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伯嚭回到驿馆便开始思索如何利用晋国帮助吴国的伐楚大计。
晋吴两国一个居北,一个靠南,本来隔数国而望,毫无关联。当年却因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绝色美女夏姬,两国交好,成为最坚实的盟友。
夏姬,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郑穆公之女,母亲为少妃姚子。夏姬貌美,峨眉凤眼,俏目桃腮。妖淫成性,少女之时便已与兄长,朝中大臣有染。后嫁与陈国大夫夏御叔,夏姬之名由此而来。
夏姬嫁与夏御叔很快生儿子夏征舒即子南,但夏姬生夏子南时,夏姬来陈国不到九月,可见子南并不是夏御叔之子。夏御叔不到四十便病死,但夏姬虽年近四十,容貌依旧,风流韵味,便与陈灵公及陈国大臣孔宁,仪行父**。这还不算,这三位陈国君臣甚至拿着夏姬的衣服在上朝时相互炫耀,嬉戏。
如此荒唐丑径使得陈国上下声讨三人。大人泄若进谏陈灵公,陈灵公恼羞成怒,命孔宁,仪行父刺杀了泄若。
当时陈国便流传着民歌,即后被收入《诗经》的《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株林》便是讽刺作为一国之君的陈灵公荒于朝事,与臣子之妻夏姬私通的****。
一天君臣三人在夏姬家中饮酒嬉戏作乐,见到夏姬之子子南正在院内练剑,便拿子南的身世开玩笑,因为夏姬来陈不到九月便生下了子南,所以认为子南不是夏御叔的亲生儿子,而是私生子,夏姬也在附和。子南正值血气方刚,听到这番议论愤怒不已,便趁三人离开时,一箭射死陈灵公,孔宁,仪行父而连忙逃走,逃过一劫。接着子南发动政变,拥陈灵公之子子午为国君,自立为陈候,掌控陈国。
孔宁,仪行父逃亡楚国避难,将消息带给楚庄王,此时楚庄王正想重振楚国威名,成就霸业。第二年高举清除乱臣的仁义口号,联合其他小国,一举攻进陈都,俘虏子南,以车裂之刑惩罚了子南。孔宁,仪行父二人死于陈人之手。至此,夏姬生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事情还未结束。夏姬被楚国俘虏,雄才大略的楚庄王也被美艳的夏姬迷惑,虽然夏姬已年过四十,但想纳夏姬为妾。大臣申公巫臣劝谏楚庄王,应以霸业为重,不能沉迷女色,远离夏姬,庄王纳之。接着庄王之子反欲娶夏姬,申公巫臣劝阻,言此女不详,丈夫,情夫,儿子,陈国皆因其亡,是为祸水。子反不得以打消念头。申公巫臣出面阻止庄王,子反迎娶夏姬并不是出于公心,是因为他也喜欢上了夏姬,很难想象年过四十的夏姬到底拥有怎样的魅力?
后庄王下令夏姬嫁与晚年丧妻的将军襄老,不久襄老在泌之战中战死,夏姬又与襄老之子黑要**,事情败漏,黑要不久被诛杀。摄于大臣的压力,楚庄王下令夏姬遣送回郑国。公元前591年,一代霸主楚庄王逝去,年幼的楚共王即位,申公巫臣借口出使齐国,来到郑国,名正言顺的迎娶了夏姬,此时夏姬以年过半百,接着申公巫臣携带夏姬奔向晋国,受到晋国优厚款待。
申公巫臣迎娶夏姬的消息令对夏姬一直垂涎三尺的子反,子重怒火中烧,他们诛杀了申公巫臣的全族,楚国一个百年望族不复存在。这点燃了申公巫臣的仇恨之火。他写信给子重言到他决心帮助晋国对抗楚国,必让你们这些骄纵跋扈之辈付出代价。
不久晋国发生两件事情。第一件:赵盾去世后,屠氏与赵氏矛盾激化,晋景公受屠岸贾谗言大肆杀害权臣族人,大臣赵穿,赵朔,赵同等人被诛杀,仅剩一个婴儿赵武,这便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经此****,晋国国力下降,对付楚国有些力不从心。第二件:吴国君主寿梦攻打晋国附属国剡国,剡国归附吴国。
吴国出现在晋人视野中,令申公巫臣眼前一亮,上言晋景公应与吴国化敌为友。晋楚连年征伐不分胜负,若是扶植吴国,吴晋夹击楚国,则楚国危矣。
在晋景公授意下,巫臣请缨出使吴国,与吴国交好结盟,并帮助吴国训练军队,教授吴人建造弓箭与战车,传授军阵战法即步兵协同战车作战。吴军军力迅速提高,吴王寿梦看到晋国的诚意,答应与晋国结盟,荣辱与共,至此晋楚联盟形成。
晋国虽是吴国的忠实盟友,但是身为霸主,晋国必须为自己的霸权考虑。
争霸,是春秋的主流。霸者,伯也。诸侯之父为王,诸侯之长为伯。春秋争霸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还要得到周天子册封,便是号令诸侯,莫敢不从。春秋之时,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率先称霸,但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位齐国陷入内乱,霸权不在。而后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两国开始了百年争霸,百年大战中,城濮之战,泌之战,鄢陵之战,是三场大决战,其间冲突不断。双方最后都疲惫不堪,于公元前546年召陵在举行第二次弥兵之盟。晋国楚国平分中原霸权。此后四十年,中原诸国局势相对稳定,同时吴越两个南方大国国力上升,相互碰撞,亦有崛起之势。
晋国虽不希望吴国过于强盛,但作为盟友,通过晋国与唐,蔡两国接好。三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既能削弱楚国,又能自己不参与而保存实力,晋国一定会乐意的。
想到这,伯嚭心中有了把握。便换了身衣服,领着一队士兵,士兵们抬着一个个箱子,前拜访晋国特使中山寅。驾着白马来的中行寅的住所。侍卫向前拦住,但看到前来的士兵清一色的灰铜霜甲,笔直深寒的方朔长枪,每个人都有着强健的体魄,一双双冷目散发出如虎狼一般的战意让人浑身寒颤,不禁哆嗦了一声。躬身道:大人前来所为何事?伯嚭笑道:吴国特使前来拜见中行大夫,烦劳小哥通报一声。那侍从连忙说不敢不敢,便连忙进屋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