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练习:在遇到问题时,练习在一个寂静的环境里独自坐下来,时间不要短于30分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室内室外都可以,但是在大自然中会更好些。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静坐很枯燥、很难坚持,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认为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找解决方案。抵制住要起身去行动的诱惑,在大脑中认真地思考问题。如果你足够警觉,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注意到有创意开始流入,这些创意可能就是你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你一定要特别警觉,打开心接受那些自动流入的所有创意。抵制住企图过滤掉那些非同寻常创意的诱惑,因为这些创意往往是最有价值的。
想象一下,你自己在一个拥挤、喧闹的房间里,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吵闹的氛围下,你是根本无法思考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练习,要求你离开那样喧闹的房间,去寻找一个安静、可以思考的地方。
走出舒适区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应该逃避那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甚至那些只是令人略感不舒服的事情。会有哪个理智的人不这样做呢?
时间一长,这种思维方式就会为这些人建一座思想的牢房。在温馨、惬意的舒适区躲避习惯之后,一旦走出这个舒适区,就会觉得恐惧,想往回逃。一直躲在舒适区,会让你几乎没有成长或创新的机会。过度贪图舒适也可能是害怕失败的表示。
创意大师们不会逃避难题,他们忍受这个难题带来的不舒服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最终会有收获,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我们不能将忍受疼痛或不适的心里准备,误认为是一种受虐狂的表现。创意大师们并不是自讨苦吃,而是懂得,人生就是一个由痛苦和幸福组成的循环,你无法只选其一。
实操练习:在下一次遇到困难时,抵制住诱惑,不要假装它不存在,或是将这个难题留给别人。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放松心情,告诉自己,这个问题是你的成长契机,可以帮助你走出舒适区。任何问题都不会一直存在,最终都会过去的。你越是积极地面对,它过去得越快。
感恩的心
自满、权利欲或认为自己的生活境遇是理所当然的,都将严重限制创造力和天才的培养。这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思维模式,制约想象力,造就不满情绪,让你得过且过,失去创造力。
而常被忽视的感恩,却是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会对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感恩只是在有人帮助你时,所表现出来的客套。但事实上,它远不止如此。
一旦你建立了感恩的思维模式,你的心就会打开,会惊叹周围的世界竟是如此多姿多彩。在你将一切都看作理所当然时,是无法感受到这些的。某种程度来说,感恩就是为你开辟一条让美好事物进入你生活的通道,因为你感恩你已经拥有的一切,你进入了一种可以拥抱更多美好事物的微妙状态。这是一条适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原则。
大自然对于懂得感恩的人是慷慨的。那些抱怨生活、觉得事事不如意的人,总是念叨着,我不喜欢我已经拥有的东西,给我更好的吧。听起来如同一个任性的食客。他们这是在紧闭自己的大门,将美好事物拒之门外。生活不会奖励和祝福这种态度。对于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有在学会感恩所拥有的东西之后,才可能获得更多。如果他们一直不懂得感恩,那么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如同古话常说,失去方知可贵。
每个人通常都会将新的一天看作理所当然的,但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或是你刚与死神擦肩而过,你就会认识到,生命有多么宝贵。
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把握今天,将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同时怀着感恩的心,努力追求长久、幸福的未来。
实操练习:要培养感恩的心,你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感恩自己所拥有的、看似理所当然的一切事物。即使你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你的健康也是一种别人无法买去的祝福,临死前的亿万富翁应该会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
用感恩的心开启你的每一天,由衷地感谢你又拥有了一个礼物——新的一天。在床边小坐一会儿,对获得了“新的一天”这个礼物,心生一种浓烈的感恩之情!如果你曾经有过因疾病或意外而濒临死忘的体验,你就会非常认同我,每一个新的一天都是一个奇迹,值得感恩。
养成经常感谢他人的习惯,即便对于那些常被人忽略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小小善举也应如此。即使他人是因为工作职责而帮助你,你也应该感谢他们,让他们听到你温暖和真诚的声音,观察他们的态度转变。
不留恋过去
创意大师们直觉地懂得,产生新的思想是一个不能沉迷过去的过程,只有这样,新的思想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对生活中熟悉的人、事、信念、环境、实物、生活方式等等产生感情,是人之常情。我们本能地知道,??收集和维护好我们身边的这些基本生活设施,才能确保我们得以生存。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生存本能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积累财富并迷恋于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佛教四圣谛11的第一条就提到: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对人、想法和事物产生了迷恋之情,但这些都终将不复存在。
这种痛苦事实上随处可见,但我们只有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才看得最清楚。自我意识也能某种程度地感知到,有一天这一切都将消失,但是一想到将失去身份、失去生命、失去朋友、失去财富,就感到恐惧万分。生存本能,是我们最强大的本能,但它在创意过程中却是完全无用的,因为它让我们留恋过去的思想,害怕与之分开。
创意大师们都知道,思想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流淌,而发明的过程就是调整自己的大脑,在思想流淌时能够感知到它们。交流电的发现者,尼古拉·特斯拉12如此描述这个过程:我的大脑只是一个接收器。宇宙中有一个核心,我们从中获得知识、力量和灵感。我还没有深入到这个秘密核心,但我知道它的存在。思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迷恋于任何特定的思想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实操练习:刻意关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习惯和言谈举止习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习惯大概占据了他们90%的时间,因此这种习惯性是非常普遍的。
我们要了解到,这种习惯性会产生很强的舒适感,企图改变会让我们感到痛苦,但这是培养创意能力的必要代价。
你首先应该清楚认识到这种习惯性的普遍性。之后,你就需要选择,是应该继续留恋某个特定习惯、思想或信仰,还是现在就应该放手,重新思考它的利弊。习惯性反应或已经建立的信仰可能在它们形成的时间和地点是适用的,但世界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曾经是对的事情,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正确了。
不留恋过去的思想,可以让你保持畅通的思想渠道,使得思想可以持续地自由流动。当你死守一些思想,并开始围绕它们构建一个身份时,你的思想流动就会开始放缓,你就会落伍。
韧性
如果你已经阅读了本章的前面部分,就会明白,创意大师们不畏惧多次的尝试和失败,可以忍受人们的无知嘲笑,可以承受各种不同寻常的压力,他们坚持不懈,直至最终成功。这一路会面临巨大压力,所以具有韧性是天才的一个重要特质。如果没有韧性,他们很快就会崩溃。
历史上,天才们的传记都在讲述类似的故事。天才们面临了种种困难,但从性格深处挖掘出的韧性,给予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天才的生活似乎永远不顺利。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虽然饱受盛誉,但是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也承受了许多压力和悲伤。这样看来,成功和压力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你无法只选择你想要的成功。
的确,莫扎特去世时年仅35岁,但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老子的“烛辉倍之而明半之”,可以说是对莫扎特的准确描述。当然,莫扎特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的天赋是如此的优异,即使将他放置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与其他著名作曲家相比较,他也是佼佼者。
如果本书的有些读者,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韧性,则有必要了解一下韧性的培养过程。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西伯特(AlbertSiebert)对韧性进行了研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西伯特认为,韧性是由以下五个属性构成的:(1)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2)解决外在世界问题的良好能力;(3)具有自我实现的思维模式,自尊、自信;(4)极具韧性,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5)能够将意外事故看作改善契机。
轻视问题是极其危险的,韧性就是不会留恋于过去的某些成果,时刻让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快速地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认识到意外事件实际上提供了最好的成长机遇。事情本身无好坏之分,取决于我们选择如何去看待他们。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正确地指出,事情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我们会人为地定义它的好坏。
实操练习:试着理解韧性的本质,就是不要过于在意所发生的事情。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糟糕的意外事件中寻找好的、有价值的东西。生活不会总给你想要的东西,但会总给你个人成长所需要的东西。不要让有限的视野遮盖了更大、更美好的未来。
***
1EzraPound,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2JohnStuartMill,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自由》。
3MarcusAurelius,公元161年至180年担任罗马帝国皇帝。他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一个少见的贤君,同时也是一个很有造就的思想家,还具有非凡的军事领导才干。
4S?renKierkegaard,齐克果是按丹麦语翻译过来的,也有人按英语发音译为索伦·克尔凯郭尔。他是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
5J.B.Haldane,印度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群体遗传学家。
6GeorgeOrwell,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1984》。
7F.ScottFitzgerald,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等。
8CarlJung,瑞士著名精神分析专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早期的学生。
9RobertLouisStevenson,19世纪后半叶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绑架》、《卡特丽娜》等。
10Jalalad-DinRumi,《玛斯纳维》的作者。《玛斯纳维》是一本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哲理训言长篇叙事诗集,被苏菲派奉为经典,被誉为“波斯文的《古兰经》”、“人类知识的海洋”、“苏菲主义的百科全书”。
11“谛”指真理。“圣谛”指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就是指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
12NikolaTesla,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广泛应用的交流电力系统而最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