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关,明府门前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唯独没有汤斌,这使明珠、余国柱恨透了这个“没良心”的人,纠集起他的人马,对汤斌发难、陷害。康熙看了对汤斌的参奏,知道事出有因,毛病在什么地方,不是汤斌不好,而是他们对清正廉洁的汤斌的忌怨,便不予理睬。
这样,由朝廷派往各地的学道,由于明珠一般权势插手,讨价还价,学道的补缺价码越来越高,谁有足够的银子,合乎补缺的价码,那么谁就可以补上官。这些两袖清风的道学们,莅位后,唯一做的就是要把“投资”收回来,狠刮地皮。比如“河工”这个肥缺,谁都认为肥得流油,明珠、余国柱便插手河工,所以一个时期,河工所任用的治河官员多由他们所派,可想朝廷所拨治河银两最后都落到哪里去了。
明珠贪赃,送礼排成大队,这不会瞒住皇帝的,他借京师地震向明珠发出警告,要他“洗涤肮肠,公忠自矢。”皇帝是说,有的人官做得很大了,也发了财,却还要拉帮结派,徇私舞弊,如果有这样的事,让朕发觉了,就要国法从事,按照大清律决不宽容!
后来,皇帝还单独召见了明珠,同他促膝谈心,以于成龙为样子,旁敲侧击地说:“如今当官像于成龙那样清廉的人非常少,十全十美的人确实难得。但是,如果把‘性理’一类谈养正人心的书多少看一些,就会使人感到惭愧。虽然人们不可能照书上说的那样做,但也应该勉力而为、依理而行才好。”
在这里康熙想借清官于成龙的事例,来提醒明珠收敛一点。
在康熙召见明珠的晚上,明珠的后门门房传报,有常州知县送来两个绝色的歌姬。
“歌姬?”明珠一听,心中好不欢喜,问:“怎么会是两个?”
他嫌送少了。
管家猜度出主子的意图,他马上奉迎的解释说:“这是‘样品’,先让大人过过目。”
“你安排吧!”
管家叫过常州知县,说:“两个人怎么唱歌起舞呀,回去再送来十个。”
“是,大人,遵命!”
明珠我行我素,他根本没有把皇帝的谈话深思一下,该收贿照收不误,该“卖官”照卖不停,该豪华奢侈,更加靡费,大兴土木扩建府宅。他的别墅荷花池塘占地十亩,每到冬天,婢奴们就用五彩绫罗绸缎制成荷花、菱角,装饰水面,又用羽毛制成野鸭、大雁,嬉戏在水面上,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在这里仍能体验到夏日蕙风和朗的风情。
明珠不顾皇帝的警告,结党营私变本加厉,一意孤行,把本来是索额图的人,像高士奇、徐乾学也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佛伦是在镇压吴三桂叛乱中起家的,做过都察院的左督御史。这个人专门看风使舵,他一看明珠势力大,便投靠明珠。
这样,朝野上下,京宦、外宦,谁肯给明珠好处,送银子、送物、送女人……谁就会得到好处。明珠的“南党”不断扩大,除了上面提到几个人,接着傅腊塔、格斯特这些人,也都先后入伙。
在朝廷中,如果皇上赞许、褒奖了某个命官,明珠便会对人说:“那是我向皇帝举荐的结果。”
官吏求财纳贿,讼案山积,法律废弛,正如郑板桥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
同明珠相比,索额图作为名将相之后,赋性贪婪,广植党羽。朝中的官员、士大夫如果不与索额图暗自交结,则很难升迁。如果说明珠是笑眯眯的收贿、卖官,索额图则赤裸裸的不择手段强索。举凡会试榜出,这是索额图大捞“油水”的好时机,索额图把榜上有名者叫来,令拜门下,若不拜其门下,则加以贬抑。
顾八代是位好读书,文武兼备,品行端正的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字文起,满洲镶黄旗人。顺治十六年,以国子监庙监生充当皇宫的护军。从征云南有功,凯旋回京后授户部笔帖式,承袭父业职升迁为吏部侍郎。
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亲试八旗官员,顾八代榜上有名,列为第一,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时候也正是吴三桂起兵叛乱之际,康熙令顾八代赴广东谕旨莽依图,令其收复广西失地,顾八代留在军中随征。顾八代身先士卒,破吴世琮布下的军阵,清军奋勇冲杀,击败叛军。
其后,顾八代在同吴三桂叛军的多次作战中,都大破吴军,将叛军头目吴世琮陷入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绝境中,迫使他拔剑自杀。
康熙十八年,正值京官考察之年,翰林院掌院院士拉萨里、叶方蔼认为顾八代从征战绩辉煌,注为“上考”。可是他不是索额图的门生,他非常嫉妒顾八代的才能与功绩,索额图提笔改注“浮躁”,当夺官。真是“一言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莽依图认为这样对待顾八代,太不公平,上奏疏抗辩曰:“顾八代从征三年,竭诚奋勉,运筹决胜,请留军委署副都,参赞军务。”
除了莽依图对顾八代抗辩,宫中的权势者再没有人说他好话,当然他也不会得到荣迁和帝王的宠爱,好在没被夺官,仍以原衔从征。后来,在对吴三桂决战时,三路大军会师于昆明近郊,顾八代拿出他的先取银锭山、俯瞰全城内外,控制敌情,选择时机攻城的方案,云贵总督赵良栋率绿营大军从四川入滇,采纳了顾八代的作战方案,攻克了昆明城,叛军被歼,云南全境光复。顾八代平生既不结党,也不营私,又不投靠权势,没有人“喜欢”他,他死时贫穷无资埋葬,身无长物。一个文武兼备,战功赫赫,为人方正、耿介、清廉、恬淡的人,他不懂“护官符”,就这样寂寞地死了。莽依图闻讯,失声痛哭,哀其不幸,引宋玉《九辩》感叹曰:“‘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到这里你才晓得索三爷的厉害吧!
索额图同明珠的斗争越演越激烈,特别是在皇储问题上更不相忍。皇长子胤褆是明珠的堂外孙,而太子胤祁是索额图的堂外孙。这里面的文章就大了,谁都想能把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亲缘关系的皇子列为皇位的继承人。胤祁被立为太子,无疑这是索额图最为高兴的事了,终于如愿以偿,但对明珠这是很不利的,他为此深感不安,暗中与皇太子作对、作梗,而索额图在其背后作为支柱和保护者,又使明珠无可奈何。在皇储问题没有白热化之前,康熙是十分信赖皇太子的,在明珠同索额图的对待储君问题出现矛盾冲突中,康熙自然站在皇太子这一边的。这样,索额图又以皇太子为靠山扩展自己的权欲。这个“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常而折显斥之”的索三爷,俨然是“二朝廷”的君主,谁也不敢惹,惹下他,轻者丢官,重者掉脑袋。在十八年京师地震中,左都御史魏聚枢以“臣失职,地为之不宁”,向康熙皇帝密奏索额图“预政贪侈”,“朋比徇私”等不法事。康熙最痛恨的事就是“预政”、“党争”,另立“王中之王”,为了防止皇权再次旁落,再出现鳌拜一类人物,他多次向臣下谈话,说明朋党之言,他说:人臣服从君主,“如或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势心祸及身家。历观前代,莫不皆然。在结纳植党形迹诡秘,人亦难于指摘。然背公营私,人必知之。凡论人议事间,必以异同为是非,爱憎为毁誉……百而臣工,理宜痛戒”。
对于明珠、索额图植党营私,康熙不是一点都不知道,而是早有所闻,如两个人各自大肆收贿,他是了解一二的,但他想,像他们两个人对朝廷和君主有他们的贡献,权位至此,捞点“油水”也是不可免的,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抬了一下胳膊,让他们过去了。可是一旦皇权受到大的干扰、威胁,他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索额图不择手段的贪恶,终于被康熙抓住了把柄,被革去大学士,改任内大臣。
康熙皇帝对索额图的处理并没有放松对明珠的注意。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大驾出行,率群臣谒陵祭祖,于成龙随驾。皇帝询问他对宫廷政务和大臣们的看法,于成龙就此把明珠、余国柱等人结党营私的事密告给皇帝。
不久,康熙皇帝叫来了高士奇,他是皇帝很信任的人,常为皇帝书写密谕,问他于成龙所讲的话可是事实。高士奇详细禀报了明珠结党之事。
康熙听过后,觉得奇怪,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弹劾他?”
高士奇道:“人孰不畏死!”
高士奇是明珠荐举入朝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不是一般,至少叫做很密切,他都这样说,那么关于明珠的事,就不会是一两个人对他的嫉恨、恩怨、挟嫌了。对于明珠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心中有数了。
康熙为此陷入深深长思之中……
他想:紫禁城是牢固的,而历史上改朝换代,不是大兵攻陷的,而是堡垒内部腐烂引起了大厦将倾的。
如果没有赵高指鹿为马,王莽篡权,东汉外戚干政,杨国忠胡作非为,严嵩擅权,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样子。
康熙接受历史的教训,十分注意国家机器的建立与健全,特别是监察机构是不是运转得好,运转得灵,真正发挥作用。明珠更懂得各级监察机构是干什么的,所以他对各级负责监察的“言官”多方进行防范、压制。每当这些机构的各级官员升迁、调转时,明珠、余国柱等人都要“拉一下”,一是讨贿,说你们的升迁,我明珠在皇帝面前说了许多好话的;二是要挟他们,凡有奏章必须先向他们禀报,不得擅自向朝廷直报,堵住揭发、检举他们的渠道。有人写了《一剪梅》讽刺腐朽的官场:
仕余钻测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在朦胧,议也毋庸,驳也毋庸。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后世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康熙经过一番思索,在朝会中在乾清门正式向大学士们宣布重新恢复“风闻纠弹之例”。凡参劾贪官,其受贿作弊处,因身未目睹,无所对据,恐言事不实,不行参劾者甚多。今间有弹章,亦止据风闻参劾耳。”康熙同时指出,“若有挟仇参劾者,一旦审明,自有反作之例。”
康熙为了保证江山社稷永固,百姓生活安宁实行了“广开言路”。他认为这是图治的第一要务。
皇帝让人说话,一些贪官便现出了原形。不久,山西御史陈紫芝闻风而动,上疏湖广巡抚张良贪污行贿受贿案,他的后台便是大学士明珠。
这时,又有科道官提出河务问题,好多重大问题也牵扯到明珠。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御史郭永冒着生死风险,直接点名道姓参劾明珠、余国柱结党营私八大罪状,从而把明珠、余国柱由后台拉到了前台,进行了曝光。
郭永上书弹劾明珠这天,碰巧是明珠的生日,明珠在家大宴宾客,毫无疑问朝廷上下引来百官祝寿。郭永也来了,明珠很高兴,把他请到宴会厅,人们见了这位铁面御史的到来都十分诧异,只见郭永从袖中拿出他的“礼物”交给明珠。
明珠高兴地接过,说:“侍御也有诗章相藻饰乎?”他以为你这位御史也会兴诗作赋来对我歌功颂德吗?
郭永道:“非也,弹章耳!”
明珠以为他在开玩笑,说:“侍御迟到,当罚!”
郭永道:“郭永无礼,当罚!”
说完,郭永饮了一杯酒,然后扬长而去。
“康熙皇帝读罢郭永的奏疏,大怒。他当即告谕吏部说:“今在廷诸臣,自大学士以下,惟知互相结引,徇私倾陷,凡遇会议,一二倡率于前,众附和于后,一意诡随,廷议如此,国是何赁”当即下令革明珠、勒德洪大学士之职,交与领侍卫内大臣酌用;革大学士余国柱职;令大学士李之芳休致回籍。当时内阁共五名大学士,除王熙外,全部撤换。另,满吏部尚书科尔坤以原品解任,满户部尚书佛伦及汉工部尚书熊一潇亦解任。之后,康熙皇帝还告诫朝臣:“嗣后大小臣工,各宜洗涤肺肠,痛改陋习,洁己奉公,勉尽职掌,以副朕宽大矜全,咸与维新之至意。”
明珠继索额图的步履下台了。但党争并没就此停止、消除。
徐乾学与徐元文、徐秉义三兄弟皆以鼎甲而步入朝廷,长于诗文,轻财好客,广为结交,与朝中的高士奇、王鸿绪、陈元龙、王顼龄常有诗文唱和,互相吹嘘,形成一个新的派别,他们大多是汉臣,又是江南人,人们称为“南党”。
刑部尚书徐乾文拜左都御史,并且徐得皇帝嚣重,这样,高士奇、徐乾学二人顿时威势大增,朝廷内外形成“畏势者既观望而不敢言,趋利者复拥戴不肯言”。
郭永揭露明珠不久,又对皇帝的亲信,一个了解核心机密的人进行开刀。
高士奇这个人出身贫民,当年,他从杭州到京都应试,是徒步走来的,一路上靠卖功夫、出劳力维持生活。可是如今他在杭州的西溪山庄,可以接待南巡的皇帝下榻,这会是一般的豪门巨宅吗?一个穷书生进宫以后,不久一跃成为百万大富翁,他的钱哪来的?郭永指出:无非是各地官员行贿受贿,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从国库中贪占,除此之外,还会从天上掉下银子吗?
康熙皇帝对于高士奇的贪赃枉法,不是不知道的,一个是高士奇掌握着国家许多最高机密,同时也是他个人十分喜欢的人,常同他讨论诗词文斌,谈古论今,聊天、下棋、说笑话,爱其才,只作了免职处分。接着,王鸿绪、陈元龙等人也因受弹劾“打道回府”了。
康熙对此无限感慨,他喃喃地说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引用的这是韩非子的一句话。说政事要官员们来做,大权要集中在中央,君主做出重大决策,就要四方官员来效力了。
这样,在这场打击“明党”之争中,康熙皇帝唱了个“红脸”,不开杀戒,只罢官,而御史郭永却唱了一个“黑脸”铁面无私,最终使皇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里了。
然而,朝内的斗争并不就此完结,渐次浮出水面的是诸皇子之间为争夺储位而展开的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谁是胜利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