些官称并没有实际职务,如光禄大夫、中散大夫等,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待遇的依据,这种官称做散官,又叫阶官。因此,阶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符,待遇仍按阶官的品阶。
勋爵
勋官是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唐代勋官有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等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一般根据与皇室的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授给,长期不变,很多情况下可以世袭。一般只有皇族封王,异姓重臣一般封公、侯、伯、子、男。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齐桓公即位后,管仲为上卿,廉颇也曾被拜为上卿。
相关知识
【士大夫】根据西周宗法制度,周天子之下按等级秩序为诸侯、卿大夫、士、庶民四个主要等级。其中,卿与大夫细分有高低之别,士则是统治阶层中地位最低的层次。后世,士、大夫合成一词,用以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任职授官
这些用于官爵的任命有:任、授、除、拜、封。追封已故的死者称“赠”。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任官。
提升职务
称擢、升,用于由低官到高官。进,用于较高的职务。加,是指在本官之上再加更高官衔。起复,用于恢复原职务。
降级免职
称罢、免、解,指不是因为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是因为过失而降级。革、褫,是指撤职查办。开缺,是奉命或自请解职;致仕,是带职退休;左迁,是降职使用。
调动职务
称移、调、徙、迁、量移,是调于比原职稍好的地方任职。补,是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兼职
领,以本官兼比较小的他职。摄,是指暂时兼代比本官更高的职务。权,是临时代职。行,是指代行某职但还没有官衔。署,代理无本官的职务。护,是指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印绶
古代印玺通用,玺是用金玉制成的。秦以后,玺为帝王专用。帝王的专用玉玺历代递用,王侯袭封之印也世代相传。官员的官印从汉武帝之后,换官不换印。汉印分金、银、铜三等,宋代以后官印一般只是铜印,但仍习称为金印。绶,用来系印的丝带,长一丈二尺,宽三尺。古代常用不同颜色的绶来标志官吏的身份和等级。汉代的官印小,系在绶上随身携带。后代官印的形制大了,官员们不再佩印,但佩印之说仍一直保留。
鱼袋
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叫鱼符,也叫符契。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并在上面刻上文字,剖作两半,由两个人掌管。用的时候,两半往上一对,符合了才能执行任务,这是为了防止发生诈伪等事故而设的。皇帝把鱼符分别给亲王和五品以上官员随身佩带,既显示贵贱,又可用于征召。随身鱼符用袋装着,叫鱼袋。三品以上官员的鱼袋装饰着金丝,叫金鱼袋。五品以上饰银,称银鱼袋。宋代废弃。
笏
是大臣上朝时所持的手板。其作用一是大臣上朝前把启奏的事简要地写在笏上,以免觐见时遗忘或出差错;二是用笏把脸挡着,表示不敢直视君王。不同官阶用不同质料的笏,唐朝时,五品以上官员用象笏,六品以上用木笏。
冠
古代官员的冠,也是用来区别官阶高低的标志。各朝代官员所戴的冠不同,区分的标志也不相同。
花翎
是清朝礼冠上插的孔雀翎,是一种等级高低的标志。花翎上的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花纹,一圈为一眼。翎眼的多少则反映了官职等级的差异,五品以上官员可用单眼花翎,六品以下用单眼蓝翎。双眼、三眼花翎得由皇上特赏,三眼花翎只赏给亲王、贝勒。
带
即腰带,唐以后历代官员用以区别等级的佩饰。各朝代区分的标志不尽相同,通常所说的“玉带”,只有一品官员才有资格佩带。
食禄
就是古代官吏的俸禄。先秦时主要是食邑制,卿大夫们把封地所收的赋税作为俸禄。到了宋代,俸禄即有俸钱、禄米,又有绢、绫、棉、薪等实物,名目繁多,各朝各代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