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这就决定了好口才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口才作为一种说话的艺术,也成为成就非凡人生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或是在感情世界里,口才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1.倾听,让沟通更有效
有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森林中一棵树倒了下来,那儿不会有人听到,那么能说它发出声响了吗?”关于沟通,我们也可以问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说话时没人听,那么能说你进行沟通了吗?
有人说:“沟通就是,我说的便是我所想的,怎么想便怎么说,如果对方不喜欢听,也没办法!”从目的上讲,沟通是为了让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最终达成共识。如果别人不喜欢听,那么还能做到有效的沟通吗?
俗话说:“雄辩是银,倾听是金。”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高手,不仅要做一个会说的人,更应做一个会倾听的人。
倾听,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讲话者的一种高度的赞美,更是对讲话者最好的恭维。我们知道,在社交过程中,最善于与人沟通的高手,往往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试想,如果你能倾下身子,很谦虚地,倾尽全部注意力去听。这样,说的人也会倾其所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沟通的目的不是“说”,而是“听清楚,说明白”,要达到双方都完全了解的目的。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丽萃在一次茶会上专注地听着一位刚刚从非洲旅行回来的男士讲非洲的所见所闻,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绅士却对别人说,丽萃是个多么擅言谈的姑娘啊!而这就是倾听所创造的奇特效果。
语言是思维和思想的载体,也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交际工具,因此语言中往往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人们的言谈话语,无论是有意识地交流还是无意识的流露,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传达着某种信息,或流露出某种情感倾向。因此,高效沟通有时候需要我们做一位诚恳的倾听者。那么倾听的技巧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看。
(1)有鉴别地倾听
专心致志地倾听,要求谈判者在别人发言的时候精力集中,即使是自己十分熟知的话题也不例外;有鉴别地倾听,必须建立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因为不用心听,就无法鉴别对方传来的信息,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有用,哪些无用。
(2)听时不要带偏见
偏见是影响你和对方人际关系的因素,如果对对方有偏见,在听他讲话时也往往会带上偏见,因而就不能很客观地听他说话,即使他的话对你很重要,你也不会从他的话里获得有益的信息。
(3)不要抢话
抢话会打乱别人的思路,也耽误自己倾听,抢话不同于问话,问话是由于某个信息或意思未能记住或理解,而要求对方给予的解释或重复,因此问话是必要的。抢话则是急于纠正别人的错误,或用自己的观点来取代别人的观点,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往往会阻塞双方的思路或感情,不利于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4)难以应付的话题最好不要回避
谈判中,往往会涉及一些诸如政治、技术或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可能使谈判者回答不上来,有些谈判者采取充耳不闻的态度来回避问题,往往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一个合格的谈判者要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对方提出的一切问题,只有细心领会对方提出此类问题的真实用意,才能找出摆脱难题的有效答案。
(5)主动作出反馈表示
要使自己的倾听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要专心地听,同时还要做出反馈性的表示,如以口头语言、面部表情或动作向对方表述你对他的话语的了解程度,或者要求对方澄清或阐述他所说的话语,这样对方会因你的态度而愿意更多、更广、更深刻地暴露自己的观点。
(6)注意他语速的流畅性
流畅的说话表示他此时是在直抒胸臆、说真话的状态。如果语速有些减慢或出现停顿现象,这表明他此时出现了情绪波动,或是在努力思考,或是分心了。而努力思考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知识不足,需要努力回想;二是想回避、隐藏什么而在编假话。
因此,只要有可能,应尽量为自己及对方创造有利于倾听的环境,这样不但可以发觉事实的真相,而且可以探索对手的动机和思维脉络。
沟通无时不在,怎样使自己的沟通更高效,关键在于倾听的艺术。
2.要想博人好感,赞美最给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谦虚向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戴高帽”“拍马屁”的做法只能是和珅之流的不耻行径。人们将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多么不耻于和他们相提并论似的。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方式多样而已。就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李亮是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和妻子两地分居10多年了,钱花了很多,礼也送了不少,可妻子就是调不过来。
这事搞得李亮筋疲力尽,可又无可奈何。此时,在他妻子调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局又换局长了,新上任的局长是从外地来的张局长,李亮听说这位张局长能急人所急,为群众办真事、实事,他先了解了几个张局长帮助的例子,然后登门拜访。
他一开始没谈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捧张局长,说他做的比较突出的政绩,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公仆。张局长也很谦虚,说:“哪里,哪里,他们的确有困难,有的已经分居好几年了,就是调不到一起,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听到这里,李亮就乘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张局长,我也有点小事,需要麻烦您,我和妻子已经两地分居10多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来不打算麻烦您的,但听大家都在说您的政绩,心中仰慕,来请您帮帮忙。”接着李亮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张局长让他回去静候佳音。不久,一纸调令到手,李亮全家团聚。
在这个事例中,李亮先对局长进行赞美,使局长在兴头上轻松地解决自己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你也不妨抛开成见,借助赞美轻松办成事。
当然,赞美别人也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和方法,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以下几点一定要把握好。
(1)审时度势,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以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2)情真意切,有理有据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极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经常可以使你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
(3)翔实具体,深入细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见。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越翔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越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等空泛虚浮的话语,只能引起对方的猜度,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4)合乎时宜,适可而止
赞美的效果在于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事前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事情进行中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事情结束时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5)“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暂时遇到挫折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到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如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目睹一个经常赞扬子女的母亲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完满快乐的家庭、一个经常赞扬学生的老师是如何使一个班集体团结友爱天天向上、一个经常赞扬下属的领导者是如何把他的团队管理成和谐向上的集体时,我们也许就会由衷地接受和学会人际间充满真诚和善意的赞美。
(6)大会表扬,刺激鼓励
对于有成就、贡献突出的下属,应当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进行表扬,这是许多领导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激励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激励方式虽然简单,但它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社会的承认。上司在特定场合对他的表扬,便是对他热情的关注、慷慨的赞许和由衷的承认。这种关注、赞许、承认,必然会使他产生感激不尽的心理效应,乃至视你为知己,更加报效于你。同时,这种表扬也能够激发其他下属的上进之心,从而努力进取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世界上没有人会拒绝溢美之词,再怎么声称不爱受吹捧的人,也会在“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下举手投降。
3.批评要委婉,言语顾人心
呻吟语》中说:“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要直接地攻讦,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比喻,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又说:“即使是父子关系,有时挨了父亲的骂,也会无法忍受而顶嘴,更何况是别人呢!”父子有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割舍,但无血缘的就不这样了,过激的言辞很可能会断送你们的关系。
因为一般人都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理性的忠言。所以,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批评还需要有技巧。下面案例中的次子就做得很好。
有一位父亲喜欢赌博,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进出赌场几次以后自然是输得家徒四壁。面对父亲的堕落,两个儿子终于忍无可忍了。一天,当父亲又在赌博时,大儿子当着父亲的面掀翻了赌桌,将赌具全部毁掉。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父亲继续赌博,父亲依然进出于赌场。
次子看到这种情形,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做,而是走到父亲面前,低声说道:“我在学校里,老师教导我们,在学校我们要尊师重道,回到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尊师训我可以功成名就,可是,听父亲的话我又能获得什么呢?”次子的话还未说完,父亲已经泪流满面。父亲痛心疾首地说:“孩子,你的话言轻意重,爸爸知道错了。”从此戒赌。
同样是希望父亲戒赌,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同,次子之所以能让父亲戒赌是因为巧用了委婉的批评之法。可见,批评不一定要以批为主,主要是针对问题和缺点,加以直接或间接的揭露和评判,并在批中指出症结,点明错误,教给方法,督促整改。下面介绍一些可行的委婉批评的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1)劝告式
批评是一剂“苦药”,虽利于“病”,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领略那逆耳的批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逆耳的批评,变做善意的劝告,那样“喝药”的人会高兴地喝下,“病”也会除去。
一个老太太,在逛超市的时候,把她的小狗“乖乖”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宠物入内的商场。老太太只顾跟同伴们说话,没有注意到此市场禁止携带宠物入内,当她上了二楼的时候,突然看到墙上写着“严禁携带宠物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有地方可藏了,对面还走来一位保安人员。老太太等待着想象中的那场“狂风暴雨”,不料保安却笑眯眯地问她:“这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老太太轻轻回答:“它叫乖乖。”那位保安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乖乖,你怎么糊涂了呢?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老人进来的,但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离开时请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老奶奶哦!”
(2)模糊式
某单位召开员工大会,目的是为了整顿近期来松散的劳动纪律。会上领导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个别同志的表现却很差,个别人还有迟到早退,上班时间聊天的现象……”这位领导运用模糊语言,如“最近一段时间”、“总的”、“个别”。这样,既把存在的问题指了出来,又照顾了别人的面子。虽然领导没有指名,但实际上还是等于指名了,并且说话又具有某种弹性。这种说法往往比直接点名批评的效果好得多。
(3)暗示式
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最好用暗示。很多人犯了错之后为了不在众人面前丢脸,都不想将自己的错误公开。虽然有虚荣心在作怪,但也有可贵的自尊心。当我们运用暗示为一个人保有自尊心,一方面让他明白你已知道他所犯的错误,同时也提醒他不可再犯。那么这样的批评比大声的批骂更有效。
有一位叫妙妙的同学,星期天作业经常不做,虽然老师在班上批评多次,但仍不见效。为此,老师决定用暗示法让其自己改掉这一错误。
星期一早上,妙妙如同往常一样仍没有交作业,但是老师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斥责他,而是用责问的眼光看着他。妙妙偷偷地溜了老师一眼,见老师正两眼盯着自己,目光中有无可奈何的哀怨,急不可耐的期待,但绝没有以前那种咄咄逼人的火光。
星期二早上老师在办公桌上发现妙妙补交上来的作业,而且从那以后,妙妙改掉了不做作业的习惯,每周都能按时地交上所有的作业。
(4)安慰式
小李刚毕业,就应聘到一家公司做秘书,但由于缺乏经验,常犯一些错误。为此,经理运用安慰式的批评对她说:“现在你做错一些事,自然是难免的,我像你一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也做错过很多事,我相信只要你能认真努力地做,等到了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你一定会超过我的。”
(5)请教式