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3800000039

第39章 1829年(1)

1829年2月4日,星期三

(常识比哲学可靠;作品必须具有感性的魅力;并非剧本都适合演出)

“我在继续读舒巴特, ”歌德说,“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甚至讲了些非常高明的话,条件是你能够把它翻译成自己能懂的语言。这本书的主旨归根结底就是:在哲学之外还存在一种立场,亦即健康的、理智的立场;在独立于哲学的条件下,艺术和科学总是能借助各种自然的、人力的影响而欣欣向荣。这对我们真是正中下怀。我本人对哲学历来敬而远之,所谓健康的、理智的立场也就是我的立场;也就是说,我本人毕生的言和行都在舒巴特这里得到了肯定。

“对他我唯一不能完全赞成的,是他对某些事物的了解比他讲出来的更加清楚,也就是说他并非总是真心实意地致力于工作。像黑格尔一样,他也把原本毫不相干的基督教扯到了哲学里。基督教本身是一个威力巨大的存在,沉沦的、受苦受难的人类曾经时不时地靠着它重新振作起来;只要基督教的这个作用得到承认,它就已凌驾一切哲学之上,用不着要哲学的支撑。同样,哲学家想证明某些学说,例如证明存在的永恒,也不必倚仗教会的威望。让人相信灵魂不朽好啦,他有这个权力,这也符合他的天性;他可以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教会的承诺上。然而如果哲学家也从传说中获取灵魂不朽的证明,那就太软弱无力和没什么意义啦。对我而言,我们对存在永恒的信念来自行动这一概念;因为我如果不停息地劳作直至终生,即使我现在的存在形式不能继续支撑我的精神了,大自然也有义务给予我另一种存在形式。”

听着这些话,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和爱慕之情。我想,从未听过这样的教诲,能如此激励人去完成高尚的行动啊;要知道,谁不乐于终生孜孜不倦地劳作、行动呢,如果他因此能获得永生的保证。

歌德叫人取来一个装着素描和铜刻画的画夹。他在静静地翻看了几页之后,便递一幅根据奥斯塔德的油画制作的精美铜刻画给我。他说:“这里,你看见了我们‘夫妻和和美美’的场面。”

我很有兴致地观赏着这幅画,看见的是一家农舍的内部,厨房、起居室和卧室统统合而为一,全部就一个房间。夫妻二人离得很近地面对面坐着,妻子在纺纱,丈夫在绕线,脚边站着一个娃娃。背景上能看见一张床,以及这儿那儿最粗糙、最必需的用具;房门直通户外。一个贫寒而幸福的家庭的充分写照;夫妻二人彼此瞅着,脸上洋溢着满足、惬意和恩恩爱爱的甜蜜。

“这画叫人越看心里越舒服,”我提起话头,“它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魅力。”

“这叫感性的魔力,”歌德应道,“任何艺术都不能缺少这种魔力。在类似眼前的题材中,它更可以充分地发挥。相反,在表现进入理性范畴的高深的题材时,还要相应地发挥感性的魔力,不让它干枯、冷却,就困难了。这时作者是年轻或是年迈,就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艺术家因此必须先考虑自己的年龄,然后再决定选材。我的《伊菲根尼》和《托夸托·塔索》取得了成功,因为当时我还年轻,能够以自己的感性参透理性的题材,并赋予它生气。而今我老啦,已不再适合写这类理性的作品;要写,就宁可选那类本身已含有一定感性因素的题材。要是格纳斯特夫妇还在就好了,那我就可以再给你们写两出戏,两出散文独幕剧:一出以婚礼结尾,再欢快不过,一出残忍而动人心魄,结尾时留下两具尸体。第一出的素材还来自席勒时代,而且在我推动下他已经写好一场。两个题材我都考虑很久了,对于我来说完全是唾手可得,因此我想每一出都像写《市民将军》那样用八天时间口授就成了。”

“您就写吧,”我说,“您无论如何要把这两个剧本写出来;这可以成为您完成《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后的一个休整和小小间歇。您要能再为剧院作些贡献,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世人将何等地喜出望外啊!”

“我已说过,”歌德接着讲,“如果格纳斯特夫妇还在这儿,那我没准儿真会让你们高兴高兴。可是眼下看来没多少希望,一出停留在纸面上的戏根本不算戏。剧作家必须清楚自己要使用的手段,必须为预定担任角色的演员度身塑造人物。也就是说,如果我还指望得上格纳斯特和他的妻子,此外还可请拉洛舍、温特贝格先生和塞德尔夫人来加盟,那我就知道该怎么写,那我就有把握实现自己的编剧意图。

“为演出写作是一件特别的事情,”歌德继续说,“谁要不是对它了如指掌,谁就最好别干这事。一件有趣的事情,人人都以为搬上舞台也必定有趣;才不是呢!——可能有某些东西读起来挺有意思,想一想也挺有意思,然而搬上了舞台却完全成了另一个样子;书本上深深打动我们的东西,没准儿到了舞台上会让我们无动于衷。有人读了我的《赫尔曼与多罗苔》,就想也可以看它演出。托普费尔就受此诱惑,把它搬上了舞台;可结果怎样呢,效果如何呢,再加上演员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谁又能说从方方面面批判这都是一出好戏呢?——为剧院写作是一个特殊的行道,要求操此行道的人真正了解它,并且具有必须具有的天才。这两样都挺稀罕;如果不是两者兼备,几乎就不可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1829年2月9日,星期一

(关于《亲和力》)

歌德谈了许多关于《亲和力》的事情,特别提到有某人对号入座,自称就是小说中的仲裁人米特勒,而事实上歌德在此之前既不认识他,也未见过他。

“这个人物肯定是有一些真实性喽,”歌德说,“在世界上决不只有一个、两个。归根结底,在《亲和力》中没有一行写的不是我的亲身经历;里边藏着的东西太多啦,任何人都不可能读一遍就全部吸收。”

1829年2月10日,星期二

(魏玛头十年纪略)

我发现歌德身边满是布莱梅港口工程的施工图纸和计划书;对这一宏伟工程,他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

接着我们谈了许多梅尔克的事情,歌德给我念了他一首1776年致维兰特的诗函,一首每行四个重音的双行押韵诗。诗虽写得有些蹩脚,内容却极精彩,讥刺的锋芒特别对准雅克比;似乎是因为维兰特在自己主编的文学刊物《信使》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把雅可比抬得太高,叫梅尔克对他忍无可忍。

谈了当时的文化状况,以及在经历了所谓狂飙突进时期之后,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有多么艰难。

谈了他在魏玛的头几年。他对魏玛宫廷不得不抱的态度,他为有益于社会而担任各式各样的公职,是迫不得已必须面对的现实,可这又跟他发挥文学天才相矛盾。所以在头十年没完成什么重要作品。只有一些片断。让谈情说爱搞得昏头昏脑。父亲一个劲儿地发泄对生活依附于宫廷的不满。

好在他没有换地方,没有必要重起炉灶,浪费精力时间。

出逃意大利,为了恢复创作力。误以为有人知道就去不了啦,所以严格保密。到了罗马才给公爵写的信。

从意大利归来,带着宏伟的创作计划。

老公爵夫人阿玛丽亚。完美的女君主,有着完美的人的感情并且乐于生活享受。她很喜欢歌德的母亲,希望她来魏玛常住;他自己却反对。

谈了《浮士德》最初的写作情况:

“《浮士德》跟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起诞生;1775年我把它带到了魏玛。开始我把它写在信纸上,没做丝毫的修改;因为我一直注意每写一行都一定得好,都一定能保存下来。”

1829年2月11日,星期三

(魏玛建设二三事)

和建筑事务总监库德莱一起在歌德处进餐。库德莱讲了许多女子工业学校和孤儿院的情况,不住称赞它们是公国最好的机构;学校由大公爵夫人创建,孤儿院的建立则归功于卡尔·奥古斯特大公。还谈了一些剧院装修和道路建设的事情。库德莱摊了一份公爵小教堂的设计草图在歌德面前。谈到为公爵设置的座椅在什么位置,歌德提出了一些异议,他都接受了。饭后索勒来了。歌德又给我们看了一些罗伊特先生的画作。

1829年2月12日,星期四

(歌德的建筑学知识;时代的通病是软弱)

歌德给我朗诵了他刚写成的极其精彩的诗句:任何存在都不会化为乌有……

“我写这首诗,”歌德说,“是为了反驳下面这句诗:须知一切必然化为乌有,尽管都拼命想存在下去 …… 这些蠢话叫我生气,我柏林的朋友们竟借开自然科学大会之机,把它们印成了金字。”

我们谈到了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 歌德对他高尚的人格大加赞赏。他说:

“他为人善良,正因此也很伟大。要知道,一个善良的人如果又有才华,总是能以德济世,不管他是成为了艺术家、科学家、诗人,或是别的什么。”

“我很高兴,”歌德继续说,“昨天你进一步认识了库德莱。在社交场合他很难得显山露水,可跟我们单独相处,你就看见他是一个头脑和性格都何等出色的人。一开始他遭遇了不少的非难,可经过拼搏,眼下已充分享有公爵府的恩典和信赖。库德莱是我们时代最有能耐的建筑师之一。他待我很友好,我也一样待他,而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要是五十年前我就有这个朋友该多好!”

谈到了歌德自身的建筑学知识。我提出,他在旅游意大利时一定收获不小。

“它使我对肃穆和伟大有了一个概念,”歌德回答,“但是一点技能没教会我。主要是建造魏玛的公爵府,使我得到了提高。当时我不得不跟着干,甚至亲自动手绘制装饰线图案。我绘的比那帮手艺匠还更好,因为我的想象力胜过他们。”

接着谈起了泽尔特。歌德讲:

“我收到他一封信。信上除了别的,提到他的歌剧《救世主》演砸了,原因是他的女弟子之一把咏叹调唱得太软弱,太伤感。软弱是我们时代的通病。我设想,这在德国乃是努力摆脱法国人影响的结果。除了少数例外,画家、自然科学家、雕塑家、音乐家、诗人统统都软弱,民众中的情况也不见得好些。”

“不过,”我接过话头,“我仍不放弃《浮士德》会得到适当配乐的希望。”

“完全不可能,”歌德应道,“这儿那儿必须保留一些令人反感的、恶心的、可怕的东西,这有悖于当前的时代趣味。音乐的格调必须像《唐璜》,为《浮士德》作曲必须是莫扎特才行。梅耶贝尔也许还可以, 可他不会干这样的事;他跟意大利剧院牵扯太多了。”

随后,我已记不起出于什么原因或联系,歌德讲了下面这些重要的话:

“伟大和智慧总是站在少数一边,”他说,“曾经有一些大臣同时遭到民众和国君的反对,却孤独地实现了自己的伟大抱负。永远别想普及理想。各种激情和情感可以大众化,可理性永远只属于少数的精英。”

1829年2月13日,星期五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永远都有道理)

单独与歌德进餐。他告诉我:

“写完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我准备再回过头来弄植物学,和索勒一起继续做翻译。我只是担心又会漫无边际,最后再次变成不堪忍受的重负。还有许多重大奥秘未曾揭开;有一些我知道了,更多的只有预感。我想对你透露一个秘密,一个令我自己也感到惊异的秘密:

“植物是一节一节地往上长,最后以花和种子为结束。动物界也没有两样。毛毛虫和线虫同样一节一节地长大,最后才形成一个脑袋。这在高等动物和人类就是脊椎;脊椎同样是一节连着一节,最后以集中所有力量的脑袋结束。

“个体的情况如此,整个种群的成长亦然。例如蜂群,也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联结起来变成为整体,最后也有一个可视为头的结束,这就是蜂王。真是神秘极了,很难解释怎么会这样;只不过我可以讲,对这些现象我是有自己想法的。

“同样,一个民族也造就出自己的英雄,这些人就像半神似的站在云端,保护并造福自己的人民。例如伏尔泰,法国人的文学创造力就凝聚在了他的身上。这样的民族领袖在其活动的那个时代是伟大的;有一些还能超越时代,大多数却被他人取代从而让后世给遗忘。”

我很高兴能听歌德说出这些重要的思想。随后他谈起一些自然科学家,说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道:

“布赫先生出版了一部新作,题名本身就包含着一个假说。他书里要讲的是我们随处可见,然而却不知怎样来的和从哪里来的那些个花岗岩块。可是布赫先生却成竹在胸,认定这些花岗岩块乃是一种强力从地球内部抛掷出来并摔碎了的,因为他的书名已如此暗示,已具体点出‘抛散开来的’花岗岩块,这样一来离抛掷的结论仅一步之遥,等于已把谬误的圈套悬挂在老好的读者头顶上,他们却昏头昏脑。

“必须上了年纪,才能识破这一切;必须有足够的钱,才能付得起经验的代价。我说的每一个警句,都花了我一袋钱;我将自己的五十万私产作为代价,为的是学到现有的知识;我花掉的不只是我父亲的全部家产,还有我的薪俸和我五十多年来为数可观的稿酬。除此而外,一些与我关系密切的公侯显贵还支出了一百五十万,以相助一些大目标的完成,对它们的实施和成败,我都有分。

“一个人光有天才尚不足以通达世事,还必须地位显赫,有机会观看时代的赌徒出牌,并亲身参与结果将有输有赢的赌博。

“不过,要是我不曾努力研究自然科学,我也永远别想认识人的本来面目。在任何其他领域里,都不可能如此接近纯粹的观察和思考,如此了解感觉和知解力的错误以及人性的弱点和优点。一切都多少具有弹性,都摇摇摆摆,都允许多少有所变通;唯有自然一点不开玩笑,它永远真实,永远严肃,永远严厉,也永远有道理;缺点和错误永远由人负责。自然藐视不够格的人,只委身于够格而纯真的人,并向这样的人泄漏自己的秘密。

“知解力高攀不上自然,人必须有能力把自己提升到理性的最高峰,才有望触及由生理或伦理的原现象所表现出的神性;神性隐藏在原现象背后,原现象产生于神性。

“不过神性只在活的事物中起作用,在死的事物中则不然;神性只寓于未来和发展中,不存在于已成和僵化里面。因此,倾向于神圣的理性也只跟未来的、生机勃勃的东西打交道,知解力却因为要利用而顾及到已成的和僵死的东西。

“矿物学故而是一种需要知解力的学科,是用于实际生活,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再能生成的死东西,也没法想象综合。气象学研究的对象虽说是活的东西,我们每天都看见它在发生作用和创造,并且以综合为前提,但是各种起作用的因素太复杂了,人无力适应这种综合,因此在观察和研究中白费精力。我们正朝着综合这想象的岛屿航行,但综合本身看来将始终是一块发现不了的土地。当我想到即使是研究植物和颜色这么简单的东西,要想实现某种程度的综合也多么困难,我都不会感觉惊奇。”

1829年2月15日,星期天

(艾克曼的自然科学天赋)

歌德一见面就对我大加赞扬,很满意我为《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编辑的自然史内容的警句。他讲:

“你干脆投身自然研究好啦,你天生是这个料。你可以先写一本颜色学纲要嘛。”

同类推荐
  • 蓝宝石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蓝宝石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超越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本书遴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几篇奉献给大家。愿故事中匪夷所思的事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心思缜密的推理,惊奇刺激的冒险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 好习惯从小培养

    好习惯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撒播一种思想,就能收获一种行为:撒播一种行为,就能收获一种习惯;撒播一种习惯,就能收获一种人格:撒播一种人格,就能收获一段光辉的人生旅程。《好习惯从小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如何养成独立自主、乐观自信、自我约束、合作友善、诚实守信等好习惯。当然,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好习惯从小培养》里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当厄运遇到爱、以正义的名义生气、比钱还值钱、不会感恩的人也不会负疚、走过去看山、琥珀记、黄金底片、自己走过才叫路、粮食变成身上的血、转心念、拜自己为师、最后的尖晶石……
  • 森林王子

    森林王子

    这是关于一只小老虎的冒险和成长故事。 为了保护红霞大山的动物们,也为了寻找自由,动物园刚出生不久的小老虎力力和妈妈力雅决定到森林里生活。 不料,坏家伙却把力力从动物园里偷出来,准备卖给马戏团。在路上,力力逃脱了坏人们的魔爪,不小心掉进了老爷爷的奶桶里。老爷爷以为力力是只小猫,把力力带回家。农场里的动物也以为它是只猫。但是,力力一直坚信自己是只老虎。 随着力力一天天长大,寻找妈妈和寻找自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力力决定离开农场到森林里去生活。 力力在寻找的过程中由迷茫、轻信慢慢变得勇敢、睿智啊,成为真正的森林王子。
  • 森林报:冬

    森林报:冬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小宫女翻身记

    小宫女翻身记

    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他,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与她湖边相遇,她被封妃,她因受独宠,遭人嫉妒,被人算计,誓不做他背后的女人,誓不要成为他的纠绊。斗宫妃……《小宫女翻身记》本文差不多全是宫斗,基本没有什么秀恩爱。
  • 仙剑莫邪

    仙剑莫邪

    只见这神山峰顶却不知被怎样的惊天手笔拦腰斩断,留下一个近千亩的平台。平台之上傲然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分九层,每层高逾百丈,飞檐斗角。塔身不知何物铸成,通体洁白如玉,温婉柔润,有九彩光华,流离游走。每层有九个檐角,檐角上高高悬挂着巨大的鸣钟,清风拂过,响彻天地。宝塔前方有一块十丈大小的巨石与山体连成一体,巨石的一面光滑如镜,上书三个震人心魄的大字“镇妖塔”平台边缘有九个巨大的锁链直冲向上。锁链的尽头拴着九个近万亩的悬空仙岛,整整齐齐的围绕着镇妖塔排列,形成一个九星捧月的圆形。正前方仙岛上是一个巨大的练武场,练武场的前方有一个巍峨雄壮的坊门,门上悬浮着四个鎏金的大字“蜀山剑派”光彩照人。
  • Albert Savarus

    Albert Savarus

    One of the few drawing-rooms where, under the Restoration, the Archbishop of Besancon was sometimes to be seen, was that of the Baronne de Watteville, to whom he was particularly attached on account of her religious sentiments.
  • 忆年情殇影相随

    忆年情殇影相随

    银色时光之沙呼啸着飞速流逝,在死亡终点将我们分开之前,请握紧我的手,直到岁月尽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人类有限而缤纷的生命,还是神明无限的永恒?
  • 木叶之八神太一

    木叶之八神太一

    有木叶飞舞的地方,就有在燃烧着的火之意志,或许吧……
  • 浮华天颜

    浮华天颜

    天地运,众生运,已运!以有情生无情!天运无情,众生有情,以已渡天!天为已,已为天!天运之子操纵世间众运。冥界之花为其所指,九情唯一。天颜之蝶,滔天飞舞。
  • 凰谋:骗妃入帐

    凰谋:骗妃入帐

    她是相府大“公子”,他是当朝七皇子。她智慧无双,他惊才绝艳。一遭相遇,火花四溅,他有张良计,她有过墙梯,当同样狡猾的狐狸相遇,是强强联手,是尔虞我诈,是彼此算计,还是惺惺相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误惹霸道总裁:BOSS别太猛

    误惹霸道总裁:BOSS别太猛

    结婚登记日,她遭遇绑架,仓皇逃离却再入虎口。“乖女孩,你真干净。”邪恶的男声在耳边呢喃,宛如地狱而来的修罗。再相见,她是失贞少女,他是未来小姑子的未婚夫,亦是叱咤黑道的风云人物。午夜来临,男朋友迟迟不归,挺拔的身影凶猛地闯进她房里。“混蛋,我要告你。”她宁死不从。“小东西,你还想逃走么?”他微微一笑,意犹未尽。
  • 此生只为你欢喜

    此生只为你欢喜

    两年了,她的边冉终于回来了。她愿意为他放弃此生信仰,愿意为他视死如归,只为博得他的欢喜,为少年当初那干净而明媚的笑容。刀山火海,万死不辞。“边少,这次的S级任务还是安排韩小姐是么?”“嗯。”一个字,冰冷无情。“可边少,这次的任务……”“你们走她前面挡子弹。”“……”mmp!————————————————“边冉,我想退出。”“嗯?X可不是你韩熙雅想退就退的。”“我知道,我已经想好了,说吧,最后的任务是什么。”“把证领了。”“……”wtf?
  • 辰仙芒

    辰仙芒

    当人类不再是人类,当人类中出现异族,异族之于人类,究竟是进化还是异变?肉体凡胎,战力平庸的人类,对上拥有神秘力量,超人体质的异族,人类将何去何从?异族又将作何决断?人类与异族的未来归于何处?人族,异族,平等抑或奴役?命运的走向无人能知。人类,异类,共存还是灭亡?未来的结局缥缈难懂。这一切的一切,又是源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