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具有能看到十件事的能力,而普通人只能看到一件,天资较高的人也只能看到两件或三件。另外,天才还能够用艺术形式记录这种多重感知能力。
——埃兹拉·庞德1
至今已经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多年研究,试图了解天才的特点。本章概述了创意大师们,或称为天才们,的基本特征。实证心理学的研究肯定了这些基本特征,许多知名的、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也对此进行了补充论证。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就天才的特点,以及公众舆论对勇于提出异己观点人士的微弱作用,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正是舆论暴力对怪才们的羞辱和指责,激发了人们冲破这种暴力的勇气,促成了他们的古怪行为。怪才的人格魅力越强大,分布越广,怪才就会越来越多。一个社会只有盛产怪才,才会相应地产生很多天才,社会思想才会活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勇于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如果几乎没有人敢于成为怪才,那么这个时代将是非常危险的。
19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且迅速席卷世界各地。如今全球许许多多的人在享受着工业革命大潮带来的经济大繁荣。在那一时期,英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可爱和不可爱的怪才,他们的疯狂想法推动了一个创新高潮的出现。即使在今天,在外人看来,英国人也是有些古怪的。我想,这样的评价应该会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感到欣慰和开心。
创造性思维与复制性思维
我们人类本质上是善于解决问题的生物,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有些较难,有些非常棘手,这些难题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却无法阻挡那些最有才华的问题解决高手。
一般人在遇到问题时,会回想一下,之前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初是如何解决的,而且会基于当时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也就是说,会复制当初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方案已经经过实践检验,而且解决问题的成本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风险,不会因为不遵循常规而导致他人不满。总之,利用一个经验证的解决方案,省时省力,也不会令他人不开心。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安全和懒惰的方式。
创意大师们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创造性地重新定义问题,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他们不会问这个问题过去是如何解决的?相反,他们会问,我能想出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喜欢这种挑战。这种思维方式会帮他们找到一系列的解决思路,其中一些可能是非常规的,甚至说,这种可能性很高。他们不害怕非正统的事物,也不害怕传统大众思想对此的负面反应。最重要的是,这样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多种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创造力的核心动力,就是通过抑制不住的热情、韧性和毅力所激发的无穷力量,再加上敢于冒犯那些固执己见、被传统思想束缚人士的决心。
那么创意大师们是如何探寻多种可能解决方案的?这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
实操练习:培养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日常习惯。留意那些在不同情形下养成的习惯性思维定式,以便你可以意识到自己可能已落入复制性思维的套路。一旦你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养成“跳出框框”的思考习惯,用非常规的方式思考。一定要防止自己重新陷入传统思维模式,进入复制性思维的舒适区。
透过现象看本质
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3在他的《沉思录》中有这样的名言:问问你自己,每一事物的内在特殊组成是什么?从实质、形式和物质上来看,它又是什么?它在世界上的作用是什么?它存在了多久?
这是一条我们每天都可以采用的金玉良言。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让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要被事情的表面、外观和传统定义所迷惑,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引导我们重新解构问题,以全新的方式思考问题。
达芬奇着手解决一个问题时,他会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按照马可·奥勒留所说,去发现事物的本质。他会不知疲倦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开始大家通常都会试图用常规的方式去了解问题的本质,因为我们已经被过往经验以及社会传统观念所影响和束缚。但天才们则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知道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先探明问题的真正本质。他们明白,或许那些了解事物的传统方式曾经是正确的,但变化是永恒的、不可避免的,曾经是正确的事情,如今可能已经不再正确了。即使大多数人认为,传统方式仍然适用,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纵观科学史,推翻既定科学思想范式的开创性科学家不胜枚举,例如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达尔文等。天文学家伽利略也是一个典型代表。新范式最初都会遭到那些曾投入巨大精力建立原有范式人的强烈抵制。
在伽利略时代,有关宇宙的正统观点,是教会所支持的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是他的研究表明,太阳才是太阳系的中心,他所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证明了这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这在当时属于非正统观点,被认为是异端邪说。事实上,他几乎因此丢掉性命。罗马宗教法庭对他进行了审判,要不是他撤回了自己的观点,他会被判死刑。最后,他被判软禁终生。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样的量刑很重。但在当时的17世纪,对于打破范式的科学家来说,这已经是很轻的判罚了。
实操练习:培养用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事物和现象的日常习惯。不要再满足于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就假定自己了解它。而是应该如马可·奥勒留所建议,问问自己,事物的内在特殊组成是什么?从而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本质。
久而久之,你就会培养出良好的洞察力,而不再满足于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会总是企图挖掘出表面现象后面所隐藏的内在成因。
无止尽的好奇心
创意大师们一般都对世界怀抱着无比的好奇心。他们的好奇心如同强迫症一样,无法停止。他们知道,创新思维必须不断地用有趣信息来滋润,就如同花园必须不断地施肥才能长出新生命一样。
他们所收集的知识看起来是随机、无规律的,但实际上是有一种内在模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看似无关联、跨多领域的知识会奇迹般地拼成一个近乎完整的世界观。知识之间的拼接可能还有缝隙,但是之后会被系统地填补上。创意大师们的扩展世界观(或称之为“weltanschauung”,因为用这个德语词描述也许更为准确)是一个微观世界,是一个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参考模型,它对于了解如何有效地与外部世界共存是非常有价值的。
没有创造力的人一般没有求知欲,因此他们的世界观是不完整的,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常令他们困惑不解。
好奇的本质就是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一个不妄加评判地吸收信息的头脑。有创造力的人都知道,妄加评判会让自己固步自封。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够渊博了,那么传统思维就会开始束缚你。
因撰写了《道德经》而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称这种人是患了“病”。从古至今,都会一些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花几年的时间在一个狭窄的学科领域获取知识。这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当他们失去洞察力,却自以为通晓一切时,问题就出现了,他们会因此变得傲慢,听不进别人怎么说。
开放的心态、永不知足的好奇心会让一个人变得知识渊博。他们会想法让自己不患上老子所说的那种病,知道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在如此广博的知识体系,如此浩瀚的宇宙面前,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弱小的大脑只容纳了很少的一些知识。我知道得越多,就越感觉自己无知,因此我必须谦虚。防止这种“病”的最好疫苗就是谦逊。
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世俗事务或自我认知方面的无知,将是非常不幸的。因此,创意大师们会培养自己永远保持初学者的态度,他们知道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自己未曾体验过的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应该开放地接受。
实操练习: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培养永不满足的好奇心,重新激发你对身边熟知事物的好奇心。这将收到两个成效:提升好奇心,和为手头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生活会奇妙地给予你个人成长所需要的东西。有些人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知道,有些东西出现在生活中,并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是因为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品。请注意,这是你所需要的,但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你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或许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面对这些困难,你甚至会觉得发生这些事情对自己是不公平的。不要自卑自怜,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带着新的兴趣研究你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发现新的亮点,会更深层次地了解他们。千万不要妄加评判,而是原原本本地接受这些人和事。这并不是要让你永久地接受他们。你正在努力改变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好,而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客观现实。
视觉思维
古希腊成为有影响力的思想强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他们的辩证法。他们乐于公开自己的思想,让别人可以看到它,听到它,思考它,争论它,最终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和原思想进行有趣的融合,得到改进的思想。苏格拉底是辩证法的代表性人物,实际上辩证法通常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苏格拉底式对话”。辩证法就是通过提出相反的观点,来探究原观点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从而不断地接近真理和揭示真理。这两个对立观点中的弱者会被探究的热度烧毁,从而揭露出真理。这绝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胆小、脆弱的人是无法经受这个考验的。
天才常在自己内心开展这样的辩证过程,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意大师们也开拓了新的方式。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具象化,从而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特别强调通过视觉方式表达思想,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天才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图片比文字和数学公式更容易理解。
达芬奇和伽利略都是有才华的视觉艺术家。大多数人都熟悉达芬奇的艺术,但很少有人知道,伽利略在用地图、图表和其他视觉方式来表现他的思想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他让更多的受众明白了他在说什么。如果他像他的同僚们那样,通过满是数学公式的论文,来呈现他的思想,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工作成果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创意大师们善于视觉思考,经常会用极具创新的方式来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它是快速有效地传达复杂信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有力手段。
如今,许多强大的软件工具为创意大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使得他们可以更为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实操练习:培养视觉思维的习惯。具体方法是,找一个熟悉的想法,思考如何直观地展示它。建议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可以使用手绘,也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来创建图表、流程图或3D模型等。
无穷的创造力
从上述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才总是充满激情,具有完备的能力,愿意辛勤付出。这些特质比具有高智商更为重要。他们可能生来如此,可能从身边的导师那里学习而来,或是兼而有之。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天才是可以学习的。
我们从人类的进化史中,继承了一种保存精力的本能。毕竟,在过去,我们的祖先长期营养不良,因此不无谓地消耗能量是有道理的。虽然时代变了,保存精力的本能,仍然顽固地存在于普通人身上。
而天才似乎总是饱满热情地完成手头的任务。这使得他们有精力探寻多个不同的可能解决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在普通人因为疲惫或绝望而停止时,他们还有精力继续前行很远。他们能抵制诱惑,不会在找到一个标准解决方案后就此罢手。
天才是非常多产的。他们知道,他们的成果中只有一小部分会得到世界的接受和认可。但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哪些创意是伟大的,哪些不会被接受。因此,他们不停地迸发出新的创意,来提高成功概率,这样总有些创意会得到大家认可。他们乐于为成功付出高昂的代价,尽管这在那些持“经济实惠”思想的人看来,成本过于高昂。
普通人会错误地认为,20次不成功的尝试等于20次失败,而天才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是一次试验中的20次迭代尝试,他们可以从每一次尝试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即哪些是不对的),每一次尝试都让他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实操练习: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来处理您的项目,并将之设定为必做事宜。不管你是否喜欢,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这是在积蓄你的创意元素库。它买不来,也借不来,只能通过努力获取。一旦你拥有了这样的元素库,一定要精心呵护它,因为它是无价之宝。这个元素库可以应用到任何项目中,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地积累,你一定会走向成功。
最理想的情况是,选择你自己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段来进行这种创意训练。有些人可能是在早晨,有些人可能是在下午、傍晚或凌晨。你自己最了解你的最佳时刻在什么时候。对我来说,大概是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
随机选择和组合
创意大师们不审查他们的想象力。他们认为,没有愚蠢的创意,所有创意都可以考虑进行组合。一切都是公平的游戏。是的,这就意味着在寻找到最闪耀的创意之前,要进行许许多多不同的排列组合尝试。这就如同任何探矿者都知道,淘金必然要进行千万次的筛选。
影响创意大师们这项关键技能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接受和认同需求。你必须调节自己,不要在乎他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至少希望可以获得身边人的认可。而社会群体规范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不自觉地审查自己的创意,考虑身边的人会不会反对或嘲笑自己的创意。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4是如此描述这种情形的:天才不同于我们常人,他们能够忍受孤独。成就越高的天才,越能忍受孤独。而我们常人则不断地需要“他人”,需要一个族群。如果我们的观点和这个族群不一致,没有得到认可,那么我们会死或是伤心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