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是幽静的,微风轻拂而过,万籁俱寂,望着窗外天地之间空旷而广阔,无数的星星挣破夜幕探出来,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漫漫地浸润,扩散出一种沉重的氛围。仰望天空,星空格外澄净,悠远的星闪耀着,像细碎的泪花……满天星斗像撒落在碧玉盘上。此刻是那么的宁静,安详,仰望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真希望将它们拥入怀中。
中行寅对身旁一位侍卫装扮的人问道:你说吴国君臣这么大的棋,是谁想有如此雄韬无略?
“除了伍子胥,在下想不到别人”。此人恭敬答道。
此人又说:那个伍子胥,当真可惜。如为晋国效力,晋国何至于此?你认为吴国能成功吗?
中行寅笑道:灭楚,哈哈哈哈,天大的笑话,楚晋相攻百年,身为晋人怎会不知楚人。他们的鲜血中渴望武力与征服,楚国虽衰,楚人的精神尚存,灭楚,吴人真是异想天开。
“那你为何如此恐吓伯嚭?”
“敲打一下而已,不想吴国太嚣张,不要让他们忘记晋国才是霸主。”
春秋时期国际关系很是奇特,相邻的国家往往是敌人,相隔较远的国家则是盟友。吴国与楚,越两国相邻,是血海深仇的敌人。楚越则是盟友。楚国与吴,晋两国相邻,楚国与吴国不共戴天,和晋国打了百年大战,吴晋则是盟友。晋国与楚,秦相邻,晋国南征楚国,北战秦国,秦楚世结姻亲之好。周天子权威尚存,有共主之名,尚有话语权,却无号令之权。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最难过的是唐蔡郑宋这一批国力弱,位置却重要而处于大国格局间的小国。对于大国来说,何为邦交?邦交,就是大国对小国下刀前的动作。所以中原小国小心翼翼侍奉大国,夹杂其间,两头受气。甘做墙头草,那强向那倒。见风使舵,朝秦暮楚也是无奈之举。这种现象在郑国最为明显,楚晋大战百年,一般战场就选在郑国,郑国受气百年,左右摇摆百年。时而附楚,晋国伐之。时而归晋,楚国征之。时而两边同好,结果是两头受气。这便是小国的悲哀啊。
蔡国是姬姓诸侯国,周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封其五弟叔度于蔡。蔡叔度勾结商朝余孽武庚发动三监之乱,周公旦铁血平乱,放逐蔡叔度,蔡叔度死于被放逐的路上。后周公不忍,言于成王请复封蔡叔度之子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此后蔡国小心翼翼侍奉周室,即使春秋之时天下大乱蔡国也不敢对周室少有不敬。后南方楚国崛起北上,一路向北灭亡邓,权,申等国,并控制汉阳诸姬。楚文王时利用蔡国、息国二国矛盾,出兵灭亡息国而俘虏蔡哀侯,将蔡国纳入楚国疆域。三年后蔡平侯复国,并迁都吕亭,但从此在楚的压迫下蔡国深受其害。
蔡昭侯时朝拜楚昭王,制作两块玉佩和两件皮衣,把其中一块玉佩和一件皮衣献给楚昭王。楚昭王穿上皮衣带好玉佩,设宴席礼招待蔡昭侯。蔡昭侯自己也穿带另外一件皮衣和玉佩。楚国子常很喜欢蔡昭侯的皮衣和玉佩,向蔡昭侯索要,蔡昭侯认为一国之君向一国之臣行贿有失尊严,不给。子常大怒,便向楚昭王说蔡昭侯的坏话,并私下把蔡昭侯扣留在楚国三年。一国君主无端被囚禁三年,真乃大辱。可比起蔡昭侯,唐成公更加不幸。
唐国为周武王所封“汉阳诸姬”之一的诸侯国,春秋早期,楚国凭武力征服唐国;春秋中期,唐国沦为楚国附庸,不得不朝见楚国以换取安全。唐成公到楚都朝见楚昭王,还是楚国令尹子常,私自索要他乘坐的两匹骕骦马,骕骦马为唐国传国之宝,唐成公坚决不给,被子常扣留三年。后来唐国义士华宝灌醉唐成公的随从,将骕骦宝马偷出献给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放出回国。
中行寅看着这两位国君涕泗横流的痛苦诉说自己的遭遇,谴责楚国的无耻,心中不禁恼怒,堂堂一国之君为了两匹马,一块玉不惜得罪楚国,还要牵连晋国,以国君之私仇而置国家于不顾,当国君昏庸到这份上,也够可以了。再着如今晋国内部相互压榨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精力管你们的事情?按道理说,晋国完全可以不帮蔡国,当年楚庄王称霸蔡国立刻抛弃晋国,投入楚国怀抱。泌之战,晋国大胜,蔡国又站在晋国一方,眼看晋国内部争斗激烈又向楚国示好。晋悼公时归附晋国,之后蔡国又投靠楚国,如此反反复复,令谁能对蔡国有好感?唐国更不是东西,一直追随楚国反对晋国,好吗,受了委屈还要晋国帮你出气。可若袖手旁观,晋国威信丧失,霸主颜面何存?还好昨夜已与吴人商议好对策,不然还真能这两位国君气死。
中行寅,咳嗽一声,拱手说道:两位国君,楚虽暴虐,然四十年前晋楚弥兵之盟,对天起誓不相攻,这才有了中原安定的大好局面。晋国若贸然攻楚,恐成为众矢之的。况且就算出兵,大军的物资装备,粮草后勤涉及那麽多的方面,你们两国怎麽回报晋国?
唐成公与蔡昭公面面相觑,本以为只要向晋国称臣,晋国就会帮助自己出心中的一口恶气,谁知道晋国要求那麽多。
无奈,蔡昭公问道:中行大人,蔡唐两国苦于楚国,已是财货尽失。无路可走才相求晋国,不知晋国所谓何求?
意思很明显,小国虽小,但为国君,怎可向他国臣子行贿。
中行寅恨得牙根痒痒,良久说道:会盟于召陵,沈国亲楚拒不参加,你二国出兵伐灭了沈国,楚国必发兵。你们在向晋国求救。这样晋国出兵便师出有名。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后来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
“好,只要能报仇雪恨,这便发兵灭了沈国”蔡昭公表态同意。
华夏大地风起云涌,先是吴国伐楚大胜而归,接着吴军主力奇袭越国迫使越国签下城下之盟,越楚联盟瓦解。稍后唐蔡两国在召陵会盟,会盟无疾而终,接着两国伐沈,灭掉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威风一时。楚国大怒,令尹子常帅大军伐蔡,围都城数月,蔡求晋,晋国不救,蔡国大困。一时间各国局势柳暗花明,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